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司馬家要想真正坐穩皇位就必須努力討好那些人

2024-02-06歷史

權力往往具有獨裁性質,因為如果以民主思想來分享,很可能最終會化為烏有,因為人性中的自私和貪婪往往是難以預防和控制的。

所以,歷代帝王的自然使命就是鞏固和保護權力的集中。 只有這樣,皇權才能擁有起碼的權威和尊嚴。

但司馬氏的稱帝方式卻頗為特殊。 他們在街頭直播間基本上就毀了自己的人品。 誰都知道他們家族的權力是非法獲得的,任何人都可以公開反對他們。 這就導致司馬家族的皇權從一開始就缺乏底氣、底氣、權威和尊嚴。 你,一個在灰色行業發家致富的人,還希望別人真正尊重你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還是一個富翁?

這就導致司馬家族想要真正坐穩皇位,就必須努力討好那些可能對他們構成威脅的人。 這正是司馬炎建立晉朝的做法。 他冊封宗室諸侯,拉攏士紳集團,將西晉集團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股份制公司。 股權比例大致為:法人司馬炎持股40%,司馬氏族持股30%,貴族集團持股30%。

司馬炎和司馬家族持有絕大多數股份。 如果司馬家的小股東們能夠一心一意地捍衛司馬炎及其家族的皇權,這件事就會慢慢形成一個穩定的狀態,湊合著過。 金朝可以湊合過日子。 雖然人人都想當獨資企業的老板,但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當個合資企業的董事長也不錯。

關鍵是,司馬炎皇位繼承權的最大威脅恰恰來自司馬家族內部。 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都曾擔任過司馬氏族長,這兩脈的後裔都有資格繼承。 與後來宋朝的情況有些類似,趙匡胤和趙光義兩兄弟的後人自然就存在著競爭和敵對的關系。 司馬炎稱帝後,他的第一任繼任者司馬衷是個大傻子,這給他非常聰明的弟弟司馬攸(被司馬師收養為兒子)帶來了無與倫比的有利競爭。

雖然司馬炎用了很多手段來打壓自己有威脅感的親生兄弟,比如早立太子,迫使朝臣賈充站在太子一邊,讓司馬攸享有宗廟以確認自己的地位。部長等等。 然而,這些並不能真正讓司馬攸和大臣們放棄。 大家都會覺得,把一個傻子尊為自己的上司,有點侮辱和委屈。

公元276年,司馬炎得了重病,臥床十個月。 於是,很多人都認為司馬炎過不了這一關,於是暗自開始了各種支持司馬攸的計劃。 司馬炎病愈後,立即開始修復家裏漏水的電力大樓。

司馬炎將積極聯絡司馬攸的洛陽令夏侯和調到了光魯迅那裏,讓他提前進入退休狀態; 他把賈充這個關鍵時刻態度曖昧的大佬假立為太尉,並將其收在自己手中。 軍事力量; 然後又讓他的弟弟司馬攸司空,同樣是高級養老金制度。

事情結束後,司馬炎陷入了長遠的思考。 顯然,他這個愚蠢的兒子無法憑一己之力創造和掌控一個穩定的局面。 他離不開他的「守護者」。 一百年後他該怎麽辦? ? 想來想去,他終於啟動了親戚幹涉政治的大武器。

外戚幹涉政治的想法已經被東漢王朝的血淚所驗證,並被有關人士認證為令人發指的壞政策。 外戚、宦官對士紳集團的既得利益進行擠壓和攻擊。 士紳集團對於外戚幹涉政治是極其厭惡和抵制的。 袁紹策劃的漢末大亂,就是為了消滅外戚集團和宦官集團。

