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能被呂布起外號的男人:猛將張飛

2024-02-07歷史

中平元年(184年)的陽春時節,萬物復蘇,生機盎然。在一處桃花飄零、紛飛如畫的園林之中,三位意氣相投的青年才俊共聚一堂,焚香盟誓,一同立下「忠心報國,安撫民生」的莊重誓言。自此,三兄弟並肩奮鬥,共同開創輝煌事業。

這場既唯美又莊重的桃園三結義,堪稱【三國演義】中的經典之首。雖然情節源於小說家的創作,但三位主角——劉備、關羽、張飛所展現出的超越君臣之誼和生死之交的情感,卻是歷史上真實且感人的一幕。劉備作為當代英勇的領導者,關羽和張飛猶如他的左右得力助手。在蜀漢政權從初創至鼎盛的發展歷程中,關羽、張飛始終追隨劉備,給予他強有力的支持和鼓舞。關羽作為家喻戶曉的華夏戰神,自然無需贅述,然而在這段歷史中,張飛又有著怎樣的赫赫戰績呢?

張飛,字益德,與劉備同籍幽州涿郡。早年,張飛乃一二十余歲的熱血青年,機緣巧合結識了漂泊江湖的關羽。彼此了解後發現,關、張二人都懷有復興漢室、安定天下的崇高誌向。因此,他們攜手加入劉備領導的起義軍,共同踏上了充滿傳奇、風雲變幻的三國征程。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猶如東漢末年的卓越組合,始終攜手同行,引人矚目。盡管他們的勢力在當時群雄中並非最為強大,但三人共度時光、並肩作戰,致力於謀求天下大義,這份情誼和執著,令人敬仰不已。劉備作為長兄,是三人的核心,他致力於在混亂時代為兩位弟弟照亮一條正道;張飛和關羽則忠誠無悔地追隨大哥,既是戰場上的將領,又是劉備身邊的貼身護衛,肩負起守護劉備安全的重任。他們猶如兩道堅固的屏障,共同支撐起劉備的事業和夢想。

盡管我們無法確鑿劉關張三人是否舉行過結拜儀式,但史書中明確表示,鑒於關羽年長幾歲,張飛將他視為親哥哥一般尊敬。關於三人之間的情誼,史家用「恩若兄弟」予以描繪。張飛,作為三弟,正值青春洋溢、夢想起航的時光,有幸遇見明主、賢兄,從而開啟了躍馬橫刀、沙場笑傲的暢意人生。

無疑,創業階段的歷程充滿了艱辛與挑戰。在劉備創業的十幾年裏,他所領導的團隊人才短缺、兵力薄弱,常遭遇敗績,且無一穩定根基。在此期間,張飛毅然跟隨劉備投身戰場,勇猛對抗袁紹、奮力攻打黃巾軍、堅定對峙袁術,歷經無數風險,於亂世群雄中砥礪前行。盡管處境艱難,張飛和關羽始終忠誠無二,堅守劉備身旁,助其化險為夷,屢次重生。

在一次次戰役中,他們三人展現出不容小覷的真正實力,甚至讓敵方的領袖和知名人士都對他們刮目相看。當劉備投靠曹操時,曹操曾表示:「如今世上的英雄,只有您和我。」他的謀士程昱也提到,劉備享有盛名,關羽、張飛則具有無人可擋的勇猛。郭嘉更進一步認為,關羽、張飛不僅是萬人敵,且他們對劉備的忠誠至死不渝,絕不能忽視。在孫劉聯盟期間,周瑜也確信,劉備是一位英勇的梟雄,而關羽、張飛則是威猛的熊虎之將,未來必定不會久居人下。

在【三國誌】之中,關於張飛早期的戰功記載較為匱乏,然而篇章開篇即描繪了張飛一次神勇的擊退曹軍之舉,使其登場便光芒四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調動五千虎豹騎精銳追擊劉備,由於劉備攜帶民眾渡江,行軍速度受限,僅一日一夜便被曹操的精銳騎兵追上。在此危急關頭,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挺身而出,勇救主公,與此同時,張飛亦立下不朽戰功,譜寫青史。

