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蔣介石命隊伍向野人山撤退,誰知,孫立人帶領的新38師卻不見了

2024-04-08歷史

1942年5月,中國遠征軍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對日軍的圍追堵截,杜聿明的第五軍決定進入野人山。

第五軍是最早的一支現代化裝甲部隊,號稱「鐵馬雄師「。為了能順利渡過叢林,不得已,部隊只能將苦心積攢起來的機械化裝備蘇制坦克,德制裝甲車和美制卡車等600多輛,還有大量的山炮丟棄或者炸掉。

這讓杜聿明痛心不已!

然而,讓杜聿明更為痛心的是,新38師孫立人的隊伍沒有跟上來。

報告的人稱,新38師沒有服從命令棄車上山,反而重新集結隊伍,他們開著軍部丟棄的汽車,坦克和裝甲車,在濃煙滾滾中,朝著與大部隊相反的方向開去。

杜聿明除了憤怒還有震驚!

這個孫立人一直與他們的意見不同,如今更是公然無視軍紀!

孫立人的種種行為並非偶然,他與杜聿明這些黃埔系出身不同,他在美國軍校學習過,受西方思想的影響,他認為「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當下,把隊伍帶到安全的地帶才是最重要的。

而黃埔系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天開始,便成了蔣介石的死忠粉,唯蔣介石馬首是瞻,他們似乎天生就帶著對蔣介石惟命是從的基因,即便自己獨立的大腦告訴他們這個決定九死一生,他們還是會去執行,因為是蔣介石的命令。

杜聿明就是這樣,對於向密支那森林撤退的命令,他遲疑過,但是他執行了。

而孫立人沒有這樣的基因,他全面分析之後,認為向西撤入印度,是最安全的路線,而向野人山撤退,是找死之路,所以他不執行!

野人山中的白骨

同樣感到震驚不已的還有等在密支那的日軍,日軍張開了大網,就等著他們往這個方向撤退。

實際上,日軍此時心裏在打鼓,畢竟這支精銳的隊伍,不管從人數上還是武器裝備上,他們都心裏沒有底,他們不一定能擋得住。

可他們等了半天的中國遠征軍消失了,他們沒有走這條必經之路,而是繞過他們走了那條他都不敢想的「野人山」之路。

杜聿明再次向孫立人發電文,要求歸隊,服從命令,孫立人再次拒絕。


當然,孫立人知道,不管他此次突圍能否成功,他都將受到審判和懲罰。如果他突圍失敗,將面臨抗命罪和非難的審判;即使突圍成功,也可能因為對上級的不忠而受到非難。

幾千人的性命在他一念之間,在這性命攸關的時刻,他堅持了自己的判斷。

孫立人以破釜沈舟的決心和迅猛的行動,帶領新三十八師成功突圍。他們在南馬與日軍搜尋大隊遭遇時,他們沒有退縮,反而以頑強的意誌和出色的戰術用40分鐘殺出了一條血路。

一勝利不僅彰顯了孫立人的指揮才能,也為新三十八師的士兵們註入了信心和勇氣。

經過十多天的行軍,孫立人率部抵達印度邊境小鎮錫邦,這支七千余人的隊伍,傷亡一千多人,還沿途收留了數以千計的緬甸難民和英國散兵。

孫立人到達後,駐印的英軍要求他們解除武裝以難民的身份進入印度,遭到了孫立人的拒絕。

僵持之下,正好被他們解救的英軍第一師師長在當地醫院救治,得到孫立人他們的狀況後,出面進行了調解,新38師得以開進印度,並得到了在此駐紮的英聯軍的歡迎。

而跟隨杜聿明進入野人山的第22師,在原始叢林裏忍受著蟲蟻和饑餓,經歷九死一生之後,蔣介石再次發來新的命令,改變方向,向印度撤退!

最終這支9000多人的隊伍,到達印度的時候,只剩下3000多人,絕大多數戰士的性命都丟在了野人山。

對於孫立人的行為,我們應該給予高度的評價和贊揚。他在危難之際表現出的冷靜、勇敢和智慧,挽救了自己的部隊,也為我軍保留了有生力量,避免了無畏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