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家鄉的變與不變:「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024-02-11生活

記者 杜春娜

2024年的春節好像來得晚了一些,盼望著盼望著春節終於到來了。今年是頭一次臨近年根才回家,2月9日農歷臘月二十九我坐上了回老家的車。

回家過年

家在淄博沂源,淄博到濟南,其實算不得上遠,交通也很便捷,但一年中回家的次數屬實算不上多,越到年關便格外想家。外甥女外甥今年在我們家過年,寒假一放假就來了,和他們好久沒見,回家的心格外迫切。

(回家途中經過的村子)

「你啥時候回家?」還未放假,家裏便經常問著。終於,定好2月9日回家。「我回去的時大集都散了,你幫我買塊豆腐。」 9日上午的車上,一位操著沂源方言的大姨在打電話。話語間我估摸著當天有大集,但大姨可能到家的時間太晚,怕豆腐買不上,於是托人買一塊。這熟悉的方音讓我頓時有了回家過年的踏實感。

回到家後已經是中午,第一件事便是吃飯。媽媽早就做好了飯,外甥女和外甥在家等著我,美味的飯菜、溫暖的家,過年的幸福數值達上了最高峰。

(大年三十的煙火)

悄悄變化的家鄉

自小便在沂源長大,從小學到高中,幾乎都沒有離開過小縣城,直到大學才走到了縣城以外的世界。大城市有它的繁華與熱鬧,小縣城也有它的舒適與安逸。在這裏,一天的時間騎一輛電動車或許就可以逛完它的「中心商務區」。

(家裏的路越來越寬敞)

我們在長大,這座縣城也在默默變化著。路修得更寬敞了,不知何時又開了一家超市、商場,一些品牌店的身影慢慢出現了這座「十八線」小縣城,而以前在縣城有著數家連鎖店的超市早就關閉了多家店,失去了「霸主」地位,一家開了多年的老商場也悄然落幕,原先的老汽車站在停用多年後轉身成為了超市。記憶中的縣城在慢慢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年輕、潮流的家鄉。

不僅是縣城,村子也在默默變化著。還記得小時候,村子裏幾乎每家每戶都種植葡萄,種葡萄就得賣葡萄,那時有商販定時來收。根據要賣的葡萄量,每人一大早從商販那裏領幾個空筐子,隔天把裝滿葡萄的框子返回去。後來,村子周圍工廠多了,機會也多了,許多人去廠裏上班,不再單純以種地生,為數不多的地種的基本都是玉米等糧食作物。外出打工、做手工活等,現在大家脫離了以前的靠天吃飯的生活,買車也不再是新鮮事。今年過年了解到,其實村裏許多人已經住上了樓房。

社會學家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寫到: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一個朋友調侃自己總也離不開鄉土本色,但在生於斯、長於斯的鄉土社會中,又有誰能真正完全脫離鄉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