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歷代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按能力該如何排名呢

2024-04-21歷史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皇帝們,如果說到開國皇帝,大家可能都能說出來,但是如果說到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可能大家就說不全了。一般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對王朝的走勢有著重要的影響,要麽帶領王朝走向強盛,要麽走向衰弱。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各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胡亥(秦朝),秦朝第二位皇帝,秦始皇第十八子,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去世後,趙高聯合李斯矯詔立年僅12歲的胡亥為帝,然而胡亥繼位後施行了殘暴的統治,秦朝在胡亥繼位的第三年(前207年)滅亡,胡亥也成為亡國之君。

劉盈(西漢),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嫡長子,前195年劉邦去世後繼位,時年16歲,劉盈在位期間繼續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但是他性格上比較懦弱,加上還有一個強勢的老媽,在位7年就憂慮去世,時年23歲,謚號孝惠皇帝。

劉莊(東漢),漢光武帝劉秀第四子,原本被封為東海王,劉秀廢了郭聖通以後,原太子劉強主動辭去太子之位,於是劉秀就在建武十九年(43年)冊立劉莊為太子。公元57年劉莊繼位為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將東漢的國力向上提了一步,史稱赫赫盛漢。在位18年於公元75年去世,廟號顯宗,謚號孝明皇帝。

漢明帝劉莊

曹叡(三國魏),三國曹魏第二位皇帝,226年曹丕去世後繼位為帝,在位期間成功防禦東吳、蜀漢的攻伐,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公元239年去世,時年22歲,廟號烈祖,謚號明皇帝。

劉禪(三國蜀漢),三國蜀漢第二位皇帝,公元223年繼位,劉禪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長達41年,前期有諸葛亮的輔佐,諸葛亮去世後又當了29年的皇帝。263年蜀漢滅亡後被司馬昭遷到洛陽,在洛陽生活了8年去世,終年65歲。

孫亮(三國吳),三國東吳第二位皇帝,孫權第七子,252年登基為帝,258年聯合全公主圖謀除掉孫綝,事情泄露,廢為會稽王,兩年後再被貶途中去世,時年18歲。

司馬衷(西晉),西晉第二位皇帝,司馬炎嫡次子,歷史上著名的傻子皇帝,在位期間引發八王之亂,剛剛統一的西晉進入混亂時期,司馬衷本人則受制於諸王,輾轉流離,成為傀儡,受盡淩辱,公元307年去世,終年48歲,

司馬衷

司馬紹(東晉),司馬睿長子,322年繼位為帝,在位期間憑借弱勢之中央,成功制衡權臣世家,推動南方社會安定發展,暫時穩定了東晉的政權,但是在位時間比較短,僅3年就去世了,謚號明皇帝,廟號肅宗。

劉義符(南朝宋),南朝宋第二位皇帝,宋武帝劉裕長子,422年繼位為帝,在位期間不思國政,光知道玩,兩年後被權臣徐羨之、謝晦等人所廢,降為營陽王,不久被殺,時年19歲。

蕭賾(南朝齊),齊高帝蕭道成長子,482年繼位為帝,在位期間境內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被稱為「永明之治」。但是臨終之時將皇位傳給了長孫,而沒有傳給富有政治經驗的次子蕭子良,為後來的宗室之亂埋下禍端。

蕭賾

蕭綱(南朝梁),梁武帝蕭衍第三子,公元549年在蕭衍被餓死後繼位為帝,但是在位兩年的時間就被侯景廢為晉安王,不久又被侯景所殺,時年49歲,廟號太宗,謚號簡文皇帝。

陳蒨(南朝陳),陳武帝陳霸先之侄,559年陳霸先去世時,太子陳昌在北周做人質,群臣商議之下立陳蒨為帝,在位時期,勵精圖治,整頓吏治,註重農桑,興修水利,使江南經濟得到一定的恢復。陳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國勢較為強盛,史稱「天嘉之治」。公元566年去世,謚號為文,廟號世祖。

拓跋嗣(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長子,409年清河王拓跋紹殺父,拓跋嗣入城誅之,即皇帝位,在位14年於423年因病去世,時年32歲,謚號明元皇帝,廟號太宗。

拓跋嗣

元欽(西魏),元寶炬嫡長子,551年繼位,但是他受制於權臣老丈人宇文泰,不甘心做傀儡,企圖殺了宇文泰,事情泄露後被宇文泰毒殺,時年29歲。

高殷(北齊),文宣帝高洋嫡長子,559年高洋去世後繼位為帝,次年常山王高演兵變篡位,婁太後下旨廢高殷為濟南王,囚禁於晉陽,561年被高演派人所殺,時年17歲。

宇文毓(北周),宇文泰庶長子,557年宇文護廢殺了孝閔帝宇文覺後立宇文毓為帝,不過宇文毓也是一個傀儡,560年被宇文護所殺,時年27歲,謚號明皇帝,廟號世宗。

楊廣(隋朝),隋文帝楊堅次子,初封晉王,公元600年被立為太子,604年繼位為帝,在位期間修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城,三征高句麗,最終導致天下大亂,隋朝二世而亡。

