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89年報紙刊登有關何畏文章,徐向前看後訝異:這事兒是無中生有

2023-12-29歷史

1989年的一天,徐向前元帥偶然看到【文摘報】上刊載的一篇文章——【他曾向毛澤東、周恩來開槍】

圖|何畏

文章中稱,1935年8月4日,黨中央在四川毛爾蓋開會,因會議一開始就紅軍「北上」還是「南下」的問題,各方面起了爭執,張國燾使眼色給何畏,何畏竟然拔出手槍向對面的毛澤東開槍,好在當時坐在旁邊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把何畏的手槍往上一擡,子彈打在天花板上,留下了一連串密密麻麻的彈孔。

徐向前看到這篇文章後,頗感訝異,因為文章中刊載有關何畏的這件事,純屬是無中生有。

作為當事人之一,徐向前自然對此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他以「徐向前元帥辦公室」的名義,致函給【文摘報】,文中稱有關何畏開槍一事完全是無中生有,他從來沒有參加過中央會議,並且徐向前元帥還表示:

「對待歷史要采取嚴肅的態度,決不能隨意編造。」

時至今日,網上依然還有文章中,講述何畏開槍這段經歷。

1935年6月,紅一、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勝利會師後,6月26日,黨中央在四川懋功以北的兩河口開會,商討紅軍兩個方面軍勝利會師後等事項,會議最終決定, 兩個方面軍共同北上,建立川陜甘蘇區根據地。

可當時以張國燾為首的少部份紅四方面軍將領,並不贊同中央做出的決定,決議南下,因而雙方產生爭執。

文章中稱,著名的「毛兒蓋會議」於8月4日召開後,會議中再次就北上還是南進的問題產生激烈的爭執,但並沒有收到效果,時任紅九軍軍長的何畏在張國燾示意下,站起來言辭激烈的表示,贊同張國燾南下的主張,反對中央提出北上的意見。

圖|毛兒蓋會議舊址

何畏是紅四方面軍的一員猛將,深受張國燾的信任,何畏對張國燾的指示,一貫言聽計從,對中央的指示不大服從,特別是兩個方面軍會師後,上級決定調何畏到紅軍大學任政委,被何畏認為是有意削奪他兵權。

因此在整個會議期間,何畏言辭激烈,甚至破口大罵,一旁坐著的徐向前幾次勸說他要冷靜,但何畏置若罔聞,後來更是受張國燾暗示,拔出槍來,好在一旁的徐向前眼疾手快,才沒釀成惡果。

幾個衛士聽到了會場上傳來的槍聲,一起闖了進去。

毛主席神色從容的表示:「是何軍長的槍走火了,沒事兒,你們可以出去了。」

張國燾在現場也很尷尬,因為中央早有規定,開會不準帶槍,在現場這樣一個情況下,他不得不站出來表態,被毛主席打斷。

盡管會議上各方均劍拔弩張,但毛主席始終神態自若,也表示會議上討論的重大問題,各方有意見都可以暢所欲言,可毛主席隨後又嚴肅表示:

「黨中央的決定要堅決執行!」

最終與會者一致決定,同意毛主席的報告,紅軍主力應向東向陜甘邊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不少文章煞有介事的講述這個故事,並肯定毛主席臨危不亂的氣魄,可整個故事中,不少的歷史細節均出現了錯誤。

歷史上的「毛兒蓋會議」是1935年8月20日召開的,是作為兩個月前兩河口會議的補充,但在這兩個會之間,即8月4日,中央還在毛爾蓋以南的沙窩開了一次會,史稱「沙窩會議」。

沙窩會議也是兩河口會議的一個補充。可見在整個故事中,他們把沙窩會議與毛爾蓋會議的開會時間混淆了。

也就是在這次會議上,黨中央決定增補陳昌浩、周純全為政治局委員,何畏、李先念、傅鐘為中央候補委員,陳昌浩任紅軍總政治部主任,周純全任副主任。

故事中還有一個明顯的漏洞是,周恩來參加了兩河口會議、沙窩會議,但唯獨沒有參加毛爾蓋會議。

根據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年譜】中的記載,沙窩會議中剛剛被任命為紅一方面軍司令員兼政委的周恩來,因患了阿米巴肝膿腫並沒有參加這次會議,周恩來也是在會議結束後才透過檔了解了會議詳情。

也無怪乎徐向前元帥在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訝異的表現,此事顯然是無中生有的結果。

