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47年7月至48年7月華野作戰概述

2023-12-12歷史

1947年7月,在主觀因素與客觀條件的驅使下,華東野戰軍以五個縱隊(第三、第八、第十縱隊一路,第一、第四縱隊一路)的兵力出擊外線作戰,同時以四個縱隊(第二、第六、第七、第九縱隊)的兵力繼續在內線等候、捕捉戰機。好不容易聚起來打了半年好仗的華東野戰軍,又陷入了兵力分散的狀態。沒有辦法,形勢需要。

(第十一、第十二縱隊在組建之初就一直留在蘇北敵後地區堅持作戰。)

以前要靠整支野戰軍分工協作完成的任務,現在只靠四個縱隊......所以7月南麻戰役、臨朐戰役的失利無論怎麽說,不管是暴雨還是國軍構築了完備的工事,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兵力不夠。另一方面,分兩路出擊外線的五個縱隊在策應晉冀魯豫野戰軍的過程中打得有聲有色,8月開始在鄆城附近集結休整。

既然做不到內外兩開花,那就更應該利用好外線既有的有利形勢。9月,華東野戰軍在外線集結了第一縱隊、第三縱隊、第四縱隊、第六縱隊、第八縱隊、第十縱隊與特種兵縱隊並協同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一縱隊,發起沙土集戰役並獲得勝利。

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依靠著在宿北戰役與魯南戰役中繳獲的火炮與坦克(光打掃戰場就花了一個多月),正式成立於47年3月。成立後隨即參加了4月的泰蒙戰役與5月的孟良崮戰役,炮兵把在宿北戰役和魯南戰役中靠繳獲積蓄的彈藥用得差不多了......好在孟良崮戰役中又繳獲了一批彈藥,然後在南麻戰役與臨朐戰役中又幾乎全打了出去......這次靠著沙土集戰役的繳獲,特種兵縱隊的火炮彈藥終於又能續上了......

與此同時,膠東保衛戰也已打響。剛剛組建的華東野戰軍第十三縱隊與第二、第七、第九縱隊一起組成東兵團,以四個縱隊的兵力在內線頑強堅守。12月,在山東解放區軍民付出慘痛代價後,歷時四個月的膠東保衛戰宣告勝利。在此期間,於8月出擊豫西的陳謝兵團與華東野戰軍西兵團(外線兵團)一起在中原戰場上堅持作戰。將國軍重點進攻陜北、山東的部份兵力牽制回來的同時,繼續策應已經在大別山山區展開鬥爭的晉冀魯豫野戰軍。

鑒於中原戰場上敵我雙方態勢一直頗為膠著,為求變化,中央於48年年初計劃以華東野戰軍西兵團一部組建「東南野戰軍」,向長江以南挺進。為的是牽扯國軍回援江南,在膠著的中原戰場上制造戰機。

48年2月,減員嚴重的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轉移出大別山山區,在豫南地區開始整補工作。同時,華東野戰軍第一、第四、第六縱隊與特種兵縱隊北渡黃河於晉冀魯豫解放區整訓,開始為挺進江南做準備(兩廣縱隊在參加了內線作戰與外線出擊後於3月北渡黃河參加整訓)。留在中原戰場的華東野戰軍各縱隊(第三、第八、第十縱隊)則歸屬晉冀魯豫野戰軍指揮。

3月,由華東野戰軍第三、第八縱隊組成的陳唐兵團協同陳謝兵團發起洛陽戰役並攻克洛陽,後我軍主動放棄洛陽。同時,未能恢復元氣的晉冀魯豫野戰軍(轄華野十縱)發起阜陽戰役,結果攻堅不利,被迫撤圍。而在中原戰場之外,華東野戰軍第七、第九、第十三縱隊組成山東兵團,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南下與一直堅持在蘇北地區敵後作戰的第十一、第十二縱隊組成蘇北軍團,開始對山東、蘇北地區形成反攻態勢。

4月,陳謝兵團再次攻克洛陽,洛陽宣告解放。

5月,陳唐兵團協同晉冀魯豫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轄華野十縱)連續發起宛西戰役與宛東戰役,鞏固了晉冀魯豫野戰軍新根據地的同時還策應了由華東野戰軍第一、第四、第六縱隊、兩廣縱隊與特種兵縱隊組成的粟兵團(西兵團)南渡黃河的行動。原計劃挺近江南的粟兵團並沒有離開中原戰場,而是征求中央同意後留在了江北決心證明在江北打大規模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雖然部份部隊在之前外線作戰的困難條件中暴露出了思想上、紀律上的問題(華中根據地富庶,老新四軍部隊沒吃過太多苦),但此時經過整訓的粟兵團無論是在兵力、火力還是在作戰素養上,都是我軍在中原地區的最強存在,畢竟老新四軍的拳頭部隊都在這裏了。國軍同樣看得明白,所以在6月初粟兵團才剛南渡黃河前進至魯西南一帶國軍便立刻調集的重兵圍堵,甚至擺出了決戰的姿態。6月中旬,粟兵團見戰機不成熟,於是果斷放棄了預定作戰計劃,並命令按原計劃尾隨國軍一部北上與粟兵團集中兵力殲敵一部的陳唐兵團就近攻擊開封。

豫東戰役打響。

不同於以往調動敵人、捕捉戰機、一擊得手、隨後就走的戰術思想,在豫東戰役中華東野戰軍展現出了與以往不同的風貌:連續作戰。先開啟封,又打區兵團,再打黃兵團,怪不得區壽年被俘後還擺出了一副前輩的模樣,認為粟裕此次戰役的胃口著實太大了......但豫東戰役無疑證明了,雖然一年前一戰吃掉國軍一個整編師(軍)尚顯吃力,但此時只要條件合適,華東野戰軍已經具備了一戰吃掉國軍一至兩個兵團(兩至四個軍)的能力。

華東野戰軍究竟是如何完成如此蛻變的呢?答案很簡單:苦練基本功。要會挖、挖好工事,要會用、用好火力,部隊上下思想要統一、能夠貫徹落實命令,後勤補給要跟上、保證部隊能夠進行連續作戰。以至於華東野戰軍的作戰風格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粟裕是如何形容後來參加淮海戰役的華東野戰軍的呢?

「......而我們打杜聿明,幾乎用炮火推平村莊,一個村子打幾千顆炮彈和成千成萬斤炸藥......我們的工事,比敵李彌兵團做得好,同敵五軍不相上下。我們的炮兵有很大進步,步炮協同得好......退步的是:其一,我們的白刃肉搏戰不如從前了,這可以由手榴彈打得少來證明。將來過江後,大量炮兵不好使用,需要用手榴彈打仗。其二,群膽多了,但孤膽英雄少了。」

可以說,半年前在【華東一年來自衛戰爭的初步總結】中所提出的一些問題,在豫東戰役之時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決。雖然此戰傷亡不小,雖然戰鬥力依然有待完善,但開戰以來一直在避免消耗戰的華東野戰軍終於具備了在消耗戰中與國軍硬碰硬的實力。

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