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話題與膠東歷史區劃有關,這次要介紹的區劃名稱為「馬台石社」,屬清代萊州府掖縣管轄。
在明清時期,掖縣實行「鄉、社」制(另有四關四隅),縣下設鄉,以鄉領社。至清代中期,共設有七鄉、八十三社。「馬台石社」具體屬七鄉之中的神山鄉管轄。
「馬台石社」屬於地理指向比較明確的古代社名。現萊州市郭家店鎮轄區內有個同名的馬台石村,而清代「馬台石社」就是由該村及周邊約二十個村莊所組成的。
關於「馬台石社」下轄的具體村莊名錄,清代各版掖縣誌中未直接提及,民國版的【四續掖縣誌】則有較為明確記載。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時,掖縣雖以改行「區鄉制」,但縣誌在記載第八區的「馬台鄉」和「葛城鄉」時加了這樣一條備註:「馬台、葛城二鄉舊為馬台石社」。
根據記載,「馬台鄉」共轄馬台石、張格莊、前鐘家、泥溝子、陳家、鄒家、王家、院後、鐘家、河北等十個村(鄉公所設在張格莊),葛城鄉共轄葛城、庵子、夼裏、下徐家、宅科、白雲庵、後溝、賈家、陶家、李家、孫家等十一個村(鄉公所設在葛城村)。對照現在的地圖來看,上述村莊都位於現郭家店鎮的轄區內。如果更精確來說,「馬台石社」多數村莊都在2000年鄉鎮合並前的仲院鄉(鎮)地界。
(▲馬台石社的大體位置示意)
馬台石社與馬台石村同名,那麽後者具體又有何由來呢?按照【萊州市地名誌】的說法,宋初王姓由平度遷此立村,村西路邊有一塊長條石,傳說宋太祖趙匡胤曾路過此地,在此踏石上馬,由此取村名馬台石。
趙匡胤的傳說在萊州地界流傳甚廣,難以稽考。不過,這片區域毗鄰馬山(亦稱馬鞍山),馬台與馬鞍有對應之處,如果說先民將此處想象為「神仙踏(馬)石上馬(鞍)」的地方,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除了毗鄰馬山之外,馬台石社範圍內還有另外一座「地標」,那就是小沽河。掖縣誌記載道:「小沽河,源出馬鞍山之尤泉,經葛城鄉,有夼裏、陶家諸村之水註之,又經下徐家村之東,入馬台鄉……至馬台石村之南,有馬台河水註之。」而在舊時,馬台河和小沽河交匯處附近還建有馬台堤和馬台橋。
(▲當地山水風光一覽)
如上文所述,依山傍水是馬台石社一個明顯的地理特征。時至今日,雖然區劃名稱歷經調整,但當地山水仍為勝景。某年盛夏時節,筆者和朋友曾從馬台石村向西,沿著去往夏邱方向的公路行駛,這一路之上,風光旖旎,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