因此,曹丕建立魏國時,為了減少自己掌權的障礙,主要是想向士族集團示好,直接將「子孫不得幹政」寫入憲法。

黃初三年頒布的聖旨明確規定:「子孫不得為輔政,亦不得受毛屠爵位。此聖旨傳於後世。」 ……如有任何違法行為,全世界都會懲罰他。」

大家要註意曹丕的這句話,「天下同誅」。 上一次出現如此嚴厲的詞語,還是四百多年前的「白馬聯盟」。 這項友好政策中使用如此殘酷的言辭是否類似於我們現在所宣揚的有毒誓言? 由此可見,王室與貴族之間的默契和共識是相當牢固和堅定的。

現在好多了。 司馬炎突然宣布要扭轉歷史行程,不再談論武德。 這引起了巨大的波瀾。 西晉的小股東士紳集團紛紛結束,並以各種方式抗議。 情感和核心利益正在逐漸遠離司馬炎及其家人。

外籍親屬不得參與政治。 這是一個已經執行了近一百年的默契的政治傳統。 這是我們貴族養活你們皇室的前提。 這是皇室對我們貴族家族的利益承諾和保護。 如果你不仁慈,就別怪我們不公正。 。

首先解釋一下「為何士紳集團如此反感外戚參政?」 事實上,「外戚不準幹涉政治」和「白馬聯盟」的底層邏輯是一樣的,都是一種利益承諾和利益交換。 言下之意就是:你們(士紳集團、軍功集團)世世代代保衛、擁護我們的王室,然後我們將官僚的相關權益打包交給你們。 我們將空場進行我們自己的比賽,不允許其他比賽。 人們很容易闖入。 就像我們現在正在建立一個小的內部圈子一樣。

從曹魏到西晉,發生了近百年的動亂。 當時留在朝廷的士族代表,都是財大氣粗、根基深厚的士族、世家。 這些人都不是好人,絕不會輕易向司馬炎妥協。 讓步。

這裏需要解釋一下。 賈充和羊祜其實是有一定親戚關系的。 他們為何能進入西晉權力的核心圈子? 因為賈充的女兒賈南風此時還不是皇後,暫時還不能算是真正的親人。 楊祜的妹妹是司馬師的遺孀楊皇後,她與皇帝司馬炎並無直接關系。 因此,他們可以利用優勢進入核心權力圈。

當然,圓的排他性往往並不那麽嚴格。 真正決定圈子裏的人是否會強烈拒絕你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你是不是圈子裏的人」。 如果你是士紳集團的一員,其他人就會視而不見,不予理睬。 但如果你不是,那我很抱歉,我必須和你一起打破舊規矩。 在司馬炎皇後楊家的背後,楊家實際上已經被士族集團邊緣化了。 這就是士族集團不願意接納楊家的根本原因。

東漢末年,楊家其實是能與袁家抗衡的頂級豪門,也是「四世三侯」。 然而,自從楊家最有名的楊修被曹老板殺了以示警示之後,這個傳統的豪門就開始逐漸落伍了。 百年來沒有出現大人物,楊家逐漸被推到士紳圈子的邊緣。 你們楊家這百年來,和業內的大人物,比如親戚或者同事,並沒有太多的接觸。 自然,他們不會把你當成自己的一員。

那麽,士族集團該如何對抗和抵制司馬炎的無武德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曹魏的權力結構。 曹操征天下時,其權力結構是「宗主兵、士主天下」。 曹丕稱帝後,根據東漢的經驗教訓,完善了父親的權力結構。 他增加了官員的權重,然後將太監和親戚的角色全部交給了宗室。 在氏族中,通常會選擇一些沒有繼承權的親戚來掌權,這不僅消除了他們篡奪爵位的可能性,而且分散了他們權力的集中。 另一方面,百官提供名譽和待遇,但不提供軍事權力。

曹魏的權力結構設計其實還是比較合理的,但是大家還記得司馬家族上台的過程嗎? 當曹魏的族長們意外一一死去時,司馬懿執掌了兵權。 司馬懿毫不猶豫地踏入了突然出現的權力真空。 直到後來,曹爽也無力將他們趕走。

