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5年,周恩來秘密安排一女子前往台灣,蔣介石親自到機場迎接

2024-01-15歷史

1965年的一天,台灣的台北機場突然變得熱鬧了起來,不僅有一大幫人在此等候,甚至其中還有蔣介石和宋美齡。看起來,今天是有一個重要人物要來台北了,他又會是誰呢?

出人意料的是,盡管讓蔣介石如此興師動眾,但這個人既不是政壇大佬,也不是商界名流,甚至都不是一個公眾人物,而只是一個不知名的老太太,她的名字就叫蔣妙月。究竟是何等人物,會讓蔣介石這麽看重呢?

當蔣妙月從飛機的舷梯上緩緩走下,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趕緊迎了上去,他小心翼翼地攙扶著這個已經滿頭白發的老太太,來到蔣介石面前。

在同時,蔣介石夫婦也迎了上來,其神情十分動容,尤其是蔣介石,淚花已經在他的眼眶裏打轉。而老太太在見到蔣介石後,也是顫抖著手輕撫蔣介石的頭,並說:「瑞元啊,我終於見著你了。」

瑞元正是蔣介石最早的曾用名,蔣介石的名字還是很多的,後來還有誌清和中正,而我們最熟知的介石其實是他的字。

老婦人既然能喊出蔣介石的舊名,就說明她和蔣介石之間是感情很深的故人,而她的確是蔣介石的親戚,準確地說是堂舅母。

蔣介石與蔣妙月之間的關聯說來可就話長了,一定要回到蔣介石父親那一輩去。蔣介石的父親叫蔣肇聰,是奉化當地一個著名的富家子弟。

在這裏,富家子弟並非是貶義詞,因為蔣肇聰並非是紈絝子弟,反而很是聰明能幹,他在青年時代就接手家族生意,經營著鹽鋪和錢莊的生意。

這兩門生意在古代,那都是最賺錢的買賣了,蔣家能經營這些營生,其家業必然是豐厚非常。

借著豐厚的家業,蔣肇聰先後娶了三房太太。蔣肇聰的發妻姓徐,兩人生了一個兒子叫蔣介卿,一家人的生活本來很是和睦。可好景不長,徐氏竟然早早就去了,而蔣介卿不久後也被蔣肇聰過繼給了徐家。

了卻徐氏的感情後,蔣肇聰又娶了第二個夫人孫氏,兩人的感情也很好,可這個孫氏也命不長久,兩人也沒個孩子。在孫氏之後,才有了蔣介石的母親王采玉,兩人生下了兒子蔣介石。

至於蔣妙月,她是蔣肇聰的堂妹,後來嫁給了蔣肇聰的二房夫人孫氏的哥哥。於是在宗法關系上,蔣妙月既是蔣介石的堂姑媽,也是蔣介石的堂舅媽。

在蔣介石八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蔣肇聰病逝了,留下他們一對孤兒寡母守著家業。可想而知,這種情況下王氏想要守住家業將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

果不其然,不久後蔣介石的伯父就借故奪走了他家的錢莊生意,而蔣介石那被過繼給徐家的同父異母的哥哥蔣介卿也回家爭奪家產,把鹽鋪生意拿走了。

此時,留給王氏母子的就只有五間瓦房,別無經濟來源。這也就是為什麽蔣介石明明是個富二代,但童年卻過得窮困潦倒,不得不靠人接濟度日,而接濟王氏母子的人中就有蔣妙月。

光是受人接濟是不夠的,為了活下去,王氏只能放下富太太的身段外出做事,但這樣一來蔣介石就疏於教導,變得十分頑劣,他經常四處惹事,讓王氏很是頭疼,而每每遇到事情,都是蔣妙月幫忙解決的。

雖然喜歡惹事,但蔣介石讀私塾期間的學業倒還算過得去,他後來也成功考上了中學,可上學的費用成了問題,所以他不久後就輟學了。

到十四歲,王氏就開始為蔣介石張羅婚事,她相中了巖頭望族毛家的閨女毛福梅,雖然對方比蔣介石大了五歲,可這在當時是正常現象,所以親事也就定下來了。

只是,結婚也是要花錢的,王氏當時並沒有錢為兒子娶親,還是蔣妙月在關鍵時刻出手,給王氏送來了一筆救急錢,這才讓毛福梅順利進門。

成親後的蔣介石並不打算安家守氣的過日子,雖然他從中學輟學了,但他還是想去外面闖蕩。

而此時正是二十世紀初,在清朝的最後幾年裏,中國與日本的關系進入了一個蜜月期,清政府轉變了此前以歐美為師的政策,轉而開始學習日本,這帶起了一股留日風潮。

蔣介石受此影響,也想去日本留學,可他中學都讀不起,還哪來的閑錢去日本呢?