不過,話又說回來,作為紅軍中的一員高級將領,何畏本人脾氣古怪,性如烈火,也因為這個問題,後來直接導致了他悲劇的命運。

與絕大多數紅軍將領的經歷不同,何畏本人是受過高等文化教育的。

1900年3月15日,何畏出生於海南樂會縣博鰲鄉朝烈村,雖然在3歲時,何畏就跟著何良炳到了馬來西亞,但鄉音未改,一直到後來參加紅軍以後,還說著一口海南話,也因為晦澀難懂,加上脾氣古怪,何畏與跟他搭班子的人起過很多沖突,這一點被曾與他共事的同事如周希漢等人證實過。

何畏到了馬來西亞後,在當地中華中學讀書,並把原名何世富改為「何畏」。

圖|黃埔軍校

何畏在馬來西亞讀書期間,參加了馬來西亞共產黨,當時馬來西亞是英國、荷蘭的殖民地,據瓊州政協原副主席盧家昭在建國後撰寫的文章【瓊海籍紅軍將領——何畏】中稱,何畏當年在馬來西亞參加革命時,就已經是馬共知名的領導人。

何畏也積極參加當地反抗活動,被馬來西亞當局驅逐,何畏也因此回到了國內。

那時中國正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百姓依然民不聊生,何畏回到國內後,考入了廈門大學,從大學畢業後,何畏被派到香港一家服裝廠,繼續從事革命運動。1925年6月,為聲援上海的五卅運動,何畏才香港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香港大罷工。

1926年3月,何畏經推薦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是當時黃埔軍校中為數不多的先獲得了大學學歷,又去投考黃埔軍校的學生。

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何畏南下參加了廣州起義,1927年12月,何畏加入中國共產黨。

其實,從何畏早期革命經歷來看,他的成長相當復雜,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領導革命上,何畏具有豐富的經驗,特別是當年他在馬來西亞時革命時的一段經歷,極大的開闊了他的眼界。廣州起義後不久,何畏還被派往越南,與越南的革命黨人一起抗擊軍隊。回國後又被派往廣西,參與領導百色起義,因經驗豐富,對廣西的兵運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31年,何畏隨紅七軍主力離開廣西,抵達中央蘇區後,紅七軍劃歸紅三軍團下轄,為了支持地方革命,紅七軍撥出70多支槍在江西上崇縣建立了一支遊擊隊,並調何畏任營長。

1932年10月,何畏被調到紅四方面軍工作。參與鄂豫皖蘇區、川陜蘇區的建立工作。

何畏成長迅速,短短一年時間,便從團長直升軍長。

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入川後擊敗了川軍的三路圍攻,並將下轄的4個師擴編為4個軍,其中何畏任師長的紅12師擴編為紅九軍,何畏任軍長,詹才芳任政委,值得一提的是,許世友當時任紅九軍副軍長兼25師師長。

毫無疑問的是,何畏是一員能征善戰的將領。

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對鄂豫皖蘇區的第四次圍剿,無奈只能越過平漢鐵路經棗陽七房崗向西挺進。

部隊那時面臨相當嚴峻的考驗,因連續 作戰,部隊相當疲乏,更重要的是,脫離了根據地後,部隊很難獲得物資補充,士氣低落。當抵達鄂豫陜邊境鄖縣南化塘,紅四方面軍兩萬余主力,已經被數倍於己的敵人三麪包圍。

圖|徐向前

張國燾驚慌失措之余,竟然提出了分散突圍的餿主意,關鍵時刻,是徐向前、陳昌浩(時任紅四方面軍政委)站出來,力排眾議,堅決攥成一個拳頭打出去。

當時何畏率領的紅12師(何時任副師長)是全軍先頭部隊,已經抵達漫川關以東之康家坪、任嶺地區,徐向前立即命令,紅12師與紅73師配合在正面強行開路,命令第10、第11師堅決抵禦住西面、南面之敵。

漫川關戰鬥中,何畏率領紅12師身先士卒(當時紅12師師長曠繼勛已調紅四方面軍總部,何畏以副師長之職指揮作戰),強行開道,時任紅12師34團團長的許世友在紅73師219團的配合下,向敵44師發動猛烈進攻。

廣大紅軍指戰員在漫川關戰役中,發揮不怕吃苦,不怕犧牲的精神,竟然連續突破了敵兩道封鎖線,徹底打通了紅四方面軍經漫川關入陜南的通道。

何畏也憑借這一戰的表現,得到了張國燾的重視。

事後不久,張國燾找到了何畏並告訴他:

