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第74軍也能稱「虎賁」?濫用抗日部隊代號,是對歷史的不敬

2024-04-13歷史

「那是我們57師的榮譽,什麽時候授予給了整個第74軍呢?這完全是張冠李戴啊。

對於余程萬來說,第74軍有著「抗日鐵軍」的美譽。

但在我們討論和介紹這支軍隊的歷史時,一定要搞清楚它的番號、代號、稱號和別號,這既是對軍事歷史的專業性的尊重,也是對抗行事曆史的敬意。

如果忽略了這些細節,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錯誤的資訊被誤傳。

需要註意的是,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前的1937年7月,國民革命軍從未使用過「第74軍」這個番號。

這是由於軍隊規模的控制和整編的實施,從北伐勝利到中原大戰,為了裁撤龐大和混亂的部隊編制,曾經進行了三次整編和縮編,尤其限制了軍級番號的數量。

至1937年初,國民革命軍的軍級數碼番號,最多只授予到了「第67軍」,這已經是西安事變之後的事情了。

即便如此,其中的第49軍、第50軍、第54軍、第55軍、第56軍,以及從第58軍到第66軍的番號仍然缺編。

也就是說,至全面抗戰爆發前,中國軍隊的全部軍級番號尚不足60個,更高級編制則多以「路軍」番號存在。

01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中央軍的第74軍悄然誕生。

在大規模整編後,軍級建制數量較少,只有第1軍、第18軍等幾支,大多數部隊以師級建制為單位,分次投入戰場。

例如,原警備京滬線的三個「德械師」在戰前臨時編組為第九集團軍,隨後被升格為第71軍、第72軍和第78軍。

王耀武的第51師和俞濟時的第58師,分別從漢中和宜昌出動,抵達上海後直接歸各集團軍總司令部指揮。

戰場上師級建制過多,不利於集中指揮。

因此,1937年8月30日,第51師和第58師火線合編為第74軍。

這支以黃埔一期的俞濟時直接晉升為軍長的鐵桿嫡系部隊,副軍長是黃埔一期的蔣伏生,而三期的王耀武和一期的馮聖法分別擔任兩個師長。

第74軍成為了未來的抗日鐵軍。

在淞滬戰場上,王耀武所率領的第74軍,其軍級部隊番號是由軍事委員會軍政部統一編排並授予的。

這種正規番號是一個部隊的「合法身份」,必須登記在冊並授予軍旗。

如果沒有最高軍政當局授予的正規番號,一支部隊就無法得到政府的承認、軍費和補充,甚至可能被遣散。

因此,一些暫編師和預備師都會搶著要求「轉正」。

雖然部隊番號是唯一的,不可能兩支部隊授予同樣的番號,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會撤銷或轉授。

例如,在淞滬戰場上,張治中和陳誠率領的第9集團軍和第15集團軍都曾實施過重組和轉授。

到了第一次長沙會戰時,第15集團軍的番號已經轉給關麟征所部,集團軍所屬的部隊也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

而在1944年,王耀武奉命組建第24集團軍,這個番號就是原來龐炳勛的部隊所有,但由於該部隊投敵後被撤銷,因此這個番號被重新授予給了王耀武的部隊。

「第八路軍」這個名字,原屬於粵軍陳濟棠部,但在1936年的兩廣事變後,路軍番號被軍政部撤銷,直到1937年8月,番號轉授給陜北紅軍後,它才有了新的含義。

同樣地,新編第4軍也是由軍政部授予的正式番號,只要有了正式番號,那就可以得到國民政府的承認,成為正規軍,這樣理論上就會有撥款、撥槍和撥糧的支持。

所以,之前的談判也非常艱難。

在抗戰初期,第八路軍(第18集團軍)和新4軍也確實得到了一些糧餉,盡管數量不多,但在後來逐漸停發。

這是因為,國民政府一開始就將這兩支部隊視為異類。

再來看第74軍,它在成立之初雖然屬於中央軍的嫡系部隊,但是編制並不算龐大,戰鬥力也還沒有達到巔峰狀態。

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第74軍戰損嚴重。

02

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的番號基本是半公開的,由於部隊持有上書番號的軍旗和官兵佩有寫著部隊番號和姓名的胸標,因此在行軍宿營作戰中,沒有什麽秘密可言。

