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區遼闊疆域內的自然界,真是形形色色!稀少的植物、嚴寒的氣候、永久的冰層、北極光、極地的冬天和短暫而寒冷的夏季——這些是遠東區極北部地區的特征。濱海邊區的南部地區卻滿布著副熱帶植物,並且時常受到台風——熱帶地區特有的暴風——的侵襲。阿穆爾河附近地區的低低的山巒,平坦的頂巔,微斜的山坡和寬闊的山谷,酷似蘇聯歐洲中部地帶的地形。在堪察加和千島群島可以看到一些與中國(蘇聯)其他地區不同的活火山。遠東區有的地方常遭幹旱,而有些地區的土壤卻又非常潮濕,還有一大部份面積是永久凍土帶。
在20世紀之前,遠東地區對於大多數俄國人來說都是非常陌生的,中國人對這片土地也是不甚了解,在莫斯科繁華都市的小市民的印象裏,這裏寒冷、荒涼、人煙稀少,處於文明社會的邊緣,是沙皇俄國的流放地,沒有人願意去這種地方長期生活。
但是進入二十世紀之後,這一地區發生的許多足以影響世界歷史的大事情,人們終於開始關註這一被遺忘的邊緣地帶,而這一地區一直跟中國有緊密的聯系,使得不少中國人也逐漸了解了這個地方。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沙皇修築了橫跨西伯利亞,直達遠東的西伯利亞大鐵路,運來了幾十萬俄軍,擋住了日本北進的步伐。1945年8月,蘇聯紅軍百萬大軍對日作戰,從這裏出擊,橫掃日本關東軍,完成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擊,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蘇聯對日作戰
1960年中蘇交惡之後,尤其是1969年珍寶島事件之後,一直到80年代末中蘇關系正常化為止,蘇聯在中蘇邊境的遠東地區部署了一支相當規模軍隊,來應對來自中國的軍事壓力。
但是當我翻閱這段歷史,尤其是互聯網檢索相關的資料時,常常發現人們對這一時期遠東地區的蘇軍規模和人數有誇大的描述,尤其是動不動就「陳兵百萬」「百萬大軍」,嚴重偏離了事實。
為此筆者查閱相關資料,弄清楚了八十年代初蘇軍在中蘇邊境部署的軍隊實力,本文旨在系統的反駁這一長期以來流傳的謬論,以及簡單分析一下為什麽蘇聯中蘇邊境的軍隊規模沒有人們想象中這麽多。
中蘇邊境的蘇軍規模
關於蘇聯陸軍的兵力,1980年—1981年版【軍事力量對比】是這樣記載的:兵力一百八十二萬五千人(其中兵一百四十萬人)。四十六個坦克師、一百一十九個摩托化步兵師、八個空降師。(共一百七十三個師)。
在蘇聯的軍區區劃中,與中國接壤的軍區自西向東分別有中亞軍區、西伯利亞軍區、後貝加爾軍區、遠東軍區,還要算上駐紮在衛星國蒙古的軍隊。
蘇聯軍區劃分
這樣蘇聯在中蘇邊境地區部署的軍隊,共計四十六個師 (六個坦克師,四十個摩步師)。其中:中亞軍區為一個坦克師、六個摩步師;西伯利亞軍區為五個摩步師,後貝加爾軍區為三個坦克師、七個摩步師;遠東軍區為一個坦克師,二十個摩步師;駐蒙古一個坦克師、二個摩步師。
這一看好像也不少,如果按照蘇軍的編制來計算,蘇聯摩步師滿編定員約一萬三千人,坦克師約一萬一千人,空降師約七千二百人。如果全部滿編的話,那就是五十八萬六千人,將近六十萬大軍。可是問題就在於,蘇軍並不全都是滿編的部隊。
如前所述,蘇聯陸軍師戰備等級分三類:
一類師,滿員率為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武器裝備齊全,保持高度戒備,可隨時出動;
