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梅州夫婦收養的棄嬰,後來成為美國報業大亨,一腔熱血回國報恩

2024-06-08歷史

一個普通的梅州夫婦,本應在平凡中度過一生,卻因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命運。他們在一所福利院收養了一個混血孩子,用盡全力將他拉扯大,豈料這個孩子後來竟成為了在美國聲名赫赫的報業巨頭。這位扶搖直上的商界傳奇人物,在事業有成之後,沒有忘記自己的根源,他以熱血的方式回饋故鄉,用實際行動報答了養父母的養育之恩。可是,這位梅州夫婦和他們收養的孩子之間,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故事?這段跨越國度的有緣因果,又將如何上演?

梅州故土情誼濃

清光緒年間,梅州屬於廣東省東西走向狹長的邊陲之地。這片山水秀美的客家僑鄉,雖然物產富饒,但長期戰亂阻礙了經濟發展,當地百姓生活艱難。

1880年,一對新婚燕爾的梅州青年熊如淡、黃風嬌為了生計,只得遠離家鄉,背井離鄉前往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謀生。兩人出身貧農,家中只有一畝多田地和幾間破舊的瓦房,根本無力供養一家人溫飽。不得已之下,熊如淡辭別妻兒,獨自一人先行前往異國他鄉。

初到印尼,熊如淡只身一人,孤苦無依。他只能靠打一些零工度日,雖然日子清貧,但仍堅持每月匯款回鄉替妻兒補貼些家用。黃風嬌獨自在家操持農活,靠賣些農作物果腹。兩人就這樣朝夕相思,遙遙牽掛,整整五年。

異鄉求學開啟新生

時光飛逝,轉眼已是20世紀初年。1911年的辛亥革命如一聲驚雷,將中國從封建專制社會喚醒,但緊接著爆發的內戰與外敵入侵,讓國家遭受巨大創傷。廣東作為革命策源地,首當其沖遭受戰火蹂躪,大批民眾流離失所。

熊如淡與黃風嬌一家在內戰硝煙中艱難度日,但依舊渴望著子女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1920年,兩人終於在附近一處難民營找到一份微薄但勉強糊口的工作,並為年僅6歲的兒子熊德龍報名入讀了難民營的臨時學校。

雖是臨時校舍簡陋、師資單薄,但熊德龍自幼機警好學,加之父母孜孜不倦的教導,很快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賦。這個華裔混血兒身懷異國語言天賦,不僅漢語嫻熟,連印尼語和英語都信手拈來。看著兒子日益突出的成績,父母高興之余也感到些許憂慮,難民營的教學條件終歸有限,恐難滿足孩子的渴求知識的熱忱。

就在這時,一個機遇終於來臨。美援團體為印尼華人移民子弟辦起了一所良好的小學,並頗為罕見地允許外籍學生入學。機智的熊德龍察覺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便四處尋求資助,終於湊足了昂貴的學費。

從此,他便穿梭於印尼與美式教育之間,汲取著兩種不同文化的營養,獲益良多。他日漸發現,在西方教育中也蘊含著大智大勇、追求民主自由的理念,與中華文化有異曲同工之處,於是將兩者融會貫通,造就了自己獨樹一幟的教育理念。

在學校,他以出色的學習表現贏得了老師和同學的贊賞,也結識了不少知交好友,為日後的人生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事業家開創新篇章

離開校園後,熊德龍並未止步於書齋,而是選擇了投身商海。1930年,他只身前往新加坡,在一家小型印刷公司打工。雖然起步微薄,但憑借過人的語言天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很快就成為公司裏最得力的員工。

三年之後,熊德龍憑著對行業的熟悉加上自己攢下的些許積蓄,終於在耶加逹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印刷小作坊。生意雖小,但他待人誠懇、服務用心,贏得了不少商家青睞,日子也逐漸好轉起來。到1940年,小作坊已發展成為一家規模可觀的印刷公司,熊德龍也結識了不少商界精英。

就在事業穩步向前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很快籠罩了整個東南亞地區。1942年,日軍占領了印度尼西亞,熊德龍的公司也遭到了嚴重破壞。然而,他並未氣餒,而是暗暗下定決心,一旦戰爭結束就要大幹一場。果然,戰後的印尼百廢待興,各種商機無處不在。

