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尼克遜點名要看39軍,周總理感覺奇怪,毛主席:他還是不服氣

2024-01-22歷史

尼克遜要看39軍,周總理奇怪,毛主席:他還是不服。

評價一支軍隊的戰鬥素養,不僅要看其是否取得勝利,更要看其是否能夠贏得對手的尊重和認可。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中國誌願軍39軍就是這樣的軍隊,他們在血與火的考驗中鍛煉出鋼鐵般的意誌,不僅贏得了戰爭,更贏得了對手的敬佩。

當時的美軍曾狂妄地宣稱要在感恩節前占領全北韓,但卻在39軍的打擊下敗下陣來,這正是這支軍隊戰鬥素養的高度體現。

危險的氣氛正在邊境線上蔓延,中共中央立即下令——命39軍軍長吳信泉率軍前往北韓。這支曾被麥克阿瑟譽為「可怕的敵人」的軍隊,讓美國軍方深感震撼。

甚至在戰爭結束20多年後,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時,還特別要求親自見見這支傳說中的39軍。對於尼克遜的這一請求,眾人都感到困惑,就連周總理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聽到這個訊息,毛主席微微一笑:

在1950年11月1日的雲山地區,第39軍與美軍和韓軍狹路相逢。39軍的士兵們憋著一股勁兒,全神貫註地盯著前方的敵人,一心想要展示中國軍人的威風。

而韓一師原本打算經由雲山地區,穿插至北韓北部進行支援。然而,號稱南韓本土最精銳部隊的韓一師,沒有意識到在不遠處,已經有無數雙冒著火焰的眼睛在監視著他們。

39軍的士兵們突然發動突襲,就像神兵天降一樣。韓一師後知後覺,甚至還未看清子彈從何而來就已經倒下一片。

在陣陣哀嚎聲中,韓一師很快就潰不成軍。不堪一戰的韓一師丟盔棄甲,戰力盡損。39軍趁勢對雲山陣地展開合圍。

在美軍與韓軍換防的節點上,我們抓住時機,發動了總攻。終於,我們有了與美軍一決高下的機會。密集的槍炮聲在耳邊回蕩,這場艱苦的戰鬥持續了整整三天三夜。

美騎第一師八團三營被我軍全部殲滅,其他參戰部隊也遭受了嚴重損失。而這場戰鬥,不僅粉碎了韓一師東進的戰略計劃,還為我軍第40軍全殲韓六師鋪平了道路。

更為重要的是,這是自八國聯軍侵華以來,中國軍隊首次正面擊敗了美軍。

這場勝利不僅讓我們感到痛快淋漓,背後更蘊含著深遠的含義。百年來的屈辱已經成為過去,亞洲的雄獅已經覺醒,39軍用實力向美國軍隊證明了這一點。

這僅僅只是39軍「封神之路」的第一步,他們在向雲山東南方向發起進攻時,發現了正在撤退的美軍小部隊和坦克。

誌願軍戰士們果斷利用道路兩側的滾石切斷了美軍的退路,並在不遠處的三灘川西岸,發現了美軍的四架飛機。

39軍的勇士們在北韓戰場上展現了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他們對守備部隊發動突然攻擊,讓倉皇應戰的美軍守備部隊無暇應對,最終被順利擊退。

在這次戰鬥中,他們不僅繳獲了飛機,還將被視之為「陸地巨無霸」的坦克成功摧毀。勇士們毫不畏懼,以爆破筒破壞著美軍坦克的履帶,展示了他們強大的戰鬥技巧和堅定的決心。

他們的英勇表現,無疑是北韓戰場上的一大亮點。

失去履帶的坦克就如同被束縛的巨龍,無法展現其真正的實力。美軍引以為傲的自動化部隊如同被封印一般,只能眼睜睜地看著39軍的戰士們將勝利收入囊中。

在11月27日的第二次戰鬥中,39軍的一個營成功包圍並殲滅了美軍25師的一個連。面對我軍猛烈的攻勢,全連115人集體繳械投降,這是北韓戰場上唯一一次,美軍一個完整的連級建制在軍官的帶領下向我誌願軍投降的盛況。

這件事件使美國軍方高層大為震動,值得深思的是他們將這次「屈辱性投降」歸咎於一個全部由黑人組成的連隊,從此之後,美國部隊再也沒有過全黑人的單獨編制。

同年12月5日,依然是充滿鬥誌的39軍首先攻入平壤,並承擔起保護平壤的重要軍事職責。在次年1月,仍然是39軍的部隊率先攻入漢城,趕走了占據總統府的美軍,成功收復了漢城。

這支在北韓戰場幾乎沒有敗績的軍隊,其卓越表現引人註目。如果要了解他們的真實價值,不妨問問麥克阿瑟和李奇微。

前者軍事生涯的最大挫折就是敗在39軍手下,而李奇微同樣用「最堅強」來形容39軍。

39軍,中國軍人的象征,他們在北韓戰場上展現出了堅韌的戰鬥精神,用血肉之軀和堅定的意誌,打敗了自命不凡的美國軍隊,讓他們品嘗到了失敗的苦澀。

同樣在跨國作戰中,美國的「最強王牌」部隊也始終被39軍壓制。這種不尋常的場景在美國軍史上並不常見,這也使得以39軍為代表的中國軍隊引起了美國高層的註意。

美國在北韓戰場上的慘敗訊息迅速傳遍全球,各國領袖對39軍的勝利都感到驚訝不已。而美國的杜魯門和尼克遜最想了解的就是他們的勝利秘訣。

到了1966年,美國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威廉·邦迪提到了與中國接觸的可能性。這一變化也標誌著中美關系開始進入修復和緩和的新階段。

