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30年前,山西發現古戰場,屍骸如山、怨氣不消,白起:我活該冤死

2024-06-01歷史

在陽光普照的華夏大地上,曾經發生過一場空前殘酷的大屠殺。屍骨無垠、鬼氣森森,這片土地上怨氣繚繞,久久無法消散。就連當事人白起,這位當世無雙的名將,臨終前也不禁自嘆:"我白起有何罪,竟然至於如此?"白起為何會有如此悲慘的下場?又是何種力量,將一代名將推上了絕路?這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驚天秘密,讓白起自己也覺得"該死"?

人間煉獄:長平古戰場

曠野綿延,殘陽如血。在山西高平城北10余裏的長平村,一片死寂的疆場上,屍骨橫陳,腥風陣陣。這便是戰國時代那場空前慘烈的長平之戰的古戰場遺址。

漫步於此,不禁心有余悸。泥土中隨處可見燒焦的骨骸,坑坑窪窪皆是腐屍遺骸所致,鐵銹般的枯草間還殘留著歷經千年而不曾消磨的血漬。成片的箭簇、刀甲和戰馬遺骸更是袒露著硝煙未盡、殺戮方休的殘酷真相。

長平古戰場由一條狹長地帶組成,總面積竟達三百余裏。背靠群山,地形曲折,將趙軍層層包圍,連趙括都未曾料到,自己竟陷入了這個巨大的殺陣之中。

地理環境固然利於秦軍發起伏擊,令趙軍逐步落入被動,但真正令長平古戰場成為人間地獄的,是那場曠日持久、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戰況一直膠著難解,雙方你來我往,無休無止。原本皆是家國爭雄下絕處反擊,但層層環環相撲,手無縛雞之力,內憂外患,人心喪盡。漸至後期,趙軍已無力作戰,唯余絕望與死路一條。

歷史學家考證,這場戰役持續長達三年之久,雙方動用兵力高達百萬人次。尤以趙軍傷亡為最,所率四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沒,僅剩下240名未及軍齡的幼童。而秦軍雖取得最終勝利,但前後陣亡亦達二十余萬人次。如此大規模的戰爭,是否真有必要如此拼殺?種種疑問令人深思。

長平古戰場的荒涼蕭條透著濃濃的怨氣。時至今日,依舊有當地人在此處遭遇非分之禍。漢唐時期,就有文人墨客稱此地為"殺谷",陰森恐怖,鬼氣森森,怨氣深重。唐朝玄宗曾在此建廟超薦,還曾親自剖腹為骸骨們超渡。【高平縣誌】亦記載,歷代當地村民不時田間撿獲骷髏白骨,隱隱皆聞野地野林中夜夜鬼哭狼嚎,人跡罕至,實在可怕至極。

人們才驚覺,這場足以載入史冊的戰役,不僅是兩國百年恩怨的縮影,更是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深重創傷的印證。亂世飄蓬的群眾在戰火的洗禮下,只能緘默流離,任由身家性命被擊斃瀝血,唯有任由怨魂不散,附體於這片土地之上。

心狠手辣的白起

白起,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兼將領,史稱"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然而,這個光環加身的赫赫戰績之下,卻隱藏著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白起對敵手毫不留情,屢屢手段殘酷,堪稱當世"殺神"。

年少時代,白起家貧常陷囫圇,從農家苦兒走上戰場,幾經艱辛方才獲秦王賞識,逐步高升為秦國武安君。就是在這一過程中,白起漸漸將殺戮視為戰爭的最高準則。無論是伊闕之戰斬首二十四萬,還是華陽之戰再次全殲敵軍十三萬,再到沈趙將賈偃二萬精銳,幾乎每一次征戰,都伴隨著萬人空巷、肉泥橫陳的場景。

即使面對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百姓,白起也從未手軟。如臨沂水淹破楚軍鄢城城池,數十萬村民均遭波及,無一幸免。南韓軍潰敗之時更是被白起追奔逐北,盡數斬首五萬余人。

長平之戰或許是白起最為狠辣的一役。作為秦軍主帥,在圍殲趙括龐大四十五萬軍團之時,白起竟下令將全部俘虜坑殺,唯留下不到三百童子歸國。此番行徑,無疑是讓趙國遭受淪陷性打擊,家家戶戶無不因此陷入萬劫不復的深重創傷。