思來想去,蔣介石瞄上了妻子的嫁妝,毛家陪嫁過來的東西還是很豐厚的,而他最終也說服了自己的母親和妻子,只是變賣嫁妝換來的錢還是不夠支撐他的東洋之旅。

在得知蔣介石要去日本留學後,還是堂舅媽蔣妙月站了出來,她將四百大洋送到了蔣介石的手中。

這裏的大洋並非是後世的「袁大頭」,而是光緒年間的「龍洋」,四百大洋已經夠一個五口之家在上海生活一年之久了,可見蔣妙月出手之闊綽。

但要說的是,蔣妙月一家雖然條件不錯,但絕非是大富大貴,四百大洋對他們也是不小的數目,而蔣妙月也是東拼西湊出的這筆錢。

之所以她肯這麽做,就是認準了蔣介石是一個有誌氣的孩子,將來一定能有出息。一定意義來說,蔣妙月的眼光是正確的。

帶著舅媽湊出來的四百大洋,蔣介石去了日本,而他在日本先是認識了陳其美,隨後又在陳其美的引薦下認識了孫中山。漸漸地,在這些革命黨的影響下,蔣介石也走上了反清路線。

於是在兩度赴日留學後,蔣介石在1911年回國,受陳其美的指示帶人到杭州參加光復浙江的活動,此後他的革命活動也是很頻繁。

到1914年,孫中山在東京成立了中華革命黨,並派蔣介石回國協助陳其美反對袁世凱。

但是,孫中山的二次革命最終是失敗了,而包括他和蔣介石在內的一大批人都受到了袁世凱的追捕,孫中山在此時逃到了日本,蔣介石則躲回了溪口老家。

只是,蔣介石雖然躲回了老家,但依舊受到袁世凱人馬的追捕,家裏肯定是待不住的。關鍵時刻,蔣介石想到了自己的堂舅母,他趕緊登門請求蔣妙月的幫助。看到蔣介石這個狼狽樣,蔣妙月幾乎是沒有多想,就把他藏在了自家的閣樓裏。

可誰承想,袁世凱的追兵竟然追到了蔣妙月家,而其中一個軍官看到蔣妙月一直磨磨唧唧不肯讓查閣樓,知道閣樓一定有貓膩,於是堅持上閣樓檢視,然後他就看到了蔣介石。

但萬幸的是,那個軍官對革命者十分同情,他既沒有動手也沒有聲張,只是帶著人走掉了。

等到追兵離開,蔣妙月深知自己家已經不再安全,便計劃送蔣介石出去躲躲,想來想去也就日本是最合適的。

可是,去日本畢竟要一大筆錢,蔣介石此時可以說是身無分文。最終,蔣妙月將自家的二十畝良田給賣掉了,用換來的錢給蔣介石當了路費。

這次去了日本回來後,蔣介石的命運就不一樣了,隨著革命運動的成功,蔣介石也飛黃騰達,他也一步步坐穩了國民黨一把手的位子。

蔣介石已然今非昔比,而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堂舅母,為了回饋蔣妙月的恩情,他把蔣妙月的兒子安插到農業銀行發行部當主任,不久後還把蔣妙月丈夫孫琴風的堂外甥汪日章調到自己身邊當秘書。說起來,這個汪日章還是周總理的同學,他們當年曾一起在法國留學。

