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假如蔣介石帶著台灣回歸,會得到什麽職位?周總理的許諾轟動國際

2023-12-18歷史

蔣介石回歸後,能得到什麽職位?周總理的承諾引發國際轟動。

今年是西安事變20周年,全球都對國共是否能實作第三次合作和共產黨對蔣介石的態度充滿了好奇。周恩來深思熟慮後說:「中國政府正全力以赴爭取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並且努力爭取蔣介石的合作。

如果台灣回歸祖國,那麽蔣介石將有重要貢獻,他可以根據個人意願留在祖國的任何地方。至於部長職位,我只能回答說這個職位太低了。」

周恩來的話中並未明確指出將給蔣介石安排何種職位,但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給予蔣介石的條件遠非僅僅是一個部長所能比擬的。

盡管中國共產黨最初對台灣采取以武力統一為主的態度,但韓戰的爆發打斷了這一計劃。而蔣介石在台海危機期間拒絕美國提出的「一邊一國,放棄金馬」意見,表明他仍視自己為中國人,反對台獨,這使得雙方有了合作的可能性。

韓戰結束後,中國共產黨將重心轉向對大陸的建設,同時調整了對台灣的政策,由「武力統一」轉變為「以武力為後盾,尋求和平解決和力爭和平解放」。

在1955年的全國人大常委會上,周恩來總理公開表示:「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的情況下,爭取和平解放台灣。」為實作這一目標,章士釗最為積極,主動請纓擔任兩岸和談大使。

毛主席和周恩來認為章老出面非常合適,便寫了一封信,托付他將信件帶往香港,透過關系轉交給蔣介石。

在這封信中,毛主席提出了若台灣回歸,蔣介石將享有以下條件:1)除外交事務由中央統一管理外,台灣的人事安排、軍政大權由蔣介石負責;2)若台灣經濟建設資金不足,中央政府可提供補助;3)台灣社會改革將逐步進行,待條件成熟後,將與蔣介石及台灣各界人民代表協商;4)雙方需確保不破壞對方,以利於兩黨重新合作。

信件結尾,領導人們特別提到:「奉化之墓廬依舊,溪口之花草安然無恙。」蔣介石在台灣期間,最擔心的是中共解放他的老家後會破壞他的祖墳。

畢竟,他曾多次派人挖掘毛澤東的祖墳,以及中共其他高級將領的祖墳。因此,此事也是蔣介石的一大心病。

毛主席曾明令保護蔣氏故居和祖墳,不要輕舉妄動。這個善舉如今結出了果實。1956年,章士釗將信轉交給了國民黨在香港負責文宣工作的許孝炎。

許孝炎對此高度重視,親自飛回台北將信件交給蔣介石。許孝炎同樣希望兩岸早日統一,將信件送上後,默默等待蔣介石的反應。

然而,蔣介石看了五六遍信件後陷入了沈思,一句話也沒有說。許孝炎等了一會兒,見蔣介石沒有反應,只能嘆氣離開。

蔣介石經過深思熟慮,直到1957年初才做出決定。

接到通知,許孝炎需返回台北,再次與蔣介石會面並進行深入交談。他驚訝地發現,蔣介石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決定派遣一人前往北平,了解中共的真實意圖。

許孝炎推薦了宋宜山,他是蔣介石的學生,與蔣關系密切,同時也是宋希濂將軍的胞兄,非常適合此行。蔣采納了他的建議,讓宋宜山在4月份透過香港、廣州前往北京。

到達北京後,宋宜山受到了周總理的熱情接待,並在北京東興樓飯店享用了一頓美餐。

在李維漢之後,中央統戰部部長宋宜山與李維漢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談。宋宜山再次重申了之前提出的幾個條件,並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例如,台灣統一後可以設立自治區,享有高度自治,並且仍由蔣介石領導。雖然中共不會派人幹涉,但國民黨可以派人來北京參與中央政權的領導。

當然,這也有一些條件,那就是美國必須撤出台灣海峽的軍事力量。對於蔣介石這位失敗的領導人來說,這樣的條件已經非常優厚了。

之後,中央特別安排宋宜山參觀了祖國大陸的建設。宋宜山對大陸的成就非常滿意,並在報告中給予了高度的贊揚。

然而,宋宜山忘記了,他贊美共產黨實際上是在批評蔣介石。蔣介石認為宋宜山被收買了,因此主動中斷了這次接觸。

雖然和成功擦肩而過,但蔣介石在1956-1957年期間的態度轉變,與一個人有著很大的關系,他就是曹聚仁。

曹聚仁,一位記者,與蔣經國私交甚篤。1955年,他連續致函蔣經國,誠邀其派員赴港,欲詳述中共統戰事宜。

然而,未獲任何回應。1956年7月,曹聚仁主動前往大陸,受到毛澤東、周恩來、邵力子、張治中等人的親切接見,甚至在10月1日被邀請參加國慶觀禮。

返回香港後,曹聚仁將此行所見所聞撰寫成一篇報道【頤和園一夕談——周恩來會見記】。這篇報道引起了台灣當局的密切關註,蔣介石決定讓曹聚仁再次前往大陸,以確認溪口老家房屋及祖墳的完好無失真。