究其原因,有史學家認為白起之所以如此殘暴無情,與生平艱辛有著直接關聯。年少時為農家窮兒,生活窘迫,幾度賣身為奴,豐衣足食實為奢望。後雖得秦王賞識,仕途坦蕩,然而艱苦的來路和貧苦的陰影始終無法逃脫,這造就了白起性情彪悍、對敵手無情的個性。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白起對生命的無情,乃是出於其軍事策略的需要。戰國時代,地盤小國林立,必須要想盡辦法消除隱患,徹底摧毀敵手的實力,方能在混戰中生存下來。白起屢次殲滅戰的思路雖殘酷,但卻是有效地為秦國在六國爭霸中贏得先機。

無論如何,白起的所作所為確實引發了一些爭議和反思。即便在那個動蕩年代,白起對待敗軍和平民的手段也實在過於血腥,難怪讓當世和後世人側目。

到底是生活磨煉的糖漬還是理性的軍事戰略,抑或是單純的權力令人瘋狂,我們已無從得知白起當年的真實想法了。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軍事才能出眾的名將最終也因為與時人格格不入的作風,而遭到了可怕的下場,著實令人深思。

大秦昭襄王的陰謀

秦昭襄王,名藍田,是戰國後期秦國的一代明君。在他的統治下,秦國進一步擴大版圖,加速了統一六國的行程。然而,就在這股前所未有的興盛氣象之下,昭襄王卻暗中懷有一顆妒忌之心,最終導致了名將白起的慘死。

事情要從長平之戰說起。這場決定秦趙存亡的大戰,昭襄王曾親自督戰,力挺白起剿滅趙軍。而在戰事的最後關頭,昭襄王終於等來了白起的絕殺。憑借著超絕的軍事才能,白起無情地坑殺了趙軍四十五萬大軍,僅剩下不到三百童子,給趙國帶來淪陷性打擊。

可謂既狠辣又高明,昭襄王本應為之歡欣鼓舞。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全軍凱旋之時,昭襄王竟然對白起懷有深深的忌憚和猜忌。有學者考證,昭襄王害怕白起功高震主、居功自傲,進而對王權造成威脅。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昭襄王的擔憂也不無道理。畢竟白起戰功赫赫,屢建奇勛,在軍中聲望極高,加之性格彪悍暴虐,確實容易令人生疑。而身為君主,昭襄王自然不願意自己的權威受到威脅和挑戰。

於是,昭襄王暗中設計對付白起。首先是故意刁難白起,在軍餉和賞賜方面予以克扣。其次則是故意孤立白起,不與其他大臣往來,生怕白起在朝中結黨營私。最為可怕的是,昭襄王竟暗中派人暗算白起,期望能借機除掉這個心腹大患。

果不其然,在長平余威未去之時,白起因為負傷而臥病在床。這正是昭襄王設計已久的時機。他派遣親信持賜劍而入白起府邸,當著白起面前斥責他罪該萬死,並親口下令白起自刎以謝罪。雖然白起極力哀求寬恩,但最終還是被迫揮劍自盡,就這樣死於君王的陰謀之下。

如此一來,原本功高蓋主的白起瞬間化為棄子,帶來的沖擊也是可想而知的。秦國上下為之震驚,白起的影響力頓時大減。一時間,朝野上下盛傳昭襄王妒賢嫉能,私忍不平。不過,作為一代明君,昭襄王也的確具有過人的睿智和手腕,竟能孤註一擲,一舉除掉了人人自危的白起。

昭襄王刻意淡化白起在長平之戰的貢獻,反而大加欽賞廉頗等人,意圖扭轉白起在軍中的高人氣。從這一點來看,昭襄王對統治地位的固守和維護著實做到了極致。但不可否認,他對白起的陰謀卻也引發了無盡的怨恨和遺憾。

怨氣繚繞的冤死英雄

白起死後,昭襄王並未就此善罷甘休。為了徹底抹殺白起的威望和聲名,他做出了一系列有違常理的荒唐事。

首先,昭襄王下令在秦國境內禁止提及白起的名字,對於在朝中或軍中津津樂道白起戰功者一律重罰。他還命人撰寫批判白起的文書,意圖讓白起在史書中名聲掃地。禦史大夫不得已將白起貶為"暴虐昏庸、罪大惡極之人",把他萬古功勛全數抹去。

