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三國鼎立,孫權稱帝為什麽比魏蜀晚了好幾年,背後有何隱情|文史宴

2024-07-20歷史

一、孫權稱帝

吳黃龍元年(公元229 年)四月十三日,石亭之戰結束九個月後,經眾臣再三勸進,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登基稱帝,建立吳國。

曹丕稱帝於220 年,劉備稱帝於221 年,孫權足足又等了八年,直到229 年才加入「 三國皇帝俱樂部」 ,趕了個晚集。

孫權稱帝晚,有他的不得已,

具體而言,是三層顧慮。

第一層顧慮,是 名分

坐斷東南,鎮撫山越,對峙曹劉 ,曹操以朝廷名義封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封南昌侯。

那又怎樣?江東子民是大漢(魏)子民,不是他孫權的子民。

劉備東征,孫權被迫向魏國稱臣,以防兩面受敵,敗家子曹丕不顧劉曄苦勸,送來「吳王+ 九錫」大禮包,這讓孫權喜出望外。

州牧雖然有實權,但人口、地盤名義上還是朝廷的;但王不一樣,王和領地子民是有君臣名分的。

正如劉曄勸曹丕說的 「王,去天子一階耳」 ,孫權當了吳王,稱帝就是早晚的事,當初曹操當魏王、劉備當漢中王,都是為稱帝做準備。

想當年,袁術一個左將軍就敢直接 稱帝,何其幼稚。

盡管孫權很快跟曹丕鬧掰,但既給了孫權和江東子民君臣名分,就不是一句話能要回去的了。

第二層顧慮,是 時機

公元223 年,繼猇亭打敗劉備後,朱桓、朱然又分別擊退魏軍,長達兩年的戰事告一段落,群臣忙不叠勸孫權稱帝,但孫權以不忍背漢(漢家堙替,不能存救,亦何心而競乎) 為由拒絕了。

孫權何嘗對漢室有什麽忠心,他早就勸曹操篡漢自立,之所以拒絕,是習慣性的給自己留條後路。

劉備新敗,盡管互派使者,關系有所緩和,但劉備不是省油的燈,如果將來又有麻煩,孫權還可以第三次向曹魏稱臣,對之前叛魏的情況做個解釋,事情還有轉機。

可如果稱帝,就得公開宣布北方的曹丕是冒牌貨,還得把老曹家幾代人問候一番,這就把曹丕得罪到家,再也沒有回旋的余地了。

但到了229 年,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

外交方面,劉備已經去世,蜀國在諸葛亮主政下與吳國建立聯盟,兩弱抗一強的局面已然明朗。

軍事方面,石亭之戰鞏固了長江防線,曹魏在東南的戰略轉攻為守,加上諸葛亮連年北伐成為曹魏心腹大患,魏國再想大規模伐吳已經不可能了。

不久,各地報來黃龍、鳳凰等祥瑞出現的訊息,群臣再次勸進,這時稱帝就沒什麽顧慮了。

孫權 也 知道 ,兩降兩叛,自己在魏國的信用度早已是負數了,所謂「留條後路」,不過是自欺欺人。

於是孫權釋出登基文告,大意如下:

大漢享國二十四世,經歷四百三十四年,氣數已盡,天下分崩,以至讓孽臣曹丕竊取神器,曹丕死後,曹睿繼續作亂。

孫權我生於東南,誌在安定天下。如今群臣、百姓都認為大漢已經失去天命,皇帝之位虛置,郊祀無主,上天將祥瑞加於我,我敬畏天命,不得不從,希望上天保祐,永終天祿。 (完)

漢王朝誕生的時間,現代人認為是劉邦稱帝的公元前202 年,但按照「 漢承秦命」 的說法,更早一些的公元前207 年十月,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當時人就以此月為漢元年,也就是漢王朝的開始。

如果將曹丕篡漢的220 年視為漢朝的末日,那麽漢朝的壽命應該是四百二十六年(取整年算) 才對,曹丕的受禪詔書也是這麽說的——「漢歷世二十有四,踐年四百二十有六」。

