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古代車戰必備利器——戈

2024-01-16歷史

▲骨戈、石戈、玉戈(由上至下)-新石器時代-陽關博物館藏

戈的起源與形狀

戈是中國古代一種具有擊刺、勾啄等多種功能的木柄曲頭兵器。其構造一般為平頭,橫刃前鋒,垂直裝柄。其端首處有橫向伸出的短刃,刃鋒向內,可橫擊,又可用於勾殺;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鋒用來啄擊對方。

最初受石器時代的石鐮、骨鐮或陶鐮的啟發而產生石戈,原為長柄,平頭,刃在下邊,可橫擊,又可用於勾殺,後因作戰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為長、中、短3種。戈的形狀與近身格鬥武器劍、匕首很像,可以看做是形態大小上的演變。戈的另一種演變路線,仍然是朝著長武器來發展的,比如後來出現的鈹、戟等。鈹形似一把短劍,後有長柄。戟,形似兩把戈頭的交叉、合並。而且戟通常是分鑄兩部份,然後合並一起使用,連體戟出現的相對較晚。

到了商代已經有了銅戈,直到秦代作戰時仍用戈。一般長戈用於車戰,短戈用於步兵。戈盛行於中國商朝至戰國時期,流行於商朝至漢朝。商周時期凡與戰爭有關的象形文字常繪有戈的影像,漢字中「武」、「戰」、「戎」等字還均從戈,即淵源於此。戈和幹(盾)是商周時期士兵的標準裝備,因此「幹戈」一詞就成為戰爭的別稱或各種兵器的統稱。隨著兵器和戰術的發展,戈被逐漸淘汰,後一度成為儀仗兵器。

戈的基本構造

標準的戈由戈頭、柲、鐓三部份組成。戈頭分為援、內、胡三部份。

援: 就是平出的刃,上下兩刃,前有尖鋒。用來勾啄敵人,是戈的主要殺傷部。長約8寸,寬2寸,體狹長,多數體中有脊棱,剖面成扇菱形。援的上刃和下刃向前弧收,而聚成銳利的前鋒。

內: 位於援的後尾,呈棒狀,用來安裝木柄,有直的,也有末尾向下彎曲的。內上面有穿繩縛柄的孔用來裝柄,稱為「穿」。為了防止勾啄時勾和柄脫落,又常在援內之間設「闌」,援下近闌處下延成「胡」,胡上亦有「穿」。

胡: 戈援下刃接近闌的弧曲下延,並沿闌側增升縛繩的穿孔,這部份稱為胡。開始時,胡只是為了增加穿孔而設,齲越長穿孔越多,柄和戈頭縛綁得更緊密,所以胡部就越來越長。兩周時期將胡身加刃,增加了戈的勾割能力。胡的長度一般為戈刃的三倍,即6寸,到了戰國時期,胡的長度又有所增加,成為長胡多穿式戈。

柲: 即木柄。為了便於前砍後勾,多用扁圓形柄,以利於把持。戈柄的長度不一樣,根據實戰需要,步戰用的柄短,車戰用的柄長。

鐏: 早期的鐏只是為了便於使戈在不用時插在地上,不致斜,所以在柄的尾端加上一個銅制鐏,並不能殺傷敵人。不過,近年來,發現有的商代戈鐏帶有尖刺或鋒刃,也可能用於刺擊。

▲雕戈-春秋

鑄作精美工整。戈鋒三角圭首形,厚脊,刃減薄,中胡,闌上下三穿形狀不一,援基細線飾一圖案化獸首形。方內橫長穿,尾部有缺角。

戈的種類

從考古發掘來看,戈的種類良多。材質上有石質的、青銅的、玉質的,少量鐵質的,以青銅戈為主。青銅戈大體上根據戈頭各部件的結構形態以及柲和鐓的有無來分類,如:直內戈與曲內戈,有胡戈與無胡戈,寬援戈與窄援戈,短柲戈與長柲戈等。

曲內戈

中國商周時期的一種戈。其援和內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沒有闌,裝上柄以後,容易脫落,商以後被淘汰。

▲一穿銅戈-西周

直內戈

中國商周時期的一種戈。它開始在援和內之間沒有明顯界限。商以後,為了防止脫落,增添了闌,後來又增設了胡,不容易掉頭。商以後,直內式的戈很流行。

▲直援銅戈-西周

銎內戈

銎(qiong)內戈,其制造方法比曲內戈和直內戈復雜,是在「內」部鑄成圓套,把柄裝在銎內防止脫落。使用時安柄方便,直接把上端穿入銎中即可,此種安裝方法可以避免戈頭的松動和戈的援後陷,但在鉤殺時,戈頭還是容易從柄上脫落,因而在商後漸漸式微。西周早期曾有一段時間出現短胡一穿式的銎戈,是以縛繩輔之。

▲異形銅銎戈-青銅時代

形似銅戣又連一骹銎,整體鑄造,三角形援十分鋒銳,稍起脊線,基部有「用」字形紋飾。直內圓頭,穿一圓孔。圓骹銎較長與內垂直,銎上細下粗,銎口一穿。此器形制奇特古拙,似模仿戣類兵器之作,約用於禮儀,如儀仗類。相似的兵器和技藝,見於新疆阿爾泰和伊犁河流域青銅文化,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後半。

