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15師獨立團,八路軍的編外部隊,如何成為建立晉察冀軍區的主力

2024-01-06歷史

1937年8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國共談判的結果,國民黨按照乙種師的標準給了紅軍三師六旅十二團的編制,每師一萬五千人,這就是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四萬五千人的由來。

按照軍委命令,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以及一千人的陜南紅七十四師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115師轄343旅(紅一軍團改編)、344旅(紅十五軍團改編)兩個旅,有685、686、687、688四個團。然而,編到後面,紅一軍團還多出來了楊成武、鄧華的紅一師1500人。

1937年,紅1師團以上幹部在甘肅正寧合影 。從左至右:第1排,作戰科長肖應棠、師長楊成武、 政委鄧華、1團政委袁升平、青年幹事郭誌清、周貫五、政治部主任羅元發、 3團團長黃壽發 ;第2排,13團團長陳開祿、管理科長曹林;第3排,偵察科長馬輝、1團團長楊尚望、13 團政委郭林祥、3團政委謝斌、組織科長王道邦、除奸科長方國華;第4排××、警衛員劉××、通訊科長顏殿生、宣傳科長張梓華。

林彪鬼點子多,怕被搶走,幹脆將紅一師編為了115師獨立團。萬一將來115師被國民政府調走,可以將這個藏起來的紅軍師給留下來,這就是八路軍一開始時擁有十三個主力團的由來。只是,這個獨立團是不在國民黨給的編制內,國民黨是不會給軍餉的,在國民黨那兒屬於黑戶。

賀龍的紅二方面軍(紅二、六軍團,紅三十二軍,即原紅九軍團)改編為120師,由於人少,就又將陜甘紅二十八軍編入。然而,仍然不夠一萬五千人的編制數。陜甘紅軍領導人,時任關中特委書記的習仲勛,在距雲陽鎮不遠的自己的家鄉富平縣,緊急動員了一批青年參加八路軍。就是這樣,120師仍然只有一萬四千人。林彪也趁此機會要來了200名新兵,編入了楊成武的獨立團。

120師出征動員大會

來到獨立團的這200名陜籍青年,帶隊的是富平縣當地的遊擊隊長孫胚謀,來到獨立團後擔任連副指導員,以後是晉察冀一分區一團連指導員,1941年升任營教導員。1942年,已經確定為一團團政治處主任的孫胚謀在調任前夕,在最後一次參加攻打易縣東羅村據點的戰鬥中犧牲,被安葬在婁山一分區烈士陵園。這是易縣北婁山烈士陵園埋葬的級別最高的八路軍幹部。

八路軍出征時,槍支彈藥匱乏。據統計,八路軍四萬多人,僅有槍三萬余支。那些剛入伍的新兵是沒有槍的,當時還有隨隊出征的一批紅軍編余幹部,組成了戰地工作團,也是沒有槍,承擔了動員群眾、救護傷員、擡擔架等任務。

八路軍三個師中120師近半數人員無槍,115師狀態算最好的,但是,僅獨立團就有四五百人無槍。

八路軍最缺的是彈藥,劉伯承率129師出征時,僅有手槍彈、步槍彈、衝鋒槍彈、機槍彈等等共十一萬多發。這是個什麽概念呢?四行倉庫守軍守了四天後撤入租界被英軍繳械,留在倉居里被日軍繳獲的僅子彈就有十二萬發。而129師則用那麽點槍彈打了很多勝仗。

奔赴前線的八路軍

侵占了平津的日軍繼續南侵,在保定,不舍得在平津打仗的二十九軍終於決定不走了,準備打一仗。加上陸續趕來的東北軍、中央軍等二十萬人,與日軍打了場保定會戰,國民黨方面叫南口會戰。據資料,參戰的湯恩伯89師,一挺重機槍即備彈1.1萬發子彈。這場戰役的結果跟國軍無數次戰役、戰鬥一樣,國軍失敗。

