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周瑜臨終前告誡:此人不除,東吳必危!結果孫權不聽,釀成大禍

2024-06-04歷史

魯迅先生說過,中國社會總共有兩種形式存在, 一為治世,一為亂世,這句真理早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開始就在踐行了, 繼秦漢的大一統局面後,穩定四百余年的社會再度陷入混亂局面, 這就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趨勢。

當時已經江河日下的東漢朝廷面對頻繁爆發的農民起義束手無策, 為了應對越來越不穩定的局面,朝廷將兵權下放到地方,雖然農民起義平定了,但卻出現了各路諸侯攻城略地的局面, 梟雄輩出的大背景下,各路英雄都想爭奪城池和地盤。

最終呂布,劉表,二袁等先後滅亡,只剩下曹操,孫權,劉備三大政權並存, 曹操強而孫劉皆弱,所以後者曾組成聯盟對抗曹操, 但就在雙方合作期間, 東吳大都督周瑜因為箭傷而去世,在臨死之前他曾告誡主公孫權,此人不除東吳必危,結果孫權不聽,最終釀成大禍。

孫劉之間的依附關系

東漢末年曾先後崛起過很多龐大的諸侯勢力,如一開始霸占京師的董卓,為了對抗而讓自己逐步走向強大的袁紹等,這些人是都是以穩定漢室朝綱為理由趁機掌握兵權建立自己的勢力, 但曹操劉備和孫權這種後起之秀則不同。

曹操在見到袁紹的優柔寡斷之後便知道他今後必定會失敗,所以當即就選擇離開, 抓住機會以解救皇帝的名義在實際上控制了漢獻帝, 朝中之人在曹操「丞相」之名的威懾之下不得不聽從曹操的號令, 隨著他的不斷蠶食,整個大漢朝廷都被曹操所掌控。

相比於曹操,孫權的勢力組建就要簡單得多, 在他之前有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打基礎,根本不需要自己費多大勁, 而孫堅和孫策先後早逝,孫權在年僅十幾歲的時候就接受哥哥的遺命,自己著手掌握六郡八十一州, 真正是已歷三世,國殷民富,還有長江天險。

和前兩者相比之下,劉備的先天條件實在是有些不夠看的,除了一個帝室之胄的身份之外根本就沒有別的能拿出手的東西, 家裏一貧如洗,自己也沒有權力和地位, 而當時就連皇帝也是任人擺布的存在,這個「孝景帝玄孫」的身份就更加無足輕重,

但劉備並沒有因為自己開局不順就選擇放棄, 他和關羽張飛一起努力建立自己的基業, 在荊州之地輾轉一段時間後,劉備偶然遇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微, 在此人的指點下,劉備意識到現在的自己缺少的不是帶兵打仗的將軍,而是人才。

隨後便開始自己招賢納士的歷程, 諸葛亮的出現是劉備的一大契機,在他的規劃之下,劉備的基業建立之路才算是走上了正軌, 只可惜因為劉備的優柔寡斷,在一開始並沒有接受劉表的荊州, 導致此地被曹操占據,自己在後來連個落腳之處都沒有。

在曹操的窮追不舍之下,劉備只能選擇先到江夏地區暫避,而諸葛亮則是借一帆風前往東吳, 此行的目的在於遊說東吳,讓他們聯合劉備一同抵禦曹操,畢竟曹操占領荊州之後就開始操練水軍,早晚會入侵江東。

而江東和劉備這種唇齒相依的關系,無論是哪一方出現了問題對另外一方來說都不是好訊息,所以諸葛亮才有信心前往, 但當時東吳內部卻呈現出一種兩極分化的狀態,文官主張投降曹操,武官主張堅持作戰,這種情況讓孫權也陷入兩難的境地。

聯盟與周瑜之死

就在雙方都爭論不休的時候,身為三軍大都督的周瑜回來了, 孫權對他是十分尊重的,不僅是因為周瑜出色的個人能力,還因為他是江東的老陳, 當年的周瑜跟隨孫策一起建立江東基業,算是孫權的長輩,而且孫策曾反復叮囑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

故而在對曹操是戰是和方面,孫權在問過周瑜便下定決心,聯合劉備,抵抗曹操, 這個決定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無疑是正確的, 有了劉備在岸上的支援,曹操就很難對江東實作包圍,這對雙方的聯合作戰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周瑜在一開始對此次聯合作戰有很大的決心,但他一定不會想到,自己會死於這場聯合作戰後, 其實周瑜的身死的部份原因來自於他自己。

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尤其是對於聯合的兩大勢力來說,真誠對待自己的盟友是最基礎的事情, 但周瑜卻沒有這樣做,他表面看起來十分客氣,但卻對諸葛亮充滿敵意, 早在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周瑜就故意說反話給諸葛亮下馬威。

而諸葛亮則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巧用曹操詩句中的「二喬」字樣智激周瑜,讓他堅定了抵抗曹操的決心。