憑借多年的積累,熊德龍很快就在耶加逹重新開辦了一家日用品公司,並迅速做大了規模。到1950年,他已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富商,地位舉足輕重。此後幾年,他又陸續開辦了煙草、啤酒、房地產等多家公司,形成了龐大的熊氏集團。

步入中年的熊德龍並未止步於此,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更加廣闊的舞台。20世紀60年代,他開始密切關註著祖國大陸的發展,並看到了中國從一窮二白走向繁榮富強的巨大潛力。於是,他毅然在美國創辦了【國際日報】,借助媒體的力量,向全世界展示新中國的發展成就…

回饋家鄉心系桑梓

事業有成後,熊德龍雖然已是美國國籍,但對祖籍國的眷戀之情從未減淡。1978年,中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他獲知這一訊息後心潮澎湃,立即著手籌辦訪華之行。

經過幾番周折,1979年2月,他終於率先一批外資企業家之先河,抵達了家鄉廣東梅州。一走出飛機,那熟悉的潮濕空氣撲面而來,他熱淚盈眶,撲通一聲跪地磕頭,大喊"爸媽,兒子回來了!"場面讓在場者無不動容。

旅途中,熊德龍一邊參觀當地學校、農村和工廠,一邊飽含深情地向工作人員講述自己的家鄉故事。來到父母故居所在的村落時,他久久凝望著那間破舊的瓦房,追憶起當年清貧的歲月。不遠處,就是父母當年的那畝多田地,如今已荒蕪難辨了…

重遊故裏讓熊德龍倍感親切,也讓他驚嘆祖國的騰飛發展。作為一個商人,他很快就嗅到了廣闊的商機,遂在廣州、梅州等地建立了多家外資企業,投資開發房地產、酒店、教育等多個領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繁榮。

但他心心念念的,還是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為家鄉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於是,在廣州和梅州,他分別捐資上億元人民幣興建了中小學校舍與圖書館,並資助了大批貧困學子。在梅州鄉村,也興辦了多所職業技術學校,為村民們插上脫貧致富的翅膀。

除了教育事業,熊德龍還十分關註家鄉的生態環境保護。他多次組織環保公益活動,呼籲保護梅州環境,並為當地政府建言獻策,助力鄉村環境綜合整治,使農村重拾田園的寧靜…

桃李滿天下報親恩

時光飛逝,轉瞬已是21世紀初。雖然事業成就斐然,但隨著年歲漸高,熊德龍內心仍時常懷念起養育自己的養父母。他們默默無聞的一生,付出了太多太多。

為了永遠銘記這份恩情,2005年,熊德龍在梅州縣城修建了一座熊氏慈善基金會,並親自操刀設計了基金會的標誌——一對年邁的夫妻,腳踩田園,相互依偎著望向遠方。他希望這座建築能夠永世傳頌養父母的高尚品德和對他的恩德。

基金會落成那天,熊德龍特意從美國遠渡重洋而來,簇擁著家人和親朋好友,身著中式長衫,緩步走進大廳。他緩緩拂去眼角的淚花,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剪彩剪,深吸了一口氣,念叨著"爸媽,你們終於有個永久的家了"。

剪彩儀式結束後,熊德龍獨自一人來到戶外,久久凝視著遠方的青山綠水,回憶起往事的酸甜苦辣。他的目光最終落在了基金會大廳中央的一塊古舊石碑上——那正是他父母故居鄉間的一塊老式門楣。門楣上印著一個"熊"字,筆畫雖有些殘缺,但熊德龍看來分外親切。

多年前,他第一次重遊故裏時,曾在那間破舊的瓦房前駐足良久,最後拗下了這塊門楣,視為無價之寶,今日終於為它找到了一處安身之所。

熊德龍暗自慶幸,雖然父母已雙親作古,但透過這座基金會,他們的美德和恩情將永世流傳。從今往後,只要有一個孩子能因此受助獲益,熊德龍就覺得報答了養育之恩。他深知,自己能有今天,都緣於這對普通而偉大的養父母,是他們的高尚品德和寬廣胸懷,讓自己走過了人生的重重阻隘,最終成就了非凡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