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北方朋友別急,不怕冷的三角梅來了|科技賦能「百千萬」

2024-05-29生活

「南方的朋友回避一下,讓北方的朋友見識見識,你們眼中高端‘稀罕’又難養的三角梅在我們南方到底長啥樣……」近日,一段關於「三角梅」的影片火遍「全網」:影片中的三角梅種植在居民樓旁邊的花壇上,從1樓一直生長攀延到7樓,形成了一大片紅色的花海,遠遠看去,猶如一片三角梅瀑布。

在南方地區,三角梅早已「出圈」。但在北方,三角梅依然是「罕見而難養」——原產於南美洲的三角梅,是典型的熱帶植物,耐高溫忌寒凍。

不過,三角梅只能在南方「出圈」的狀況已逐漸被打破 —— 廣東省花卉協會三角梅分會會長陳加成告訴記者,他們與華南農業大學合作培育的「抗寒三角梅」,在-8℃的環境都能開花。

作為中山市橫欄鎮花木行業的「拳頭產品」,三角梅囿於生長環境和氣候條件,其銷售半徑曾一度局限於溫暖的南方地區。 2023年,華農與橫欄鎮聯合培育出「抗寒三角梅」,讓三角梅在低溫天氣中也能生長開花,助力三角梅「北上發展」,銷往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紅」遍全國。

借力科技打通北方市場

三角梅不再「畏寒」

三角梅的花期長、色彩鮮艷,成片種植易於做造型,一直是南方城市舉辦展會、比賽時裝點會場的「常駐嘉賓」。

「由於三角梅的抗寒性較差,在寒冷地區的存活率很低。因此很難作為北方城市的裝點植物。」陳加成說,「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商家希望把三角梅帶到北方去。」

在了解到三角梅在北方市場的需求後,陳加成開始考慮「幫三角梅抗寒」。2022年1月,橫欄鎮與華農開展合作,提供科研平台助力花農攻關種植新技術。在對接了來自華農的農村科技特派員郁書君、廖飛雄、高莉莉3人後,2022年2月,他們正式開始培育「抗寒三角梅」。

廣東省花卉協會三角梅分會會長陳加成在介紹橫欄鎮三角梅概況。李姍恒 攝

「第一步就是要挑選實驗品種。」陳加成說,三角梅有1000多個品種,其中有超過500種在國內實作種植,「我們分會裏的成員單位,種植培育的三角梅也有400多個品種。」

為了擴大「抗寒三角梅」的「選材」範圍,陳加成不僅把自己種植的三角梅拿出來用作研發,更積極奔走收購或征集來自同行企業培育種植的三角梅品種,「最終我們收集到200多個品種送往廣東韶關、浙江金華等地的實驗區進行存活實驗和培育。」陳加成說。

「200多個品種,我們持續不斷試驗了2年多,前後共投入了近300萬元進行研究。」陳加成說,「存活實驗證明,能在低溫甚至0℃以下存活的三角梅,品種大概60—70個。」後來,雲南紫、蘋果花、佩德羅、所羅門等8個品種,作為「抗寒三角梅」被推廣到北方市場:

2023年初,一位來自北京的分銷商載走了600株「抗寒三角梅」。為養護這批三角梅,陳加成還派駐了專業的技術人員遠赴北京駐點,將控花、管養等技術教授給客戶;

同年,40萬株不同品種的「抗寒三角梅」銷往四川,成為成都大運會的會場裝點植物之一;

同年9月,在杭州亞運會,紫紅色的三角梅如彩霞般染紅了會場外的花徑,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杭州亞運會期間,來自中山橫欄的抗寒三角梅裝點了城市空間。受訪者供圖

「近3年的科學研究和培育,三角梅終於‘敲’開了北方市場的大門。」陳加成說,「有了成都大運會和杭州亞運會的訂單支撐,現在越來越多的北方城市也開始采購‘抗寒三角梅’了。」

2023年橫欄鎮向杭州亞運會運送的三角梅品種「金心橙白」。李姍恒 攝

研發抗寒新品種,不僅給企業帶來收益,也讓整個三角梅種植業開拓了新市場。「2021年至2023年,我們在中山的種植面積從100余畝擴大到200余畝,協助超70多戶三角梅花農收入翻倍。」陳加成說,不僅如此,附近地區的三角梅種植同行也到橫欄鎮「取經」,學習栽種、養護「抗寒三角梅」的技術。

「未來我會持續投入資金研究三角梅,挖潛三角梅的內在價值。」陳加成透露,自己正與深圳的科研機構合力提取三角梅的有效成分,嘗試開發護膚產品,進一步擴大三角梅的套用範圍,延伸三角梅產業鏈。

亮相杭州亞運會的抗寒三角梅。受訪者供圖。

攜手高校 成立創新中心

「種花科學家」下田

「三角梅管護簡單,而且花色繁多具有很好的觀賞性。抗寒性提高後,其市場前景將更加廣闊。」在中山市橫欄鎮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創新中心內,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創新中心花木產業中山研究院院長、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和蓉手捧培養瓶,為學生講解「組培快繁」的註意問題。

走上大學講台授課,紮下橫欄田間調研,這種「兩頭跑」的工作模式,已經成為郭和蓉的日常。2023年,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創新中心花木產業中山研究院揭牌成立。 從此,橫欄的花田間,多了一批「種花科學家」,科技的種子撒在了花木之鄉的土壤中。

創新中心與橫欄鎮花木企業共同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進行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促進中山花木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創新中心已組建花卉、水產、畜禽三個科研技術團隊,團隊專家超過40人。

橫欄花木基地。葉誌文攝

科技,對於傳統花木產業而言意味著什麽?

