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31年,馬占山孤軍抗日,戰至彈盡糧絕,張學良為何不支援?

2024-04-15歷史

1931年,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中國東北的大地正被戰爭的陰雲所籠罩。

11月4日,黑龍江軍臨時總指揮部內,馬占山將軍的身影顯得格外沈重。

他的眉頭緊鎖,目光如炬,焦急地等待著前線的訊息,心中充滿了對民族命運的憂慮與關切。

自從「九一八事變」爆發以來,東北三省的局勢急轉直下,兩省已經落入敵手,黑龍江成為了東北人民抵抗侵略者的最後堡壘。

馬占山將軍深知,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渴望著一線生機,期待著勝利的曙光。

馬占山

為了保衛家園,馬占山將軍果斷決策,破壞了嫩江大橋,以遏制日寇的侵略步伐。

然而,這一舉動卻給了日寇進一步侵略的借口,因為由日本人投資建設的洮昂鐵路正好從嫩江大橋透過。

他們以修橋為名,行侵略之實,企圖進一步蠶食中國的領土。

在嫩江橋頭,馬占山將軍部署了精銳部隊,衛隊團徐寶珍部、張競渡部共2700名勇士,他們嚴陣以待,誓死守衛這片神聖的土地。

果不其然,前線戰報傳來,日寇在修完橋後背信棄義,大舉進攻,馬占山將軍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反擊的命令。

日寇越過嫩江橋

那一刻,黑龍江軍的勇士們挺身而出,他們以血肉之軀,迎戰日寇的飛機、大炮和裝甲車。

在這場力量懸殊的戰鬥中,中國軍人展現出了驚人的勇氣和堅定的決心。

他們不畏強敵,用手中的武器,向侵略者發起了猛烈的反擊,成功擊退了敵軍的進攻。

然而,日寇並未就此罷休。

他們在失敗後迅速集結重兵,借助坦克和重炮的火力,再次向江橋守軍發起了瘋狂的攻擊。

江橋左翼陣地在敵人的猛烈炮火下被突破,日寇的鐵蹄直指江橋正面大興線主陣地。

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中國軍人的血性被徹底激發。

他們抽出背後的大刀,如同猛虎下山,勇猛地沖向敵軍。

大刀在他們手中舞動,化作一道道閃電,劈向侵略者的頭顱。

抗日時期的大刀隊

日寇在這些英勇無畏的中國軍人面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他們的攻勢被徹底擊潰,只得倉皇逃離陣地。

這場戰鬥,不僅是中國軍人抵抗外侮的一次壯舉,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

然而,日寇肯定不會就此罷休。

第二天,日寇如同貪婪的野獸,再次集中了更加兇猛的火力,向江橋陣地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天空中,敵機的轟鳴聲如同死神的宣告,地面上,炮火連天,震耳欲聾。

陣地兩翼在敵人的狂轟濫炸下被攻破,日寇的鐵蹄再次直指正面大興線主陣地。

就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馬占山將軍挺身而出,身先士卒,親赴前線指揮。

他的到來如同一針強心劑,註入了將士們疲憊的身體之中,他們的眼神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們的手臂重新充滿了力量。

在馬占山將軍的帶領下,他們牢牢守住了主陣地,牽制了大量敵軍,為反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馬占山將軍站在戰場的最前線,目光如炬,洞察著戰局的每一個變化。

馬占山

他果斷指揮騎兵第1旅薩布力團,如同兩把鋒利的彎刀,從兩側包抄日寇,將敵人重重包圍。

日寇被迫轉攻為守,就地防禦,他們的囂張氣焰被中國軍隊的英勇所壓制。

然而,日寇並未就此放棄。

他們的指揮部見前線失利,立刻調動了第29聯隊的一個大隊前來支援,企圖挽回敗局。

但中國軍隊如同銅墻鐵壁,再次將敵軍包圍,讓他們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戰至11月6日,日寇在困境中急調來一個步兵大隊和三個炮兵中隊,妄圖解救被困的部隊。

敵機在天空中輪番轟炸,炮火連天,但馬占山將軍親自督戰,中國將士們迎著敵人的炮火,死戰不退。

日寇雖有炮火支援,但在英勇的中國軍隊面前,依然無法突圍。

日寇見狀,又調來第29聯隊、騎兵第2聯隊、野炮兵第2聯隊、臨時野戰重炮兵大隊、工兵中隊和混成第39旅團的1個大隊急開江橋附近增援。

面對敵人的重兵來援,馬占山將軍深知此戰的重要性和兇險。

他下令全體上刺刀,即使沒有刺刀的戰士,也要抄起木棍、鐵鍬,勇往直前,對著被圍的日寇發起了總攻。

中國軍人與日寇展開白刃戰

經過雙方激烈的白刃戰,江橋守軍以犧牲1800人的代價,殲滅敵2000多人,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勝利。