但孫權說是四百三十四年,給漢朝又增加了八年壽命,顯然是不承認曹魏是漢室的繼承者,這八年漢朝依然存在,只是帝位空虛。

孫權要稱帝,曹魏政權自不能認,但西邊的蜀國怎麽說?文告只字未提。

這也正是孫權的第三層顧慮—— 合法性問題

曹丕篡漢,古有堯舜禪讓的典故,有孟子、董仲舒等大儒背書,今有皇帝禪讓、群臣勸進,以及三揖三讓,程式合規,可以說合法性是最強的。

但曹丕也有他的短板,那就都知道曹丕代漢帶有脅迫的性質,而劉備拒不承認曹魏政權,並以漢朝宗室的身份建立蜀漢,正如當年劉秀不承認新莽政權而建立東漢,從這一角度,蜀漢的合法性也不弱。

曹丕有合法手續,劉備有漢室身份,孫權有什麽?

——糊弄事的廉價祥瑞而已。

說回孫權的文告,因蜀的國號是「漢」,既然他在稱帝文告中說漢朝已亡,北邊的曹魏自然是篡逆了,可西邊這個「蜀漢」該怎麽定義,好像怎麽說都不合適:

如果承認蜀漢的合法性,那麽漢並沒有亡,不存在「帝位空虛」的問題;

如果不承認蜀漢合法性,即魏、蜀兩家都是冒牌貨,那麽他孫家的合法性又從何談起?

一直以來,對於西邊這個鄰居,孫權的態度始終是復雜而敏感的,故與鄧芝打交道時,他含糊的稱蜀國為「西州」(恐西州不能明孤赤心) ,試圖淡化這個問題。

但現在不同了,為了給自己的吳國找一點合法性,孫權不能再回避,他很快 想到一個折中的辦法——承認蜀漢帝業的合法性,並請蜀漢朝廷為自己的「天命」背書,來個「二帝並尊」。

於是孫權派使臣到蜀漢,告知其稱帝一事,正式提出「二帝並尊」的概念(孫權稱尊號,其群臣以並尊二帝來告)。

二 、絕盟好議

孫權稱帝的訊息傳到蜀國,群臣大嘩。

天無二日,民主二主,群臣一致認為,孫權稱帝是對蜀漢政權的惡意挑釁,決不能聽之任之。

襲荊州、殺關羽、敗劉備,種種新仇舊怨湧上心頭,大家一致表示與吳國聯盟毫無益處,不如斷絕同盟關系,彰顯天命所歸。

成都的官員義憤填膺,在漢中得知訊息的諸葛亮卻異常冷靜,他寫了一篇文章曉諭眾人,

由於群臣的提議是「絕其盟好」,這篇文章也被後人稱為【絕盟好議】。

從內容看,全文一共分成五部份,大意(紅)及評析如下:

孫權有篡逆之心已經很久了。

按:這句話是全文的第一部份—— 對孫權稱帝一事的定性 ,這是大是大非,不能含糊,群臣並沒錯,孫權稱帝是篡逆,必須嚴厲譴責。

中國之所以長期無視他的僭越之心,就是需要他作為伐魏的掎角之援,現在我們若與他絕盟,吳人必仇視我們,那我們就只能在東部增兵防守,與其長期相持。將來也只有徹底吞並他的疆土,才能考慮北定中原,他們賢才眾多,將相和睦,不可能在短期內平定。兩國屯兵對恃,勞而無功,反使曹魏休養生息,壯大實力,這不是上策。

昔日漢孝文帝對匈奴言詞謙卑,先帝曲意遷就與東吳結盟,都是權衡利弊的變通辦法,不能逞匹夫之勇。

按:以上是全文第二部份—— 「絕盟好」的後果, 那就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不如學學孝文帝和先帝。

很多人以為,孫權只是想保住鼎足之勢,無心與我共同抗曹,且孫權的願望已經滿足,沒有進一步擴大領土的想法,其實這些想法都不對。

為什麽呢? 因為吳人的想法和實力不對等,長江隔絕南北,孫權不能夠越過長江,就像魏軍不能渡過漢水一樣。不是實力有余,誰也不會越天險去謀利 。

按:以上是第三部份—— 針對蜀臣對孫權的偏見予以糾正 。你們以為孫權安於現狀,不跟我們一同抗曹?並不是,是客觀條件不允許,魏軍何嘗不想南下滅吳,但是做不到,難道說曹睿也想安於現狀?

