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38年,陳毅離開茅山乾元觀道長密信召回弟子,警告道觀將有

2024-01-28歷史

1938年,陳毅離開茅山。乾元觀道長密信召回弟子,警告道觀將有滅頂之災。

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如果您不吝嗇點選一下「關註」,不僅可以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還能帶給您獨特的參與感。

我們由衷感謝您的支持。

前幾天偽軍傳出的日本人清山計劃果然是真的。幸運的是,他提前給觀外的弟子發出了密信,讓他們回觀把祖宗們留下的貴重物品帶走了。

惠心白回望松風閣,仿佛昨日與陳毅共商抗日之策的場景歷歷在目。此時,陳毅已率軍前往溧陽。作為熟知軍隊行動的他,不可避免地將遭受日本鬼子嚴酷的拷打。

惠心白已做好為國捐軀的準備。三個小時後,當日本鬼子的刀刃抵住他的胸口,他平靜地說:「我無可奉告。」

惠心白與陳毅之間有何淵源?是什麽讓他冒著風險去援助新四軍?面對強大的日軍,惠心白能否平安脫險?在新四軍出發的前一天晚上,陳毅向惠心白詳細披露了部隊的最新動態,寬慰他不必擔憂,新四軍一定會回來的。

軍隊出發的次日,惠心白親自護送了30多公裏,二人依依惜別。惠心白看著陳毅漸行漸遠的背影,心中默默念道:「這或許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了。」

在抗日戰爭的年代,惠心白親歷了茅山地區的鬼子和偽軍的暴行。而茅山地區的安寧,離不開新四軍的守護。如今陳毅已經離去,乾元觀與新四軍一直保持聯系,因此成為了日偽軍調查的目標。

惠心白意誌堅定,即使付出生命,也絕不會向日本鬼子泄露新四軍的最新情報,否則將永遠背負罪名。回到觀內後,他立刻寫下了一封信給正在外地傳道的兩位高徒,讓他們收到信後立即返回茅山,否則乾元觀將面臨滅頂之災。

惠心白望著兩名徒弟,深情地說:「鬼子為了找尋紅軍的線索,定會徹底搜查乾元觀。我們觀內珍藏著祖先們傳承下來的寶物,一旦落入日軍手中,我將無顏面對祖先。

因此,你們需要負責將寶物運走,務必保管好它們。」 兩名高徒將觀中的珍寶裝箱,眼含淚花,與師父告別,踏上了新的征程,他們將前去傳播道義。

惠心白環顧四周,發現大部份道士都隨紅軍離開了,現在道觀裏只剩下3名小道士和12位元老道長。 盡管只剩下少量的道長和小道士,但他們依然堅定地堅守在道觀,傳承著祖先的道義,等待著紅軍的歸來。

他讓最年輕的小徒朱易經前往南京城,60多裏外購買生活物資。盡管朱易經快速行動,但這次旅程可能需要他一周以上的時間。

起初,朱易經對師父為何要他去如此遙遠的地方感到迷惑,但他依然聽從了師父的安排。多年後回憶起這件事,朱易經才明白,惠心白道長是出於對他的保護,擔心他與前來搜查的日軍發生沖突,因此特意安排他到那麽遠的地方。

惠心白面對日本鬼子的威脅,堅定地說:「我不知道。」他寧願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透露新四軍的下落。盡管日本軍人威脅要殺掉道觀中的所有道士,惠心白仍然沒有改變自己的態度。

最終,他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自己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

惠心白內心痛楚難忍,但他的嘴卻無法發聲。看著一個個道士在他面前倒下,他的憤怒如火燃起,以無畏的勇氣,保護了紅軍的秘密。

最後,道士們被日軍全部殺害,他們的屍體被丟入山谷,乾元觀被日軍放火燒毀。當朱易經返回乾元觀時,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廢墟,道士們早已無處可尋。

最後,在村民的幫助下,朱易經在半山腰找到了惠心白等道士的遺體。

朱易經在悲痛中為師父和師兄的遺體舉行了葬禮,然後孤身踏上了找尋紅軍的征途。乾元觀與新四軍的聯系緊密,為何日本鬼子在此地拼命搜尋陳毅領導的新四軍的蹤跡?

