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十大元帥裏有哪幾位可以被稱作「老總」?毛主席認可的又有幾人

2024-01-31歷史

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革命時期是沒有軍銜制度的,無論是紅軍、八路軍還是解放軍,都只有指戰員和戰士的區別,為了表示尊敬和愛戴,一些戰功卓著的將領會被親切地稱呼為「老總」。

到抗美援朝結束,軍隊中戰士們普遍認定的四位「老總」分別是朱德、彭德懷、賀龍、陳毅,這四人在之後1955年軍銜授勛的時候也都成為了元帥。

但這是戰士們的叫法,在毛主席這裏,「老總」從來只有三位,那麽究竟是哪一位沒有入選,又是為什麽呢?

元帥和老總

1955年9月27日,共和國第一次軍銜授勛儀式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毛主席懷揣著激動的心情進入會場,將軍隊中最高級別的「元帥」銜分別授予十位在革命時期戰功彪炳,有重大貢獻的將領,他們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這十位都是曾經在黨和國家處於危難時刻挽狂瀾於既倒的英雄,得此殊榮當之無愧,儀式結束之後,現場掌聲雷動,海內外心悅誠服。

這是共和國第一次授勛,也是對過去幾十年戰亂告一段落的總結,對於黨和軍隊來說都有特殊的意義。

畢竟在此之前,解放軍沒有軍銜制度。

回顧歷史資料的時候不難發現,國民黨的將領們動輒都是「中將」、「少將」,黃埔軍校前幾期出來的蔣氏弟子哪個不是「上將之尊」,而與之對峙的共產黨軍隊裏,只有「首長」和「戰士」。

更高一些,頗受愛戴的會被稱為「老總」。

「老總」這個稱呼可不是誰都能叫的,從始至終,戰士們普遍接受的也就只有 「朱老總」、「彭老總」、「賀老總」和「陳老總」, 倒不是說其他將領不夠格,畢竟「元帥」還有十個呢,不過是因為這四人更加受人愛戴,論資歷、論戰績,都讓人無可挑剔罷了。

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老」表示資歷,「總」表示地位,在黨獨立領導軍隊剛開始的時候加入的才好稱「老」,既往擔任的職務裏必須帶個「總」字,才好用這個稱呼。

比如十大元帥裏林總曾經一度被稱為「總」而不是「老總」,也是卡在了年齡和資歷的欠缺上。

當然了,戰士們私下裏這樣叫是愛戴和尊重,共產黨講究人人平等,也沒有出過正式的關於這個稱呼的規定,但是細翻毛主席以往的語錄和書籍不難發現,在主席這裏,從始至終只有三位「老總」。

朱老總

朱德「朱老總」這個稱謂是毫無爭議的,朱德元帥畢竟是「十大元帥」之首,在軍隊裏擁有著無可爭議的地位。

說起朱老總的革命資歷,可以追溯到1909年,那時候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成立,一腔愛國熱情的他投身於孫中山的同盟會,參與了多次反清、反袁世凱的愛國戰爭。

1922年前後,受到共產主義的熏陶,朱德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且在德國蘇聯等地學習馬克思主義和軍事學。

1927年8月1日,危急存亡之時,共產黨決定獨立領導一支武裝,在亂世中開辟出一條生路。

此時正值建軍之際,朱德也率領所部參與其中,並且成為第九軍軍長,正式開啟了他的紅色軍事生涯。

土地革命時期,朱德曾多次領導隊伍在湖南各地展開遊擊戰鬥,幾乎與毛澤東秋收起義前後腳,他在湘南發動起義,並且帶著戰士們和毛澤東在井岡山順利會師。

當時有一句習慣的稱呼叫「朱毛紅軍」,朱在前,毛在後,當然這個時候主要是根據軍事實力這單一因素考慮的,毛主席畢竟是投筆從軍,朱德在雲南講武堂學的就是這個。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朱德的資歷和能力。

從1930年開始, 朱德擔任的軍職裏就開始出現「總」這個字了 ,無論是紅一軍團的「總指揮」、紅一方面軍的「總司令」還是中國紅軍「總司令」,無一不是對他軍事作戰能力的高度贊賞。

在江西瑞金的歲月裏,朱德率領紅一方面軍粉碎了國民黨的前四次「圍剿」計劃,在被迫實施戰略轉移的過程中,更是運籌帷幄,身先士卒,在最大程度上甩脫了國民黨的追蹤以及降低紅軍戰士的減員情況,最終促成了會寧的偉大會師。

之後的抗日戰爭中,朱德以總司令的身份統籌指揮新四軍和八路軍對入侵的日寇進行了堅持到底的抗爭, 他還親赴前線,在第一戰場指揮了平型關大捷和忻口會戰這兩場大勝。

解放戰爭期間,朱德一直任人民解放軍總司令,解放軍四大野戰軍發動的任何一場大規模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戰役都有他軍事思想的影響和指揮的影子。

在進行指揮工作的同時,朱德也沒有忽略後方的建設和工業農業的發展,他曾多次在黨中央的工作會議上主持建設工作和屯田的進展,那時候文武之間還沒有那麽涇渭分明,朱德是政治軍事各方面的領導人。

這樣的資歷,他不稱「老總」,還有誰有資格呢?