如果我們派軍伐曹,對他們最有利的做法是趁機北上,攻占曹魏的地盤;其次也會掠奪民物,拓寬生存空間,無論他們采取何種對策,都不會甘心毫無作為。

退一步說,就算他們按兵不動,也能讓我們安心北伐而無東顧之憂,同時東吳的龐大體量也會牽制曹魏的東線部隊,減輕西線的壓力,怎麽對我們都有利。

按:以上是本文第四部份—— 吳蜀聯盟的重要意義 ,也是全篇的重點,群臣之所以提議「絕盟好」,正因為看不到這一層。

所以,孫權的僭越的罪名,現在還不宜聲張。(完)

按:這是本文第五部份—— 對當前局勢的建議 ,為長遠計,暫且接受孫權「二帝並尊」的建議。

【絕盟好議】公示後,反對的聲音漸漸消了下去。

孫權的一點小心思,諸葛亮還是了解的,自孫權與曹丕決裂後,不但大魏吳王的名頭化為烏有,就連過去的「荊州牧、驃騎將軍、南昌候」也成了空中樓閣,因為授他委任狀的大漢王朝已經不存在了,現在的孫權,就是領著一眾大小豪族割據東南的草頭王。

劉備自可以憑漢室宗親身份再造大漢,可要讓孫權向蜀漢俯首稱臣,絕無可能。

名不正則言不順,一個草頭王,以什麽名義管理下屬,以什麽職務統治百姓,還有大小官員,沒有編制怎麽進步?

早年還可以「表奏」,水是水一點,勉強能解決問題,現在大漢都沒了,跟誰表奏去?

那就只剩一條路——無中生有,憑空造一個帝業出來。

所以,雖然孫權稱帝看上去欠揍,但其實質是自說自話,自娛自樂,又一個袁術罷了,套用孔子的話,叫「所恃者帝業也,而帝業猶不足恃」 ,可以依賴的只有帝業,但帝業也是靠不住的。

何必跟一個草台班子計較呢,東吳的存在本身就是對蜀漢北伐最大的支持和利好,先集中精力北伐,等將來滅了曹魏,奉詔討罪只是一句話的事。正如鄧芝對孫權說的, 「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

六月,諸葛亮派衛尉陳震前往武昌,以蜀漢朝廷名義對孫權表示祝賀,接受「二帝並尊」的提議。

稱帝的事孫權本來心裏也沒底,蜀廷的態度讓他頗為感動和滿意。

當然,孫權知道蜀國是有底線的,滅魏之前他們不會跟自己過不去,滅魏之後,賬該算還是要算的。

不過在孫權看來,伐魏如果順利,不過是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滅魏」卻跟秦皇漢武求長生不老一樣,浪漫、遙遠得仿佛不存在,故蜀漢的暫時支持,跟永遠支持也沒什麽兩樣。

為回應諸葛亮的支持,孫權與陳震歃血為盟,共同簽定兩國同盟互保條約——「若有害漢,則吳伐之,若有害吳,則漢伐之,各守分土,無相侵犯」。

雙方同時約定,滅魏後平分土地——豫、青、徐、幽四州歸吳,兗、冀、並、涼四州歸蜀,司州也就是司隸校尉部,以函谷關為界一家一半。

這種分蛋糕的提法頗為新奇,歷史上找不到第二個案例,它顯得過於理想化, 有專家探討其合理性,其實這只是一種形式,凸顯吳蜀兩國締結聯盟的誠意。

解決完孫權稱帝問題,諸葛亮又將投入到北伐事業中。

歡迎關註文史宴

專業之中 最通俗 ,通俗之中 最專業

熟悉歷史 陌生化 ,陌生歷史 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