然而,戰爭的殘酷並未因此停歇。

由於敵援抵達,中國軍人連戰三日兩夜,又無援軍可替,最終只好退守18公裏外的三間房地區。

這一戰,雖然未能全勝,但卻打出了中國軍人的血性與威風,令日寇自「九一八事變」以來的銳氣頓減,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英勇抵抗的堅強意誌。

由於日寇在此前一戰傷亡慘重,為了能盡快打破僵局,日寇於7日增兵3萬,向著三間房地區進犯。

而此時,馬占山將軍手上只有1.3萬人,他趕緊讓部下在三間房地區布下三道防線,打算節節阻擊日寇。

然而,就在馬占山將軍積極布防時,一個壞的訊息傳來。

由於日寇見識到了馬占山將軍的厲害,狡猾的他們竟然派來飛機將黑龍江軍的糧倉給炸毀了。

飛機轟炸

糧倉被炸,黑龍江軍難以為繼,於是馬占山立刻向張學良求援。

當時錦州一帶有張學良的東北軍駐防,如果日夜兼程,很快就能抵達前線。

但是張學良僅僅回電:「死守勿退」,然後再無實際行動。

沒有辦法的黑龍江軍只好在既無糧草,又無援兵的情況下,與敵血戰!

12日,日寇先頭部隊進抵黑龍江軍前沿陣地,守軍吳松林部奮起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而遺失陣地。

13日,日寇在飛機、重炮的掩護下,向黑龍江軍第二道防線發起進攻。

守軍一直跟敵戰至午夜,但依然未能守住陣地。

14日,日寇再次以重型火力開道,向黑龍江軍第三道防線進攻。

為了能守住這最後的希望,馬占山將軍再次親臨前線指揮,守軍背水一戰,牢牢扼制住了日寇的攻勢。

馬占山

15日,馬占山將軍以兩個騎兵團從側翼包抄日寇,一舉殲滅敵2000余人。

日寇猛攻多日,未能取勝,於是在16日又增兵4000人!

馬占山將軍率部奮勇抵抗,雙方激戰一整日,日寇依然未能再進一步!

17日,日寇無奈之中再度增兵2000余人。

戰至此時,黑龍江軍眾將士已經七天沒有進食,五天沒有休息了!而日寇再度增兵,馬占山將軍已無計可施,他只好再度向張學良求援。

可是,張學良還是不動如山!

在如此艱難的情況,黑龍江軍的官兵們依然一個個同仇敵愾,毫不畏懼,他們又頑強地與日寇血戰了一日。

18日下午,黑龍江軍所有陣地均被攻破,馬占山將軍不得不下令撤退。

19日,江橋之戰結束,齊齊哈爾淪陷。

馬占山將軍率領著英勇的黑龍江軍在無糧無援的絕境之中,與日寇血戰至最後一刻,受到了舉國上下的擁戴;而張學良則因為坐視黑龍江軍孤軍奮戰,遭受了一致的批評。

張學良

之後,黑龍江軍因為在江橋之戰中損失巨大,所剩無幾,不得不潛入大青山,在大山中輾轉40余日之後,才找到蘇炳文部,脫離險境。

後來,馬占山將軍與蘇炳文將軍合作,率部攻打齊齊哈爾,試圖光復領土,但終因敵眾我寡,未能成功。

最終,馬占山將軍的部下損失殆盡,他無力再戰,選擇退入蘇聯。

而在此期間,張學良一直奉行「不抵抗政策」,最終坐視東北三省全部淪陷。

其實,江橋之戰,中國軍隊是完全有可能取勝的。只要張學良肯率兵來援,絕對有一戰之力。

但是他為什麽一直按兵不動,坐視馬占山將軍彈盡糧絕呢?對於這個問題,張學良一直埋在心裏。直到60多年以後,已經旅居美國的張學良在寫回憶錄時,才說出了當時的想法,他說:「我當時判斷日本人不會占領全中國,我沒認清他們的侵略意圖,所以盡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給他們擴大戰事的借口。」

晚年張學良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張學良最終釀下了大錯。不過他後來逼蔣抗日,還是為抗日事業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