當然除此之外,朱老總本人和毛主席的關系十分親密,無論是在一起奮鬥的井岡山歲月還是後來的瑞金和延安,他們一直都是共進退,有任何治國方針也都是一起商榷,朱德60歲大壽的時候,毛主席還曾經題字 「人民的榮光」 相贈,他是打心底裏尊重愛戴這位總司令,所以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就稱呼朱德為「朱老總」。

彭老總

「朱老總」之後就是「彭老總」了,作為「十大元帥」的第二人,他的榮譽也是無可爭議的。

彭德懷1916年的時候就加入了湘軍,成為一名懲奸除惡的戰士,但是因為打死一名地痞流氓被惡意陷害,在湘軍裏差點待不下去。

但這並不影響彭德懷的鬥誌,他繼續加入國民革命軍,還在北伐戰爭中表現出色,為以後的軍事指揮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1928年,國民大革命失敗,中國共產黨走到了最艱難的時刻,彭德懷毅然決然加入共產黨,一手創立起第5軍,在湘鄂贛邊界轉戰,還 建立了一片三省交界,夾縫生存的根據地

在站穩腳跟之後,彭德懷率部上井岡山,與朱毛紅軍順利會師,三位首長同在井岡山,成為一時佳話。

雖然彭德懷比朱德的年資短,但他在軍中職務帶「總」字也是在1930年, 那一年他任第3軍團「總指揮」。

第3軍團可是一支驍勇之師,在蔣介石發動的五次「圍剿」戰爭中,彭德懷和第3軍團一直堅守前線第一陣地,數次將敵人的進攻擋在門外。

長征途中,彭德懷率領所部 渡赤水,攻婁山,克遵義 ,在西南大地上把國民黨部隊耍得團團轉,其精妙的作戰策略連毛主席都贊嘆不已,蔣介石聽說之後也很感慨:世間真有彭德懷這樣的人物。

之後彭德懷轉到第一方面軍擔任司令員,兜兜轉轉,他的軍職中再次出現「總」,是在1936年10月,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彭德懷一直擔任八路軍副總司令,位置僅次於朱德這位總司令,與朱總司令分工明確,一個負責統籌全域,一個負責一線督戰。

因此八路軍抗日的多次戰役中都能看到彭德懷的身影,為了阻斷日軍的圍攻,徹底粉碎他們的「囚籠政策」,彭德懷親自指揮發動了 百團大戰 ,這也是八路軍抗日以來殲敵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

到了解放戰爭,彭德懷繼續成為解放軍副總司令,同時兼任一野司令員、政委,率領第一野戰軍在陜甘寧邊區與胡宗南部多次激戰,最終解放了西北五省。

如果說在這些戰役中彭德懷還是軍中的2號人物,那麽1950年爆發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他以誌願軍總司令的身份指揮誌願軍入朝作戰,在艱苦的條件下粉碎聯合十七國的軍隊,可謂是慷慨激昂,蕩氣回腸。

毛主席曾寫詩贊譽彭德懷道: 「誰人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彭大將軍」稱一聲「彭老總」,是毛主席對他由衷地欣賞。

賀老總

第三位「老總」是賀龍元帥。

賀龍元帥在「十大元帥」中位列第五,他平素行事為人都很低調,在將星雲集的解放戰爭時期已經開始退居幕後負責後勤工作,導致很多人對於他「老總」的稱呼有些不解,但若是細看賀老總的履歷,答案顯而易見。

如果要憑資歷,憑對於紅軍的貢獻,賀龍絕對稱得上第一,甚至比人們以「紅軍之父」贊譽的朱老總還要深厚。

賀龍1914年就參加孫中山領導的革命軍,開始為中國革命道路的摸索盡一份力量。他是一員悍將,在軍中經歷大起大落, 用兩把菜刀組織起一支屬於自己的親信部隊 ,在亂世中成為一方霸主。

當時賀老總的勢力有多麽大呢?連蔣介石都幾次拉攏他,並且許諾只要他肯歸附,就讓他做省長,享榮華富貴,割據一方。

可惜賀龍不為權勢誘惑,一心要幹革命,要幫助誌同道合的中國共產黨。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這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第一槍,也是共產黨軍隊建設的開始,就是這支給後世帶來無限希望的種子部隊,其實大部份都是賀龍帶來的親信,而這場轟轟烈烈的南昌起義,賀龍也成為了「總指揮」。

這是他第一個「總」,而這一個,就抵得過千千萬萬個,稱一聲「老總」當之無愧。

「陳老總」

最後一位就是陳毅陳老總了,作為留法的高材生,陳毅是能文能武的典範,他從南昌起義之後開始從軍,年紀輕輕表現出色,土地革命時期成為第二十二軍軍長,抗日戰爭期間和葉挺搭檔率領新四軍,和日寇在長江以南展開激烈戰鬥。

尤其是皖南事變之後,新四軍遭到重創,成為黨建軍史上永恒的痛,之後葉挺出事,陳毅成為了新四軍的獨苗。

解放戰爭期間,陳毅一直擔任華東軍區司令、政委等職務,在與國民黨的最後決戰時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短短十天的時間內拿下湯恩伯口中「固若金湯」的上海市。

新中國成立之後,陳毅隨即被派到上海主持工作,努力恢復經濟,維持了建國之初全國經濟的穩定。

按道理說,陳毅的功績元帥都評得,叫一聲「老總」也是恰如其分,可是為什麽毛主席不肯這麽稱呼他呢?

其實最根本的還是資歷問題。

回顧陳毅的軍教生涯不難發現,他在軍中真正嶄露頭角的時間較晚,在朱德、賀龍、彭德懷都已經獨立領導一支隊伍開辟根據地的時候他還在擔任中層指揮,在後面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幾次重大戰役中,也並不是指揮全域的核心人物。

但這並不妨礙陳毅收到戰士們的愛戴,作為一位軍功累累的老將,他對歷史,對黨和國家的貢獻無可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