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野十一縱長期執行戰略任務為什麽默默無聞?不善打硬仗是關鍵

2024-03-02歷史

1947年9月7日,粟裕指揮華野西兵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位於菏巨公路上的敵段霖茂率領的整編57師。

一番激戰下來,整編57師全軍覆沒,敵師長段霖茂也被我軍俘虜。當然,這場戰果對於華野過去動輒殲敵數萬人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卻是華野分兵外線以後,打的第一個大勝仗。

沒有人知道,粟裕在全軍包圍整編57師以後,還萌生了一個更大的想法。

沙土集戰役時,邱清泉之整編第五軍(段霖茂的整編57師隸屬於整編第五軍)為了馳援段霖茂,沿途更是不敢耽擱,至段霖茂全師覆沒之際,邱清泉的整編第五軍已經行進之鄆城以南,處於被我軍合圍中。

邱清泉驚慌失措之余,急忙向蔣介石求援,蔣介石接到訊息後,立即下令,胡璉率整編十一師乘火車北進,馳援邱清泉。

考慮戰場形勢變化,粟裕決定,以一部兵力繼續圍攻邱清泉,營造積極攻勢,趁機調動主力南下,集結於曹縣地區,把胡璉的整編十一師也一並殲滅。

粟裕最擅長打這種大規模的運動作戰,加上華野各部此前吃過胡璉的虧,此次一聽說要打胡璉,各個精神振奮。

不過,邱清泉的實力並不弱,考慮再三,粟裕只好給宋時輪發報,要他無論如何頂住,並向中央請示,調王秉璋晉冀魯豫野戰軍十一縱配合。

中央後來特意批示同意。

王秉璋的晉冀魯豫軍區十一縱也就是後來的中野十一縱。

土山集一戰(曹縣戰役),王秉璋率領十一縱與邱清泉周旋,盡管此戰未能按照戰前計劃的那樣吃掉整編十一師,然而王秉璋率領十一縱竟然能夠牽制住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五師,無疑讓人很刮目相看。

中野十一縱後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日子裏,一直歸華野指揮,還參加了後來的豫東戰役。

之所以形成這樣奇特的隸屬關系,這還要從中野十一縱執行的任務說起。

在挺進大別山之前,劉鄧首長率領的晉冀魯豫根據地是我軍面積最廣、人口眾多的根據地之一,所以兵力上也在各大根據地之上,應該說在當時能比肩的就只有晉察冀根據地。

全面內戰爆發後,晉冀魯豫軍區也抽調各個軍分區的部隊組建野戰軍,甚至還組成了25個團的架子,準備隨時開赴東北。

晉冀魯豫軍區成立野戰部隊後,最早只有四個縱隊,即一縱、二縱、三縱、四縱,包括稍晚兩個月成立的六縱,這五個縱隊可以說是晉冀魯豫軍區最強戰鬥力的部隊。

雖然後來幾經變化,但這五個縱隊大致上並沒有太大變化,像一縱從晉察冀回來後合並了七縱,但仍然稱一縱,還比如中央一開始想調四縱到東北(後來沒去),組建了八縱,四縱和八縱合並後,仍然稱四縱。

這裏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就帶著除了四縱以外的所有部隊,因為那時晉冀魯豫軍區為了執行中央戰略部署,的確是掏空了家底,包括四縱在原定方案中,也是要調到陜北去保衛黨中央的。

至1947年6月,晉冀魯豫軍區的部隊已經發展至42萬人,野戰縱隊五個,各個二級軍區所轄的獨立旅也超過了十個。

也正因為如此,當劉鄧率領軍區主力南下的時候,各二級軍區的獨立旅又被抽調起來,組成野戰部隊,保衛根據地。順便給挺進大別山的主力提供支援。

1947年7月2日,根據中央命令,晉冀魯豫軍區成立了九縱、十縱、十一縱、十二縱。

不過,成立畢竟稍晚一些,加上一開始是由地方部隊組建,戰力上與先期組建的五個縱隊自然有些許差別。

九縱成立後不久,即在中央指示下,與四縱以及起義部隊38軍組成陳謝集團挺進豫西,策應挺進大別山的劉鄧大軍。

十縱在一段時間裏,一直負責劉鄧大軍的後勤補給,包括兵員補充,所以十縱也有劉鄧大軍「輜重隊」的說法,嚴格意義上來說,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後很難立足,十縱負責的任務一直不小。

十二縱後來也跟著劉鄧主力南下大別山地區,並且與十縱一起構成了 新建軍區和軍分區的基幹部隊。

唯一漏掉的十一縱,他們其實承擔了一個很關鍵的任務。

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之際,十一縱承擔的主要是掩護主力部隊的任務。

1947年8月,就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之際,王秉璋率十一縱突然掉頭北返,並公開打出劉鄧大軍主力的旗號,吸引敵人的目光,從這天開始,十一縱就等於脫離了野司指揮,進入了獨立作戰。

當時,為了策應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華野一分為二,陳粟率領西兵團主力進軍魯西南,於是有了十一縱後來長期和華野在一起配合作戰。

不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十一縱都是單獨活動。

當然,對於時任縱隊司令員的王秉璋來說,更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王秉璋是寧都起義後參加的紅軍,原來在馮玉祥西北軍無線電學校學習過,因此算是一個技術性的人才,參加紅軍以後一開始也只是負責通訊工作,後來才被調到了作戰部隊,先後出任過 紅一軍團 第一師司令部參謀、補充團團長、教導營副營長、紅一軍團司令部軍事教育科代科長、紅一軍團司令部作戰科科長。