楊廣

李世民(唐朝),唐高祖李嫡次子,武德九年(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兩個月後李淵禪位,李世民繼位為帝,在位期間虛心納諫,勵精圖治,開創了貞觀之治,對外滅掉東突厥、吐谷渾等部族,被尊為天可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去世,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朱友珪(後梁),梁太祖朱溫次子,912年趁著朱溫病重之際率禁軍入宮殺了朱溫自立為帝,繼位後荒淫無度,次年被朱友貞等人所殺。

李嗣源(後唐),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養子,926年莊宗李存勖被殺後繼位為帝,在位期間與民休息,共享承平,然而後期開始變得猜忌,933年病重之際驚聞次子李從榮發動兵變後去世,謚號聖德和武欽孝皇帝,廟號明宗。

李嗣源

石重貴(後晉),石敬瑭的侄子,繼位後拒絕再臣事契丹,隨後又多次挑釁契丹,946年北伐契丹失敗被迫出城投降,後晉滅亡,石重貴被流放黃龍府,974年去世。

劉承祐(後漢),後漢高祖劉知遠次子,948年繼位為帝,在位期間不甘心大權旁落,猜忌誅殺權臣,引發了重臣郭威叛亂,950年被殺,時年20歲。

郭榮(後周),即柴榮,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的內侄兼養子,954年繼位,他在位期間立下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壯誌,誌在統一天下,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百姓富庶,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可惜在959年北伐遼朝時去世,時年39歲。

耶律德光(遼朝),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次子,926年繼位為帝,在位期間實行胡漢分治,946年滅掉後晉,947年在回師途中病逝於欒城殺胡林。廟號太宗,謚號孝武惠文皇帝。

趙光義(北宋),宋太祖趙匡胤之弟,976年繼位為帝,在位期間滅掉北漢,後北伐遼國在高粱河大敗,從此對遼采取守勢,大規模擴大科舉取士,加強「重文」風氣。明顯地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並最終構成為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內容。997年去世,廟號太宗,謚號至仁應運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

宋太宗

趙昚(南宋),趙匡胤七世孫,宋高宗趙構養子,1162年繼位為帝,在位期間發動隆興北伐,慘遭失敗,不得已與金朝締結「隆興和議」,1189年禪位於皇太子趙惇,1194年去世,廟號孝宗,謚號哲文神武成孝皇帝。

完顏晟(金朝),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弟,1123年繼位為帝,在位期間滅掉遼國和北宋,俘虜徽欽二帝,1135年去世,廟號太宗,謚號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

李諒祚(西夏),夏景宗李元昊之子,1047年周歲時繼位,12歲開始參與國事,修好與遼、宋的關系,減少戰役,1068年去世,時年21歲。

段思英(大理國),大理國開國皇帝段思平之子,944年繼位為帝,在位僅一年,就因權位之爭被廢為僧。

窩闊台(大蒙古國),成吉思汗第三子,大蒙古國第二任大汗,1129年被推舉為汗,在位期間與宋聯軍滅金,軍事上繼續進行擴張,1241年去世,廟號太宗,謚號英文皇帝。

窩闊台

鐵穆耳(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的孫子,在位期間,施行輕徭薄賦政策,停止大興土木,限制諸王勢力,重修律令,被稱為守成之君,1307年去世,廟號成宗,謚號欽明廣孝皇帝。

朱允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太子朱標的次子,1398年繼位,繼位後開始削藩引發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四年後被朱棣趕下台,朱允炆下落不明,成為歷史懸案。

福臨(清朝),請太宗皇太極第九子,1643年在多爾袞與豪格的爭奪戰中漁翁得利被推舉為皇帝,在位期間率領清軍入關,除地處東南沿海的鄭成功外,全國大規模的抗清武裝力量基本被平定。1661年去世,時年24歲,廟號世祖,謚號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小結:

這些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論能力,唐太宗李世民是獨一檔的,漢明帝劉莊、隋煬帝楊廣、陳文帝陳蒨、拓跋嗣、後周世宗柴榮個人能力也不錯。其他的皇帝們,論個人能力就要差一些了,有的能力更是不堪大用,像西晉的晉惠帝司馬衷,竟然能說出何不食糜肉的話,這樣的人當皇帝,怎麽可能會把王朝帶向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