惠心白與新四軍的聯系始於1938年,那時日本侵略者已經占領了華北地區,他們的魔爪也伸向了江南,曾經平靜的江南地區也陷入了戰爭的深淵。

陳毅在1938年5月帶領新四軍前往蘇南茅山地區,欲在此建立新的抗日革命根據地。一旦茅山成為根據地,可以對周邊日軍進行遊擊戰,對其統治造成嚴重打擊,同時降低紅軍的犧牲。

然而,新四軍在茅山尚未穩定立足時,偽軍和日軍就開始輪番進攻,意圖完全封鎖陳毅率領的新四軍分隊。

在陳毅睿智的領導下,新四軍透過激戰,成功地擊退了敵人。然而,紅軍因為對地形不熟和武器裝備簡陋,損失了不少戰鬥力。

附近的日偽軍時刻虎視眈眈,使得紅軍很難有機會將急需的藥品及時送到,這給紅軍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為了搶救受傷的紅軍戰士,一位村民挺身而出,指引他們前往茅山深處的乾元觀,那裏有一位名為辛三仙的高明醫生,偶爾會給山下的人們看病。

陳毅聽後欣喜若狂,如果能找到辛三仙,或許能解決戰士們的藥物問題。於是,陳毅在兩名士兵的陪同下,踏上了前往乾元觀的征途。

經過一番艱辛的尋找,陳毅來到了一個修行的地方。然而,開門的道士告訴他,這個地方並沒有辛三仙這個人。道士急匆匆地關上了大門,警衛員感到疑惑,懷疑是不是那個村民欺騙了他們。

然而,陳毅看到道士慌忙躲閃的樣子,立刻明白了發生了什麽。

他面帶微笑向警衛員解釋說:「聽村民們講,辛三仙是因為不為鬼子和偽軍看病,才逃到這座深山的。剛才那位道士看到我們穿著軍裝,所以誤以為我們是來抓辛三仙的。」

陳毅決定第二天改換裝扮後再次拜訪辛三仙。道觀裏,當關門的道士看到陳毅一行人離開後,悄悄走進內堂。辛三仙和惠心白道長正在那裏下棋。

兩人都對陳毅一行已經離開感到有些疑惑。

惠心白問辛三仙:「他們並未強行闖入,說明不是偽軍或鬼子,但身著軍裝,那他們是屬於哪一支隊伍呢?」辛三仙回答:「我聽聞昨日茅山來了一支紅軍部隊,他們不搶奪百姓財物,還熱心助人,是一支嚴守紀律的好軍隊。

那三個人可能是紅軍,如果他們是為了抗日救國而來,或許我們可以考慮協助他們。」

棋局結束後,兩人達成共識,若紅軍明日再來,惠心白白先主動嘗試摸清其真實意圖。次日,陳毅以商人身份再度造訪乾元觀,惠心白未識破其偽裝,而是詢問其此行目的。

陳毅聲稱欲拜見辛三仙,並自稱是新四軍,其軍隊職責是替代國民黨為人民帶來春天。顯然,惠心白對陳毅的解釋非常滿意,他邀陳毅入座後,把辛三仙請了出來。

在乾元觀裏,陳毅向辛三仙和惠心白闡述了新四軍在救亡圖存中的思想和策略,展示了紅軍對抗戰的堅定信心。兩人都被陳毅那種剛正不阿的精神所打動,盡管他們是道家子弟,崇尚清靜無為,但是在國家遭遇危險的關鍵時刻,他們也願意為抗戰事業付出一份努力。

