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人民軍隊先後成立過53個縱隊,縱隊司令員後來授予啥軍銜

2024-04-23歷史

人民軍隊先後成立過53個縱隊,縱隊司令員後來授予啥軍銜

縱隊,是解放戰爭中前期很長一段時間內我軍的一個作戰單位,縱隊實際上相當於軍,擔任縱隊司令員職務的,也都是能征慣戰的名將。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先後組建過53個縱隊,其中,東野組建過14個縱隊,華野組建過16個縱隊,中野組建過12個縱隊,西野組建過8個縱隊,再加上1947年重建的晉察冀野戰兵團下轄三個縱隊,全軍一共組建過53個縱隊。
那麽,縱隊司令員在授銜時都是什麽軍銜呢?其實,縱隊司令員與縱隊司令員是不同的,他們日後的級別,也與擔任縱隊司令員的早晚、縱隊的編制,以及將領日後的升遷等因素有關。這些司令員日後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縱隊司令員在日後的解放戰爭中大放異彩,級別也是節節高升,最終在我軍組建兵團一級作戰單位時成為兵團司令員。這部份將領包括鄧華、葉飛、陳錫聯等人。這一部份將領在授銜時的職務,已經遠遠高過正軍級,在1952年的級別評定為,都是正兵團級幹部,所以在授銜時大部份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當然了,其中也有例外的,比如說陳賡大將,他在解放戰爭初期是太嶽縱隊司令員,到了解放戰爭後期則是二野的兵團司令員,後來又擔任過誌願軍的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在1952年的級別評定中,陳賡被評為軍委的委員級,授銜時自然是妥妥的開國大將了。
再比如許光達大將,從解放戰爭初期的縱隊司令做到了兵團司令員,建國後又擔任人民軍隊的裝甲兵司令員,雖然在1952年被評定為正兵團級,但憑借裝甲兵司令員的身份依然被授予了大將軍銜。
第二,部份縱隊司令員在日後表現同樣十分突出,最終做到了兵團副司令員,比如李天佑、王近山、洪學智、賀晉年等名將,這部份將領在授銜時的級別並不相同,李天佑、洪學智等人都被授予了上將軍銜,而王近山則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最低的是賀晉年,他僅僅是少將軍銜。之所以授銜有所不同,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的影響,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也都是合情合理的。
第三,部份縱隊司令在解放戰爭中表現一般,最終級別未能升上去,在授銜時授銜自然就偏低了。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段蘇權。段蘇權曾經擔任過東野的縱隊司令員,但是在遼沈戰役時,他未能及時領會野司下達的作戰命令,延誤了戰機,而被參謀長劉亞樓批評。戰後,段蘇權就離開了縱隊司令員的崗位,到了五五授銜時,雖然是準兵團級,但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段蘇權曾經在長征中掉隊過,日後雖然成功與組織上取得了聯系,在抗日戰爭時期歸隊,但這段離隊的經歷實際上還是影響了他的授銜,不然的話,即使遼沈戰役表現一般,但憑借準兵團級的資歷,起碼也應該是中將軍銜。
第四,部份擔任過縱隊司令的將領,在授銜時已經不再擔任軍隊職務,所以未參加授銜,這其中包括一野的王世泰、四野的黃逸峰和三野的管文蔚。其中,王世泰在解放戰爭中擔任過西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一野第四軍軍長、第二兵團司令員等職務,是標準的正兵團級幹部,如果能夠參加軍銜評定的話,肯定會是開國上將。但是因為授銜時已經離開軍隊,王世泰最終未能授銜,十分遺憾。
第五,有一位縱隊司令員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就是東野的炮兵縱隊司令員朱瑞。朱瑞是四野的炮兵之父,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山東軍區的開創者之一,資歷高,貢獻大,級別也不低,如果不是過早犧牲,朱瑞在四野無疑將會建立更多的功勛,而他的級別,勢必會節節高升,到了五五授銜時,是有很大機會被授予上將軍銜的,他的犧牲,無疑是人民軍隊的巨大損失。
第六,還有的縱隊司令員在授銜前即去世了,比如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司令員的陳光。陳光在紅軍時期就是師長,抗戰時期還代理過115師師長的職務,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六縱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參謀長等職務,資歷和級別都是很過硬的。如果不是在1954年遺憾去世,陳光在五五授銜中肯定會是上將以上的級別。
最後一點,有一個縱隊比較特殊,那就是兩廣縱隊。兩廣縱隊是1947年由廣東地區的遊擊武裝:東江縱隊改編而成,由曾生擔任縱隊司令員,雷經天擔任政委,兩廣縱隊雖然是縱隊的編制,但是實際上只有3600多人,也就是相當於一個團的建制。在與國民黨軍的作戰中,兩廣縱隊發展壯大,解放戰爭後期兵力已經超過了一萬人。但與人民軍隊其他的縱隊比起來,實力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弱的,所以縱隊司令員曾生只被授予了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