後來司馬氏篡權後,自然只能暫時繼續沿用曹魏的權力體系。 司馬炎加大了宗族的權重,明確將數百名官員提升為九品中正制下的顯赫世家。 雖然很多宗族都被賦予了兵權,但重點州的節度使仍然是他們的姻親和親密朋友,其中很多人都是士族集團的成員。

也就是說,司馬炎建立的西晉王朝兜了一圈又一圈,但還是繞不開士族集團。 司馬家族表面上控制著幾條大動脈,但其他的毛細血管都被士紳集團控制了。

並且隨著時間的演變,透過不斷的通婚,司馬氏宗族與士族上層逐漸成為「你中有我,你中有我」的整體。

士族集團背後無孔不入的關系網,是他們對抗司馬炎的底氣,也是司馬炎不得不引進一批親戚與他們競爭的根本原因。

不過,此時的親戚已經不是西漢末年和東漢中後期的親戚了。 他們本身不夠強大,所依附的皇權也不夠強大。 士紳集團完全可以無視他們。

你還記得叛逆的鐘惠嗎? 除了殺了鐘會收養的倒黴孩子之外,司馬昭還敢對鐘家其他人做什麽嗎? 對於謀反這種滔天大罪,統治者只敢殺了罪魁禍首。 這在其他朝代是有人敢想象的嗎? 原因是鐘家是潁川四大家族之一。 鐘會的父親是鐘繇,是世界官方排名第一的導師; 其兄鐘毓是當地權貴,曾任青州刺史,後任將軍。 解解為徐州節度使,後調任荊州節度使; 他的侄子是金朝第一任常委荀勖。 他的侄孫仲淹嫁給了太原王氏王渾,王渾的兒子王姬娶了司馬炎的女兒……這些人中,你司馬昭能殺誰? 殺了他們,你還想篡權嗎?

當時士紳集團的政治排外心理到什麽程度呢? 只要你不是上流士紳的內部人士,無論你是誰,無論你做出了多大的貢獻,說我不認你我就不認你,說我我就踩你。想踐踏你。

比如司馬家的名打手石寶,出身貧寒,然後上戰場換取軍功。 司馬炎建國時,在異姓英雄中排名第一! 然而,那又怎樣呢?

他在淮南擔任前軍司令時,他的高徒孫楚辱罵你,就是辱罵你。 第一次見面,他就囂張地對石寶說道:「皇上命我加入你們的軍隊!」 因為他爺爺是孫子,司馬家的恩人。

楚國不忠才,辱罵夷寶。 初至,常躬身曰:「皇上命我參汝軍務。」

還有淮北軍監王臣。 他還瞧不起出身貧寒的石寶,動不動就彈劾他勾結敵人、謀反。

淮北監王陳慶寶還年輕,曾聽過一首童謠:「宮中馬如驢,大石重壓不放松。」 因為鮑與吳人關系密切。

要知道,石寶可是司馬師口中提到的嫡系後裔。 但即便如此,司馬炎最終還是被迫對他采取了行動,剝奪了他的兵權,並要求他返回洛陽偵查。

關鍵是,被擠得快要冤死的石寶根本不敢抱怨,只能耐心配合。

我為自己感到羞愧,並認為這個任命毫無用處,沒有任何怨恨。

後來,司馬炎覺得壓榨了這樣一個沒有背景的大英雄,有些可惜,就打算把「司徒」的職位讓給石寶,讓他退休。 但被有關部門強行制止。 他們認為石寶配得上現在的待遇,不具備晉升的資格。 相關主管部門是誰? 不是那些大貴族。

有官奏報:「萌芽前有曲折,令人難以忍受。還官稱帝,已成權勢事業,不宜升遷。」

透過這些事情,就可以想象,如果司馬炎突然主動介紹自己的親戚參政,後果會是怎樣。 你司馬炎想利用外勤集團來稀釋我們的股權? 沒有門! 不信的話,我們拭目以待吧。

但有一種說法是司馬炎實際上是不得已而為之。 就連賈充這樣與自己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大老板,也把賭註押在了自己的弟弟司馬攸和兒子司馬衷身上。 他還能信任和依靠誰? 我們只能引進親戚來保護和保護我們的兒子。