「經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批準,何畏擔任紅12師師長。」

圖|張國燾

不久之後,紅四方面軍趁著川軍內訌,由陜南地區入川,開辟了川陜革命根據地,紅四方面軍由原來四個師擴編為四個軍,何畏擔任了紅九軍軍長,正式成為了紅軍中一員傑出將領。

不可否認的是,何畏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不少的紅軍將領在這方面上都比不過他。

當年紅四方面軍進軍川北,途經秦嶺,何畏與部下周希漢就秦嶺進行過一番細致的討論。要知道,論文化水平,周希漢只年過私塾,遠不及有大學經歷的何畏,但勝在自幼好學,更兼脾氣相投,所以能聊到一起。

盡管周希漢自詡對秦嶺了解頗多,但三言兩語之間,就被何畏問倒。

「你知道山的那邊是什麽嗎?」

何畏用手往北一指,周希漢一時有些語塞,他可沒何畏看過的書多。

「秦嶺的北面是關中八百裏平原,歷史上一直叫它」八百裏秦川」。自新石器時代起,就有人類在這裏農耕、定居,是中國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何畏引經據典,洋洋灑灑說了一大氣兒後忍不住心生感慨:

「可惜呀,當前軍情緊逼,連紅軍生存都成了我們必須下力氣解決的首要問題。要不然,我真想到那裏領略中華民族燦爛文化,還有那裏的生態景觀。」

圖|周希漢

不僅僅是文化水平高,何畏指揮作戰的能力在當時名將輩出的紅軍中也是首屈一指,斯諾曾在他的傳記中,稱何畏是紅四方面軍的「小諸葛」,這一點就連他的敵人也不能不認可。

據李璜在【共匪西軍觀察記】中稱:

「共軍在老匪區,所編練的赤衛隊、少先隊為數也近兩萬,故紅四軍在二十二年十月(指民國二十二年即1933年-筆者註)也共有能作戰兵力六萬人,而以何畏、王(應為王樹聲 筆者註)確能協助軍方,對敵作戰。故劉湘一就任剿匪總司令後,分五路出兵進剿。」

據【中華民國史事日記】中記載,紅四方面軍徐向前、何畏部曾數次擊敗川軍軍閥楊森部,並占據渠縣。

當時蔣介石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以及紅軍主要將領懸賞,何畏被分在第四個檔次,與王宏坤、王樹聲、孫玉清、余天雲、王維舟、劉伯承、葉劍英、倪誌亮並列。

「生擒者各獎三萬元,獻首級者各獎兩萬元。」

1935年5月,紅一方面軍渡過金沙江,準備於紅四方面軍會師,為了促成這件事,張國燾、徐向前命何畏為懋功支隊司令員兼政委,統轄25師、27師橫掃懋功地區,策應紅一方面軍的行動。

從後來事實不難看出,何畏這件事幹得非常出色,而且也是他率領紅四方面軍的一部份與紅一方面軍的先頭部隊勝利會師。

可遺憾的是,這樣一員紅軍猛將,卻囿於性格,最終導致了他的悲劇。

「毛兒蓋兵諫」一事雖然經徐向前元帥澄清,可從他人的描述中,卻能看出何畏爆裂的性格。

之前我們提到過,何畏是海南人,說的一口海南話,與他共事的人大多數都聽不懂他說話,以至於很難合作,後來周希漢調任作戰參謀後,仔細揣摩何畏的發音習慣,這才勉強能聽懂他說話,何畏也很高興,經常誇周希漢:

「這小子是個天才。」

可即便如此,何畏與周希漢之間也有爭執,周希漢本身也是一個寧折不彎的性格,只要認準了的事,從來也不認錯,據說有一次周希漢和何畏爭執起來,氣得何畏拔出槍來,當著周希漢的面連開五槍。

「老子槍斃了你!」

周希漢並不閃躲,側身站立,可事後他卻毫發未傷,周希漢笑稱:

「何畏槍法不行,老子命大。」

何畏也笑稱:

「老子不過嚇嚇人,哪舍得真打。」

何畏很賞識周希漢,但有時脾氣一上來,會忍不住做出過激的行為,周希漢為此挨過不少處罰。

圖|川陜革命根據地區域圖

但從另外一面講,何畏對同僚下屬,始終很念袍澤之情,一次他處罰周希漢,打了他20軍棍,但事後又覺得自己做的太過火,不僅親自到醫院探望,還囑咐醫院政委董賢映:

