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晉察冀三員大將,和「一把手」都有分歧,命運為何大不同?

2023-12-10歷史

解放戰爭時期,楊成武、郭天民和鄭維山和聶帥均有過分歧。

楊成武出自紅一軍團,郭天民出自紅九軍團,鄭維山則來自紅四方面軍。

抗日戰爭時期,這三位能打的戰將先後進入晉察冀根據地,成為聶帥手下獨當一面的幫手。但是,解放戰爭全面爆發以後,這三位名將都和聶帥發生過分歧和爭執。

爭執的後果則是天上地下,最後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結局。

楊成武備受重用,還成為華北軍區三大兵團司令員之一;郭天民卻因為「炮轟」聶總被冷藏大半年,後來調到劉鄧大軍任職;鄭維山也提出申請,要跟隨劉鄧打回鄂豫皖,但關鍵時刻聶總搬出朱老總壓哨,留了下來。

同樣是意見分歧,為何楊成武、郭天民和鄭維山的結局大不相同?

首先,來追溯一下這三員戰將和聶帥的歷史淵源。

楊成武和聶帥的關系一直非常密切,這裏面有幾層意思:

第一層,楊成武和聶帥都源自「雙一」紅軍(即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這個「雙一」紅軍是朱老總南昌起義余部、主席秋收起義余部發展而來,是真正的「根正苗紅」。

第二層,兩人在蘇區初識,彼此印象都很不錯。當時楊成武18歲,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33歲的聶帥在楊成武眼裏,像一個喝過洋墨水的大學教授。

第三層,楊成武救過聶帥,聶帥也救過楊成武。1932年冬,林、聶的紅一軍團部遭敵突襲,楊成武「救駕」之功。長征途中的湘江戰役,紅4團政委楊成武腿部重傷,聶帥交代一定要擡著走,絕對不能留在當地老鄉家裏養傷。

第四層,抗戰時期,聶帥創立模範根據地晉察冀,楊成武是聶帥的左膀右臂。黃土嶺炸死「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百團大戰打破「囚籠政策」,都很給聶帥長臉。

