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孟良崮戰役消滅了國民黨王牌74師,占盡優勢的張靈甫做錯了什麽

2024-07-22歷史

前言

日本天皇頒布停戰詔書後,中國的抗日戰爭宣告勝利,隨著而來的就是關於建國的討論。共產黨本著為了人民免受戰火的目的,決定與國民黨就相關問題進行談判, 希望擬定未來國家發展的方向。當時談判的焦點在於軍權,即共產黨的部隊歸誰指揮。

在其他條件上毛主席願意讓步,但是軍權他絕不會放手,當年南昌起義就是因為國民黨大肆抓捕共產黨人,因為我們放棄了對軍隊的領導 。可國民黨就是想控制全國的部隊,否則他們不會和中共談和。

發動全面內戰

蔣介石的野心逐漸暴露出來,由於全國人民對和平的願望非常強烈,無奈下只能和中共簽訂了雙十協定,但私下已經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由於抗戰期間,國民黨的部隊大部份都部署在偏遠地區避免和日軍交手,包括西北、西南區域,要想發動內戰就需要占據有利位置。

所以才表面上與中共討論民主建國的方針,暗中抓緊調兵遣將。 並於1946年6月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第三次內戰全面爆發。

為了占據有利的位置,國民黨在美海軍艦隊的幫助下,將五十多萬人的兵團直接運送到華東地區,可謂給中共部隊將了一軍。向西直接進攻中原地區,向北施壓華北地區,那時毛主席和蔣介石都知道東北重工業地區是取得這場戰爭的關鍵。

全國大部份的工業基礎都在那裏,想要武器裝備只能自己制造,東北是必須拿下的。國民黨雖說有美軍援助,但只有幾個師的美式裝備,大部份還是靠原來日軍繳械留下的和自己制造的。

蔣介石第一步就想打通進入東北的交通線,於是將重點放在了中原地區。解放軍的實力當時遠遠不如國軍,為了保護有生力量可是采取運動戰,避其鋒芒,將部隊迅速轉移,史稱中原突圍。

經過數月時間的交戰,國軍實力大打折扣,解放軍有了長足的發展, 於是在1947年5月,在毛主席的命令下,解放軍發動了對國民黨軍第74師的作戰,戰鬥地點在臨沂市的孟良崮地區,史稱孟良崮戰役。

74師的光輝歷史

雖說蔣介石在抗戰期間並沒有全力以赴,但仍然有幾支部隊打下了跟多漂亮仗,這些部隊從指揮官到士兵都充滿了愛國熱情,沒有被國民黨內部的官僚思想腐蝕,於是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尊敬。正因如此也成為蔣介石手上的王牌,是他的嫡系部隊。駐紮在臨沂的第74師,就是其中一支部隊。

74師成立於抗戰時期,但是日軍沒有留給他們組建時間,就發動了淞滬會戰。倉促之下,這支部隊硬著頭皮投入戰場,不論戰敗與否,他們給日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不是普通的國民黨部隊,所有官兵充滿了血氣,嚴守陣地不畏犧牲,正因如此被人們稱為抗日鐵軍。

到了內戰時期,74師出現了人事調動,原來的王耀武師長調離部隊,且內部機關重新整編,不過大部份的士兵還保持不變,可以說戰鬥力還在。當時74師接收了大量的美式裝備,共有三萬多人,任務是守衛南京城,國民黨在抗戰結束後就把首都遷回了南京。

可見這支部隊在蔣介石心中的份量有多大,後來隨美軍艦來到山東南部,在那裏開始與解放軍展開較量。對於74師,我軍一點也不陌生,這支部隊戰鬥力相當強悍,在山東迅速占領了很多解放區,對我軍造成了一定威脅。

山東作為打通前往東北的第一站,自然是蔣介石重點關照的地區,部下大量重兵把守,我軍僅看紙面實力遠遠不如。 那麽作為王牌部隊的74師更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可是在解放軍的攻勢下,74師師長張靈甫戰死,部隊在孟良崮被全殲,這讓蔣介石大為吃驚

