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52年許世友陪毛主席前往徐州,因何事惋惜:可惜我當時還在醫院

2024-01-24歷史

前言

1952年深秋,毛主席結束了在濟南的考察後,乘專列一路前往徐州。

看著一路上的景色,毛主席頗有感悟,他點燃一支香煙後,給隨行的人興致勃勃的講起了徐州的典故:

「徐州可不簡單啊!兩千多年這裏就是楚漢之爭的主戰場,兩千多年之後,我們又在這裏打了三大戰役之中著名的淮海戰役。」

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也陪在毛主席身邊,聽到毛主席談淮海戰役,無不惋惜的說了一句:

「哎呀,淮海戰役打響的時候,我還在醫院養病吶,真是可惜了。」

毛主席對許世友說:「我給你講講山東的來歷吧」

1952年10月,毛主席打算利用這一段休息時間考察黃河。

黃河時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哺育了中華兒女,但在過去一段歷史時期,黃河水災頻發,也給兩岸的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毛主席才提出考察黃河的想法,中央政治局一開始出於安全的考慮,不同意毛主席到黃河,在毛主席耐心的說服之下,最終同意下來。

這次考察黃河的路線計劃,是從黃河中下遊的濟南開始,然後從徐州進入河南境內,沿著蘭封縣和考城縣然後到開封、鄭州、最後從安陽返回北京。

毛主席考察黃河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一段路線自古以來就是黃河水災最嚴重的地區。

1962年10月25日,毛主席乘專列前往濟南。

專列剛到濟南時,毛主席就隱隱的發現不對勁,他指著外面的黃河說:「我怎麽覺得黃河比濟南城還要高一些?你們怎麽看?」

工作人員經過仔細對比後,發現毛主席所說確實是實情。

後來到濟南以後,山東省地方幹部為毛主席解釋:

「黃河濟南段水位高出濟南城六七米。」

毛主席臉上的神色不是很好,黃河水災給老百姓帶來了太多深重的災難,已經到了非要解決不可的時候了。

「昨天我來的路上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你們一定要把這裏的大壩修好,修牢固,千萬不能出事,絕對不能讓黃河水漫出來淹了濟南城。」

毛主席參觀完大明湖後,提出要看看濼口大壩,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也急忙趕到,和毛主席上了同一輛車。

當年濟南戰役就是許世友指揮的,而且還是毛主席親自點將,這一次和毛主席一起暢遊濟南,許世友的心情十分激動。

毛主席一行很快就抵達了濼口大壩,一行人下車後,望著眼前的黃河水,毛主席轉身問許世友:

「世友同誌,你知道這裏為什麽叫濼口嗎?」

許世友十分慚愧,自己打仗雖然是天不怕地不怕,可唯獨看的書比較少,自然也不知道毛主席問的問題。

「主席,我許世友沒有讀過多少書,這個還真不知道。」

毛主席笑了笑,他並沒有怪許世友,而是耐心的給他解釋:

「這個濼口,也叫洛口,濼和洛通用,湖水的意思,濼口在黃河的南岸,濟南的北面,濟南城裏的濼水從這裏匯入黃河。」

許世友贊嘆道:「主席,您的記憶力真好。」

毛主席登上了濼口大壩,遠眺黃河,詳細的觀察了濼水入黃的情況,並一一詢問當地的工作人員。

「春天一片霜,夏天明光光。豆子不結莢,地瓜不爬秧。」

毛主席看著眼前的一片鹽堿地,聽工作人員仔細講解了這片鹽堿地的成因。

「黃河水災,把這裏的老百姓坑得太苦了。」

毛主席望著濼口,對身邊的許世友說:「我在想,在過去這麽多年都沒有堵住這個決口,給山東人民造成如此大的困難,當初是國民黨政府只顧自己的利益,無法將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現在我們成立了新中國,我們共產黨人一直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們一定要治理好黃河,把眼前的黃河引出去,讓這十幾萬畝的鹽堿地變成水田,修建一些水澆地,讓這裏的老百姓不光是可以吃到玉米,地瓜,也可以吃上大米。」

考察濟南時,毛主席也走訪了周邊的幾個縣,一次毛主席又問許世友:「你知不知道山東的來歷呢?」

許世友又搖了搖頭,雖然他在山東14年的時間,可那時候光顧著打仗了,對山東的過去,了解的並不是那麽深。

「我給你講講山東的來歷吧。」

「山東可比北京要古老得多啊,西周和春秋時期,這裏是齊、魯、曹、滕等國。」

隨著毛主席的思緒,不僅僅是許世友,就連旁邊的工作人員,也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課。

「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後建都於亳,就是今天的曹縣以南,商湯的始祖契曾住在蕃住過,就是今天的滕縣,商代早期的活動就是在山東的西部,河南的東部一帶。」