司馬炎原配楊氏被封為皇後,嶽父楊俊被封為車將軍、臨晉侯後,士族集團發起了鋪天蓋地的反撲,大量攻擊圍繞著「侯爵」頭銜展開。臨津」。 該禁令已啟動。

有人說,皇子們負責守護朝廷,妃家負責建設後宮。 現在皇帝的嶽父立「林晉」為侯,這是為禍天下。

知道的人都說:我是諸侯,所以我也是皇室的臣子。 妾,故米祭豐,內教升。後父封臨津侯,乃亂之兆。

隨後,幾位大臣將矛頭直指楊軍本人,稱他沒有格局,沒有理智,無法承擔如此重要的任務。

楚威、郭邑之臣,皆掌君、小齊,不能擔國家重任。武帝不肯從命。

反正就是各種長槍短炮不斷轟炸而已。 司馬炎你怎麽保護你的嶽父?

司馬炎被逼得走投無路,決定強硬到底。 與此同時,他在277年再次主動出擊——並再次授予國王稱號。

首先,他封兒子衛、鄆、蓋、雅為王,增強了他的家族勢力。

封衛太子為石屏王,惲為濮陽王,代為新都王,夏為清河王。

隨後,歷史殺手武器「白馬聯盟」和「補間令」的綜合版上線。 規定從此以後非諸侯不能稱王,原諸侯必須實行「恩惠政策」。 這樣可以保證旁系諸侯的賬目不會增加,實力也不會越來越薄弱。

從此,非諸侯不能成為國王,所有國王的後裔都是王室的近親,而且還借助土被封為爵位。

最後,又給了宗室諸侯沈重的打擊:諸侯皆易戶,皆以尉官為首。 這是什麽意思? 中央政府給各個諸侯國指派武將,相當於剝奪了諸侯國王的兵權。

此後,荀勖和楊爵(楊氏)主動出面,給司馬炎提出了一個類似於賈誼【尉守之國】的想法:

【晉書·知官誌】:「鹹寧三年,魏將軍楊爵、中書刺史荀勖,望齊幽王有時,恐惠帝為了追求事業,司空裴修建立了五級封建秩序,平靜地向武帝報告「古之立侯,故諸侯,衛王族。」如今既然搬家了,都按照原來的報告送到了國內,但諸侯卻都愛上了京城,含淚而去。

司馬炎這樣做的目的其實是非常明顯的。 正如上面引文所言:「恐齊幽王有禍,又恐惠帝後禍」。 他是在防備自己優秀的弟弟司馬攸。 他相信,只有徹底打倒司馬攸,士族集團的人才不會分心,留在他們的破船上。

但這些有用嗎? 有用但還不夠! 因為無論怎樣,司馬攸都是司馬師唯一的合法兒子,而司馬師則是司馬家族權力體系各個方面都碾壓司馬昭和司馬炎的父子。 沒有人能夠繞過這個問題。 開啟。 你司馬炎你掩蓋不了這個事實,你也不敢隨意殺司馬攸。 別人活著還有希望,就繼續提防他吧。

果然,新年過後,司馬炎又遇到了新的問題。 278年六月,司馬師遺孀楊太後去世。 司馬攸如何參加葬禮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政治問題。 羊太後是太後的幕僚中的一員。 如果讓司馬攸作為兒子孝順,那麽太後的獨生子是什麽,或者他應該成為什麽? 如果不讓司馬攸作為兒子參加葬禮,但司馬攸確實是楊太後的獨生子,這有悖於人倫倫理,也違背了西晉「以孝治國」的政治綱領。是站不住腳的。

司馬炎的叔叔王巡直接表示司馬攸不能表現得像個孝子!