國民黨軍抗戰的特點是:戰鬥,失敗,逃跑。然後,日軍來攻,再戰鬥,再失敗,再逃跑......國軍為了跑得快,不被日軍追上,跑路時往往輕裝,因而槍支彈藥大量失散於民間。另有大量的散兵遊勇在華北遊蕩,有的成了土匪,有的還知道打出抗日保民的旗號,稱霸一方,不過有的也會與日軍打一打。

東北軍691團作為53軍後衛,撤到晉縣小樵鎮。1937年10月14日,呂正操在此召開了全團士兵代表會議,決定不撤了,全團脫離國民黨軍建制,組成冀中人民自衛軍,返回冀中堅持抗日。隨後,自衛軍與河北遊擊軍、河北民軍、津南自衛軍等等一大批各種民間抗日武裝接受共產黨八路軍領導,堅持冀中抗戰,組成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兼冀中軍區。冀中軍區直屬八路軍總部,歸晉察冀軍區代管。

保定會戰時,板垣征四郎率領的第五師團為日軍總預備隊。第五師團為日軍戰力最強的一個師團,板垣不想當配角,於是就率第五師團獨自向北進攻山西的雁北地區。

全面抗戰爆發後,日本緊急擴軍,將常設師團在日本本土的留守人員和該師團以前的退役老兵(即所謂的在鄉軍人),組成了幾個特設師團,番號為原常設師團番號加100。如106師團、110師團,而第105師團則未編成,人員直接隨第五師團入侵山西。

對於板垣的下克上行為,日本華北駐屯軍采取了預設態度,並為其增加了一些配屬部隊。到達山西北部後,板垣師團得到在張家口的東條英機率領的察哈爾兵團日軍的加強,一起會攻山西。因而,入侵山西的板垣師團,其實力要遠大於日軍的兩個師團。

閻錫山一開始是準備在雁北的大同與日軍決戰,出於對蔣介石的提防,閻錫山最初是拒絕蔣介石的中央軍進入山西,反而是對一年前把他打得很狼狽的紅軍進入山西持歡迎態度。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歷來比較小氣的閻錫山提供了十日的錢糧菜金,還有太原的服裝廠加班加點趕制出來的八路軍軍服。要知道,那時候南京的蔣介石中央政府還未把軍餉撥付,那十日的錢糧等於是閻錫山先墊上的,可見當時他有多著急。

八月下旬,紅一軍團向雲陽集結時,部隊還穿著冬天的老棉襖。改編完後即換上了灰軍裝,用閻錫山給的那十天的盤纏,經富平、蒲城、合陽一路向東,走了七八天,到黃河邊韓城縣的芝蘭鎮渡口。閻錫山河防部隊早就準備好了大木船,運載八路軍過黃河。

八路軍在山西步行過萬榮縣後,在曲沃縣的侯馬車站乘坐上了閻錫山專門下令調撥的火車,急急趕往山西的東北部戰場。閻老西除了給了十天的盤纏,沒有給八路軍槍炮,只是又給了一批太原兵工廠生產的大頭木柄手榴彈,新兵們每人懷揣兩顆手榴彈就奔向了戰場。

從八路軍進入山西起,就有許多打算堅決抗日的山西、河北的進步青年紛紛加入八路軍。以獨立團為例:

在侯馬車站,幾個來自易縣的青年加入進獨立團,其中一個名叫「高良玉」,以後在一分區三團當連指導員時改名叫「高糧」,以紀念曾經跟他一起搭檔犧牲的東北籍連長。上一篇文關於狼牙山解圍戰鬥中,轉戰千裏,最後在狼牙山東北方向擋住日軍,在臭水溝子戰鬥中大部犧牲的三團12連,指導員就是高良玉,他那會還未改名。