【百團大戰前舒同、聶榮臻、楊成武、聶鶴亭在河北平山縣】

郭天民和聶帥的關系,則沒有楊成武來的那樣「老鐵」。

第一點,郭天民的年齡僅比聶帥小6歲,和聶帥算是半個同齡人,不會像楊成武和聶帥那樣如同兩代人;也不像鄭維山那樣,對聶帥是後輩看前輩。

第二點,郭天民的資歷比聶帥低不了多少,郭天民畢業於黃埔六期,還參加過廣州起義,和聶帥相比資歷略淺,但並沒有楊成武、鄭維山那麽懸殊。

第三點,蘇區時期,郭天民和聶帥雖然同在紅一軍團,但是時間不長,郭天民還是在獨立師當師長,兩人關系並不緊密。隨後不久,郭天民就調任紅九軍團參謀長。

第四點,長征時期,郭天民先在九軍團,紅一、四會師後到左路軍,隨後以作戰局局長、紅30軍參謀長的身份,參加了西征河西走廊的戰鬥。失利後,輾轉從新疆回到延安。

第五點,郭天民進入晉察冀較晚,當時已是1938年底,楊成武和聶帥已經在晉察冀站穩了腳跟。郭天民到來後,任二分區司令員,在牛道嶺一戰擊斃日軍少將清水。

鄭維山和聶帥在紅軍時期的關系,則屬於比較生疏的一類。

作為出身湖北麻城的猛將,鄭維山只比楊成武小一歲。土地革命時期,鄭維山一直戰鬥在紅四方面軍,和徐帥是上下級關系,和紅一方面軍的聶帥沒有交集。

但是,鄭維山的戰功戰力絕對不可小覷,19歲任紅30軍89師政委,21歲帶領紅88師與任弼時、賀老總的紅二方面軍會師。血戰河西走廊失敗後,一個人靠要飯回到延安。

鄭維山和聶帥的初次合作,是在全面抗戰時期。

當時晉察冀根據地有不少來自紅一、二方面軍的戰將,除了聶帥的頭號愛將楊成武,還有鄧華、趙爾陸、宋時輪、周建屏,紅三軍團的王平,紅六軍團的蕭克等人。

所以在抗戰時期,紅軍時期年輕的師政委鄭維山,沒有引起聶帥特別的關註。

因此,鄭維山上升速度較慢,擔任過軍政學校教員、抗大二分校副校長,後擔任戰鬥任務不太多的教導團團長兼政委,抗戰後期才任分區副司令員、司令員。

解放戰爭初期,鄭維山擔任張家口衛戍區司令員。

大同集寧戰役之前,楊成武等人都和聶帥有過爭議。

楊成武、郭天民、蕭克、耿飈、鄭維山等人,和聶帥有過三次大的分歧。

第一次分歧,是抗戰勝利、重慶和談以後,按照和平協定我各大解放區裁減兵員。大家的爭議焦點,就是大規模裁員還是精簡老弱病殘,保持戰鬥力?

這一次分歧,最後由晉察冀軍區一把手聶帥拍板,第一期復員減了三分之一,一口氣裁了十萬人。

第二次分歧,是解放戰爭初期,主席號召各大解放區策應中原突圍,發起全面反攻。晉察冀軍區的主要分歧,是進攻戰略要地大同、集寧,還是相對孤立的保定?

大同集寧戰役需要和賀老總的晉綏區合作,保定戰役則要和劉鄧的晉冀魯豫區合作。由於劉鄧大軍南下隴海線,最終,聶帥選擇和賀老總聯合發起大同集寧戰役。

第三次分歧,就是針對大同、集寧的得而復失,以及晉察冀首府張家口失陷的淶源會議,楊成武、鄭維山、蕭克等人都有微詞,脾氣火爆的郭天民幹脆在炮轟聶帥指揮無方。

這次會議的分歧,直接導致晉察冀軍區將帥失和,郭天民被撤職冷藏。

三員大將都有分歧,為什麽聶帥的處置方法截然不同?

楊成武是跟隨聶帥多年的嫡系,也是知根知底的老部下,所以不會公開批評老上級,即便在會上總結大同集寧戰役的失利,也只是象征性提一提,給聶帥留足了面子。

所以,聶帥對軍政雙優的楊成武也只是私下批評一下而已。

對於絲毫不留面子、口無遮攔的郭天民,聶帥是既愛惜又忌憚:一方面,晉察冀軍區政工幹部有余、軍事主官不足;另一方面,郭天民的暴脾氣對於團隊建設影響不好,只好采取「冷處理」。

1947年4月,朱老總在主席授權下,親率工作群組來到華北。會診之後,朱老總開出針對性的方子:晉察冀陸續組建兩個野戰縱隊,分別由楊得誌、楊成武任司令員。

幾個月後,劉鄧大軍戰略反攻,郭天民和鄭維山都申請隨軍南下。

在朱老總的批評教育和斡旋下,郭天民如願以償調到劉鄧大軍任副參謀長。但是,認識到鄭維山實力的聶帥,卻舍不得放走這位猛將,於是委托朱老總做工作把他留下。

鄭維山留下後,任野戰軍3縱司令員,開始獨當一面。

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三位大將均各得其所,找準了定位。

楊成武繼續追隨聶帥,先後執掌冀中縱隊、華北主力第3兵團、第20兵團,參加了解放大西北的諸多戰役,然後進軍綏遠解放集寧和包頭,又參加了平津戰役、太原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聶帥任第一副總長,楊成武任京津衛戍區司令員。

在聶帥之後,楊成武也擔任過代總長一職,和聶帥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系,1979年鄧公打算辭去總長一職,聶帥還親自給鄧公寫信,大力推薦楊成武。後因其他原因,沒有就任。

郭天民到晉冀魯豫野戰軍以後,在劉鄧首長跟前不改本色。

劉鄧首長都是見慣了大風大浪的人,一紙調令把大脾氣的郭天民派給4縱陳賡擔任副手,在這位幽默詼諧而又高超機智的黃埔一期大師兄面前,郭天民工作愉快、服服帖帖。

解放以後,郭天民協助陳賡解放雲南,後任軍事學院高級系主任、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在老首長劉伯承麾下,為我軍的正規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1年4月,誌願軍19兵團司令員楊得誌(右1)、政委李誌民(左1)、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鄭維山(左3)】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猛將鄭維山,先後在聶帥、彭總麾下,從軍長到兵團司令員,參加了解放大西北和抗美援朝戰爭。後來,先後擔任北京軍區司令員、蘭州軍區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