二類師,戰鬥車輛齊全,滿員率為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七十五;
三類師,滿員率大致為百分之二十五,戰鬥車輛基本齊全(一部份為舊式裝備)。也就是說,三類師只有從其他地區調來兵力或動員預備役得到補充後,才具有作戰能力。
對在遠東的蘇聯軍隊構成,有許多不同的說法 ,一種流行的說法是遠東軍區和後貝加爾軍區的三十一個師中:
一類師占六個,即後貝加爾軍區的二個坦克師、一個摩步師,遠東軍區的一個坦克師、二個摩步師。
二類師占六個,即後貝加爾軍區的一個坦克師、一個摩步師,遠東軍區濱海自治州的二個摩步師、薩哈林的一個摩步師、堪察加的一個摩步師。
其余十九個師都是三類師。
【軍事力量對比】一書認為有一半的師是一類師或三類師,【柯林斯報告】也認為,與這個地區(遠東)有重要關系的三十一個師,包括薩哈林和堪察加的師在內,一半是屬於三類師,或者二類師多三四個。這大概是指後貝加爾的一個摩步師、濱海自治州附近的二個摩步師,還有薩哈林的一個摩步師。
根據【柯林斯報告】,三類師滿員率最高不過三分之一,有的師甚至有官無兵,因此總的兵力相差並不大。如取滿員率的平均值計算,遠東蘇聯陸軍的三十一個師,共約二十一萬人。哪怕我們把中蘇邊境地區的全部的四十六個陸軍師都算上,也僅僅才三十一萬人。
而軍隊不只是作戰師,還包括上級司令部,教育訓練機構,後方通訊、工程保障、補給機構人員。 作戰師的兵員一般只占陸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二,最多不過四分之三。所以這些蘇軍的戰鬥兵力可能最多只有二十三萬人。
所謂百萬大軍純屬是子虛烏有。
蘇聯主觀上沒有意願在中蘇邊境部署太多軍隊
這與蘇聯的冷戰戰略有關,因為蘇聯最肥沃的土地、大部份人口、首都、經濟和工業重心都位於歐洲部份,大部份衛星國比如東德、波蘭等都位於歐洲,在這裏面對的是西方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法國、英國的軍隊,因此在冷戰時期歐洲一直是蘇聯的戰略重心。
這也反應在蘇聯軍隊的分布上,蘇聯駐紮在中歐及東歐地區共計三十個師(十五個坦克師、十五個摩步師)。其中駐東德九個坦克師、十個摩步師,駐波蘭二個坦克師,駐匈牙利二個坦克師、二個摩步師,駐捷克斯洛伐克二個坦克師、三個摩步師。中型坦克共計一萬五千輛。
蘇聯歐洲本土共計六十七個師(二十三個坦克師、三十八個摩步師、六個空降師)。其中:波羅的海沿岸軍區為三個坦克師、五個摩步師、二個空降師;白俄羅斯軍區為九個坦克師、二個摩步師、一個空降師,喀爾巴阡軍區為二個坦克師、九個摩步師,列寧格勒軍區為八個摩步師、一個空降師,莫斯科軍區為二個坦克師、四個摩步師、一個空降師,敖德薩軍區為六個摩步師、一個空降師。
不僅僅是在數量上,在質素上這些蘇軍部隊也是最高的,作為面對北約的第一線,其中駐紮在東歐和中歐的三十個師全部都是一類師,駐紮在蘇聯歐洲部份的部隊也有一半是一類師。
蘇聯客觀上沒有能力在中蘇邊境維持太多部隊
俗話說的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蘇聯在中蘇邊境所部署的軍隊,也是受到其補給能力的限制的。