曹聚仁專程前往浙江奉化,對蔣介石父子的故居和祖墳進行了仔細檢查,並拍照留念,以確保一切完好無失真。

曹聚仁沒想到的是,他把照片寄給蔣經國後,事情就突然沒了下文,令他十分沮喪。時間來到1965年,一件大事的發生讓蔣氏父子坐立不安:「李宗仁回大陸了。

」李宗仁的回歸讓蔣介石父子徹底無法坐視不管,他們專門安排了王君往來於香港和台北,找到曹聚仁,告訴他:「G兄(指蔣經國)囑咐兄長耐心等待,我將立即來港面談。

」曹聚仁等了近10年,終於等到了和談的訊號,他欣喜若狂,立即乘飛機前往北京,與中共領導人商討相關條件,然後再次乘飛機回到香港。

不久之後的一天,曹聚仁正在午睡,門鈴聲將他驚醒,他開啟門,發現是王君,他急忙穿上衣服,跟著王君乘車前往碼頭,乘坐一艘快艇登上了一艘大輪船,見到了一身商人打扮的蔣經國。

在輪船上,蔣經國與曹聚仁進行了一次簡短的會談,了解了中共方面的底線。

一場只有三人的談判在台灣的一處碼頭附近展開,曹聚仁隨同蔣經國一同前往蔣介石的住處。從蔣介石的態度來看,他對我方提出的條件大都表示贊同,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條件。

首先,當包括蔣介石父子在內的國民黨成員回歸大陸後,他們可以在除浙江以外的任何一省定居。蔣介石仍將繼續擔任國民黨總裁。

北京方面願意將江西廬山地區劃為蔣介石的專屬「湯沐邑」。 其次,蔣經國將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省長。

新成立的台灣省政府將由北京方面全權處理,除了外交權、軍事權以及「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其他方面將不做任何幹涉。

期限初步定為20年,20年後的事情屆時再進行協商。 第三,台灣省政府不得接受美國的任何援助。如果在財政上遇到困難,美國出多少,北京政府就出多少,一分都不會少。

第四,台灣的海空部隊將改編後歸北京領導,陸軍部隊將縮編為4個師,其中3個師在台灣本島駐紮,剩下的一個師駐紮在廈門、金門。

第五,廈門和金門將合並為一個統一的自由市,作為北京和台北的「緩沖、聯絡」地。市長由陸軍師長兼任,授中將軍銜。

師長由台北任命,但需要經過北京同意,並且「政治上歸北京領導」。 最後,回歸後,台灣原有的官員待遇和官職不變,台灣島內民眾的生活水平也不會降低,甚至會有所提高。

這6項條件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讓步,蔣家仍掌控著台灣實權,甚至擁有軍隊,只不過在名義上做出了一些讓步,就獲得了極大的好處,遠非一個「部長」所能比擬。

這些條件中提到的「湯沐邑」,也就是蔣介石的「美廬」,在建國後被收歸國有成為了中央招待所,但裏面的珍貴物品一直未被移動,甚至連宋美齡的鋼琴都保存完好。

1959年,毛主席在廬山開會時,有人想把「美廬」兩個字去掉,但被他阻止了。這表明,毛主席對讓蔣介石回歸下了很大心思。

然而,遺憾的是,盡管雙方都非常誠意,但一年後,蔣介石因為過多疑慮,主動中斷了談判。這次流產的第三次談判在70年代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隨著中美關系的改善,蔣偽政府被趕出了聯合國,國際形勢對蔣介石越來越不利,相反,大陸的情況卻越來越好轉。

毛主席和周總理想再次與蔣介石會面。已經90歲的章士釗老先生得知後,興奮地自告奮勇前往香港,希望為祖國統一做出貢獻。

然而,老先生抵達香港後,由於長時間的旅行和水土不服,不久就因病去世了。而另一邊,蔣介石的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差,預感自己的壽命可能不長了。

他不想成為分裂祖國的罪人,於是1975年春節時找到陳立夫,讓他秘密發出邀請毛澤東或周恩來存取台灣的訊號。

邀請發出後不久,陳立夫又在香港報紙上發表文章【如果我是毛澤東】,熱切邀請毛澤東存取台灣。對此邀請,毛主席和周總理十分重視,但由於他們都身患重病,無法遠行,因此毛主席考慮讓鄧小平代替他前往。

然而,就在雙方即將接洽成功時,蔣介石在1975年4月份去世了。

在接下來的一年裏,周總理和毛主席也相繼離世。盡管大陸方面和蔣經國進行了相關的談判,但結果並不理想。等到1988年蔣經國去世後,形勢變得更加復雜和混亂。

自蔣介石逃往台灣以來,已經過去了73年,73年的風雨歷程使兩岸的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台灣統一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無論是和平統一還是武力統一,都已經不是當年的條件,留給台灣選擇的時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