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姜維死,蜀遂亡」,歷史上唯一一位以臣子亡標誌國家亡的人

2024-04-25歷史

一生沒見過先帝,卻為先帝的事業奮鬥一生,為蜀國鞠躬盡瘁。歷史上,姜維不過是一個「失敗者」,為什麽1700年之後的天水市,還要將輕軌命名位「伯約號」來紀念他?

姜維(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天水功曹姜冏之子。

公元263年,劉禪開城投降魏國,陛下,我有一計可使漢室憂而復明啊。劉禪心裏嘀咕,「這出師表上也沒你的名字啊,你誰呀」?

姜維年幼喪父,他接替父親賜官為天水中郎。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出祁山,姜維被魏天水太守馬遵懷疑有異心,不得已投降蜀漢。馬遵的操作徹底把姜維搞懵了,無家可歸的姜維只好投奔了諸葛亮。諸葛亮見到姜維,直接點了一首‘相見恨晚’,然後把姜維帶回了成都。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在大部份人都想守著蜀國家底享福時,姜維接過了北伐的大旗,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繼丞相之遺誌,討篡漢之逆賊。從238年到262年,整整北伐了11次,最輝煌了一次勝利殲滅魏軍上萬人。

姜維雖然手握兵權,又官居大將軍一職,但是姜維並不敢過長時間待在朝廷,大部份時間姜維不是在外征戰,就是在外屯田,姜維之所以不敢像諸葛亮一樣,不打仗的時候就回到朝廷,其中的原因就是姜維因為看不慣劉禪寵幸的宦官宦官黃皓在進行弄權,因此向劉禪上書建議殺了黃皓,但是劉禪不同意,只是命令黃皓向姜維道歉,並沒有任何處罰黃皓的舉動,姜維見皇帝劉禪如此處理黃皓,同時又擔心黃皓會來報復自己,於是就離開朝廷到沓中屯田,簡單地說就是:姜維害怕黃皓會趁他在朝廷時陷害他。

而此時的魏國也沒閑著,曹家也是被司馬氏偷家了。為了給篡衛鋪路,公元263年,司馬昭派鐘會、鄧艾、諸葛緒三路伐蜀,鄧艾、諸葛旭兩路大軍直奔沓中,圍堵姜維。而姜維擔心鐘會的十幾萬主力直接入蜀,他直接退守劍閣,將鐘會攔在劍閣之外。這下攻守易型了,鐘會沒辦法,準備撤退之際。從角落裏發出一個聲音,「等會兒,讓我來試試」 。然後就有了著名的「偷渡陰平」。偷渡陰平,是三國末期,曹魏滅蜀漢之戰中的一次決定性的軍事行動。

鄧艾帶軍進入成都後,令人沒想到的是,譙周發起投降,劉禪想都沒想就跟著點了!而還在堅守的姜維,收到了劉禪的降書,直接懵逼了,臣等還在死戰,陛下何苦先降啊?心想還能翻盤,告訴劉禪,陛下,我有一計可使漢室憂而復明啊。

此時,姜維投奔至鐘會的帳下,找到鐘會說,我降了。而且沒有讓鐘會起疑心。相反鐘會還與姜維折箭為誓,結拜為兄弟。還聲稱,若是遇見鄧艾,定然是死戰不降的。鐘會十分歡喜地迎接姜維等人,他尤其優待姜維,經常和姜維形影不離,兩個人「出則同輿,坐則同席」。跟著姜維出乘一輛車,吃飯一個桌,牌面直接拉滿。

同時姜維也發現,鄧艾和鐘會兩人關系素來不合。首先,鄧艾自幼喪父,生活貧苦和母親相依為命,而他卻不甘心一輩子沈淪。鄧艾從小發憤苦讀,認為出生卑微並不是恥辱,是上天在磨礪他,皇天不負苦心人,鄧艾從政後,一步步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曹魏的高級將領。在看鐘會,他出身名門望族,自幼才華橫溢,舊社會的封建等級制度深入人心,因此鐘會十分看不起出身貧寒卻和他一同位列三公的鄧艾。而鄧艾也十分看不慣鐘會對自己的傲慢無禮,於是兩人在征討蜀漢之前就已經有了很深的隔閡,這也為後來姜維的策反埋下了禍根。

姜維知道鐘會和鄧艾素來不合,既然鄧艾先進入成都逼迫劉禪投降,那麽自己就故意投降鐘會,使鄧艾和鐘會兩人因為軍功相爭,所謂天高皇帝遠,到時候雙方一旦交戰,自己坐收漁利,那麽蜀漢的江山還有可能延續,於是姜維便投降了鐘會。不斷地在鐘會面前煽風點火,積極鼓動鐘會謀反,心高氣傲的鐘會也漸漸產生了謀反的念頭。

得到鐘會的信任後,姜維就開始下一步計劃,擾亂曹魏內部,具象化就是挑撥鐘會與鄧艾的關系。鄧艾取得伐蜀大勝後誌驕意滿,竟然以天子的名義任命大批官吏,這給了鐘會置他於死地的口實。據史料記載,是鐘會和衛瓘等人向司馬昭密告鄧艾意圖謀反,至於姜維有沒有參與其中則無明確記載,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以姜維的能力會把借鐘會之手殺鄧艾作為復國計劃的一環。

公元264年,鄧艾被收押,後來與其子鄧忠被護軍田續殺害於三造亭。如此一來姜維復國只剩最後一步,就是勸說鐘會據蜀自立,然後伺機誅殺鐘會,迎回劉禪重掌蜀地。鐘會本就是野心極大之人,姜維便以退為進,以韓信和文種為反面例子勸鐘會退隱山林,鐘會自然不肯,姜維便趁機說道「其他則君智力之所能,無煩於老夫矣」。鐘會讀懂了姜維的言外之意,正式踏上了反叛曹魏、反叛司馬昭的道路。姜維的復國計劃進行到此都十分順利,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成都的魏軍反水兵變了,因鐘會一時猶豫,未能及時掃清自立道路上的障礙,終是寡不敵眾,被亂軍斬殺。

「此計不成乃天命也」,蜀漢最後的浪漫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