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1年廖耀湘被特赦,剛出門,被周恩來叫住:組織給你一特殊任務

2024-01-02歷史

說起廖耀湘此人,絕大多數人會想起遼沈戰役中活捉廖耀湘的影視場景,很多人都會覺得此人是一個草包,是我軍大勝中的戰俘。其實,廖耀湘在遼沈戰役中雖然打得不怎麽樣,但他的人生還是值得稱道的。

例如著名女作家謝冰瑩在【印緬血戰記】中這樣記載:廖將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君子,他從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不近女色。他是一個以國家民族為生命的人,置個人生死於度外,以國家興亡為己任。

也正是在這場慘烈的遠征緬甸中,廖耀湘率領新22師殲滅日軍第18師團,打通了中印公路,在當年,立下了赫赫戰功。

曾經著名的國民黨至高軍事理論專家蔣百裏就曾評價:他是為蔡鍔之後湘軍人中的第一人。後來的國民黨大佬杜聿明也稱贊他:胸懷韜略,有大將之才。

因此,廖耀湘的人生在前半段其實很輝煌,他是國民黨中抗戰成就最高的那一批人。可惜,打日本人再怎麽厲害,遇到了我解放軍還是無能為力,結果就有了活捉廖耀湘的經典場面。

不過,廖耀湘雖然被活捉了,而且被送進了著名的「功德林」。但是,此人的態度還是挺好的,雖然前期性格頑固,不會做人。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見證了共產黨的偉大和新中國的偉大。因此,很快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成為了改造積極分子。

根據資料記載,在接受改造時,他經常臟活累活搶著幹,而且還獲得了一個「搓麻繩高手」的稱號。此外,在分菜的時候,因為他公正無私,又被推舉為席長。

當然,他在思想改造方面也是很進步的,那些曾經被他所厭惡的毛澤東思想、馬克思主義,後來也被他鉆研的非常透徹,他可以一字不漏的背誦馬克思的【哥達綱領批判】,而且還能給功德林的其他同學解疑。

曾經,管理人員讓他去農場野外勞動,那裏沒有圍墻和哨崗。如果是一般人肯定想著機會逃跑,但是廖耀湘卻非常的老實,他兩眼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是在那裏施肥澆水,剪枝,幹得不亦樂乎。

後來有人向他提問,你為什麽不逃跑?結果廖耀湘瞪著他說:「做人要光明磊落,怎麽能夠當逃兵,那是一種恥辱。」

值得一提的是,在1951年1月15日,解放軍軍事學院成立,劉伯承元帥任院長。當時軍事學院剛剛成立,教員非常稀缺,為了彌補這一缺口,劉伯承唯才是舉,居然想到的從原國民黨軍官中弄一批過來做教員。

於是,在劉伯承的親自點名之下,撫順功德林改造戰犯廖耀湘被請來講課。

當得知這一訊息的時候,廖耀湘的頭上滿頭問號,他趕忙回復劉伯承:「這怎麽行?一個戰犯,一個敗軍之將,怎麽能給勝利之師講課?不行不行。」但劉伯承派來的人態度很堅定,讓他去試一試,廖耀湘只能硬著頭皮前往。

之後在劉伯承的安排下,他還是動身來到了軍事學院。來之前,軍事學院的一些學員還對此十分抗拒,尤其是得知大戰犯廖耀湘來講課,一些同誌甚至開始起哄......

對此,劉伯承耐心的給眾人做思想工作,他甚至還拿自己和朱老總做例子,說:我和朱老總都是半生軍閥,半生革命。毛主席說過‘革命不分早晚,不分先後,站到革命隊伍中的,就是誌同道合的同誌。’他們積極為我們傳授軍事科學文化知識,就是我們的老師,我們要尊敬他們。

在劉伯承的努力溝通下,學員們這才安靜下來,於是廖耀湘開始正式講課。

當時廖耀湘主要講過三個方面,一個是緬甸抗日的小部隊,戰術森林作戰法以及城鎮村落戰鬥;第二個是遼沈戰役中的體會,對這場戰鬥雙方的優缺點進行點評;第三個則是他對於軍隊建設的建議。

應該說,廖耀湘還是一個不錯的軍人,回顧起當年的抗日戰爭,他說的頭頭是道。因為講得非常深入,所以一堂課講完,原先對他不滿的學員們都對他響起了掌聲,就連劉伯承都握著他的手說:「廖將軍,你的課講的真生動。」

就這樣,因為其表現出色,廖耀湘曾經一年中受到5次表揚,他也最終迎來了1961年的第3批特赦名單。當被念到他的名字時,廖耀湘恍如隔世,在功德林待了這麽久,他似乎已經忘記了外面的感覺。

但他最終還是引起胸部走向了管理人員那邊,等待著新的歸宿......

不過,就在廖耀湘即將被特赦時,他卻突然接到了周總理的命令,周總告訴他:組織上交給你個特殊任務,你能不能將你和蔣介石交往的歷史寫出來,用以存史,引以為鑒?

當然周總理也告訴他:蔣對你有知遇,寫不寫是你的自由。

廖耀湘一聽這話,他沒有任何猶豫痛快的就同意了,並且還謙虛的表示:「即使我自己寫不了,也會請人代寫,保證完成總理交代的任務。」

在出獄以後,廖耀湘很快接受了新生活,他取得了公民權,還向周總理要求加入共產黨。之後,他又當選了全國政協文史專員和全國政協委員。

當然,周總理給他安排的任務他也沒忘,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裏,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寫史中。例如,他寫出了【遼西戰役紀實】以及【蔣軍新六軍迂回四平街的經過】等一系列膾炙人口又真實的回憶錄,這些都為我們了解那段歷史,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不過可惜,這位重獲新生的國民黨名將,卻在1968年突發心臟病去世,以至於他留下了太多的遺憾。而黨和國家也一直都很重視他,在1980年,全國政協為他補開了追悼會,而且將他的骨灰安安葬在了革命聖地北京八寶山。

如此一來,這位坎坷半生的名將,終於還是得到了屬於他的歷史評價,雖然稱不上完美,但至少也畫上了一個較為公正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