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羋月執政秦國滅掉義渠,楚懷王客死異鄉,楚國沒落,屈原含恨跳江

2024-07-22歷史

公元前299年,在楚國公子子蘭、上官大夫等人奸佞的教唆下,楚懷王熊槐誤信了秦昭襄王的和談陰謀,不顧楚國大臣屈原等賢臣的勸諫,執意要前往武關會盟,卻遭到了秦國的軟禁。

秦國本打算以楚懷王作為人質,要求楚國割讓領地,但楚國卻另立楚懷王的兒子熊橫為王,史稱楚頃襄王,子蘭擔任令尹。

轉眼間,楚懷王已經被秦國囚禁了一年時間了,此時的他終於明白,秦國並沒有打算放自己回去,而兒子熊橫也沒有能力前來營救,要是一直這麽過下去,恐怕就會死在秦國了。

楚懷王熊槐(羋槐)

跟隨楚懷王一起被囚禁的還有幾個手下,他們建議,要尋找機會逃出去。而楚懷王也是一個愛面子的人,他認為,自己好歹也是楚國的君主,怎麽能幹逃獄這種事呢,若是被傳出去該有多丟人呀!

其中有一個隨從勸說楚懷王:「楚國現在已經另立新君,如果能回到郢都,大王還有活下去的希望。若是不逃的話,在秦國只有死路一條。」

聽完這番話,楚懷王有一絲動心了。於是,他命令隨從把看管監獄的獄卒請了過來,並從身上掏出了一對珍貴的玉璧賄賂獄卒。

獄卒得到了玉璧,便開始幫助楚懷王等人逃跑。他首先找來了一些破舊的衣服,等楚懷王等人換上後,悄悄從監獄後門逃走,並趁著夜色逃出了秦國的都城鹹陽。

當秦昭襄王嬴稷得知了楚懷王逃走的訊息,不由得大驚失色,他立刻下令逮捕了負責看守的獄卒,並派出兵力封鎖了所有逃往楚國的通道,凡是帶走楚國口音的人一律抓起來。

而楚懷王也並不是吃素的,南征北戰這麽多年,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他並沒有直接抄近路逃回楚國,而是選擇了先去魏國或南韓,然後借道返回楚國。

由於戰爭,這時的秦國與魏國、南韓的邊境已經關閉了。眼看四處都是秦國人布置的口袋陣,楚懷王一路上提心吊膽,終於跑到了趙國的邊境,請求進入趙國境內。

楚懷王心想,一旦進入趙國境內,也就意味著自己已經安全了,到時候請求趙國派人護送自己返回楚國。

但是,讓楚懷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等來的回復卻是:「主父趙武靈王此時正在代地巡視,聯絡不上,留守邯鄲的趙惠文王不敢私自做主,請楚王移駕他國。」

聽完這個回復,楚懷王徹底地絕望了,他只好再去魏國邊境,在前往途中被秦國的追兵逮捕,再次被押回鹹陽城。

有了上一次的教訓,秦昭襄王派人把囚禁楚懷王的地方包圍了好幾層,楚懷王再想逃出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公元前296年,楚懷王在秦國的囚禁中病逝,宣太後(眾所周知的羋月)念及楚懷王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於是命令兒子秦昭襄王說:「將楚懷王的遺體送回楚國,要讓他落葉歸根。」

楚懷王因貪圖秦國的小利,而斷絕了與齊國的盟約,最終被各國諸侯所拋棄,自己也在諸侯國的鬥爭中當了犧牲品。

楚懷王

當宣太後主政秦國的時候,重用弟弟魏冉、羋戎和兒子公子悝、公子市等四人,宣太後一派的勢力極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權力,造成了「只知道秦國有宣太後和四貴,不知道有秦昭襄王」的局面。

魏國人範雎在受到了秦昭襄王的重用之後,就向秦昭襄王建議說:「收回五人的權力,以免造成弒君篡國的禍亂。」

秦昭襄王采納了範雎的建議,首先廢掉了母親宣太後,隨後又將魏冉、羋戎、公子悝、公子市等四貴驅逐出秦國。

年輕的秦昭襄王一生對母親宣太後至孝敬仰,廢掉太後的行為也是君主集權的需要。更何況,秦昭襄王早就到了親政的年齡,若是處處受制於宣太後,自己也很難成長為一代霸主,更不會成為秦國執政時間最長的帝王,執政時間長達58年。

秦昭襄王嬴稷

在東周時期,義渠國是活躍在河套地區的一支遊牧民族,與秦國進行了數百年的戰爭。秦惠文王早期,秦國多次出兵攻打義渠,並奪取了郁郅城。

為了報復秦國,義渠國參與了楚國、南韓、趙國、魏國、燕國組成的五國「合縱攻秦」。

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再次出兵攻打義渠,攻取了徒、涇等25座城池,盡管義渠國力大損,但仍保留著一定的實力。

秦昭襄王剛剛繼位的時候,秦國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內有諸公子叛亂,外有六國虎視眈眈。而北方的義渠國雖然表面上臣服於秦國,但又經常從背後襲擊秦國。