74師被全殲

74師被全殲這就看出來當時我軍將領充滿智慧的指揮才能,負責華野的將領是粟裕大將,他對國民黨軍的調動有了先見之明,早就預料到他們會全力進攻山東,於是就決定靈活部署蠶食敵人。國民黨預想的是派大部隊前往中原和解放軍進行大決戰,依靠絕對優勢打敗共軍。

粟裕沒有上當,抓住他們想對戰的迫切心理,派出部隊誘惑他們追擊,將敵人引到自己的埋伏圈。粟裕采用切割戰術,想把國軍數十萬部隊分開,然後集結優勢兵力逐一殲滅。

想要把他們分開,就得利用對方急於取勝的心理,粟裕命令六縱向西行進,假裝逃跑。看能否將敵人引來。沒想到真的奏效了,國民黨跟著就追上來了,他們知道在魯南有大量的華野主力,可照樣熟視無睹,只盯著逃跑的六縱。

六縱采用迂回戰術,將74師引入伏擊地點後向後包圍74師。配合其他部隊阻斷了他們與國軍的聯系,這下三萬人的部隊被我軍包了餃子。

74師被全殲,首長張靈甫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要不是輕敵,在指揮上沈著冷靜也不會給解放軍這麽好的機會。試想當時國民黨部隊占優勢,附近的友軍很多,雖說聯系被解放軍阻斷,但友軍也會發現聯系不上張靈甫,從而判斷出問題。因此只要74師憑借先進的裝備抵抗一段時間,外圍的友軍一定會幫他開啟局面。

可是粟裕正是抓住了國民黨軍的這一問題,才拿下了勝利。首先張靈甫在追擊中慢慢意識到自己的部隊有被包圍的可能,可是他還非常自信能夠追上六縱並且消滅,實在不行自己的機械化裝備也能幫助其突圍出包圍圈,一點也不用太擔心。

正是自負導致在決戰時他發現中共的部隊戰鬥力這麽強大, 裝備遠不如他們可是指揮靈活,憑借戰術以及戰士們的勇氣,他沒有看到預想的結果,自己反而死在了槍口下。

除此之外,粟裕也充分了解了國民黨部隊的問題,知道他們互相之間牽制很多,並不是一心一意合作打仗的。 這些將領之間矛盾突出,發現友軍有難還要思考要不要救,該用多大的代價來救,這就給粟裕留下了充分的時間。

包括蔣介石的命令,都不能很好的被落實,更不要說自發去給 張靈甫解圍 ,因此國軍缺乏足夠的協防意識,才值得華野去冒險。粟裕憑借劣勢兵力,打下了國民黨的精銳,這完全是一次冒險,假若有任何一個條件不滿足,解放軍都要遭到重創。

張靈甫的指揮問題

  • 眾所周知,魯南地區多丘陵,這種山地也給我軍提供了很好的戰鬥優勢。

  • 相比中共部隊,國軍有美軍的機械化裝備,在作戰速度與火力上遠遠超於對手,可是面對多山的沂蒙地區,就很難發揮太大的作用。共產黨的部隊最擅長打不對稱戰鬥,他們能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大,當年在日軍的包圍中,依然能獲得很大的勝利,並且衍生出很多山地戰和運動戰的戰鬥經驗。

    國民黨一直都有很好的條件,也多生活在平原和城市裏,各種機械化在公路上跑起來得心應手,可是到了山裏就不好使了。更要命的是他們的後勤,四個輪子在山裏無路可走,各種裝備很難及時到達士兵手上,關鍵時刻國民黨還有空投物資,可是山地也限制了他的精確性。 很多時候共軍拿走了他們的空投物資,國軍在另一個山頭幹著急也沒用。

    那麽所有人都想知道,為什麽張靈甫非要跟著共軍進入山區呢?本來自己有很大的優勢,反而自廢武功是什麽道理。其實都是因為他太狂妄了,覺得自己的士兵不管在哪裏都能應付過來,不管有什麽裝備都能打下解放軍,另外他估計援軍很快就能來,不用撐太久。結果證明張靈甫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對手,更錯信了自己的豬隊友。

