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劉鄧黃金搭檔,各仨私交密友,是誰

2024-02-06歷史

劉鄧黃金搭檔,各仨私交密友,是誰?

劉鄧組合在我軍的黃金搭檔中可謂完美無缺,他們在工作中默契無間,讓人羨慕。然而,盡管他們是親密無間的搭檔,但並非彼此私交最好的三個朋友。

那麽,雄才大略的鄧公和運籌帷幄的「軍神」分別和哪些人有著私交上的緊密聯系呢?

鄧公,生於1904年,屬相為龍,自幼川辣子相伴,雖身不高,但誌向遠大,幾度起落,卻始終未改英雄本色。他性格沈穩,豪爽大氣,與開國將帥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其中,十大開國元帥中,除了林總,鄧公與其余九位元帥關系甚篤,尤其是幾位四川老鄉(含重慶)朱老總、劉帥、陳老總和聶帥,視鄧公為老大哥,給予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

主席和周公對鄧公的能力和人品深信不疑,然而,如果要列出鄧公一生中「關系最鐵」的3個人,會是誰呢? 上世紀80年代,鄧公步入古稀之年,他的小女兒鄧楠也曾問過同樣的問題。

鄧公的答案有些出乎意料,他給出的三個名字分別是周公、李富春和聶榮臻。這三位,都是鄧公年輕時結識的摯友。

1920年8月,年僅16歲的鄧公乘船出川,歷時一個月從上海前往法國馬賽,結識了早一年到達法國的聶榮臻。

年底,周公萬裏迢迢來到法國,並和趙世炎等組建了旅歐支部。1921年3月,僅僅在法國巴耶中學學習了5個月的鄧公因為工作所得連糊口都困難,不得不去當了軋鋼工,生活相當艱苦。

他當過飯館招待員、碼頭搬運工、建築工和清潔工。1922年2月,他在夏萊特小鎮的制鞋廠結識了王若飛、趙世炎,並成為旅歐支部最年輕的成員。

在旅歐期間,鄧公和李富春、蔡暢夫婦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20世紀20年代末,16歲的鄧公在法國留學五年,經歷了從青少年到青年的成長,期間與聶榮臻、周公、李富春和蔡暢大姐患難與共,這段經歷為鄧公後來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基礎。

1931年初,鄧公與周公在上海第二次相見,匯報紅7軍、紅8軍的工作。同年,鄧公在江西蘇區與周公第三次見面。

在紅軍時期,鄧公並沒有太多顯眼的表現,但在抗戰時期與劉伯承搭檔,一直合作到解放戰爭結束。 新中國成立後,鄧公成為周公的副手,而周公在晚年也堅持認為鄧公是最出色的副手,鄧公也經歷了三次「上上下下」,最終笑到最後,這離不開周公的大力保護。

周公一直作為鄧公的革命領路人和事業的「貴人」,而李富春和蔡暢夫婦則像大哥和大嫂一樣,他們對鄧公的關懷和照顧甚至超過了親弟弟。

鄧公在1933年因為「鄧毛謝古」事件受到批評,經歷了人生的低谷,而第二任妻子金維映也提出離婚。然而,李富春一如既往,從不避嫌,蔡暢大姐也一有時間就為鄧公送飯吃。

在長征前,鄧公起初被排除在外,幸好總政副主任李富春將他加進了大名單。

李富春和蔡暢長征到了陜北,鄧公因嚴重傷寒昏迷不醒,生命垂危。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聞訊,用東北軍張學良送的鐵罐牛奶救了他的命。

抗戰時期,劉鄧、聶榮臻相互配合,戰功赫赫。留在延安的李富春和蔡暢大姐也沒有忘記鄧公的孤獨,介紹卓琳與他相識,成為終身伴侶。

1954年9月,鄧公與李富春同時任副總理,並成為了鄰居。那麽,劉伯承元帥的密友又是誰呢?劉帥的軍教生涯長達50多年,經歷了千百次戰鬥,成為桃李滿天下的軍事家。

然而,他與生平「關系最鐵」的3個人,年齡卻相差懸殊。

劉伯承與朱老總的友情可以說超越了一切。他們在川軍和滇軍和談時相識,後來在瀘順起義聯手,並在南昌起義並肩戰鬥。

劉伯承留學歸來後,一開始對主席和朱老總的遊擊戰持保留態度。但朱老總苦口婆心的勸說使他認識到遊擊戰的重要性,並協助朱老總和周公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

在長征中,他們四渡赤水,屢立功勛。紅一四會師後,他們又一同在紅四經歷了一年南下北上的戰鬥,被康克清笑稱是一對「難兄難弟」。

劉伯承與朱老總的關系可以說是非常鐵。在全面抗戰時期,劉伯承一直在太行山戰鬥,他的長子劉太行被徐向前帶回延安交給「朱爸爸」和「康媽媽」撫養。

劉帥在接見外賓時,為了替朱老總擋酒,甚至一飲而盡,結果一回到家就昏睡不醒。這充分說明了他們之間深厚的友情和互相信任的關系。

總結:劉伯承與朱老總的關系是非常鐵的,他們一起經歷了很多戰鬥,互相支持,互相信任。這種深厚的友情和信任是他們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劉伯承在延安時期,除了被視為「大哥」的朱老總,還有一位小迷弟,他就是「詩人元帥」陳毅。陳毅和劉帥的相識,可以追溯到1926年底瀘順起義,兩人一見如故,從此情同手足。

之後,他們在南昌起義、湘南暴動、井岡山鬥爭等歷史事件中並肩作戰。劉伯承進入蘇區後,陳毅與他並肩戰鬥。長征後,陳毅留守蘇區,兩人分道揚鑣。

在抗日戰爭中,陳毅擔任八路軍129師師長,劉伯承擔任新四軍一支隊司令員,兩人遙相呼應。1942年,陳毅為劉帥50大壽寫詩祝福。

最終,兩人在1943年底的延安再次相見。

1947年11月,劉鄧、陳粟兩支主力部隊在中原戰場上的配合堪稱天衣無縫,劉伯承和陳毅先後擔任南京市長、上海市長。

陳毅元帥甚至主動請戰,希望讓二野部隊留在物產富饒的東南沿海,由他自己帶領三野部隊深入大西南作戰。 然而,歲月無情。

1972年,陳毅元帥因病逝世,享年71歲。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劉伯承元帥,雖然已年近80歲,視力幾近失明,卻親自送別這位老戰友。

走進陳毅元帥的房間,劉帥老淚縱橫,痛呼自己「失去了一根好拐棍」。 此情此景,讓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禁傷感動容。

劉帥和粟裕的關系不僅僅局限於老鄉和戰友,更是一種戰略和戰術上的默契。他們第一次相識於1932年的紅軍學校,第二次相逢則是在17年後淮海戰場,而在此之後,他們之間的信任和相知更是日益加深。

劉帥對粟裕的推崇備至,不僅在主席委托粟裕指揮50萬大軍攻台時得到了體現,而且在建國前的一次會議上,劉帥更是主動向記者推介粟裕,稱其為中國最優秀的將領和戰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