▲獸面管銎戈-西周

柳葉形,兩刃鋒利,向前收成尖鋒,中脊起寬凸棱,有闌,橢圓形銎有棱箍,內上飾高浮雕獸面紋飾。

長兵器之王


戈作為古代冷兵器符合三大基本要素:尖、刃、重。戈模仿鳥獸的喙、尖角,透過啄、鉤的功能傷害敵人。戈在步兵使用時,柄長一米左右;騎兵、戰車使用時,柄長三米左右。作為先秦必備的兵器裝備,戈的作用不言而喻。可以說,戈極大程度地影響了後來的眾多兵器。

▲二穿銅戈-春秋戰國

▲三穿銅戈-春秋

車戰利器


戈最適於勾、掃和劈擊,曾被列為車戰中的五大兵器之首,故常作為兵器的統稱。戈最主要的是裝備車兵,借助戰車沖殺的時候矛殺傷一人後必須收回再刺,如果卡住拔不出來就需要再更換新的,費時費力。戈則可以橫置像鐮刀一樣一圈割過去,在這種條件下戈的殺傷力遠高於矛。

戈的歷史價值

戈在華夏文明中占據著重要的歷史地位,是先秦時代主要兵器之一,對後來兵器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影響甚至超越兵器本身,滲透到古代文化中,和戈有關的成語數不勝數,比如金戈鐵馬、大動幹戈、枕戈待旦、反戈一擊、止戈為武。

戈是從石器時代時期捆綁著尖銳物品的木棍發展而來,其見證了古人在和自然鬥爭中的探索和發展過程,並且在商、周、西漢時期引領了接近一千年的戰爭潮流,天下各諸侯國雖然發展方向不盡相同,但是卻出奇一致地將戈作為武裝部隊的重要武器,其歷史價值可見一斑。

▲雕戈-春秋

圭首戈,援中部以後至胡部,以錯銀工藝飾卷草流雲紋,線條細而猶勁,流暢奔放。

▲「元 」字銘三穿戈-春秋

止戈為武的故事

公元前597年,晉國為了救援被楚國圍困的鄭國,派出以荀林父為首的軍隊前去與楚國作戰。

晉國大軍剛剛到達黃河邊,鄭軍因抵擋不住楚軍的圍攻而投降了。此時,晉國內部出現了分歧。以中軍主帥荀林父為首的一部份將領認為應撤軍回國,避開楚軍鋒芒,以中軍副帥先縠為首的一部份將領認為應維護晉國霸主地位,與楚軍交戰。荀林父約束不住先縠,他單獨率領自己的軍隊渡過黃河,準備與楚軍決戰。

荀林父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進,恐怕要吃敗仗;退,就等於把先彀送進虎口,一時不知如何處置。司馬韓厥說:「先縠如果失敗,主帥您的過失就大了。既損失了軍隊,又丟掉了鄭國,那太嚴重了。我看不如幹脆進軍,如不能勝利,失敗的責任眾將也可分擔一些,總比您一個人承擔好些。」

荀林父無奈只得率軍渡河。楚軍此時正在黃河邊上休整,準備回國。聽說晉國大軍已渡黃河,楚莊王就想早點撤離,避免同晉國交戰。可是他的大臣伍參認為:「與晉軍交戰,一定會取勝。晉軍的將領都是新換的,不能行使命令,尤其是荀林父的副手先彀剛愎自用,不聽指揮,所以晉軍有令不行,一定會失敗的。再說您是君王,同對方的大將作戰而逃卻,也是一種恥辱。」

楚莊王聽從了伍參的意見,下令軍隊做好一切迎戰晉軍的準備。楚軍利用謠言誘使先彀出擊,然後又襲擊了晉軍的中軍,荀林父事先防禦不充分,又見楚軍來勢兇猛,不可抵抗,就下令趕緊渡過黃河,企圖以天險來擺脫困境。可是由於時間倉促,為了搶船渡河,晉軍內部自相殘殺。楚軍趁機掩殺而至,晉軍大敗,損失慘重。

楚軍大獲全勝,將士們歡欣鼓舞。大夫潘黨建議楚莊王,說:「大王,我們獲得這次勝利,意義非常重大。我聽說戰勝了敵人要建一個紀念物,將來給子孫看,以使他們不忘先人的武功。我看您也該這樣做,將晉軍屍首堆積起來,封土為丘,以示紀念。」

「不,不能這樣做。」楚莊王反對說:「戰爭不是為了宣揚武功,而是為了禁止強暴,給百姓帶來安定的生活。你認識這個‘武’字嗎?在甲骨文裏‘武’字是由‘止’和‘戈’兩個字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應該具備七種德行:禁止強暴、消除戰爭、保持強大、鞏固基業、安定百姓、團結民眾、增加財富。現在晉、楚兩國交兵,士卒皆有死傷,百姓生活不能安寧,這7種德行,我一種也沒有,用什麽留給子孫!晉國的軍卒為了執行命令而戰死,他們也沒有錯。我們還是先在黃河邊上祭拜河神,然後回國。」

楚莊王沒有修築紀念碑以表彰這次戰功,很快班師回國。

( 來源:陽關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