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看了明清的地方縣誌,你就知道中國近代科技為什麽不行了

2024-07-22歷史

很多人想不明白,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科技意識很強的,為什麽到了近代,科技水平一落千丈。元朝不說,明朝和清朝,疆域遼闊,國力強大,但也沒出現過什麽有代表性的科技產品,與歐洲的差距越來越大。

這個原因很復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有各的大道理。今天我們就從明清的地方縣誌,看看近代中國為什麽出不了科技。

修史,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從【史記】開始,我們的史書就沒斷過,像唐朝歷史,寫一套【舊唐書】還不過癮,還要編套【新唐書】。皇帝喜歡編寫史書,上行下效,地方也要緊緊跟風,從省誌,到府誌,再到縣誌,再到鄉鎮誌,最後是村誌,都有人編寫。

明朝和清朝,科技不行,但是撰寫地方誌,那可是一流的。經過各個朝代的積累,到了明、清兩朝,有幾個修地方的優異條件:一是古籍多,資料容易尋找,雖然改朝換代都會毀壞大量的古籍,但保留下來的仍然很多;二是政治相對穩定,生活水平也提高不少;三是由於科舉制的完善,知識分子也明顯增多。

這些條件,為地方誌的撰寫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從明代開始,一直到清代,中國地方誌就像井噴一樣,呈現大爆發之勢,從東北滿清的龍興之地,到西南邊陲的芒荒之地,都有人在編寫地方誌。明朝留下來的地方誌有973種,到了清代,增加到5600種,這些明清地方誌,是除了正史以外的最好歷史補充材料。

地方誌真的重要重要嗎?以現在的眼光看這些地方誌,其實讓人感興趣的東西很少。雖然史學家強調地方誌如何如何重要,這是從他們的專業角度來強調的,從他們的飯碗來強調的,他們不說地方誌重要,他們就要失業了。

受到司馬遷【史記】的影響,中國的二十四史基本上都有一個固定的格式。地方誌也不例外,也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小格式,編撰者嚴謹務實,誌書就會詳實細致,編撰者馬虎了事,誌書就會空洞無物。

我們以明朝的為例子,如明朝正德元年編寫的【蘇州府誌】,也叫【姑蘇誌】,質素一流,是明代府、縣誌中的傑出代表。正德元年是公元1505年。

【蘇州府誌】共有60卷,體量算大的,它寫了些什麽?首先是沿革、分野、疆域、山水、水利、風俗、戶口、土產等;然後是田賦、城池、坊巷、鄉都、橋梁;然後是官署、學校、兵防、倉場;然後是壇廟、寺觀、宅第、園池、古跡;最後是宦績、人物、紀事和雜事。

這就標準的明代地方誌,如果你認真讀過這類書,你的感覺就是,「什麽都寫了,又什麽都沒有寫」!為什麽,古人講究春秋筆法,加上官方的嚴密控制,什麽東西點到為止,就是不給你說清楚。加上中國人特有的馬虎和隨意,地方誌裏面其實很難找到好東西。

最重要的一點,你在地方誌裏面根本找不到與科技相關的內容!為什麽,與歐洲不同,歐洲很多科學家也是工匠,除了會研究,還會自己動手制作機械。中國的科學家都是政府官員,他們只動嘴,不動手,不會實操;而中國的工匠,是典型的「匠人」,上不了台面,二十四史裏面不會寫,地方誌裏面也不會寫。

到了清代,照樣如此,由於文字獄殘酷,大家更不敢寫了,大部份是山水、寺觀等「死的東西」,歌頌烈女潔婦、皇恩浩蕩的居多,不會惹事。很多清代地方誌,連一個田賦稅收都寫不清楚,吞吞吐吐語焉不詳,讀半天不知道政府到底要收多少稅錢。

很多東西都不敢寫,不想寫,或者不屑寫,那麽這本誌書怎麽編寫?就用詩詞歌賦來充數。在很多的清代地方誌書中,近半數的篇幅都是詩和文章。歌頌家鄉景色的,什麽「六景、八景」,什麽修橋記、修寺廟記等,對於今天的人沒有什麽借鑒意義。

在這些數量龐大的地方誌裏面,幾乎不可能記錄哪怕一丁點兒的科技,或者是一個與科技、技術相關的小人物。沒有,根本沒有。

所以,從明清開始,中國就沒有什麽科技了,最後等來的,是西方的堅船利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