「周武王滅商以後,為了控制廣大的疆域,進行了分封,山東地區就分封了齊、魯、曹、滕等國,主要是以齊國、魯國為主,所以山東又叫做齊魯。」

許世友聽的入神,於是又主動問了一句:「那為什麽又叫山東呢?」

「古代山東的概念,和我們今天不同。」

毛主席點了一支煙,抽了兩口,略一沈吟說道:

「齊魯古代又稱為齊青、鄒魯、山左。因為齊魯是在太行山以東,所以古代山東有時指的就是齊魯。」

「可有時候山東的概念又大的多,戰國時期,諸侯國僅剩下7個,人們以函谷關為界,西面是秦國。東面則是指的山東六國。」

一談到歷史,毛主席洋洋灑灑的說一大通,聽得許世友如癡如醉,最後毛主席做了一個總結性的發言:

「山東是個好地方嘛。」

濟南戰役,毛主席親自點將許世友:打完後再休息

1952年深秋,毛主席結束了在濟南的考察後,啟程前往徐州。

一路上毛主席與許世友等身邊的工作人員暢聊歷史,當列車即將抵達徐州時,毛主席習慣性的從煙盒中拿了一支煙點燃,饒有興趣的望著眾人說:

「火車下一站就要到徐州了,你們想不想聽一聽發生在徐州的歷史軍事故事啊。」

一路走來,許世友聽毛主席講歷史故事,已經聽的入了迷,一聽毛主席還要接著再講,心裏十分高興,周圍的人也紛紛拍手叫好。

」徐州可不簡單吶。「

毛主席猶如說書人一般,一開口就定了調子,令眾人心馳神往。

「兩千多年這裏就是楚漢之爭的主戰場,兩千多年之後,我們又在這裏打了三大戰役之中著名的淮海戰役。」

一聽毛主席說到了淮海戰役,許世友流露出十分惋惜的神色:

「哎呀,淮海戰役打響的時候,我還在醫院養病呢,真是可惜了!」

有關許世友未參加淮海戰役的事實,有不少人網上猜測。也有諸如許世友不服從粟裕指揮等等猜想。

可事實上,許世友未參與淮海戰役,主要原因是因為生病。

1948年夏,為配合華東野戰軍西線兵團的夏季作戰,山東兵團在司令員許世友的指揮下發起兗州戰役,重點實施圍點打援。

事實上許世友這一戰是帶病指揮的。

根據【毛澤東軍事年譜】來看,許世友生病應該是在1948年5月。

1948年5月22日

「根據饒漱石電建議,致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征求對山東兵團、華北軍區有關幹部調整的意見:因許世友病重,提議請考虙以王建安為山東兵團副司令員。」

許世友拖著沈重的病體,一直到7月中旬兗州戰役落幕以後,才到膠東地區進行休養。

豫東戰役結束後,華東野戰軍8縱司令員王建安,原本擬調到華北兵團任副司令員,因許世友生病的關系,該調山東兵團任副司令員。

8月,王建安調任山東兵團副司令。

8月25日,華野前委召開會議,會議決定以粟裕、譚震林統一指揮濟南戰役攻城以及打援的作戰,並擬定初步額攻城計劃。

該決定上報中央軍委後,軍委表示無異議。

可毛主席考慮到全域後,決定改變這一決定。

也就是同一天,毛主席以及中央軍委向華野前委發電:

1948年8月25日

此次攻濟是一次嚴重作戰,請考慮在許世友同誌身體特許情況下,請他回來擔任攻城主要指揮員,王建安同誌輔之。因王初到東兵團,不如許之熟悉情況,據饒漱石同誌說,許休息若幹天是可以回部工作的。

攻擊任務完成,他仍可去休息。如何,請酌辦。

華野前委收到指示後,於8月28日回電:

有亥電悉,已令許世友同誌回部參加此次作戰。在戰役後再回去休息。

可即便是毛主席以及華野前委一再申明,要求許世友到前線指揮作戰,許世友依然沒有第一時間抵達前線。

華野前委在許世友缺席的情況下,擬定了攻打濟南的初步計劃,9月1日,粟裕以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的名義,向全軍釋出了【濟南戰役政治動員令】。

一直到9月3日,許世友仍然遲遲不到。

毛主席與中央軍委再三電示華野前委以及粟裕:

此次戰役——「你負總責,許世友為濟南攻城總指揮。請許速來你處。」

粟裕沒有辦法,只好回電稱:許世友仍在養病。

9月6日,毛主席以及中央軍委給許世友發去了一封電報,內容為催其上任:戰事頗大,需你親征。

即便如此,許世友依然沒有到任。毛主席對在西柏坡開會的饒漱石動怒:「這個許世友,要幹什麽?」

許世友也只好拖著病體上任。

毛主席雖然很生氣,但對許世友卻是十分信任,堅持一定要許世友指揮這一戰,不僅如此王建安上任時,考慮到兩人之前些許矛盾,毛主席還特意囑咐了王建安。

許世友到前線時,濟南戰役的作戰方案已經基本上敲定,按照原計劃,攻打濟南戰役至少需要20天的時間,最長可能到兩個月,但許世友臨時改變計劃,不僅以宋時輪的東集團為主攻,聶鳳智的西集團也一並改為主攻。