更為荒唐的是,昭襄王竟派人在白起陣亡戰場上焚香祭祀,汙蔑白起身為"暴戾之鬼",並將其先人骨殖一並焚毀,切斷白起的香火。他還叨擾百姓,在周邊民居設定神壇敕令人們定期焚香謗罵白起,若有違者嚴懲不貸。

就這樣,一代名將白起竟被君主妒忌而淪為泯然眾人的遺臭萬年。昔日同袍親友無不噤若寒蟬,生怕家徒四壁。連白起的子孫後代也不得已將姓氏易為張家,從此與白起這個罪名再無瓜葛。

作為昭襄王的嫡親弟弟,白起死後,賁昭僥幸獲賜白起家產一部份。然而賁昭深知兄長的陰狠手腕,生怕被牽連而不得不連夜舉家遠走高飛,一去不復返,自始白起族譜也就此中斷。

雖然經歷如此屈辱,可白起的英名並非就此消失。相反,他留下的武名震懾四方,聲震古今。後世史書中對白起的評價也重拾正面,許多著名學者如司馬遷、桓寬等人都極力為白起正名,並將之視為永垂不朽的軍事家和英雄人物。

更令人扼腕的是,生前遭此屈辱的白起,死後竟成為冤魂,流浪在曾經戰功赫赫的長平古戰場。一度令這片區域妖孽橫行,鬼哭狼嗥,村民膽戰心驚。據【劍南詩格】記載:"沙場千裏鬼氣森森,白骨如山,難辟其魂魄。"

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有蔔者發現這片古戰場上白起英靈徘徊,並建廟超度,才得以安息。不過村民們至今仍相傳,每至夜闌人靜之時,長平一帶依舊能聽到馬蹄聲陣陣,似乎白起在重現當年的決戰時刻。可見,縱然千年已逝,白起亦未能釋懷生前的屈辱冤死,終世難忘執劍臨陣的悲壯景象。

後世反思與警醒

縱觀白起的一生榮辱沈浮,令人深有感觸。他立下赫赫戰功,不但為秦國掃清了統一六國的障礙,更開創了中國統一的先河。然而,他卻被昭襄王妒忌殺害,最終遭受誹謗、被剝奪榮譽,甚至連先人骨殖也不能幸免。

白起的慘遭迫害,引發了歷史上對昭襄王的強烈批評。後世學者如班固、司馬貞等人直指昭襄王"暴戾冥頑"、"狹隘倔強"。他們認為,昭襄王對白起實在過於猜忌和報復,沈溺於私忿而失去了寬厚大度的君主風範。

此外,也有學者從另一角度分析白起的命運。他們認為,白起性情太過暴虐,在戰亂年代屢建奇勛,威名自然令君主膽戰心驚。白起若能體恤昭襄王的處境,保持低調謙遜,事態或不至於如此。

不僅如此,白起的死亡折射出戰國時期黑暗的一面。那個動蕩殘酷的年代裏,人命關天、陰謀算計、勾心鬥角無處不在。縱然身居高位,安危仍然無時無刻不在威脅之中。正如史書所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一切都標誌著,秦國的統一並非建立在人性化與寬容之上,恰恰相反,背後伴隨的是鐵腕手段和大量人禍。盡管秦昭襄王憑借妒賢嫉能的手段,成功達到了維護王權的目的,但這反映出當時王朝更換時統治集團內部的激烈鬥爭和黑暗面。

更進一步來看,白起死後遭受的誹謗和冤屈,折射出當時文人士大夫為了保住地位和生命而不得不屈服於專制暴政的無奈。他們不敢違抗君王,只得違心抹黑白起英名,為昭襄王的罪行開脫和遮掩。

歷史究竟會如何評價白起和昭襄王,已非我們所能主導。但至少白起最終被人們銘記於心,死後成為民間傳說中不得超渡的孤魂野鬼,足見其遭受的冤屈之深。相較之下,昭襄王雖然一時名垂青史,但其妒忌小人和昏庸無道的一面也被人們唾棄,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