「對周科長要特殊照顧好。給周科長燉一只母雞,沒有就到老百姓那裏去搞。」

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後,劉伯承因反對張國燾被撤銷總參謀長職務,調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校長,那時劉伯承身體很不好,何畏聽說後,還派人送來五十塊大洋,讓劉伯承補身體,但劉伯承並未手下,並寫信婉言謝絕。

作為一名受黨教育多年的幹部,何畏還是有很強的原則性的,但他過於剛烈的個性,也讓他吃了無數的苦頭,特別是後來到了延安以後,何畏在很長一段時間陷入深深的迷惘之中,他感覺自己受到了委屈,卻又無法對人細說。

更重要的是,何畏從內心深處感覺,自己已經不再被信任或者說已經失去了信任。

圖|北伐軍政治部合影(後排右一位何畏)

1937年4月19日深夜,何畏帶著警衛員悄悄離開了延安,脫離了革命隊伍。

有關何畏的結局,長期以來流傳著三種說法。

第一種是,張國燾叛變後,何畏也跟著一起加入了國民黨特務組織,有說加入中統的,也有說加入軍統的。

第二種是,何畏叛變加入中統後,也長期郁郁不得誌,後來埋頭鉆研中國農業發展,還當過金陵大學農林系講師,1949年解放前夕被捕處決,還有一說渡江戰役前夕投水自盡。

第三種是,何畏離開延安後,回到了老家務農,1960年病逝。

據盧家昭的文章【瓊海籍紅軍將領——何畏】稱,何畏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籍貫也不明確,因為那時投身革命,時時刻刻面臨危險,所以很多人都隱瞞家庭住址,甚至改名換姓,一直到多年後,根據廣東省黨史資料以及部份將軍回憶,才確定何畏是廣東人(過去海南屬廣東省管轄),並進一步確認何畏是海南樂會縣博鰲鄉朝烈村。即便如此,何畏的家庭也遭遇過不少磨難。

何畏在馬來西亞時,曾娶妻曾國彩,並育有一子何達梧,因丈夫被驅逐出境,曾國彩生活沒有依靠,只好帶著兒子回到了丈夫老家海南樂會縣博鰲鄉朝烈村定居,到1946年,曾國彩接到了丈夫從廣州寄回老家的信,才知道丈夫在廣東省救濟院安老所,已另娶羅明新為妻,育有一男一女。

圖|五十年代,何畏

值得一提的是,曾國彩年輕時也參加過紅軍,並在戰鬥中負過傷,並且在解放後還擔任過了樂會縣博鰲鄉第一屆婦聯主任,2003年病逝,享年100歲。

1955年,何畏因與羅新明發生婚姻糾紛,一起之下,回到了闊別幾十年的老家,同曾國彩以及兒子何達梧生活在一起。

回到老家後的何畏生活很低調,從不對人說自己過去革命時的經歷,據盧家昭詢問見過何畏的同村老人回憶:

「何畏中等身體,五官端正,體格健壯,腳有殘疾,走路一拐一拐的,他知書達理,知識面寬,精通醫術,能說善道,出口成章,毛筆書法流利,是個非常有文化知識的人,且精音樂,見歌會唱。」

1960年,何畏在老家壽終正寢,享年60歲。

何畏與妻子曾國彩的長子何達梧接受采訪時稱,何畏去世時,曾對妻子曾國彩說過一句話:

「我的同事都在北京當大官。」

何畏還把一柄刻著「校長蔣中正贈」的劍(應該是中正劍)和一枚紀念勛章給妻子,可惜的是,後來在特殊年代,被何達梧給扔到了河中,何達梧老人到晚年還對此事悔恨不已。

何畏與妻子羅明新育有一子一女,在丈夫離開後,羅明新五十年代初帶著子女定居香港,兒子何達桐後來定居加拿大,女兒何湯月明後來一直定居香港。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羅明新在得知丈夫何畏已經去世的訊息,還曾到丈夫老家去尋找祭拜,後來還引起新聞界的關註,引得人們嘖嘖稱奇,羅明新於2002年去世。據文章中稱,羅明新的女兒何湯月明與何達梧家一直有聯系,還在經濟上照顧何達梧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