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赤壁之戰前夜:孫權為何選擇弱勢的劉備,而不是與曹操強強聯合

2024-07-22歷史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關註、點贊或評論」,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您的支持是小編堅持創作的源泉動力。

前言

公元208年,曹操擊敗勁敵袁紹,統一北方地區,揮師南下,占領襄陽等荊州大部,三分天下獨占其二,軍強勢大,威震寰宇,四夷賓服,唯有江夏劉備與江東孫權堅守自立。

為防止劉備結交東吳,曹操修書孫權,示意東西夾擊,瓜分荊州之地。

同時,劉備也示好孫權,以為應援。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以三寸不爛之舌技壓群儒,幫助孫權下定決心。

然而事實遠非小說中描寫那般簡單熱血,這其中充滿了權謀算計,孫權亦是在慎重考量和利益驅使下做出聯劉抗曹的決議。

地緣利益沖突是孫權聯劉抗曹的本質

自黃巾之亂後,中原各地軍閥割據,經過十多年的兼並戰爭和優勝劣汰,局勢從晦暗走向明朗。

在北方,曹操先後破黃巾、擒呂布、敗袁術,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實力遠強於自己的河北軍閥袁紹。

在這之後的七年時間裏,曹操誅滅袁譚、袁尚等,肅清袁氏集團殘余勢力,吞並青幽並冀四州。

此後,曹操繼續北上攻破烏桓,兵鋒直抵遼東,完成了統一中國北方的重任。

相較於戰火紛飛的中原,長江以南的局勢要穩定許多,在官渡之戰之初,原長沙太守孫堅之子孫策透過戰爭、招撫等手段完成了統一江東的重任。

孫策死後,其弟孫權繼承吳侯爵位,整合江東本土豪族與外來士族,政權趨於穩定,民心威服,除了江東孫權,荊州劉表與益州劉璋分別占據長江中遊和上遊。

而曹操在解決了北方所有威脅後,戰略重心開始南移,於公元208年在冀州開辟玄武池訓練水軍。

同時在朝廷內部進行一系列集權措施,先是廢三公,後恢復丞相制度,由曹操自任。

按照曹操的戰略部署,他將目光瞄向荊州,一來荊州牧劉表保守暗弱,年老體衰,二來荊州四通八達,扼守長江中遊,日後順流而下直取江東。

此時的曹操風光無限,氣吞寰宇,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結束東漢末年四分五裂的局面,再造大一統,屆時他將與秦始皇、漢高祖、光武帝等千古一帝齊名。

208年七月,曹操率軍南征荊州,八月,劉表病逝,幼子劉琮繼位,劉琮年幼無知,權力被蔡瑁等荊州宗族把持,在這些宗族的勸誘下,劉琮向曹操獻城投降。

曹操為鞏固權勢,一方面重用荊州本土士族,另一方面將劉琮改派為青州刺史,徹底消除其政治根基。

那麽在曹操所向披靡之時,劉備又在忙些什麽呢?

自參與平定黃巾之亂以來,劉備輾轉於中原各地,先後投陶謙,附呂布、靠袁紹,顛沛流離二十余年,直到官渡之戰後投奔劉表,並長期駐紮於新野作為荊州北藩。

在曹操南征荊州後,劉備自知不敵一路向南逃竄,而劉琮的投降讓劉備大為震驚,只能向東逃往江夏依附劉表長子劉琦。

江夏是荊州的東部門戶,扼守通往江東的咽喉要道,一旦孫劉聯合將對曹操統一南方形成巨大阻礙。

對此曹操極力拉攏孫權,並致信孫權,以會獵江夏為名,共擒劉備,瓜分荊州。

不過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孫權沒有動心,因為他從不肯屈居於一個小小的吳侯。

關於孫權的野心,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魯肅。

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是一個十足的老實人形象,在諸葛亮和周瑜之間扮演老好人的角色。

但在真實的歷史上,魯肅是一個真正的戰略家,對江東政權穩定和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發揮關鍵作用。

魯肅出身巨富之家,與周瑜交好,公元200年孫策死後,周瑜掌管東吳軍國大事,並將魯肅引薦給孫權。

而孫權和魯肅的關系之親密猶如劉邦與諸葛亮,世人皆知隆中對三分天下,卻不知早在八年前魯肅提出榻上對,提出鼎足江東,擇機北上中原圖謀霸業的戰略規劃。

魯肅歸於孫權後,兩人合塌對飲,孫權問計魯肅,企望建成齊桓、晉文功業之良策。

魯肅明確指出漢室已不可復興,曹操勢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勢。為今之計只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變幻形勢,而後趁北方多事之秋之際,發兵西進,剿除江夏黃祖,進伐劉表,占有長江以南,然後稱帝建號再奪取中原,可建漢高祖不世之功!