擴充套件閱讀:狼牙山1941,五壯士跳崖的那一天,還有更多的八路軍獻出了生命

1952年高糧被評定為副師級,1955年調任【人民日報】攝影組組長,未參加授銜,1957年被打成了右派,1979年平反。解放戰爭時,我軍撤離張家口,高糧指揮警衛戰士,用步槍將國民黨一架飛機打下來。解放石家莊戰役時,在團長、政委犧牲的情況下,指揮部隊率先沖入城內。高糧除了手槍,還有一把槍——照相機,他一邊戰鬥一邊拍照,留下了很多珍貴的作品。比如天津活捉陳長捷、北平城門換崗、堅守上甘嶺、擊落美國飛機等等。

列車過太原的時候,又加入進了幾個有著大學學歷的知識青年,其中一個名叫張迺更,河北省平泉縣人,燕京大學化學系畢業,我軍防化兵的建立人。

列車到達原平的時候,還有一批山西省原生的知識青年加入了進來。其中一個較為著名的是山西繁峙人宮呈祥,在一分區直屬特務營擔任連指導員後,被提拔進政治部機關任組織科幹事、副科長、科長。他的前妻則是八一廠著名演員胡敏英,看下面劇照看看你認不認識。

日軍采取了兩翼包抄的戰法,攻擊晉軍61軍防守的天鎮。9月12日,日軍占領大同。大同失守四天後,李服膺的61軍方才撤至廣靈縣境。

此時,八路軍乘坐的火車只走到半道,於9月19日抵達平型關右側的上寨地區,21-22日,115師經原平縣到達靈丘境內。9月23日,敵向平型關發起攻擊。

由於大同失守,閻錫山把責任都怪罪到61軍軍長李服膺頭上,予以槍斃。李服膺被殺有點冤,故其不應該被稱為抗戰中第一個因逃跑而被殺的將軍。李服膺被殺後,其部下數千人不服閻錫山的處置,散落在雁北一帶,其中許多人參加了晉察冀八路軍。這部份參加了八路軍的原晉軍官兵,經過十二年戰爭,能活到解放後的人很少,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李青川。上一篇文那位動員楊成武的房東疏散的幹部就是李青川,後來任一分區作訓科科長,1944年隨楊成武去冀中,1955年大校,國家體委副主任。

在115師開赴前線的時候,出過兩檔子事。

第一件,部隊正在改編,三團政委肖鋒和幾個指導員跑了。又沒有命令又沒有任務,人不見了,所以獨立團的人在回憶錄中就老實不客氣地說這些人是「投敵」了。到了平型關戰役前的作戰會議上,聶榮臻帶著肖鋒出現了。雖然有聶副師長在中間說和,但是楊、肖二人間還是有了疙瘩。

原來,國民黨的連隊中沒有指導員,一排長被稱為大排長,相當於副連長的角色。當時紅一師是小團制,團以下沒有營一級,團直接管幾個連。上面的起碼有副團長、副師長,政委可以去當,可這些指導員有的連大排長都沒能當上,等於一下子降了兩三級甚至更多,連位置都沒有。心裏拐不過彎來,肖鋒心裏也不痛快,就帶著他們去找聶政委訴苦去了。自然是被痛罵了一頓。

後來肖鋒在一分區幹了不久就離開了,後來去了山東,解放金門時任28軍副軍長。由於輕敵大意,指揮的解放金門戰役失敗。1955年授大校,1961年少將。

第二件,去武漢領9月份軍餉的參謀長周昆,領到六萬法幣後,不知怎麽想的,將三萬元交給警衛隨行人員帶回,自己人間蒸發了。與周昆類似的,還有原紅七十四師政委 李隆貴,與輜重和經費一起失蹤。

好在人民的抗日熱情高漲,使得部隊不至於餓肚子。

平型關戰役是忻口會戰的一部份,獨立團打響的腰站戰鬥則是平型關戰役的一部份,斃傷日軍三百余,我傷亡二百多。這一仗獨立團是防守,阻止日軍救援平型關。在預設陣地的防守戰鬥,進攻一方的傷亡一般應高於守方。參戰的獨立團都是老紅軍,可見那時日軍士兵的技戰術水平之高。