抗戰爆發後,王秉璋任八路軍115師作戰科科長。

對於絕大多數熟悉王秉璋的人來說,他是很善於帶兵打仗的。

以一個例子來說明。

1940年,王秉璋調任魯西軍區司令員兼教三旅副旅長,時任旅長的楊勇讓王秉璋專門負責部隊訓練工作。

教三旅成立之初,部隊的戰鬥力其實很差,雖然抗日的積極性很高,但不註意掌握作戰的方式方法,導致空有熱情卻難有實效,當時部隊下轄三個團,除了抽調來自老部隊組成的七團稍有戰鬥力外,八團、九團都很難撐得起場面,以至於連根據地的百姓也都說:

「七團打,八團看,九團圍著轉。」

王秉璋一上任,就立刻展開對部隊的訓練工作,並著重加強戰術訓練,特別是在針對日軍層層堡壘逐步蠶食根據地的情況下,進行的反碉堡作戰。

一開始眾人很不以為然,覺得只要拿下敵人碉堡就可以,可王秉璋卻用生動的一課,闡釋了什麽叫戰術。

王秉璋在進攻碉堡過程中,采取了交通壕迫近戰術,每次作戰都能以較小代價拔掉敵人據點碉堡,令不少戰士們信服,教三旅後來有了很大的提升,也得益於此。

1942年,王秉璋又調任湖西軍分區司令員兼教四旅旅長,當時湖西地區處於敵偽頑三股敵人壓迫之下,甚至在根據地周邊「三裏一碉堡,十裏兩方城」,甚至還有不少幹部也開了小差。

王秉璋一上任就扭轉了頹勢,並利用交通壕迫近戰術來,逐步拔掉敵人碉堡據點。

1943年7月,王秉璋發起「反碉堡戰役」,僅一個晚上加一個上午的時間就拔掉了敵人130多座碉堡,殲敵近萬人,而自身傷亡只有百余人。

得益於王秉璋的推廣,「交通壕近迫作業攻堅戰術」成功在全軍推廣開,甚至後來還成為我軍在解放戰爭時期,攻打敵人堅固城市的必勝法寶。

王秉璋率十一縱在魯西南「大鬧天宮」,並不是要他發展根據地,而是要他牽制敵人。

當時,魯西南地區盤踞敵人重兵,其中不乏像邱清泉整編第五師這樣的五大主力,如果被敵人尋覓到蹤跡,就不是那麽容易脫身。

可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王秉璋率十一縱展開「蛇皮走位」,利用敵人大兵團間的空隙,來回走位穿插,甚至還時不時的抓住敵人的空擋,狠狠的咬上一口。

不過,也要說明一點的是,王秉璋的十一縱之所以能如此順滑走位,主要也是因為敵人沒把他們當回事兒,因為華野七月分兵後,主力也進入了魯西南地區,極大的吸引了邱清泉、胡璉等人的目光。

1947年9月,華野西兵團籌劃沙土集戰役時,中央就把十一縱順勢劃歸華野指揮。

按說像阻擊戰這樣難打的戰役,不太適合像十一縱這樣的部隊去硬頂,頂的如果不好,沒準自己有全軍覆沒的可能,況且打的還是邱清泉的整編第五師。

可出乎粟裕預料,十一縱不僅頂住了,而且還一直扛到了後來曹縣戰役打整編十一師。

有意思的事,華野後來遵照中央指示南下豫皖蘇,也在後方留下宋時輪的十縱與中野的十一縱配合,繼續在魯西南牽制邱清泉、胡璉。

王秉璋依然采取「蛇皮走位」,在隴海線附近來回穿梭,來回的調動敵人。

邱清泉被王秉璋纏的一個頭比兩個大,想幹脆扔下不管也不行,想要集中精力處理也不行,畢竟此時陳粟率領大軍已經挺進豫皖蘇,不能為這支部隊分心太多。

1948年5月9日,根據中央指示,已經轉出大別山的劉鄧大軍正式改稱中原野戰軍,當時中野下轄七個縱隊,其中一縱、二縱、三縱、六縱就是挺進大別山的部隊,四縱、九縱是原來的陳謝集團主力,最後一個就是十一縱。

也許有人會問,十縱、十二縱去哪兒了,實際上當時十縱、十二縱已經作為新建軍區和軍分區部隊下放到了地方,已經不在作為主力部隊。八縱、十三縱當時正跟著徐向前在山西(後來成了華北第一兵團,不隸屬於中野)。

十一縱能與諸多老牌縱隊並列,也足以說明他們在1947年年中島1948年年中這一年的貢獻。

只是實力上相比仍差些。

在粟裕鬥膽直陳後,中央決定放棄渡長江的想法,留華野、中野在中原地區打大仗,十一縱作為主力縱隊。

豫東戰役是中野華野兩大野戰軍首次配合作戰,十一縱也積極參與其中,但無奈自身實力與主力縱隊相差很大,後來更是在阻擊黃百韜兵團時遭到重大損失,戰後三個旅縮編為兩個。

中野十一縱發揮的作用,更大程度上是在戰略上,特別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這段時間,加上王秉璋的個人能力,所以十一縱得以充分發揮,可到了打大規模的殲滅戰的時候,各縱隊之間的配合就成為關鍵,十一縱沒打過這樣的仗,加上自身實力不足以支撐,所以鮮有戰績。

1948年年底,十一縱正式歸建中野,1949年全軍統一番號,十一縱正式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七軍。

1950年2月,以第二野戰軍兼西南軍區,十七軍軍部兼貴州軍區安順軍分區、第49師兼興仁軍分區、第50師兼鎮遠軍分區、第51師兼都均軍分區。十七軍的番號至1952年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