在最為緊要的關頭,劉備未能及時帶 妻兒離去,僅攜同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人匆匆忙忙地展開逃亡。當他們抵達當陽長阪坡時,劉備等人繼續前行,趙雲則未知何時獨自折返,回去拯救幼主。張飛則帶著二十名騎兵,負責斷後。史書對這一幕的描繪簡潔而生動:「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宣稱:‘我便是張益德,有膽量者可來一決生死!’敵軍皆不敢靠近,因此得以脫險。」

張飛雄踞橋頭,與對岸的曹軍遙相對峙,猶如一夫當關,牢牢守衛著過河的唯一通道。他雙目圓睜,矛指胸前,激昂高喊:「吾乃張益德也,何人敢與我決一死戰?」正是這一聲驚天動地的怒吼,使得一眾虎豹精兵心生畏懼,無人敢上前挑戰,從而確保了劉備的安全撤離。以二十人令五千兵馬退卻,無疑是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談及張飛的形象,人們普遍憶起「豹頭環眼、燕頷虎須」,這無疑是源於民間文學的深刻再創作。然而,透過張飛咆哮擊退曹軍的場景,我們不難想象他威風凜凜、勇猛剽悍的模樣,猶如虎豹般威嚴,鷹燕般敏捷。在傳統武術領域,少林寺的七十二絕技中有一項名為「獅吼功」,能使練習者發出傳及數裏外的激昂之聲,令聞者肝膽俱裂、不戰自敗。令人好奇的是,張飛的怒吼與佛教中的獅子吼是否別有洞天、異曲同工之妙?

通常而言,張飛的形象給人留下勇猛、莽撞的印象,然而此事卻揭示了其性格中粗獷與細膩的並存,武勇之中更蘊含著謀略。他憑借卓越的武藝,堅守要地,巧妙利用天然地利之河水,與敵軍對峙。張飛深知人心理,借助萬人敵的名號,向敵軍發出挑戰。他精湛的武藝透過咆哮之聲得以傳揚,既展示出超凡功夫,又營造出俯瞰群雄的聲勢,從而達到震懾敵軍的目的。在曹軍眼中,這位巨漢的武藝堪稱舉世無雙,單打獨鬥毫無勝算;而他的高昂士氣,令人疑慮背後是否隱藏著眾多伏兵?因此,曹軍在心存疑慮之際,已先自怯戰,最終不敢向張飛發起挑戰。

古人的惜字如金,為小說家提供了二次創作的廣闊空間。【三國演義】中,對張飛的這段描繪更為鮮活。講述趙雲七進七出救出阿鬥,疲憊不堪地趕到長阪坡,恰好遇見在此接應的張飛。趙雲離去後不久,曹操的大軍瞬間追擊而來,領軍者包括曹仁、李典、夏侯惇、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諸位上將。張飛遙望見後方有一青羅傘蓋,判斷應是曹操親臨,於是刻意布下疑陣。

初始文本中的語言風格較為激昂,以下是對其進行嚴謹、穩重的修改:他首先發出一聲如雷鳴般的咆哮:「我乃燕人張翼德!何人敢與我決一死戰?」曹軍聞之,無不驚懼;曹操也急忙撤去傘蓋。張飛接著喝道:「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見他英勇無畏,遂生退意。

緊接著,張飛發出第三聲咆哮:「戰又不戰,退又不退,究竟是何原因!」喊聲未落,曹操身旁的一員部將已嚇得肝膽俱裂,墜馬而亡。曹軍瞬間鬥誌全無,紛紛潰逃。一時間,丟棄武器、頭盔者無數,人群如潮水般湧動,戰馬如山崩般奔騰,大軍在慌亂中相互踐踏,傷亡慘重。正如所言:「長阪橋頭殺氣騰騰,橫槍立馬雙眼圓睜。一聲咆哮如雷震,獨自令曹軍百萬兵馬退卻。」

史書記載,長阪坡之戰後,張飛隨同劉備參與了赤壁之戰、荊州爭奪等重大戰役,助力劉備掌控了大半荊州地區。隨後,劉備遵循諸葛亮隆中對的策略,於建安十七年(212年)再度謀取益州,留置四位最信任的將領守護荊州,他們分別是諸葛亮、關羽、趙雲以及張飛。在守衛荊州的期間,東吳曾派遣使者迎回孫夫人,張飛與趙雲共同部署兵力截江,並在關鍵時刻成功奪回被孫夫人攜帶的幼主阿鬥。這便是張飛忠誠護主的又一佳績。