隨著雁門關失守,忻口會戰也告失敗,閻錫山再次策劃太原會戰。此時的八路軍已不知不覺陷於敵後,日軍已經切斷了八路軍與閻錫山主力之間的聯系,八路軍只能自謀生路了。

五台分兵時的林聶首長

1937年10月,五台分兵,聶榮臻率師部非戰鬥人員留下,計騎兵營不足二百人,警衛連四五十人,孫毅為校長的隨營學校一百多人,以及其他閑雜散落人員一百多人,合計五百多人,加上楊成武獨立團一千七百余人,共2200余人。

至於有三千人一說,那是算上後續又從總部特務團要來的兩個連,以及從685團2營要來的6連。

楊成武帶著獨立團連續打下了七座縣城,其中雁北四座,河北三座,開啟了局面,部隊迅速擴大到7000人。獨立團存在了八十多天後,擴編為獨立一師,又恢復了政委指導員制度。

1937年11月7日,晉察冀軍區成立,到年底,晉察冀軍區有兵一萬五,相當於我軍又增加了一個師。到了1938年底,晉察冀的部隊擴大到三萬多,而楊成武的第一軍分區最大,擁有兩萬人。

檢閱一分區部隊的楊成武

獨立團在國民黨那兒本就是編制外,獨立一師自然更是編制外。總部是很支持獨立一師這種模式,曾建議後面再繼續組建獨立二師、三師等等。但是卻招來國民黨的抗議,後面就不再稱獨立師,改為支隊,支隊下轄大隊,每大隊三個營,每營四個連。這事實上大隊就是團級,支隊就是旅級,糊弄蔣介石用。再後來,支隊又改稱軍分區。

獨立一師存在的時間更短,不到一個月。直到1940年趙玉昆叛變,日軍才搞明白他們作戰地圖上的獨立一師早已變為第一軍分區。

1940年,晉察冀一分區參謀長,老紅軍黃壽發寫了篇文章,較系統地闡述了一分區的建立、發展和壯大。黃壽發打仗很厲害,但他是個老粗,真正執筆的應該是當時在一分區工作的一批秀才。

在上一篇關於1941年大掃蕩中,楊成武花塔山被圍,梯子溝脫險的文章中,提到過一位藺柳杞,著名的軍教作家,解放後任北京軍區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部長更有名,就是寫了【誰是最可愛的人】的魏巍,他們都是在1939年時分配到一分區工作的文化人。

擴充套件閱讀:狼牙山1941,五壯士跳崖後,楊成武帶著五千余人差點命喪花塔山

本來想寫白求恩生命中的最後幾天,因為這與晉察冀成立兩周年有密切關系,而且與黃壽發指揮的一場戰鬥有直接關系。結果本準備寫個開頭,才發現啰裏啰唆好幾千字了,就暫時打住,以後再寫。

黃壽發不多的照片,在給一群日軍俘虜訓話。

上面說過,黃壽發的那篇文章應該是一分區的秀才們以他的名義寫出來發表的,而黃壽發之死最後也是因得罪了另一群秀才。黃壽發先是在1942年從地處平西的第十一軍分區司令被一擼到底,雖然聶司令經過做工作,1944年他得以跟隨老上級楊成武赴冀中任冀中軍區副參謀長,然而由於其個人原因,在1947年初犯下了殺妻大罪,雖然老上級聶司令、楊司令都想保他,但是那群秀才及背後的高人必致其於死地,於是,1948年一封「上訪信」遞了上去,黃壽發活不成了。

秀才殺人不用刀,有筆足矣!

此文的前一篇是關於黃壽發之死的幕後推手的文章,可惜被斃了。以後有機會再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