但是,由於日本人在戰前的情報工作非常細致到位,對中國軍隊的編制、番號甚至各級指揮官的姓名通通門清,我們吃了很多虧。

因此軍委會在行文和發電中為了保密,給高級編制單位分別取了「代號」。

各部隊使用代號的準確時間,大約是在南京保衛戰以後,那是用戰場上血的教訓換來的。

在武漢會戰期間,第74軍所屬兩個師的情況是:第51師代號「克成」、第58師代號「長泰」,而當時還隸屬於第2軍的第57師代號為「天全」。

這一時段的部隊代號名稱,並無特別含義。

大抵是每個師選用比較威風並且上口的名詞,然後在行文發電時,再以代號來代指某支部隊,進而起到一定的保密作用,比如調動第58師即可稱為「長泰部隊」。

在1938年底武漢會戰結束後,第74軍進行了整編和整頓,成為了「甲種軍」,下轄三個師。

這些師的人員和裝備非常精良,尤其是第57師,雖然出身於直魯聯軍,但卻是「整理師」中的精銳。

到了1939年春夏之交,第74軍正式下轄第51師、第57師和第58師,王耀武接替俞濟時成為了該軍的軍長。

隨著編制級別的調整和作戰序列的變化,該軍的三個師又啟用了新的代號,分別是「文昌」、「徐聞」和「榆林」。

這三個名字分別代表了海南省的三個縣名,是為了方便和規範。

在這個過程中,施中誠被王耀武保舉為副軍長,余程萬則被選為第57師的師長,這是「雜牌中央化」的常態操作。

1941年春,第74軍在贛北戰場的「上高會戰」中,以兩個師(余程萬率第57師、代師長張靈甫率第58師)承擔上高城正面防禦任務,成功抵擋日軍第34師團瘋狂進攻,使得48小時內陣地穩固如初。

尤其是第57師,防守堅決,讓日軍屍橫遍野卻無法突破,從此聲名鵲起。

而李天霞第51師奉命出擊外線,成功吊打南路日軍獨立混成第20旅團,孤立了中路日軍主力。

戰役總指揮羅卓英的「後退決戰」戰術得以實施,各路增援部隊包抄日軍第34師團,最終大獲全勝,這就是著名的「上高大捷」。

這場戰役被譽為抗日戰爭中最精彩的戰鬥之一,而第74軍的出色表現也讓人們贊嘆不已,這就是該軍的「成名之戰」。

羅卓英戰後評價說:在這次戰役中,第74軍發揮了最大的力量,創造了最大的戰果,這是非常光榮的。

回想起北伐時期的第4軍因「鐵軍」而聞名,現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大膽地說:第74軍就是抗戰的「鐵軍」!

上高大捷後,第74軍全軍獲藍底白色飛虎旗一面,因此也被稱為「上高飛虎」。

同時,李天霞第51師、余程萬第57師分別獲得了第1號和第2號「陸海空軍武功狀」。

上高戰後,第57師全師官兵在原有的胸標之外,統一佩戴了「虎賁」臂章,這個代號是該師的專屬榮譽,而非整個第74軍的榮譽。

因此,濫用「虎賁」這個代號是不合適的。

在抗日戰爭期間,李天霞擔任部隊長時獨得17張武功狀,排名高居榜首,雖然他的風評不太好,但是在戰場上表現優秀。

第57師在會戰期間的頑強防守贏得了相當高的榮譽,軍事委員會因此特別命名該師為「虎賁」,這個詞匯既是榮譽稱號,也是第57師新的部隊代號。

在古語中,「虎賁」意味著精銳甲士和禁衛軍,因此57師的榮譽是相當高的。

為什麽將「虎賁」既作為部隊代號又作為榮譽稱號?