次年,劉備與益州牧劉璋關系惡化,此時軍師龐統意外身亡,張飛、諸葛亮、趙雲三人臨危受命,領兵入蜀以支援。張飛所部一路勢如破竹,直至江州,卻遭遇了頑強抵抗的守將嚴顏。這座小城池終究難以抵擋英勇善戰的張飛,迅速被攻陷,嚴顏也被生擒至張飛帳下。張飛面對拒降的嚴顏,脾氣暴躁,徑直責問道:「我大軍壓境,為何不速降,竟敢頑強抵抗?」嚴顏則傲然回應:「爾等先侵犯我州郡,我益州人唯有舍生取義,未曾有降將之例!」張飛聞言,怒不可遏,立命將嚴顏推出去斬首。然而,嚴顏臨死之際,面色從容,淡然地說道:「既已決意斬首,何須憤怒至此?」

這句回應使得張飛心緒平復。雖性格魯莽,但他敬重那些大義凜然、無畏生死的英雄。嚴顏身為敵將,明知面前是英勇的張飛,仍堅守城池,孤勇無畏。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讓張飛深感敬佩。於是,張飛收回成命,將嚴顏視為貴賓,禮遇有加。

初始,劉璋邀請劉備入主蜀地,嚴顏惋惜地拍案而起:「此舉猶如人獨處無路可尋的深山,釋放猛虎以自衛。」盡管嚴顏在三國群英中聲名不顯,但他獨具慧眼,洞察到劉備才是亂世中益州的實際掌控者。城池失守後,他得到張飛的寬恕與禮遇,由擔憂轉為心悅誠服。因此,他不再固守初衷,甘願成為張飛的幕僚,為其提供策略謀劃,以一種超然姿態為蜀漢基業貢獻力量。

鑒於義釋嚴顏的事跡在蜀地廣泛傳播,張飛在繼續行軍的過程中,所向之處無不順利攻克,最終與劉備在成都會師。在益州局勢穩定後,劉備根據功勛進行獎賞,張飛與諸葛亮、法正、關羽三人一同獲得最高級別的封賞,這充分展示了張飛此次援軍征程的卓越戰功,對贏得益州之戰具有重大意義。

不久後,北方的曹操領軍南下,成功攻占漢中。漢中作為益州北部的屏障,一旦失守,整個蜀地便處於曹軍的威脅之下。古人曾有言:「漢中是益州的咽喉,關乎生死存亡,若失去漢中,便意味著失去蜀地。」因此,曹操的進攻令蜀地百姓深感震動,每日驚慌不已。後續,曹操留下張郃、夏侯淵等大將鎮守漢中,同時指令張郃尋機進犯巴西郡,並將巴西百姓遷徙至漢中。

建安二十年(215年),擔任巴西太守之職的張飛,肩負起保衛地方的職責,迅速調動精銳部隊萬余人進行反擊。他率軍抵達宕渠地區,與敵將張郃展開會戰,雙方對峙長達五十余日,互有勝負,戰局陷入僵局。轉折點在於張飛果斷出擊,這也使他的人生迎來了輝煌一戰。在戰事進行的數十日內,張飛一面應對張郃的進攻,一面秘密偵查地形,尋找險峻山道的狹窄之處。

在確定最佳作戰路線後,張飛主動發起進攻,引導張郃大軍進入險境,使其行動受阻,首尾難以相顧。憑借過人的勇猛戰鬥力,張飛迅速將張郃主力部隊擊潰。最終,張郃只能棄馬,僅率數十部下艱難攀爬山崖逃生,巴西郡因此得以安寧。巴西一役,張飛展現了卓越的武藝與謀略,堪稱「萬人敵」;而這場勝利不僅確保了巴西全境的安全,還為後續戰事的全勝奠定了基礎。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漢中之戰以劉備軍隊的勝利告終,劉備晉升為漢中王,蜀漢政權步入全盛時期。

歷經漫長歲月,張飛忠誠相伴劉備,投身於南征北戰之中,見證了其創業時期的艱辛與輝煌。盡管張飛性格並非完美無缺,戰功亦非最高峰,但其對劉備的忠誠勇猛、一生不渝的情誼,毋庸置疑。劉、關、張三兄弟,締造了三國史上最為感人至深的君臣兼兄弟的佳話,成就了劉備的宏大帝業,亦成就了關羽和張飛的永恒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