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民國時期火車上的「男女大防」問題

2024-02-28歷史

在民國時期,火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然而,在那個年代,火車上的男女同坐問題引起了廣泛關註,因為它違反了傳統禮法和世俗觀念。讓我們回顧一下民國時期火車旅行中男女分座的情形,同時探討一下臥鋪車廂中男女分廂背後的原因。

1930年,陳公博乘坐正太鐵路火車前往太原。他對閻錫山治下的山西充滿了期待,以為這個地方應該是百廢俱興、朝氣蓬勃的。然而,當他上了火車之後,才發現山西的保守和落後令他大為吃驚。

車廂裏男女分座的情況讓陳公博感到非常新奇。他從未見過火車上有這種男女界限的劃分。後來他詢問了一個山西朋友,得知這種分座並不是當局規定的,而是長期以來相沿而已。有時女性專用車廂座位已滿,婦女們不得不離座到男性專用車廂,但她們也覺得這樣做很不自然。因此,大家習以為常地維持著這個自古以來的習慣。

實際上,男女分座並不僅僅是約定俗成的習慣,它曾經作為一項制度明確寫進了早期鐵路法規中。中國傳統禮法非常重視「男女大防」,即男女授受不親。因此,男女同坐火車在禮法和世俗觀念上是不被容忍的。

甚至外國人在晚清時期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據美國傳教士、外交官何天爵所述,在外國有紳士準備與自己的妻子同乘一輛騾車外出旅行,但卻遭到了車夫的強烈抗議。車夫堅持認為這種做法違反了中國的習俗,可能會遭到同行和路人的嘲笑和責備。

為了迎合中國人對「男女混雜」的擔憂,早期鐵路普遍采取了單獨設立「女客包間」、「女客候車室」等措施。例如,膠濟鐵路早期的【運輸條例】規定,獨自乘車的女性應盡可能集中安排在一個隔間裏。只要二等和三等車廂內至少有三個隔間,就必須安排至少一個女性專用隔間。

當時的鐵路法規明確規定,在婦女單獨旅行時,車務人員應盡力照顧她們的安全和舒適。如果婦女上車時要求特別安排女性旅行的房間,車務人員應該立即照辦。此外,許多火車站也設有專門的「婦女候車室」。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婦女專用車廂還是候車室,都是針對獨行女性而設,對於夫婦同行並沒有強制分開的規定。

然而,隨著思想觀念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男女分座的習慣逐漸被打破。1913年,京漢鐵路下發通知,要求加大對男女分座的整飭。通知稱:「客車向分男女客房,定章綦嚴,本不能任意摻越。無如日久懈生,防不勝防。近來三等車車內男女不分,晝夜均系雜座。」因此,京漢鐵路當局特意下令加強管理,切實實作男女分開。

然而,這一通知顯然與歷史潮流背道而馳。人們的思想觀念已經逐漸接受了男女混坐,火車如果還要堅持分開男女,無疑是吃力不討好的。從管理角度來看,火車乘客眾多,實行男女分座難度極大。

很快,除了山西等保守地區之外,「男女雜坐不以為嫌」成為社會的常態。正如陳公博所述,男女分座並不是鐵路官方規定的,而是地方習俗。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這些習俗終將被打破。

我們看到,在「座車」的情況下,男女分座逐漸成為歷史。然而,在臥鋪車廂中,民國時期的鐵路管理部門始終堅持男女分廂的原則。除非夫妻雙方相識、同時購票,並自願進入同一車廂,否則不得安排在同一個臥鋪包廂內。

實施這一規定的一個「優勢」是,當時的火車票不實行對號入座。乘客購買完臥鋪票後,票面並不顯示包廂和鋪位號碼,上車後由車上服務人員安排進哪個包廂。這使得男女分廂更容易操作。此外,如果有兩個女性客人各自占據一個包廂,而又有兩個男性客人上車,車上服務人員有權將女性客人合並為一個包廂,然後將男性客人安排在另一個包廂內。

民國時期的臥鋪車廂分為頭等和二等兩種。頭等車廂每間可供兩人使用,而二等車廂每間可供四人使用。如果是夫妻,他們購買兩張頭等車票,正好可以安排在同一間包廂。然而,如果購買的是二等票,情況就會變得復雜,因為房間裏可能有陌生人。即使是夫妻,也不得不分開住。

如今,我們回顧民國時期火車旅行中的男女分座與臥鋪分廂,可以更好地理解那個時代的思想觀念和文化背景。雖然這些規定在今天看來有些奇怪,但它們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和對女性的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