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一寸山河一寸血,蔣介石主動發起淞滬會戰?其實內幕很簡單

2024-01-24歷史

三個月的淞滬會戰,中國出動了75萬最精銳的部隊,包括各地方部隊,川軍、桂軍。東北軍、西北軍和湘軍等。

日軍出動了28萬軍隊,海陸空三軍皆有,但是淞滬會戰,最後中國軍隊傷亡30萬人,日軍傷亡4萬人,上海淪陷。

淞滬會戰爆發的原因

日本軍國主義者,基於他們原本所制定的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戰略,「九一八」將中國東北占領之後,繼續向南,不斷地在河北、綏遠、平津一帶挑釁。

1936年9月,日本用外交的方式向國民政府提出了「共同防共」和「華北特殊化」等無理要求,遭到了國民政府的拒絕。

之後,中國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國共兩黨已經有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可能,日本便進一步實施武力侵略,想要先將華北地區侵占,進而實作統制中國的美夢,以上便是淞滬會戰爆發的遠因。

1937年6月,日本按照原本制定的計劃,將部份兵力集中在平郊豐台一帶,為接下來的侵略做準備。

7月7日晚上,日軍故意在盧溝橋附近實行演習,以搜查失蹤士兵為借口,攻擊宛平城(盧溝橋東)。

駐守在宛平城的吉星文下令反擊,吉文星團奮起反抗,演變成盧溝橋事變。

盧溝橋淪陷之後,日軍進而又在上海挑釁,挑起戰端,這就是淞滬會戰爆發的近因。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和日本一等水兵齋藤與藏,駕駛汽車闖進了上海虹橋機場並且被中國的保安隊射殺,這便是著名的「虹橋機場事件」,也稱「大山事件」。

8月13日清晨,上海橫濱路東寶興路地段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向中國的軍隊射擊,我方軍隊被迫還擊,淞滬會戰爆發。

盧溝橋事變到淞滬會戰爆發,中間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從虹橋機場事件到淞滬會戰爆發,中間只有五天的時間。

蔣百裏和【國防論】

日軍策劃侵略淞滬地區的同時,南京國民政府也在進行著戰事的籌備。

上海距離南京約有300公裏,是防衛日軍從海上向南京發起進攻的軍事屏障。1937年,國民政府明確提出了,在上海附近布置兩個軍地兵力,用來掃蕩將來登陸的日軍。

上海作為當時中國的經濟中心,可以說是最繁華的城市,國民政府將戰場放在上海,就不得不提一個人——蔣百裏。

蔣百裏一直被稱為是沒有上過戰場的軍神,保定軍官學校的首任校長就是蔣百裏。

蔣百裏最大的貢獻其實是他的一本著作——【國防論】。

在【國防論】中,蔣百裏提前預判了中日戰爭的走向,並且還提及了中國的抗戰策略。

說一下他在書裏提到的幾個觀點就知道蔣百裏是一個十分有遠見的人,比如,他在書中提到了持久抗戰,提到了將日軍引到上海決戰,再有,他在書中還說撤退到大西南作為抗日的大後方……

蔣百裏的很多策略也得到了蔣介石等一眾國民黨高層的認可。淞滬會戰,還有之後的戰爭,蔣介石基本上采取了蔣百裏提出的策略。

至於蔣百裏為什麽要將決戰地放在上海,主要是基於中國的地形情況。

日本將東北和華北地區占領之後,便開始由南向北攻擊,蔣百裏將決戰地放在上海,是想改變日本的進攻方向。

當時日軍的機械化裝備優良,若是將決戰地放在華北地區,日軍的坦克、大炮等裝備便會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在裝備上不占任何優勢的中國軍隊很快便會被擊潰。

若是在華北地區戰敗,我方向南撤退,中國東南地區是沿海城市,到了海邊無路可退的時候,也就是戰爭結束的時候。

將戰場放在上海,首先可以弱化日軍坦克大炮等機械化裝備的效果,再有,將上海作為主戰場,國軍屆時可以向西撤退,改變日軍的進攻方向,讓日軍從東向西進攻,國軍將西南地區作為抗戰的大後方,這樣可以跟日軍持續作戰。

再有,蔣介石將戰場放在上海,還有一部份原因是他寄托了一些希望在「國際調停」上。

一個殘酷的事實,當時日軍侵華,對比兩國的綜合國力還有軍事實力,其實就是降維打擊。

其他國家都覺得,中國不是日軍的對手,當時上海遍布著列強的租界,蔣介石覺得,或許涉及了西方國家的利益,他們能出來調停,甚至出手收拾一下日本。

但最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西方國家並未幹涉日本侵華的事情。

總之,不管西方幹不幹涉,中日在裝備兵力上的差距再大,淞滬會戰是必須打的一仗。

一寸山河一寸血

淞滬會戰的具體過程就不多說了,說幾個戰場上的片段,大家就知道,中國的戰士們是用鮮血和生命在抵禦外來侵略。

當時中國並沒有制造飛機的能力,中國的飛機全是買的,機型老舊,數量也不多,當時,中國空軍的戰鬥經驗也不行,日軍也並沒有將中國的空軍放在眼裏。

沈崇誨,在清華大學畢業之後棄筆從戎,成為一名飛行員,他也是電影【無問西東】中沈光耀的原型,時任第二大隊十一隊隊長的沈崇海和隊員陳錫純駕駛轟炸機飛臨日軍第三艦隊上空的時候,飛機突發故障。

沈崇誨決定以身殉國,他讓陳錫純跳傘逃生,但是陳錫純拒絕了,表示願意一起赴死。

之後,他們駕駛轟炸機撞向了日軍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

兩名中國軍人粉身碎骨,以身殉國,「出雲號」火焰沖天。

閻海文,在戰鬥過程中,被炮火擊中,跳傘後不慎落入日軍陣地,他拿槍射擊,擊殺五個日軍,當槍中只剩一顆子彈時,閻海文飲彈自盡,年僅二十歲。

再來看一下陸地上的戰役,羅店爭奪戰是極為慘烈的一場戰役。

當時日軍占領羅店,陳誠的第15集團軍負責羅店的收復,日軍的飛機大炮輪番轟炸,中國軍隊又缺乏重型武器,只能用血肉之軀和敵人進行廝殺。

在當時,都是一個團,一個旅,甚至是一個師的陣亡,前面的戰士犧牲,後面頂上,排長要是犧牲了,連長就帶頭向前沖,連長犧牲了,那就營長帶頭沖,營長犧牲,團長帶頭沖鋒。

「血肉磨坊」,我看很多人用這個詞來說羅店爭奪戰,一點也不為過。

羅店這樣慘烈的戰役,在淞滬戰場上,幾乎每天都會上演。

淞滬會戰,中國軍隊傷亡30萬人。

我想,只有真正去了解戰爭,真正去了解戰場上戰士們的意誌,才能真正明白什麽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寫在最後

1935年,11月8日晚上,蔣介石下令撤退,淞滬會戰,中國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從戰略上說,淞滬會戰的一個重要目的——讓日軍「從東向西」成功了,這才有了此後和日軍的持續作戰。

但是淞滬會戰,因為戰術上的一些失誤,造成了重大傷亡。

淞滬會戰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意義,真正促成了中華民族抗日統一戰線,淞滬會戰雖然結束,但是中華民族的抗戰,其實才剛剛開始!

最後,向錚錚鐵骨、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中國軍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