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張學良的三位副官,後來都成為著名開國將軍,一人比他還高壽

2024-04-22歷史

張學良,一個在民國時期名聲大噪的東北軍閥。他統領著東北軍,占據黑吉遼等北方七個大省,擁有五十萬大軍,威震東北。

然而,抗戰之後,東北軍卻消失無蹤。這一切源自於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以及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

就在那個時候,張學良竟然選擇了不放一槍一炮地撤退,甚至連他親自指派守城的將領都直接棄城逃跑。

張學良

此時,東北軍內部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聲音,有人主張抗日,有人則主張不抗。這最終導致了東北軍的四分五裂。

此後,許多人選擇了棄暗投明,加入了共產黨,選擇為人民而戰。而在這些共產黨中,有25人被授予了將軍銜,其中五位的名聲更是響當當。而這五位中,有三位曾是張學良的副官,其中一位甚至比張學良還長壽。

開國中將萬毅

萬毅將軍原名萬允和,乃滿族開國中將之唯一人物。此人在國民黨中獨樹一幟,八路「作風」猶如鶴立雞群,因此,中國共產黨同誌秘密發展其入黨。

1928年,萬毅以出色的成績考入東北陸軍軍士教導隊,成為隊長張學良手下的一名學生。僅一年時間,萬毅便得到了隊長的認可,晉升為張學良的副官處少尉副官。

隨後的1929年,萬毅順利考入東北陸軍講武堂,並以全隊第一的成績順利畢業。為了表彰他的優秀表現,張學良親自頒發了一塊懷表和一把指揮刀給他。

或許是看到了萬毅身上的潛力,張學良對他越發器重。而萬毅也沒有辜負眾望,在年僅29歲的時候,他打破了東北軍的歷史記錄,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團長。

在仕途的順利背後,萬毅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參軍的初衷,一直在努力培養隊伍的抗日思想。然而,九一八事變之後,他眼睜睜地看著張學良將東北軍撤離關內,對此他多次向張學良提出質疑:

「為什麽要放棄東北?為什麽要紮根在這裏?」

「這裏怎麽能與東北相提並論?」

可惜,張學良也無法給出一個令萬毅滿意的答復。

一星期之後,張學良委托萬毅前往西峰鎮擔任聯絡參謀,正是在那裏,萬毅偶然結識了一位叫劉瀾波的人。

然而萬毅並不知道,面前這位與他同出一根祖籍的劉瀾波,實際上是中共地下黨員。

後來,受到劉瀾波的影響,於1938年,萬毅秘密地加入了我方。

在接下來的抗戰鬥爭中,萬毅滿懷愛國熱情,積極投身其中。在破襲津浦鐵路的一次行動中,他俘虜了一位日軍少將,從而獲得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毅)」的名聲。

然而,隨著戰局的變化,黨中央下達了組建東北挺進縱隊,搶占這個戰略區域的命令。這個命令讓萬毅興奮異常,他不僅成為了王牌一縱的司令,更重要的是,他將為自己的故鄉獻上寶貴的熱血。

在東北戰場的硝煙中,萬毅以驍勇善戰的姿態屢建奇功,三下江南、四保臨江,這些關鍵戰役皆以他的智勇之謀,讓國民黨軍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

新中國的曙光初現,萬毅肩負起了一項使命:學習俄語,為日後前往蘇聯學習炮兵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他懷揣著組織的殷切期待,不負眾望,學成歸國後的他,成為了解放軍裝備部的首任部長,為新中國炮兵事業的蓬勃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55年授銜儀式上,萬毅憑借出色的戰功被授予中將軍銜。

解方

解方,他是東北吉林的一位勇士,早年曾在奉天第三高等中學就讀,與張學良的弟弟張學銘同窗共度了無數個日日夜夜。

這位成績優異的青年,在結束高中學業後,果斷選擇了前往日本留學,繼續深造。之後,他成功考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十期步兵科,成為一名真正的軍人。

學成歸來,張學良親自為他接風洗塵,解方也順勢加入了東北軍,成為了天津市保安總隊的隊長。然而,他的內心卻始終懷揣著一個秘密: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後來,他在別人的引薦下,來到了張學良的身邊。

西安事變之後,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局勢的變化,於是公開了自己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到為黨服務的事業中。

毛主席得知這件事情後,非常高興,對他說:「既然你現在已經回家了,已經解放了,不如就叫解方好了。」

本來只是一句玩笑話,但他卻認為非常有道理,並且當了真,給自己改名為「解方」。

內戰烽煙驟起,解方義無反顧地投身於解放全中國的洪流之中。每次大戰在即,解方總能在第一時間洞悉敵人的布防,準確揣摩敵方的意圖,並制定出最適宜的戰鬥策略。

抗美援朝的烽火燃起,解方將軍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對異國的地形了然於胸。彭德懷將軍在疑惑之際,總能得到解方將軍中肯的建議。無論是突發的狀況,還是重大的決策,解方將軍總能以出類拔萃的應對能力和精準的預見能力,妥善解決問題,準確預測聯合國軍的下一步軍事行動。

久而久之,解方贏得了「小諸葛」的美譽。據說在共和國第一次授銜時,彭德懷將軍曾為解方爭取過中將軍銜。然而,由於資歷不足,解方最終只能被授予少將軍銜。盡管如此,從中將及其他人的少將軍銜資歷來看,解方的少將軍銜可謂實至名歸,無可非議。

呂正操

呂正操,名字或許在你的印象中並不深刻,但他卻是我們國家的一位不可忽視的英雄。這位最後一位離世的開國上將在106歲去世,作為張學良曾經的副官,他的長壽超過了張學良。

上世紀20年代,呂正操還只是張學良少帥的副官。因為張學良鐘愛網球運動,便開啟了他的「網球生涯」。每當張學良打網球時,呂正操要麽陪練,要麽與他對戰,漸漸地,他也對這項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即便身處戎馬之中,呂正操也會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找人一起打球,放松神經。尤其是打了勝仗之後,他都會找一片寬闊的地方,扯上一個大網,與戰士們「大戰三百回合」。

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他90歲的時候才被醫生勸告戒除。他舍不得這個「網癮」,只能將運動方式改為散步、慢跑和太極拳。

多年來,呂正操堅持不懈地保持著運動的習慣。晚年,呂正超對自己做了一個總結:「我這一輩子,主要做了三件事:打日本、修鐵路以及打網球。」

由於他出色的網球技術,呂正操成為中國網球運動協會的終身主席。

其實,除了令人羨慕的長壽之外,這位將軍更是敵人聞風喪膽的存在。1955年,將軍憑借著出色的戰功被授予了上將軍銜。1965年,呂正操出任鐵道部部長。從1983年6月到1988年3月,擔任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將軍們挺身而出,用智慧和勇氣書寫了英勇的篇章,成為了人民心中永恒的英雄。他的英勇事跡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他的精神將成為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永遠傳承下去,激勵著後代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而奮發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