在中蘇關系惡化之際,世界格局悄然發生了變化。作為「世界警察」的美國政府意識到,與中國對抗並非明智之舉。

1969年,尼克遜就任美國總統,他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包括取消對中國的貿易管制、開放旅遊通道,並停止了第七艦隊在台灣海峽的巡邏行動。

這些訊號都預示著,中美關系已進入一個需要重新定義的拐點。

1971年4月,毛澤東主席親自批準了「乒乓外交」計劃,一場旨在推動中美關系的「雙向奔赴」的會面因此誕生。

1972年2月21日,美國時任總統尼克遜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現身,周恩來總理親自接待。自此,中美關系開始逐漸破冰,尼克遜按照既定行程在中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考察存取。

然而,在這次存取中,令人驚訝的是,參觀軍隊這一外交環節對於尼克遜來說並不平常,他直接點名部隊番號,這可謂是史無前例。

經過深思熟慮,周恩來向毛澤東主席匯報了這一情況。毛澤東聽後微微點頭,沈思片刻後問道:「尼克遜在美國海軍服役過嗎?」

周恩來回答說:「他曾在海軍服役,1946年已退役。」毛澤東繼續解釋說,其他在場的國家領導人聽完後,明白了尼克遜為何特別想參觀39軍。

尼克遜作為擅長軍事和政治的領導人,希望能親眼看到毛澤東授權的39軍。最終,尼克遜如願以償見到了傳說中的39軍。

盡管距離韓戰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那批老兵也已經退役,但39軍的精神卻得到了完美的繼承。39軍的官兵們目光堅定,軍容嚴整,展現出一股充滿肅殺之氣的強大戰鬥力。

尼克遜雖然只是看到了39軍的下屬部隊,但他的神情依然變得嚴肅起來。我們無從得知當時尼克遜內心的想法是什麽,但值得一提的是,尼克遜存取中國之前,曾經擔任英國元帥的蒙哥馬利也曾存取中國。

軍人的直覺讓他對中國軍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提出參觀部隊的要求。英國人向來以高傲著稱,他們一直認為中國軍隊在韓戰中的勝利只是僥幸,完全是因為美國遠端作戰的優勢。

因此,蒙哥馬利對中國軍隊的戰鬥素養並沒有多大信心。但是,當他親眼看到中國部隊的刺殺訓練,並與上將楊勇饒有興趣地進行了一場個人速射比賽後,英國元帥發出了「我要警告我的同行不要與中國的軍隊在地面上交手」的感嘆。

從不被理解到全面擊敗、從北韓戰場到日常訓練、從蒙哥馬利到尼克遜,中國軍隊的這條證明之路走得紮實且堅定,也堂堂正正地為自己正名。

中國軍隊的獨特魅力,源自於其無可匹敵的強大自信。我們從不主動挑起戰爭,但熱愛和平的軍隊對任何來犯之敵都不會有絲毫畏懼。

正如毛主席所言,無論是蒙哥馬利還是尼克遜,其實都是不服氣的。與其藏著掖著,不如亮劍出鞘,在可見的實力和自信面前,任何不服氣都將失去存在的理由。

這份魅力和自信,就是我們軍隊無法抵擋的吸重力。

蒙哥馬利在參觀軍隊後,又遊覽了許多地方。回國後,他在與同事交談時,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秘密。無論他到過軍營還是其他場合,人們在開口說話之前總不忘加上一句。

這個發現讓蒙哥馬利深感震撼:民眾自發的愛戴和認可,是一種無法抵擋的力量,它能打破一切束縛,創造出驚人的能量。

經歷過二戰洗禮的中國,有著西方和歐洲國家所不具備的核心要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都處於戰後重建的發展階段。

然而,中國能夠做到「開局一把爛牌,最後打出春天」,這種能力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國家所沒有的。當尼克遜看到39軍的精神風貌時,他可能會沈默不語,因為意識形態的統一所帶來的質變,勝過任何說教和暴君式的統治。

真正的強者不會自吹自擂,他們知道,要征服,首先要強大自己。在這方面,中國交出了一份近乎滿分的答卷。

在討論中國軍隊為何總能在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取得勝利時,尼克遜總統和蒙哥馬利元帥似乎忽視了一個關鍵因素——任何丟掉正義的戰爭,無論其借口多麽堂皇,都不會得到民眾或國際輿論的支持。

即使是曾經堅定的盟友,一旦涉及個人利益,也可能會站在對立面。結合毛主席的「不服氣」理論,中國軍隊始終堅持和平,這也是他們戰無不勝的關鍵所在。"

正義之師"不是自己封的,而是需要得到廣泛的認可。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種力量能夠笑到最後,那就是擁有四大核心的國家。這四點,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時期,都是不可或缺的。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銘印。那些曾經的記憶,雖然被塵封,但並未被遺忘,它們只是靜靜地等待,註視著世界的變革和發展。

回憶過去,以毛主席為代表的黨中央,領導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中國軍隊也打贏了一場又一場以和平糊正義為出發點的戰爭。

展望未來,我們將繼承先輩的意誌和遺誌,無論是軍隊建設還是其他領域的發展,都將堅定不移地向前邁進。中國誌願軍39軍為我們樹立了最好的榜樣,那份力量也將一代代傳承下去。

真正的信仰,是只屬於中國的中國紅,那是別人永遠無法復制和帶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