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64年毛主席與周總理見面,問出15年疑惑:55年了,你怎麽不回家鄉

2024-01-07歷史

64年毛主席與周總理見面,問出15年疑惑:55年了,你怎麽不回家鄉

1927年1月,毛主席告別故鄉韶山,踏上了漫長的革命征程,整整32年後的1959年,他才得以回到心心念念的韶山。

回到韶山的那一刻,毛主席深切感受到故鄉的翻天覆地變化,對親友、故園的深沈思念和感慨湧上心頭。為表達這份情感,毛主席揮毫寫下了那篇流傳千古的詩:

「離別故園夢難銷,三十二年情何酬。紅旗卷起農奴魂,黑手高懸霸主令。犧牲多壯誌猶在,敢將日月換新愁。喜看稻菽千重浪,英雄下夕煙遍收。」

這首詩最早刊登在1963年12月的人民文學出版社【毛主席詩詞選】中。

一直以來,周總理對毛主席關懷備至,即便是一篇詩詞也需經過他的目光。當時周總理正在對亞非歐14國進行存取,1964年3月回國後,他閱讀了毛主席的這首詩,深受感觸。正是這首詩,進一步堅定了周總理不回故鄉的決心。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兩次回到韶山。與此同時,他也留意到周總理雖然經常提及家鄉淮安,但始終未踏足故土。這令毛主席頗感關切和不解。

直至1964年的一天,毛主席終於問出了15年的疑惑:「恩來啊,55年了,你怎麽不回家鄉看看?」

毛主席聽到這話,看著周總理,等待著他的回答。周總理沈默片刻後緩緩開口,說了一番話,這句話讓毛主席徹底理解了周總理多年來為何不回故鄉的原因。

周總理究竟說了什麽呢?為何少年離家後一生未回故鄉淮安?這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思鄉情懷呢?

周總理曾言:「一個熱愛國家的人,沒有不愛自己家鄉的。」

12歲離開淮安後,周總理始終懷念著故鄉的百姓。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歷程中,無論身在天津、巴黎;無論在廣州、南昌;抑或在延安、北京,每當邂逅淮安鄉親,鄉音鄉情鄉思便湧上心頭。1950年秋,周總理的嬸母帶著孫子爾輝來到北京探望他。

周老太是總理的親嬸母,也是他童年時失去母親前赴東北的監護人。總理與嬸母共同經歷了艱辛歲月,因此,他們之間的感情深厚無比。

到達北京後,周老太被安排在匯中飯店休息。工作人員告訴她:「今天下午,周總理有會議,暫時不能前來看望您,請您先休息一下。」

周老太微笑點頭:「我知道,公事要緊,我家侄兒一向如此……」

第二天早飯後,周總理連忙帶著鄧穎超前去看望嬸母。看到嬸母,總理立即上前問候。

1927年1月,毛主席告別故鄉韶山,踏上了漫漫的革命征程,整整32年後的1959年,才有機會回到他深愛的韶山。

當毛主席再次踏上韶山土地的那一刻,他深切感受到故鄉的翻天覆地變化,對親友、故園的思念和感慨溢於言表。為了表達這份情感,毛主席揮毫寫下了那篇流傳千古的詩篇:

「告別夢中逝去的川流,故土已是三十二年前。紅旗飄揚驅趕農奴,黑手高懸制服勢力。為了理想付出重重犧牲,敢於讓日月換來嶄新的天地。歡喜看到田間地頭千層浪,英雄們遍地留下夕煙。」

周總理一直對毛主席關心備至,即便是一篇詩詞也需經過他的目光。當時周總理正在對亞非歐14國進行存取,1964年3月回國後,他閱讀了毛主席的這首詩,深受感觸。正是這首詩,進一步堅定了周總理不回故鄉的決心。

周老太迎了上去,抓著周總理的手,撫摸著他那只曾受過傷的胳膊,悲喜交加,淚眼汪汪地望著侄兒的面孔,慈祥地說道:「面目還像,就是頭發可有點白了!」

周總理連忙攙扶著嬸母坐下,並關心地問道:「您一路上可辛苦?夜裏睡得還安穩嗎?飯菜吃得習慣嗎?」

聽到周總理的關心,周老太連連點頭,接著,周總理便同嬸母周老太敘起了家常。

「這麽多年,日子過得艱苦吶,身體可硬朗?家裏是不是缺穿短吃......」

嬸母一一作了回答,提到過去,她哽咽落淚,但她並沒有多訴苦,她不想一見面就讓侄兒、侄媳太難過。

周總理接著又問:「家鄉可好呀?老百姓如今可吃得飽、穿得暖?吃到大米的老百姓多不多?是不是還有人家缺糧、吃南瓜?