陳毅牢記著辛三仙的付出,一直對他心懷感激。只要空閑下來,他就會急匆匆地前往茅山,向惠心白介紹最新的抗日動態。

當時,南京城已經被日軍攻占,部份敵軍開始在茅山一帶活動,他們經常在山下進行燒殺搶掠,讓惠心白感到十分無奈。

陳毅向惠心白提出了建立茅山抗日根據地的構想,因為茅山復雜的地形使得日軍難以完全消滅他們的軍隊。陳毅計劃一旦根據地建立,就可以為周邊居民提供避難所。

惠心白非常支持這個計劃,並決定將乾元觀的部份道場提供給新四軍使用。

在接下來的數月中,乾元觀收容了許多新四軍戰士。這些英勇且嚴守紀律的士兵們不僅給惠心白帶來了克服日本侵略者的信心,還激發了原本專註於修行的道士們深深的愛國情懷。

同時,原國民黨長官也因為被茅山根據地吸引,選擇加入其中。

在茅山,陳毅很快得知了國民黨拋棄民眾、政府瓦解的訊息,令人心生憤怒。其中,樊玉林尤為失望,他對此深感不滿,於是選擇隱居在家。

陳毅深知樊玉林的想法,於是親自寫信,讓兩名新四軍戰士帶著信去找他。收到信後,樊玉林松了一口氣。

陳毅在信中表達了對兩名新四軍戰士的良好印象,他們舉止有禮,消除了樊玉林的顧慮。樊玉林在他們的帶領下,直接上了茅山。

到達乾元觀時,陳毅正在主持幹部會議,但得知樊玉林的到來,他立刻出門迎接。樊玉林當晚留在乾元觀,與陳毅進行了長時間的深入交流。

他逐漸認識到新四軍才是抗日的關鍵力量,共產黨的存在讓民族的振興充滿了希望。此後不久,樊玉林參加了根據地的許多抗日和拯救國家的工作。

在共事期間,他萌生了加入紅軍的想法,於是向陳毅提出了入黨申請,並於1939年2月正式成為黨員。

朱易經,一名小道士,後來成為了江蘇省道教協會會長。在新四軍入駐後的半個月裏,他便向新四軍申請加入,展現出了無比的勇氣和膽識。

陳毅笑著對惠心白說:「我們的後輩都如此有膽識和勇氣,我們還有什麽理由不能趕走小日本呢?」然而,由於當時朱易經年紀還小,未能成功參軍。

盡管如此,他的精神卻一直激勵著我們,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道教界青年一代的力量和決心。

惠心白巧妙地讓戰士負責購買生活物資,以滿足他幫助新四軍的強烈願望。同時,年紀較大的道士們也積極加入新四軍。

經過五個月的努力,根據地初步建立起來。新四軍在蘇南地區控制了近百萬人口,參軍人數達到了4000多名,其中大部份來自茅山地區的道士們。

一位道觀弟子朱易,勇敢加入了茅山抗日遊擊隊,成為副隊長,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道觀被日軍淪陷後,朱易歷盡艱辛,最終找到了新四軍,並向陳毅將軍傳達了師傅惠心白被殺害的訊息。

陳毅得知後痛心疾首,立即表示將率領軍隊為他們報仇。為了紀念惠心白的英勇犧牲,陳毅將軍寫下了一首詩歌,贊美他為國家英勇獻身的精神。

烽火連天,使得這首詩難以傳世。日軍憑借兇猛火力,迅速攻占茅山山頂三座道場,合稱三宮。若三宮盡收日軍之手,將完全掌握山下遊擊隊行蹤,對新四軍作戰形成嚴重威脅。

若強行攻占,可能會導致三座道觀毀於戰火。這是一項重大決策,新四軍必須充分尊重道教人士的意見,才能決定是否發動總攻。

在經過深思熟慮後,九霄宮的道長痛心疾首地宣布:「三宮已被鬼子侵占,對於革命事業極為不利,我們唯有將其毀去!」

盡管三宮是道教文化的象征,對於道長而言,做出這樣的決策無疑是極其不易的。然而,每個道士都明白,國家大義高於一切,國家的存亡才是信仰得以延續的根本。

在1938年底,三宮的道士們與新四軍的總攻形成有力配合,他們利用宮內的一把火,成功燒毀了三宮,並將其中的日軍全部殲滅,為惠心白等道長報了大仇。

這次事件後,茅山重新被新四軍占領,而以茅山為核心的革命根據地也得到了擴大,成為了蘇南抗日的重要根據地。

新中國建立後,政府銘記茅山道觀在抗日戰爭中的付出與奉獻。1982年,國家出資援助道教徒重建茅山道觀,其中乾元觀於1993年成功復建,並面向公眾開放。

這項復建工程是對茅山道觀歷史價值的完美傳承,亦是對茅山道士們英勇行為的致敬。修復後的乾元觀吸引了大量遊客和信徒前來瞻仰和祈禱,成為茅山文化的重要標誌和心靈歸宿。

在平台的規則下,想要被認定為鐵粉,與我的互動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輕松地點選"關註",這樣在成為鐵粉之後,您就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不必錯過任何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