兩把尖刀同時向城內進攻,僅用8天的時間就解放濟南。許世友沒有辜負毛主席的信任和委托。

濟南戰役結束以後,許世友繼續回到膠東地區休養,未參與接下來的淮海戰役。

毛主席見許世友情緒有些低落,微笑著安慰他:

「世界上還有許多出名的戰役,如征戰阿拉曼、諾曼第登陸、攻克柏林,你也都沒有參加,那你可要有很多遺憾了。」

「那不一樣。」許世友搖了搖頭:

「當時淮海戰役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開打,可惜我在膠東養病,沒辦法親臨戰場啊,當時可真是急死人了。」

「中央軍委也是考慮到你的身體情況,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嘛,身體健康才能打勝仗。」

「回顧往事,不忘初心,將新中國建設的更美好」

許世友這一打岔,把毛主席的思路也給打斷了,隔了一會兒,毛主席才又重新撿起剛才的話頭繼續說:

「兩千年前,由於秦始皇的嚴酷統治,陳勝、吳廣兩人在大澤鄉起義,沛縣人劉邦在家鄉率軍起義,下相人項梁也殺死吳郡太守,拉著家鄉人一起起義。」

「後來,陳勝、吳廣拉著起義軍一直打到了距離鹹陽不遠的地方,被秦末名將章邯擊敗了,農民起義遇到了暫時的挫折。」

許世友聽的入迷,雖然他不了解歷史,可也知道劉邦和項羽,於是他急切地問道:

「劉邦和項羽後來是怎麽崛起的呢?」

毛主席深吸了一口煙,接著娓娓道來:

「陳勝、吳廣一死,劉邦和項羽就成為秦末農民起義的領袖了。」

「項羽在河南澠池縣破釜沈舟,擊敗了秦軍主力,揮師東進,而劉邦此時卻率兵繞開秦軍主力,進入鹹陽。」

「劉邦和項羽,之前約好,誰先入關中誰稱王,劉邦又派兵把守函谷關,這樣一來項羽很不高興。」

「當時項羽的兵力可要比劉邦多得多,所以劉邦只能委曲求全,接受項羽的分封和統領。」

「後來項羽率軍入關,火燒阿房宮、定都彭城(今徐州),自稱西楚霸王,而劉邦被封為漢王。」

毛主席一支煙抽完,將煙蒂熄滅在煙灰缸裏,接著又說道:

「項羽不知道的是,劉邦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重用、張良、韓信、蕭何等一些將領,以關中為根據地,最終擊敗項羽,奪取了天下。」

毛主席熟諳歷史,善於從過去的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說完楚漢爭霸後,毛主席就又想到了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是我軍與國民黨軍最關鍵的一場決戰,毛主席與黨中央以高瞻遠矚的目光,指揮了這一場作戰,並擊敗國民黨軍,取得了全面的勝利。

「劉邦10萬人打敗項羽40萬大軍,而淮海戰役我軍60萬人也能打敗國民黨軍80萬大軍。」

毛主席回憶了當年淮海戰役時的戰略構想,不由得也深吸了一口氣:

「當年我們兩個野戰軍,加上地方部隊,總兵力依然不及國民黨軍,從總體態勢上看,我們依然不如敵人。」

「就連劉伯承也說,國民黨兵力那麽多,我們一口吃不完。」

「既然一口吃不完,我們就分成好幾口吃。」

淮海戰役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吃掉北面的黃百韜兵團,打破國民黨軍企圖南北對進的企圖;第二階段殲滅黃維兵團,緩解戰場壓力;第三階段包圍和殲滅杜聿明集團。

一席話說的許世友心馳神遙,他感慨的說了一句:

「是啊,毛主席說得對,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之中唯一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連史太林都稱贊說這是‘奇跡’呢。」

「戰爭有鐵的法則,戰爭是流血的政治。」

毛主席轉身十分嚴肅地對著許世友說道:

「淮海戰役一戰殲滅國民黨軍主力,也動搖了南京國民政府的通知,蔣介石退居幕後,李宗仁這時候想要和我們搞什麽劃江而治,純粹就是在拖延時間。」

「不可沽名學霸王」

許世友說道:「還好當時主席下定了決心,發動渡江戰役,將國民黨軍隊在江南戰場上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全部消滅了。」

毛主席走過來拍了拍許世友的肩膀說道:

「世友同誌,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來之不易的,它是千萬烈士和人民群眾的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將來將新中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毛主席在徐州停留沒有多長時間,又轉道河南境內,視察了河南幾個深受黃河水災影響的幾個縣,其中包括三災頻繁的蘭考縣,實地考察黃河水災的情況,回到北京以後,毛主席也沒有忘記黃河的治理工作,這份精神讓人不禁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