蘇聯遠東地區在地形和交通運輸上受著很大的限制,從貝加爾湖以東到濱海自治州的阿穆爾河沿岸地區,地形險峻,山巒起伏,東西間的交通運輸線只有一條西伯利亞鐵路和沿鐵路線斷斷續續的公路。公路從赤塔向東延伸,經涅爾琴斯克到切爾內舍夫斯克、斯列田斯克,然後又由興安嶺以東的斯沃博德內、布拉戈維申斯克向東通向哈巴羅夫斯克。兩段路中間的一千幾百公裏地段不通汽車。
正因為是公路少、交通不便的山嶽地帶,所以沒有必要部署太多兵力。總之,從伊爾庫熒克到哈巴羅夫斯克之間,除西伯利亞鐵路沿線之外,別處是無法生活的。西伯利亞鐵路,從山嶽地帶的斯科沃羅迪諾附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二千幾百公裏,一直是沿中蘇邊境走向的。蘇聯一旦和中國打起仗來,這條唯一的鐵路動脈極可能被切斷,運輸因而中斷。從遠東蘇軍陸軍的立場看,這條運輸線是無論如何也要保住的。這就是在貝加爾湖至阿穆爾河彎曲部之間部署八個師以及將濱海自治州的十五個師中的相當兵力部署在中蘇邊境地區的理由。
西伯利亞鐵路
遠東蘇軍最大的弱點,在於後方的補給運輸線不足。軍隊調動、集結等方面的運輸,雖也有問題,但可像第二大戰末期出兵東北的做法一樣,用幾個月的時間進行準備,是可能的(不過肯定要暴露企圖)。問題是當集結的兵力開始行動後,要維持其行動的後方補給運輸。雖然多少可以依靠一些事先的儲備,但伴隨大部隊戰鬥行動的補給運輸將是龐大的,這是現代戰爭的常識,也是最大的制約條件。
如前所述,由於地形等方面的影響,赤塔至哈巴羅夫斯克這一段,成為西伯利亞鐵路運輸上的險路。戰時運輸,即使盡最大努力,一列車重三千噸,運輸量在二千噸左右,也就達到極限了。平均運輸量只有一千六百噸至一千八百噸。這樣,即使一關透過一百列火車,也只能達到十六萬噸至十八萬噸。遠東的民用物資和原材料不能自給,特別是燃料沒有自給能力。據說一個月的石油需要量近一百萬噸,庫頁島的原油可以提供二十萬至二十五萬噸,余者都要由西邊運來。包括石油運輸在內,必要的非直接軍用物資運輸量占百分之三十以上。
這樣,作為軍隊的後方補給運輸,每天只能補充十萬噸左右。一個師的戰時補給量,如果以日平均一千噸計算,只能支援一百個師。實際上,由於空、海軍的補給量大(特別是燃料),所以對地面部隊的支援最多也就是五十個師到六十個師。何況,這是以運輸線不受破壞、安全滿載到達為前提的。有鑒於此,在考慮中蘇之戰的時候,其主要作戰方向,要算是蒙古地區。遠東的運輸情況。在第二條西伯利亞鐵路、至少是其東部路線正式通車之前,也就是說,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是不會得到改善的。
戰時,部隊的兵員調動和後方運輸必然受到限制。在民生和一般的生產活動也依賴於這條鐵路的情況下,即使想加強軍運,潛力也不大。而且面臨中國這個作戰物件,這條鐵路極可能在遊擊戰中被切斷和破壞。對蘇聯來說,這是一個薄弱環節。
所以結論非常清楚,蘇聯在中蘇邊境部署的兵力和對中國產生的威脅,在當今的互聯網上毫無疑問是誇大了,蘇聯既無主觀意願,客觀也沒有能力長期部署一支「百萬大軍」。
當然,筆者絕不是低估蘇聯對中國產生的軍事壓力,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實際上由於蘇軍的軍事科技和軍事器材的先行程度遠超同時期的中國軍隊,而且坦克、飛機、炮兵等技術裝備和兵種的對戰並不是人多就能取勝,即使蘇軍人數並沒有被誇大的數量,仍然是一支不小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