在這之後孫權也是這麽做的,只不過效率慢了些,從203年至208年,孫權三次進攻江夏郡才得以擊殺黃祖,吞並江夏郡大部,並磨刀霍霍虎視荊州。

但此時曹操興兵南下,除了荊州地區易於得手外,還考慮到孫權攻取荊州,養成羽翼,所以興兵南下,搶先下手。

與此同時,東吳也在緊鑼密鼓的制定西征計劃。208年八月劉表病死,魯肅建議孫權盡快發兵,只要拿下荊州,即可順水而往達北方。

再加上荊州堅固,沃野萬裏,士民富足,屆時江東與荊州連成一片,帝王之基可成,並提出聯合劉備以為內應,奪取劉琮權力的主張。但最終還是被曹操搶先一步,拿走了荊州。

所以在荊州問題上,曹操與孫權存在根本利益上的矛盾,兩人都有誌向平定天下,而南下和北伐的關鍵就是荊州。

如今荊州被曹操獲得,孫權西進受阻,所謂會獵江夏瓜分荊州殘余地盤不過是幌子,即便沒有劉備,曹操和孫權之間早晚必有一戰。

而眼下孫權的實力弱於曹操,必然拉上劉備作為盟友,所以不是孫權被動的在曹劉之間做選擇題,而是主動找到劉備抗擊曹操。

孫劉聯盟,各懷鬼胎的戰略合作

劉表死後不久,魯肅就打著為劉表吊喪的名義前往荊州,由於劉琮已降曹,魯肅直接前往長阪坡會見劉備。

劉表家族與孫權家族本就是世仇,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魯肅前來吊喪就是個幌子,劉備縱橫中原數十年,自然知道孫權聯合其抗曹的迫切需求。

在與諸葛亮謀劃後定下下一步戰略部署,即幫助孫權抗擊曹操。

當南北軍廝殺時窺測時機,如果南方軍勝,則趁機攻打曹操,奪取荊州,如果北方軍勝,則趁勢取江東。

魯肅到達長阪坡後極力勸說劉備積極與孫權結盟,共同抗曹。

而劉備卻欲擒故縱,表示想去投奔蒼梧太守吳巨,魯肅極力勸阻,在一番拉扯後,劉備同意派諸葛亮出使東吳,商定聯盟之事。

所以說,不管是曹操邀請孫權瓜分荊州還是孫劉合作,其背後都深藏一手算計,衡量利益最大化。

毫無疑問,只有孫劉結盟才能自保以圖霸業,反過來如果跟了曹操,將來只有被吞並的份。

不過劉備答應與孫權結盟只是第一步,孫權還需要內部意見集中統一。

當時的江東統治集團內部降曹之風盛行,以張昭為首的本土士族和文官集團認為江東無法與曹操大軍抗衡,主張孫權降曹。

當然這只是表面原因,深層次原因在於本土士族集團與孫權政權脆弱的合作關系。

十年前孫策利用五年時間掃平江東,以武力迫使本土世家大族臣服,其政權內部多以江淮等外來豪族為主,所以本土豪強多有怨言。

孫權當政後情況雖有所改變,但仍無法有效彌合二者關系。

對於本土豪族和文官而言,首先要保障自己和家族利益,一旦戰端開啟,自己的財富勢必毀於一旦,至於誰來管理江東對他們並無區別,所以士人們鼓動孫權投降。

對於他們的勸諫,孫權一言不發,他知道投降後自己的處境將會像荊州士族拋棄劉琮那樣,漂泊於異地他鄉終身不得回,而那些文武大臣的財富地位絲毫不會受影響。

當然,孫權需要借助一些勢力來打壓投降派,在這一關鍵節點上,魯肅與諸葛亮來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見到孫權力主武力抗曹。

同時,在魯肅的建議下,孫權召回在外領兵的周瑜,周瑜堅定的站在孫權一邊,在軍中領兵多年的程普、黃蓋、韓當等將軍也請求與曹操開戰。

周、黃等軍隊骨幹的支持讓孫權放下心來,而諸葛亮的出現更加堅定了孫權意欲和劉備結盟的想法。

諸葛亮認為曹操的北方大軍人數雖多,但不善水戰,江東可以己之長破敵人之短,到時候荊州、東吳便可以和北方曹操勢力抗衡,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

在江東內部主戰派的支持下,孫權果斷決定以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與劉備合兵,和曹操展開決戰。

小結

孫劉聯盟的形成,堅定了孫權打贏曹操的信心,最終雙方爆發著名的赤壁之戰。

戰爭中,孫劉聯軍利用便利的地形和得當的指揮擊退曹操二十萬大軍,此後,曹操的勢力再也不能越過長江,三國鼎立的局面逐漸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