弘訓太後進殿與景帝一起進餐。 齊幽王不準為她的兒子行禮。

但此時,已經被司馬炎逐漸疏遠的賈充立即站出來,扮作麻煩分子,表示自己不能剝奪司馬攸盡孝的權利,只能降低自己的外在標準,最多。

按照禮儀,諸侯不能是皇帝的祖先,少爺不能是你祖先的祖先。 這都是對皇帝的奉承和榮耀,但並不意味著他不能恢復他的父親和祖先。你的身體適合守喪三年,你可以自由地為臣。

有關部門也開始煽風點火,稱賈充「聽從部下,實行尚書制」的主張是前所未有的。 陛下,您可以讓司馬攸按照諸侯的禮數走走過場就可以了。 (完成後看看有沒有人戳你脊椎?)

有奏疏:「如果像天子的勸告,應該聽從臣下,遵循大臣的制度,這是前所未有的。 不如像謙恭地服從諸侯的榜樣一樣。」

又頭疼的司馬炎最終選擇了賈充的方案。 司馬家族的治國根基不能丟。 如果失去了,司馬家的皇帝就徹底成為「三無」了。 德、忠、孝,無一立得住。

但司馬炎最終以禮儀為依據宣稱司馬攸沒有資格繼承楊太後的政治遺產,這也算是一種欺騙。

司馬炎選擇接受賈充的意見。 其實背後還有一個深遠的目的,就是想利用三年孝期將司馬攸「軟禁」,然後借機鞏固自己和家族的權威,奠定司馬攸的地位。夯實基礎,擴大影響。

然而,司馬炎再好,因為介紹親戚,打破了皇室與貴族之間的利益平衡,最終也只能按葫蘆到處修繕。 因為大家熟悉的「黨爭」兩個字即將成為西晉的內部炸彈,並且會愈演愈烈,四處蔓延。

比如士族集團開始不斷地阻礙司馬炎,或者故意與司馬炎作對,這直接導致司馬炎後來精神崩潰,越來越容易失去理智。

比如,貴族家族群體與外戚群體之間的沖突,已經逐漸失去了基本原則。 無論是個人恩怨還是國家大事,他們的立場都會不自覺地對立起來,無論合理與否。

比如像司馬攸這樣有資歷、有威望的人,更容易受到貴族群體的支持或利用,以表達和發泄情緒上的不滿。 他們攻擊、脅迫司馬炎的重大決策已是司空見慣。

比如,他的母系楊氏在司馬炎的支持下,逐漸封住了抵禦士族公敵雷管的羽翼。 士族集團挑撥離間,利用歷史先例,煽動司馬炎提防母系勢力。 最終,司馬炎被迫將大量權力歸還給宗室子孫,這也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後來的「八王之亂」。

比如賈南風後來也效仿,發起了一場新老親人的血戰,點燃了天下混亂的導火索。

如果是因,如果是果,一切早已註定。 司馬家族崛起的方式和手段,已經決定了司馬炎這個超級裁縫一生只能竹籃打水。

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自己收獲的因果邏輯。 許多收獲都來自同一個源頭。 我們不能視偶然為必然,不擇手段地維護既得利益。

請相信,如果不是你的,你就無法保留它。

尤其是現在,很多企業的管理者都分不清自己的權威和地位從何而來。 他們總是不顧一切地提防同事、懲罰下屬,認為這樣一來,自己就得到了自己所得到的。 好處可以放心。 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

首先,你要清楚自己成功的邏輯。 如果你是憑借自己的實力和功績取得了自己的地位,那麽你就放心,一般人是無法奪走你的地位的。 你不需要提防這個或那個。 只防重點; 如果你的位置是透過巧妙的手段獲得的,你就不需要費心去防備世界上的所有人,因為你防不勝防。 你引入的任何新幫手都將是徒勞的。

我很幸運能得到它,但我註定不會死。 這不正是所謂的怯懦。 有時,也是一種豁達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