但諸葛亮和周瑜的暗中較量還沒有結束,周瑜等用苦肉計,草船借箭等針對諸葛亮,甚至還想在大戰開始之前殺死諸葛亮, 但都被對方一一化解,周瑜因此心裏十分不平衡,所以在赤壁戰後依然針對諸葛亮,但最後忿忿不平的都是自己。

赤壁之戰剛剛獲勝之後不久,周瑜就要去占荊州,但沒想到卻被諸葛亮提前占領了,面對周瑜的討要,諸葛亮說取了南郡便還, 結果周瑜心生一計,想趁劉備進攻南郡時騙取荊州,不曾想卻被諸葛亮識破,趁機取了南郡不說,還導致周瑜受了箭傷。

後來見武鬥不行,便想實施美人計,用孫權的妹妹孫尚香當誘餌想把劉備騙到東吳, 但此計謀再次被諸葛亮識破,不僅保證劉備安全返回到荊州,還利用船只險些圍堵周瑜, 士兵高呼「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時候,周瑜再次箭傷迸發,當場暈厥。

在鼎足之勢已成的情況下周瑜仍然不死心, 謊稱自己想取漢中,請求劉備在荊州撥糧草輜重以勞軍,實則為了奪荊州而來, 但這個假途滅虢的計劃再次被劉備看穿,直接派遣大軍將吳兵團團圍困,周瑜氣攻心,當場病重。

警告與應驗

等一眾人返回江東的時候,周瑜已經自覺時日無多了,在死亡的最後關頭, 他告誡孫權說此人不除,今後東吳必危。

孫權當時只顧著傷心,並沒有將孫權的警告放在心上, 其實周瑜這裏所指出需要防範的就是自己的盟友劉備。

當時的孫權並不在意,他始終認為周瑜受傷和身死是魏國的關系,而且在後來考慮到天下三分的利益關系,所以一直堅持和劉備的合作, 並伺機要回原本屬於自己的荊州地界。

但劉備和諸葛亮卻一點也不給面子,稱原來荊州屬於劉表,現在被劉備占領理所應當。

這樣的說法在天下大亂的當時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等到東吳主張和平的將領先後亡故之後, 東吳和蜀漢之間的明爭暗鬥開始了。

孫權想要奪回荊州,所以趁劉備前去攻打西川的時候派遣呂蒙伺機奪取荊州, 因為關羽的疏忽大意,誤調荊州兵馬攻打襄樊,導致呂蒙趁虛而入,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了荊州,關羽也因此身亡,這讓劉備十分氣憤,也為東吳將來埋下了禍患。

劉備在拿下兩川之地後即皇帝之位,隨後便頒布聖旨攻打東吳, 此時的蜀漢兵力充沛,而且劉備是以「為弟報仇」的名號來勢洶洶 ,這對東吳來說的確是一次巨大危機。

因為赤壁一戰之後劉備趁機占領了很多地區, 現在可用於討伐東吳的軍隊達到了八十三萬之多, 並且很快就出發向東, 在戰爭初期,東吳其實吃了很大的虧, 很多將士沒有戰鬥的心思,甚至還有不少人主張投降。

再看劉備一方,在報仇情緒的驅使之下展現出非凡戰鬥力,各路將領驍勇異常,吳軍節節敗退, 孫權惶恐萬分,甚至還決定要獻出荊州和蜀漢講和,但直接被劉備拒絕。

此時孫權才想起了當時周瑜所告訴他的話,劉備應該早早除掉,否則將來一定是東吳之大患, 果不其然現在應驗了,孫權在感嘆周瑜才華的同時,也為東吳所面臨的危機而感到擔憂, 因為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東吳很可能會有亡國的危險。

或許是上天眷顧,就在東吳岌岌可危的時候,陸遜這樣的人才脫穎而出,他成了東吳的新一任大都督, 陸遜下令全體東吳士兵以逸待勞,拒戰不出,蜀軍經不住這長時間的消耗, 最終決定在炎熱的夏季依山傍水紮營。

陸遜趁此機會使用火攻,蜀漢八十三萬大軍在夷陵頃刻間灰飛煙滅, 劉備也在後來病故於白帝城,孫權看到結果也十分慶幸他沒有看錯人,陸遜最終讓東吳安穩度過了危機。

從最後的結果來看,東吳算是有驚無險, 與此同時也不得不佩服周瑜的強大預見性, 他並不嫉妒諸葛亮,只是希望他的才華能被東吳所用, 真正讓周瑜感到危機的只有劉備。

參考文獻

[1]思佚,.從斬張任看劉備的用人策略[J].才智(才情齋),2005,(12):.

[2]郭星明,.【三國演義】劉備「仁君」形象考論——以其對【三國誌】的改編為視角[J].名作欣賞,2023,(35):.

[3]巨南,.三顧茅廬:劉備集團與荊州「在野派」結盟的產物[J].文史雜誌,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