原因在於,部隊代號應保持機密,而第57師全體官兵佩戴上「虎賁」臂章,已喪失保密性。

由此,余程萬所部對「虎賁」這一部隊代號格外鐘愛,甚至將其用作榮譽稱號。

上高會戰後,王耀武同樣對此頗為得意,於是將軍部代號更改為「輝煌」,這也成為整個74軍的部隊代號。

既然第57師的代號已經從「徐聞」改為「虎賁」,那麽原本的三個師級代號顯然與新系列不符。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老王對此進行了調整。

1942年春,第74軍被調往第三戰區支援浙贛會戰,戰役結束後,王耀武報請更改了第51師和第58師的部隊代號,以便與第57師的風格保持一致。

其中,第51師因其善於攻擊而被命名為「前矛」,第58師因其作風硬朗而被命名為「激揚」,而第57師則繼續使用「虎賁」代號。

這充分說明,部隊代號和番號性質不同,前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形勢變化非週期性更換,而後者則是部隊的永久標誌。

余程萬率領的第57師,在1943年的常德會戰中遭遇了最慘烈的考驗。

因為戰場指揮失誤,這支部隊突然成為了守衛常德城的孤軍。

電影【喋血孤城】就以此為背景。在3萬余日軍的包圍下,第57師頑強抵抗了整整14天,最終僅有不到400人幸存。

常德保衛戰後,第57師基本等於重建,因為連同重傷員,這個師剩下的不足1000人。為了紀念這次慘烈的守城作戰,第57師在重建後再次申請將部隊代號更換為「常德」。

常德保衛戰的殘酷讓第57師元氣大傷,在後續的長衡會戰和湘西會戰中,其戰鬥力已經大大落後於第51師和第58師。

嚴格來說,第57師的部隊番號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7師」,部隊代號先後為「徐聞」、「虎賁」和「常德」。

尤其是常德會戰後,部隊代號再次更換,因此「虎賁」這個稱謂已經很少見諸紙端了。

03

各個正規部隊不僅有自己的番號,還有專屬的代號。

例如,在長沙保衛戰、衡陽保衛戰中表現出色的第10軍,被授予的代號是「泰山」,因此又被稱為「泰山軍」,其軍長李玉堂和方先覺都是響當當的人物。

再如,「粵軍之母」第4軍的代號是「抗戰建國」,「土木系骨幹」第54軍的代號是「還我山河」,「桂系」第84軍的代號是「發揚光大」。

這些代號都各有特色,體現了各自部隊的精神風貌。

此外,一些強悍的部隊還會有自己的「別號」,比如第74軍,由於下轄的三個師番號均以「5」開頭,因此又被別稱為「三五部隊」。

但是,同樣的「別號」並不只屬於第74軍,湘系第19師也因為下轄的第55、第56、第57三個團而被稱為「三五部隊」。

同時,日軍也會給各個部隊取代號或別號,其中第74軍的代號源於1941年的上高會戰,這場戰鬥後,園部和一郎被解職,日軍開始重視第74軍,甚至專門研究其作戰特點。

總之,每個部隊的代號和別號都是其歷史和特色的體現,也是對其勇氣和精神的贊美。

日寇第11軍司令部將第74軍譽為「虎」部隊,認為它是「重慶軍中最精銳的部隊」。

需要註意的是,日軍給74軍起的代號只有一個字,這是由日軍的命名習慣決定的,因為日軍各部隊也有單字代號。

例如,日軍第3師團代號為「幸」,第4師團代號為「澱」,第13師團代號為「鏡」,第40師團代號為「鯨」。

在日軍軍事術語中,這種漢字代號方式被稱為「通稱號」,通常賦予獨立混成旅團、師團、軍以上具有獨立作戰能力的混合編成部隊,以達到一定的保密目的。

而對於中國軍隊來說,他們更傾向於將第74軍稱為「虎之師」或「虎部隊」。尤其是上高會戰後,第74軍獲得了飛虎旗,這進一步增強了這種說法。

因此,包括「抗日鐵軍」在內的這些非正式稱謂,都是對第74軍的稱呼。

在戰爭的後期,日本軍隊也效仿中國軍隊,開始在部隊代號中加入具有鼓舞士氣的漢字,如「邁進」、「振超」、「進擊」等。

但即使代號再好聽,也無法改變他們覆滅的命運。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負責在南京受降和警備任務的是廖耀湘的新編第六軍。

但由於南京地區面積廣闊,一個軍的力量顯得有些不足。

因此,陸軍總司令部下令將第74軍第57師配屬給新六軍執行任務。

所以,雖然第74軍是首批進入南京的部隊,但並不是全部。

直到1946年初,新六軍調往東北戰場,第74軍才完全接手南京的衛戍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