為了麻痹北方的義渠國,幫助兒子坐穩秦國的江山,宣太後甚至采取了美人計,表面上與義渠國王恩愛纏綿,並誕下了兩個孩子,實際上則一直都在密謀如何滅掉義渠國。

義渠國

就在這個時候,義渠國王也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他想要殺掉秦昭襄王,好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秦國的王位。而宣太後是何許人也,她自然不會讓義渠國王的陰謀得逞,兩人的戀情最終演變成一場殘酷的權利鬥爭。

直到公元前272年,宣太後終於找到了機會,她以慶旦為名引誘義渠王來到秦國,將其殺害於甘泉宮內,秦國則趁機出兵攻滅掉義渠。

滅掉義渠後,宣太後在義渠的故地設立了隴西、北地和上郡三郡。這樣一來,秦國再出函谷關攻打六國,就沒有後顧之患了。

公元前265年十月,宣太後去世,安葬於芷陽驪山,從而結束了她波瀾壯闊的一生,更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以太後身份執政國家的第一人。

宣太後畫像

宣太後的政治生涯一生中,與她的哥哥楚懷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同一時代的政治對手中,宣太後更把諸如樗裏疾、孟嘗君、趙武靈王等這些權謀高手玩弄於鼓掌之間。

在宣太後死後,秦昭襄王開始親自打理秦國的政務,任命文以範雎為相,武以白起為帥,繼續施行「遠交近攻」的戰略。

其實,早在公元前293年,南韓和魏國聯合攻打秦國的時候,秦昭襄王就任命白起為元帥,在伊闕大敗韓魏兩國聯軍,斬首24萬,並擄獲了聯軍統帥公孫喜。

在隨後四年的時間裏,秦國相繼攻打南韓、魏國占領了宛、軹等61個城邑,迫使兩國割讓了600裏的土地。隨後,秦國參與了燕國、趙國等國組織的「五國伐齊」,從而消除了中原最大的威脅齊國,進一步又將矛頭指向了楚國。

對於楚頃襄王和令尹子蘭二人當初鼓動楚懷王赴秦之約,從而導致囚死獄中,讓楚國蒙受了奇恥大辱,屈原和大多數楚國大臣都十分憤慨。

於是,在楚頃襄王面前,子蘭開始唆使上官大夫說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一怒之下把屈原被逐出了楚國的國都郢都,流放於江南長江及沅湘流域的荒野之地,過著長期漂泊愁苦的生活。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下令攻打楚國,把部隊分兵兩路南下,一路由白起率領,攻陷楚國的鄧城後,然後向鄢城進軍。另一路則由秦蜀郡守張若率領,沿著水路一路東下,向楚國的巫郡及江南地區進軍。

當時的鄢城是楚國的別都,是郢都北邊的門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為了保衛鄢城和郢都,楚國調動了幾乎所有軍隊與秦軍在鄢城展開決戰。

孫儷飾演的宣太後(羋月)

在秦國大軍壓境的時候,楚國一方面部署軍隊堅守鄢城,另一方面派出莊蹻透過黔中郡經沅水,連續克復且蘭、夜郎,向西攻至滇池,企圖以此來牽制秦國的攻楚行動。

由於黔中郡已被秦軍占領,莊蹻的歸路沒有了,於是自立為王,定都於如今的雲南晉雲縣。而在北線,白起攻城不下,決定引鄢水灌城,據【水經註】記載:

「昔白起引西山長谷水,去城百裏許,水潰城東北角,百姓隨水流,死於城東者數十萬,城東皆臭。」

白起在深入楚國和補給短缺的困境中,選擇了以水代兵的策略,繼而打破了僵持的局面。僅僅幾天的時間裏,鄢城淪陷,數十萬人被水淹死,致使郢都北邊的門戶大開。

面對秦國大軍的壓境,楚頃襄王仍常與寵幸者州侯、夏侯、鄢陵君、壽陵君等遊獵於雲夢之中,不顧國政。

公元前278年夏天,白起率領的大軍攻陷了郢城,又燒毀了楚國先王的陵墓夷陵。楚頃襄王兵敗散去,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有效地抵抗,只能被迫遷都陳地。

接下來的時間裏,白起率軍向東攻至競陵、安陸等地,南攻至洞庭湖一帶,並設定南郡,這裏正是當時的楚國郢都紀南城。

楚國自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定都於郢,是中國立都時間最長的古都之一。白起因攻陷郢都有功,而被秦昭襄王封為武安君。

此時,流亡在江南的屈原痛感主昏臣奸,國家前途黯淡無光,更哀憐父老鄉親慘遭秦軍的屠殺,悲憤異常。公元前278年,他在寫下了【哀郢】和【惜往日】後,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投江

屈原用生命血祭了那個令他愛恨交織,悲歡牽腸的熱土,他一生都想要力挽狂瀾,勵行變法,合縱抗秦,完成由楚國統一天下的偉業。但是,因楚國統治者的腐朽昏昧,其政治理想無法實作,最終國破家亡,釀成了絕苦悲涼的一生。

直到戰國晚期,秦國與楚國之間的爭鋒已經再也沒有任何懸念了,楚懷王和宣太後這對同族骨肉卻為各自的國家創造了不同的未來。

秦國宛如正午的烈日,照耀著晦暗割裂的中原大地,其一統之勢銳不可擋。而反觀楚國,正在一步步墜入深淵,逃避不了那垂垂暮沈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