蔣介石這個人,向來是任人唯親,能被他重用的人,要麽是學生,要麽是故舊,要麽是同鄉,這都是他作為軍閥的特質,所以他對蔣妙月親眷的重用也是不難理解的事情。

在這個時候,蔣介石其實還托堂舅母辦過一件重要的事情,只是這次不再是拿錢,而是當說客。

蔣介石當年一心要追宋家的三小姐宋美齡,但他本身有著一妻二妾,宋家不可能接受自己的寶貝閨女過去當妾,一定要蔣介石把家裏清理幹凈。

蔣介石自然不可能固守愛情,但他想要休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毛福梅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婦女,對名節很是重視,她死活都不肯離婚,這就讓蔣介石十分頭疼。所以,蔣介石不得不搬出自己的舅母,讓她做毛福梅的思想工作。

在蔣妙月的勸說下,毛福梅終於有所松動,但她要求蔣介石必須把自己留在族譜中,並提供終身贍養,這些蔣介石也都同意了。

經過一番折騰後,蔣介石成功遣散了自己的太太團,堂而皇之地在上海與宋美齡成婚,達成了自己的目的。可是,這件事對蔣妙月可不是啥好事,坊間一直對她慫恿離婚的事情有微詞。

這之後的事情就不多了,蔣介石一直忙著打內戰、被迫抗日、繼續內戰,江山是他最關心的事情,但他依然在空閑的時候回家探望老人家,或是派兒子代勞。

直至1949年,國民黨已經面臨失敗的命運,蔣介石已經開始籌備撤退台灣,而他也沒忘記家鄉的親人。

臨走的時候,蔣介石就交待汪日章,讓他去老家把蔣妙月接到台灣去。

汪日章到了老家後,很快就找到蔣妙月說明了來意,可蔣妙月認為自己年事已高,又對故土難以割舍,所以不肯去台灣。

此外,汪日章的家人也不願意他去台灣,恰在此時汪日章的母親還生病了,所以汪日章也沒有回台灣。

因為錯過了撤離時機,蔣妙月再想去台灣就比較困難了,所以她只能留在老家。而在隨後的日子裏,蔣妙月的丈夫離世了,她的女兒又嫁的很遠,老人家孤苦伶仃地住在大院子裏,晚景不免有些淒涼。

好在汪日章並沒有就此忽略蔣妙月,他在了解到老人的境況後,心中很是不忍,就想著幫幫她。

汪日章想到了自己的老同學周恩來,他覺得以周總理的胸襟,應該不至於為難一個老人家,於是就在1963年給北京寫了一封信,說明了其中的原由,希望中央能夠給予方便。

這封信最後是送到了周總理的辦公桌上,他在看完後對此事十分重視,認為這是改善兩岸關系,爭取和平統一的一個好機會。

於是,周總理就讓人把蔣妙月接到上海,並讓專人負責其飲食起居。不久後,周總理還親自接見了蔣妙月,當問及老人是否願意去台灣的時候,蔣妙月這次倒是同意了。

會面結束後,周總理就找到了毛主席,把這一情況匯報給了他。毛主席也是胸襟博大,不吝做成這件好事,就讓周總理負責安排。

很快,我方透過秘密渠道就聯系上了國民黨,將蔣妙月想要來台灣的訊息告知了蔣介石。蔣介石聞訊,也是十分高興,他立即派人接洽,並多次派人向周總理致謝。

這件事一直到1965年終於全部疏通,我方經香港進行了轉送,最後將老人送到了台灣去,這才有了我們開頭的那一幕。

蔣妙月抵達台灣後,得到蔣介石的妥善照顧,老人家最後是在台灣安然終老。蔣介石沒能在自己母親墳前盡孝,倒是為堂舅母送了終,這也算了卻遺憾。

而在這件事之後,蔣介石對大陸的態度也好了不少,雙方在此後甚至還接洽起了新一輪合作的事情,但很不湊巧,擔任中間人的章士釗和曹聚仁先後辭世。

之後,蔣介石在1975年還試圖邀請毛主席去台灣會談,但因為毛主席身體欠佳,最終未能成行,而幾個月後蔣介石就去世了。

人這一輩子,僅僅是靠自己是很難做成什麽事情的,總是要借助很多人的幫助。在蔣介石的一生中,蔣妙月或許說不上是最關鍵的人物,但其重要性是無可替代的。

身為堂親,她能始終無私地幫助蔣介石,甚至於把自己家的地都給賣了,對比蔣介石的大伯和大哥,那可就難能可貴多了。縱然歷史對蔣介石是持否定態度的,但發生在他家的這份親情,依舊讓人感到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