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實行軍國主義的趙國被奉行霸權主義的秦國打敗原因初探

2024-04-08歷史

趙國軍事力量的強大,在胡服騎射軍事改革之前就已經體現,在趙肅侯(趙武靈王前一代)時期,蘇秦對趙國的評價是「當今之時,山東之建國莫強於趙。趙地方二千裏,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數年。秦之所害於天下者莫如趙。」這裏秦之所害指的是秦對於東方六國中,最害怕的就是趙國。

戰國車兵

這主要因為趙國居於四戰之地:西鄰韓秦、林胡、樓煩,北接燕、東胡,東與齊國隔黃河為界,南連魏國內部還有中山國只要軍事上表現弱勢,就會挨打,所以要保持尚武精神,崇善軍事力量的強大。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就是趙國在原有強大武力上的又一次昇華,使其軍事技戰術得到提升。從而憑借武力內部滅掉了中山國,拔掉了隱患,北邊擊敗了胡人,擴地千裏;西邊積極防禦攻擊秦軍,遏制了秦軍攻勢。東邊拿齊國練手,博取軍功。但是軍國主義的特色就是曇花一現,在短暫的綻放下,終被霸權主義的秦國所滅。

戰國戰爭

實行軍國主義的趙國為何被奉行霸權主義的秦國打敗?若論士兵的戰鬥力和將領的指揮能力,趙絕對可以匹敵秦國,這與其他五國不同。那麽原因分析有三點:一是經濟能力弱。二是政治領導弱。三是國家方針錯。

一、經濟能力弱:奉行軍國主義的趙國對經濟改革不重視

戰國時期,生產力不發達,因此能吃上飯,就是經濟工作重點,農業經濟就是各國國力的綜合體現,因此各國除了兵力外,粟米的儲備量也是個標準,沒有糧食的儲備,怎麽支撐一場戰爭的進行。如對齊的評價:地方兩千余裏,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對楚的評價:地方五千余裏,帶甲百萬,車千乘,粟支十年。齊楚都是戰國時期有名的大國,其糧食儲備遠遠勝過趙,因為趙的評價是粟支數年。也就是經濟方面趙國在戰國中屬於墊底的存在,而秦國卻是恐怖的存在,戰國末期,秦發生三年大饑荒,秦國仍然發動侵略南韓的戰爭,派蒙驁攻取南韓12城,可見秦國在災荒之年,仍然有豐厚的儲備。這也就是為什麽秦趙長平之戰,僵持三年後,趙國要換將進行主動進攻,因為經濟承受不住了。趙國跑去找齊國借糧食,齊國壓根不睬。再不結束戰爭,趙國都沒吃的了。想想看都僵持了那麽時間,為什麽突然改變策略,沒辦法了。

因為一是趙國的農業經濟很差,耕地都使用人力,而秦國已經使用牛耕和農田水利技術了,這就是生產力的差距;二是趙國從事農業耕地人少,趙國的國策就是北攻西防,透過與胡人的戰爭獲得資源,然後拿來與秦國爭雄,也就是透過武力征服,獲得人口和糧食作為補充,這是典型的軍國主義思維,初期可能獲得一定的成果,一旦軍事上受挫,其經濟必然受到打擊。

二、政治領導能力弱:趙國還是貴族權貴領導,未進行任何政治改革

軍國主義的一個重大特征,權利集中在少數人手裏,不按制度管理國家,政治變亂多。趙國雖然名將不少,如廉頗、李牧等,還有燕國的樂乘等,但是發覺趙國統治階層對非王族的將領不信任,如長平之戰讓趙括頂替廉頗,因為趙括和他父親趙奢都是趙國的王族。李牧被殺,因為李牧權利過大,桀驁不馴。因為對趙國君主來說老將廉頗就是例子,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廉頗攻下樊陽,趙國讓樂乘接替廉頗指揮權,結果廉頗不高興帶兵攻擊樂乘,樂乘只好撤退,廉頗發泄完後一看不好,就逃亡到魏國。這是典型的軍國主義下克上的行為。在霸權主義的秦國根本不存在,靠制度管理,任何人才的晉升兩條路,一個是逐級培訓一步步上台階,一個是推薦制度負責制,只要是人才都可以推薦,如果證明是保薦的人也能受獎賞,不是兩個都要按照法律制度處罰。所以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各國人才都齊聚秦。而且秦君不害怕造反,因秦律太恐怖,白起被棄用,只敢稱病鬧脾氣,因為根本指揮不了軍隊造反。

秦之虎符

三、國家方針錯-四處為敵,樹敵多,同時長平之戰不修養聲息繼續爭戰

趙國奉行軍國主義思想,透過對外戰爭,獲取財富,轉移國內矛盾,所以基本上與南邊的魏國保持較好的關系外,與燕國、齊國關系都不好,所以長平之戰時,找齊國借糧不給。戰敗後,趙只找魏國和距離較遠的楚國求援,而不找齊國。北邊的燕國還落井下石,燕國舉全國之力,發兵60萬,戰車2000乘進攻趙國。

雖然憑借軍國主義的強悍,趙國搜羅全國男子組成13萬大軍,大敗燕軍,並打入燕國腹地,但也暴露出趙國已經成強弩之末。

趙國這時候應該采取戰略收縮,放棄部份土地,交好各國,分攤對抗秦國壓力,發展農業,發展人口,但是仍然保持攻勢與秦交戰在趙孝成王九年,長平之戰後不久,趙、魏、韓、楚四國聯軍攻秦於新中大敗秦軍,收復魏國失地新中地區。第二年(趙孝成王十年)派趙將樂乘、慶舍攻秦於信梁小勝。本身實力已經受損,但是仍然保持進攻態勢。而秦國卻在長平之戰後,乘勢滅亡趙國失敗後,采取戰略守勢,不再進行大規模戰役,恢復大戰後的實力,因史載秦之長平大戰後,兵力損失將近一半,不可謂不慘,但是秦國力雄厚,在十二年後,基本國力恢復正常,但趙國基本已經不具備和秦爭雄的能力了。

所以說奉行軍國主義的趙國,不進行政治經濟的改革,根本不是霸權主義的秦國對手,綜合國力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