1927年1月,毛主席告別故鄉韶山,開始了漫長的革命征程,直至32年後的1959年方才回到韶山。

回到韶山的那一刻,毛主席深切感受到故鄉的巨大變化,對親友、故園的思念和感慨湧上心頭。為表達這份情感,毛主席揮毫寫下了流傳千古的詩篇:

「告別夢中逝去的川流,故土已是三十二年前。紅旗飄揚,農奴戟奮起,黑手高懸,制服霸主令。犧牲多,誌壯麗,敢於日月換新天。喜看田園千重浪,英雄遍地夕煙飛揚。」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兩次回到韶山。與此同時,他也留意到周總理雖然經常提及家鄉淮安,但卻從未踏足故土。這讓毛主席感到關切和不解。

周總理接著又問:「家鄉可好呀?老百姓如今可吃得飽、穿得暖?吃到大米的老百姓多不多?是不是還有人家缺糧、吃南瓜?鄉下有沒有人家蓋新屋?農民們怎麽樣?」

「少小離家老大不回」,這句富有幽默感的表述,正是對周總理畢生無私為革命、為人民奉獻的真實寫照。

周總理一生雖未回故鄉,亦不允許親弟回故鄉,但這並非排斥人之常情,而是出於更高的革命責任和境界。

周總理的大弟弟周恩溥去世後,他的妻子王蘭芳獨自撫養兒子周榮慶,生活困難。1950年,王蘭芳帶著兒子來到北京。為減輕國家負擔,周總理主動提出:「你不要拿國家的薪金了,以後由我來照顧你。」於是,王蘭芳成為一名不拿國家薪金的老幹部。

1957年,周總理鼓勵侄子周榮慶到基層勞動鍛煉,體現了對勞動人民的關愛。王蘭芳陪同兒子來到河南焦作,二人在那裏紮根,直至去世。

年老體弱的王蘭芳常往返北京看病,每次,周總理都派專車接她,並承擔醫藥費。周總理每月從薪金中拿出50元供給王蘭芳,這個數額其他人都不能動。

除了照顧王蘭芳,周總理也關心其他親人。在困難時期,他用薪金結余幫助親屬,還資助生病的親屬治病。盡管生活簡樸,但總理夫婦從未抱怨。

盡管周總理未回故鄉淮安,但對家鄉建設一直牽掛著心。他在接見淮安幹部時,關心基礎建設和農民狀況,提供指導性建議。

周總理雖然無法親臨家鄉,但他的精神永存人民心中。他畢生為國為民,不曾一句怨言。如今,雖然周總理已逝去46年,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活在人民心中。

周總理默默承受著對故鄉的思念,同時也禁止在北京的親友回故鄉。

由於健康原因,周總理的弟弟周恩壽提前退休,回到家中休養。周恩壽經常懷念故鄉淮安,經常表達:「15歲離開老家淮安,短短四五十年,真想回家看看!」

周恩壽多次向哥哥周總理提出回家的請求,但每次周總理都堅決拒絕,使周恩壽感到十分困擾。

周恩壽最終難以忍受對故鄉的思念,趁著哥哥周總理邀請他觀賞盛開的海棠花時,巧妙地提出回鄉修葺房子,再次委婉地提出回鄉的願望。

周總理立即拒絕道:

「不必了,淮安縣委已經派人,我已告訴過他們了。我們的房子,尤其是我曾居住過的,如果塌了就讓它塌,最好能夠平掉,不許修復,更不允許搞什麽紀念館組織群眾參觀。我一生最痛恨的是封建主義的那套:衣錦還鄉、光宗耀祖。只要我活著,就不允許!」

周恩壽無奈地搖搖頭,感慨道:「唉,人生苦短。哥哥,你已經近50年沒回過故鄉了,你就一點也不想念家嗎?」

周總理輕聲嘆息,凝視著盛開的海棠樹,深情地說:「故土難舍,我也是凡人,我有感情,怎能不思念家鄉?那裏埋葬著我們的爺爺、奶奶、娘和十一嬸。幾十年未回,也不知墳頭的那幾棵樹長得多高了?」

「哥哥,難道你真的不考慮回家看看嗎?」

周總理斷然拒絕:「沒有打算。」

「你是總理,回去就會引起光宗耀祖的嫌疑,我作為普通百姓,就不能回故鄉看看嗎?」周恩壽眼眶微紅著說。

周總理看著弟弟淚濕的眼眶,毫不退讓:「不行,僅僅因為你是我周恩來的弟弟!你想想,你回去後,縣委能不派人接待你、陪同你嗎?這顯然會給當地同誌增加麻煩,何必讓你去做呢?」

周恩壽緩緩點頭,但他並沒有放棄回鄉探望的想法。

1965年春節前夕,周恩壽得知哥哥周總理要平掉淮安祖墳時,再次提出專程回鄉料理此事,一方面是為哥哥周總理分憂、帶頭移風易俗,另一方面也實作了自己探望故鄉的心願。

周恩壽原以為這次哥哥周總理會同意,然而周總理仍然拒絕了他的請求,並說:「你的身份不同,是周恩來的弟弟。你回去後,省裏、縣裏都會接待你,這不僅會影響人家的工作,還會造成浪費。還是讓在西安的爾萃回去辦吧,他母親在淮安,是去探親,不會驚動地方領導。」

周總理雖然堅持不回鄉,也不許在北京的親友回鄉,但他對故鄉的思念和對親人的關切仍然存在。每次碰到淮安人時,周總理總是充滿了思鄉之情和深深的愛意。

1967年3月2日,周總理接見西安地區群眾代表和駐軍負責人時,他一一詢問了每個人的情況,正好聞到一位同誌是淮安的。

周總理臉上的笑容愈發明顯,他問道:「哦,你也是淮安的?家在哪個莊上?什麽時候參加革命的?在那之後回去過嗎?」

得知這位同誌回過淮安後,周總理連忙問:「解放後淮安有什麽變化呀?」

聽到這位同誌侃侃而談地細數故鄉的變化,周總理滿意地點點頭,最後深情地說:「我12歲時離開淮安就再也沒有回去過,我可算是‘少小離家老大不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