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再讀索贊尼辛的【古拉格群島】:為什麽專制社會以管控代替治理

2024-06-01歷史

索贊尼辛

索贊尼辛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古拉格群島】【第一圈】【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癌癥樓】。他被稱之為「俄羅斯的良心」,197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古拉格群島】

【古拉格群島】的全稱是【古拉格群島,1918-1956,文藝性調查初探】,是索贊尼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古拉格」其實是勞改營的俄文字母縮寫音譯。群島也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指代表遍布蘇聯全國的龐大勞改營體系。

此書他在勞改營的8年經歷為根據,運用了大量的原始資料,全面揭露了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俄國社會現狀。專制強化使得社會越來越失序,重點由經濟發展開始轉移到社會安全、懲戒、鎮壓上。 極端殘忍的刑訊、荒謬絕倫的司法、徹底淪喪的社會道德,以及毫無人道的株連性流放、集體流放、超強度的死亡勞改等等。

從索贊尼辛的【古拉格群島】中,我們看到了那個社會,那個時代,充滿了控制,管控和控制,社會治理幾乎沒有,完全是以意識形態和管控為主。 管控取代了社會的治理。而管控的形式完全是任性、武斷、粗放、野蠻和暴力的。那麽,專制社會為什麽總喜歡以管控代替治理。專制的社會的本質決定的。

為什麽專制社會喜歡以管控代替治理

專制社會中,權力本來就是壟斷的,古代就是壟斷於君主。君主權力大無邊,淩駕於一切法律、制度之上,權力不受任何限制、制約、約束和監督。君主透過自上而下層層任命的方式來完成權力的確定和行使。

這就決定了官吏的權力來源於上級,君主,而不是人民。 所以他們有底氣,也有資本囂張,狂妄,官吏的任命跟人民有什麽關系?他們只需要伺候好上級即可,只要上級說能任命就可以任命,上級說升遷就是升遷。

所以他們對社會的治理自然也是高高在上,囂張跋扈,蠻橫,野蠻,武斷,任性,想怎麽治理就怎麽治理,你能「你又能奈我何」。 無可奈何,這就是人民的無奈,他們根本沒有監督權,所以官吏可以任性胡來,誰也不敢過問。

於是社會治理自然野蠻,粗放,和暴力,以管控代替治理,有什麽事情直接通知就行了,不需要問為什麽,只管照做,沒那麽多為什麽。

如果不照做的,等待將是暴力的對待。 他們會運用國家機器和統治工具加強對社會的管控,透過技術來加強控制。記得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的【1984】中,全國到處都是電幕,電幕就是技術控制的象征。

電幕不僅具有監視作用,還可以不斷的洗腦和宣傳,加強社會意識形態的控制。透過反復的宣傳、洗腦,讓人們逐漸養成一種意識,一種思想。

索贊尼辛在【古拉格群島】中說的契卡人員就是,他們遍布全國各地,收集情報和監控人民。 契卡人員為了將無辜的人們投入勞改營,想出各種各樣的折磨方法逼迫「犯人」承認自己頭上的莫須有罪名。 人員在用刑時往往都是結合使用各種方法從而在生理上耗盡犯人的體力,在精神上徹底摧垮其僥幸心理,最後是他們需要什麽口供就能得到什麽口供。

古拉格更是一種身體和精神控制的好方法。

「進入」古拉格的人們面臨的生活是超強度勞動和無端地被虐殺。 不發床墊的床鋪、衣不蔽體、爛菜湯、超強度勞動、被毒打、莫名其妙被扣上各種罪名。在這種條件下,大批的勞動者死於非命。

殘酷的統治,國家機器的暴力對待下,人們更是戰戰兢兢,小心翼翼,謹慎,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他們不知道什麽話能說,什麽話不能說。在什麽場合能說什麽話,生怕說錯話被身邊的人告密而遭受到了痛苦的折磨。

於是整個社會信任全無,人們互相防備,你防備我,我防備你,都不敢真心以對,整個社會已經沒有任何的愛、信任和情感。任何人都可能告密,即便是親人。

最後我們看到的是整個社會一片祥和,在這種滲透到日常生活的管控,控制之中,任何人都無所遁形,都將被網入之中。 任何的反抗都將是徒勞無功,能做的只有默默接受這一切,然後被控制。

本文參考文獻:

索贊尼辛.【古拉格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