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史太林多次請求中共支援,但主席無法答應41年後,此事仍未改變

2024-01-31歷史

史太林多次請求中共支援,但主席無法答應。41年後,此事仍未改變。

在近代史上,蘇聯曾是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為許多國家,包括中國提供幫助。中國在成立新中國前,經濟狀態復雜,處於半封建主義半資本主義的狀況。

中國共產黨與蘇聯的關系也非常緊密。然而,在1941年,史太林曾多次發電報請求中國共產黨派兵支援,但當時的毛澤東主席始終婉言拒絕。

盡管中蘇關系友好,但為何毛澤東主席拒絕了史太林的請求呢?這背後是否存在特殊的原因?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

在二戰期間,蘇德兩國互相防備,然而他們卻曾多次向我們中國共產黨請求支援。這不禁讓我們感到好奇,因為我們國家當時正處在抗日戰爭階段,同時還要面對國民黨的威脅。

我們的戰鬥實力和武器裝備都無法與強大的蘇聯相比。那麽,為什麽蘇聯會向我們請求支援呢?這需要從蘇聯和德國的關系說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和德國的關系還不錯,他們當時是互相利用、合作的關系。

一戰後的德國,缺少原材料,而蘇聯則在尋找技術援助。於是,雙方開始互相補充,德國為蘇聯提供了技術器材,蘇聯則供應了德國所需的原材料。

然而,這種合作關系在二戰爆發後破裂。在希特勒上台前,德國曾經歷經濟崩潰和人民生活困苦,軍隊缺乏經濟支持。

希特勒上台後,情況發生了劇變。

希特勒上台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解決經濟危機和政治挑戰。他透過發行大量國內債券來恢復崩潰的經濟,同時擴軍侵略其他國家,以轉移國內危機。

在他的領導下,德國軍隊一直處於戰鬥狀態,先占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撕毀慕尼黑協定,與匈牙利和波蘭瓜分捷克斯洛伐克,並迫使立宛陶把梅梅爾領地割讓給德國。

當德國宣戰波蘭的那一刻,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正式拉開了序幕。德國與蘇聯瓜分了波蘭,並逼迫丹麥投降,接著占領了整個挪威,還攻占了法國、比利時等地,其目標顯然在於征服蘇聯。

蘇聯對於德國的野心,自然心中有數,並一直在為對抗德國的入侵做準備。但蘇聯真的願意與強大的德國為敵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1940年,蘇聯嘗試與德國協商以緩解邊境緊張局勢。然而,談判未能達成協定,反而堅定了希特勒對蘇聯的入侵決心。

結果,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德軍實施巴巴羅薩計劃,突然撕毀蘇德和平條約,采取閃電戰方式對蘇聯軍隊進行出其不意的襲擊。

在這種出其不意且狠辣的攻擊下,蘇聯軍隊損失了約70萬人。

盡管蘇聯在這場戰爭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但由於戰爭地點是在蘇聯本土,德軍無法適應寒冷的氣候,從而放緩了對蘇聯的攻擊速度,為蘇聯提供了喘息和反擊的機會。

為了防止日本的入侵,史太林曾六次向中國請求支援。盡管德蘇雙方在戰場上膠著不下,但蘇聯也十分關註可能來自日本的威脅。

雖然日本大部份軍隊都在中國戰場,但仍有一部份兵力分散在其他地方。

當希特勒在1942年發電報邀請日本協助德國時,蘇聯開始感到擔憂。畢竟,蘇聯與德國的戰鬥已經相當吃力,如果再加上日本,蘇聯可能會失敗。

因此,史太林在1941年11月就向當時的毛澤東主席請求派兵支援,但由於中國正在抗日戰爭中,沒有多余的兵力可以派到蘇聯。

因此,毛澤東主席婉拒了這個請求。

1942年,史太林曾多次請求中國共產黨派軍隊從後方進攻日本,以保障蘇聯的安全。然而,由於當時中國正遭受日本軍隊的恐怖襲擊,我們黨無法接受這個請求。

在1941年到1943年期間,史太林曾六次向我們發電報請求支援,但當時中國自身難保,無暇他顧。盡管如此,收到電報的毛澤東主席仍然以委婉的態度拒絕了史太林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