    他更沒想到,粟裕為了讓他進入伏擊圈,為了阻止援軍,將華野所有家當都用上了。雖說敵人有很多問題,但我軍仍然不掉以輕心,知道實際差距還是很大的,不能犯輕敵的問題,再加上全軍都堅決按照粟裕的要求進行作戰,結果一目了然。

    其實這也是國民黨失敗的原因所在,蔣介石的手下一個個並沒有多少共榮的心態,都想自己能得到多大的好處, 而不是為了最後的勝利,我軍正是抓住了他們的問題才能打下一個個勝仗。

    孟良崮戰役的思考

    華東野戰軍以"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氣勢,全殲國民黨軍5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74師,取得孟良崮戰役的勝利,成為扭轉山東戰場戰略態勢、打破國民黨軍重點逬攻的轉折點。對於這場雙方陳兵數十萬人、精銳盡出的戰役,作戰雙方統帥都給予了評價。毛澤東說此戰 "意義極大,戰果自己都沒想到",蔣介石哀嘆"孟良崮的失敗真是空前的大損失,令人哀痛"。

    華東野戰軍取得孟良崮戰役的勝利,首先得益於中央軍委、毛澤東的正確指導和華野首長陳毅、粟裕的多謀善斷,其次得益於華野此前宿北、魯南、萊蕪三次勝 仗積累的經驗和各級指揮員的同心協力,還得益於山東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孟良崮地區特殊的地形及天氣。其中,華東野戰軍堅定不移的執行力是取得勝利的關鍵。

    在殊死的大戰面前,多數國民黨將領以保存自己實力為重,各打各的小算盤,盡管蔣介石一再嚴令增援,各路援軍也近在咫尺,仍不能挽救第 74 是覆滅的命運。

    對此,蔣介石在孟良崮戰役結束後半個月就召開的檢討會上做了【國軍將領的恥辱和自反】的總結,他說: "大家都養成自給自足的惡習,只看到自身帶領的一部的利益,對於友軍的危難,整個戰局的成敗,幾乎是漠不關心,以至我們革命軍同生死共患難的傳統精神,和我們軍人智信仁勇嚴必備的武德完全喪失。我們的軍隊紀律如此廢弛,精神如此低落,要與兇頑狡猾的匪軍作戰,絕無幸免於消滅的道理。"

    應該說,蔣介石看到了問題的根源,可是他沒能力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個痼疾已深入到國民黨軍的骨髓裏,非推倒方可重建,而這非蔣介石力所能及的。孟良崮戰役結束後,華野司令員陳毅望著雨後如血的殘陽,觸景生情, 特吟【七律·孟良崮大捷】一首: "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地逃。 訊號飛飛星亂眼,照明處處火如潮。刀叢撲去爭山頂,血雨飄來濕戰袍。喜見賊師精銳盡,我軍個個是英豪!" 這既是對孟良崮戰役的寫實性概括,又是對華東野戰軍執行力的高度禮贊。

    後記

    毛主席說過 :戰爭就是兩軍指戰員憑借物力和人力的比拼,比拼中的成敗關鍵,除了客觀條件外,更多的是主觀因素。

    具體來說就是指揮官的個人才能以及民意,中共的部隊將領出生於貧寒底層,他們從小就受到大資產階級的奴隸和剝削,因此面對敵人絕不手軟,為了人民的解放和自由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國民黨的軍官官僚氣息過於濃厚,沒有人是真心實意為老百姓打仗的,軍隊內部派系林立,不是鐵板一塊,很容易就被人鉆空子,這樣一來人民支持誰一目了然。

    後來的淮海戰役被成為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勝利,就是因為國民黨民心向背,不管他們的武器多先進,都敵不過人民的汪洋大海。可以說,戰爭的成敗,最終需要依靠人民,不正義的一方始終會被歷史淹沒。

    孟良崮戰役結束後,解放軍也開始了戰略反攻國民黨,劉鄧挺進大別山,隨後的三次大戰役基本奠定了勝局,人民才迎來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