據了解,目前橫欄鎮集聚了2600多家花木企業,是全國最大的熱帶和副熱帶園林花卉集散地。「隨著市場的發展和產業規模的擴大,我們的客戶審美水平也不斷提高,傳統苗木為主的生產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急需借助科技力量實作轉型升級。」郭和蓉說。

以三角梅為例,以前更多被當作園林花卉裝點城市公共空間,但在郭和蓉看來,家居花卉才是三角梅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城市建設和房地產綠化市場已經相對飽和,庭院、陽台和屋頂花園的綠化將成為主流方向,因此,在研發‘抗寒三角梅’的基礎上,下一步我們將以小株型、無枝刺或少枝刺的品種類別作為育種目標,開展三角梅新品種研發培育,擴大三角梅的套用場景,讓三角梅走進全國千家萬戶。」郭和蓉說。

新技術只是第一步,人才資源才是關鍵—— 創新中心為華農和橫欄鎮的花木企業搭建了一條人才輸送通道:2024年,華南農業大學為創新中心特批了一個研究生專項班——中山特色農業創新班,每年招收20名研究生,從事花木產業相關研究。2024年9月,創新中心將迎來第一批入讀的研究生。「這批研究生將會在中山駐點學習1年半,未來也有可能直接留在中山工作。」郭和蓉說。

橫欄花木基地已成為集種植、銷售、展示於一體的大型花木產銷中心和交易基地。葉誌文 攝

一批又一批的「種花科學家」在花田間為花農傳道授業解惑,花木企業的管理者、員工等也被邀請到了大學課堂學習,真正實作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 「無論是企業負責人還是一線園丁,我們都邀請他們到學校裏與相關專業的本科生一起上課,系統學習專業知識。」郭和蓉說。

郭和蓉表示,從長遠來看,成立科技創新平台,其意義不僅是為農企、農戶帶來了現代的農業生產經營技術,也為橫欄鎮花木行業帶來更前沿的技術和更廣闊的視野,提升了花木產業整體人才素質,促進橫欄花木特色產業鏈發展。

擦亮「國字號」招牌

打造「花木界京東」

客戶只需開啟平台,就能順利下單水紅三角梅、紫花勒三角梅、粉花三角梅等數百種花卉產品,花農只需安心搞生產,物流配送全由平台搞定,這就是廣東苗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橫欄鎮共同搭建的華南(中山)花木產業線上交易平台。

目前,平台已匯集了346家苗木供應商、183家采購商,累計交易金額近1億元。

「通俗地講,這是一個‘花木界’的京東!」 廣東苗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鄧擎宇作了個形象的比喻。如果說技術研發攻關是科技「硬實力」,那麽銷售模式革新則是科技「軟實力」。平台不僅支持線上交易,還能幫助花木種植戶進行數據化行銷,透過電子商務渠道進行宣傳推廣,提高整個橫欄花木品牌的知名度。

橫欄鎮是華南地區三角梅種類最齊全的生產基地。李姍恒 攝

在鄧擎宇看來,傳統的線下銷售模式,花農面臨的難點痛點很多。華南苗木市場雖然品種豐富,但資源分散,苗木交易仍然主要依賴經紀人和傳統銷售關系網,銷售采購過程都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苗木市場的資訊繁雜,傳統的資訊傳播渠道不夠理想,行業的資訊化變革勢在必行。」鄧擎宇說。

但花木產品在電商平台上銷售,如何實作質素、價格、物流、包裝的標準化,是必須考慮和解決的問題。「花木標準化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地方政府、采購方、供應方、平台方共同推動。」鄧擎宇說。

鄧擎宇說,針對同一分類花木品種,平台定向邀請了一批優質企業入駐,囊括地被、時花、觀賞草3個類目,目前已有148個優質品種、419個規格。此外,平台還制定了一套合理的花木規格、包裝、物流以及驗收標準,推動行業標準化發展。

陳加成也表示,三角梅分會已在探索三角梅領域的標準化,針對高度相近、同品種的單株三角梅苗木,核定了基本價格,以降低「低價惡性競爭」帶來的影響。「讓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育新品種、提升養護技術和設計造型上,對行業來說也是好事。」陳加成說。

2011年,橫欄鎮被中國花卉協會授予「中國花木之鄉」。葉誌文 攝

憑借橫欄鎮苗木集散地終端的虹吸效應,如今,華南(中山)花木產業線上交易平台已構建起以花木產品交易為核心,倉儲、物流等服務配套支撐的綜合交易服務模式,促進橫欄花木產業銷量顯著提升。2023年,橫欄鎮花木產業帶動種植業產值同比增長10.7%,橫欄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科技賦能,產業升級。一株株「紅」遍全國大江南北的三角梅,成為中山以「科技之翼」推動「百千萬工程」的鮮明印證。

【記者手記】

三角梅「爆紅」的背後

追蹤三角梅「爆紅」的秘密,我們走遍了橫欄花田、科研實驗室、高校課堂,對話專家教授、傳統花農、電商老總。最終發現,歸根到底依然是「科技」二字。

從2020年開始,華南農業大學攜手中山橫欄,開展花木產學研合作。郭和蓉告訴記者,很多花木企業並不是缺少創新意識,而是缺乏創新能力。「企業已經意識到,傳統花木的競爭力正在下滑。透過花木資源與科研平台的‘嫁接’,企業才能開發更多新品種、掌握更多新技術,開啟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花木競秀,科技興農。近年來,橫欄鎮獲批建設全省鄉鎮首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農村科技特派員隊伍來到了村裏,為花農帶來了致富的「金扁擔」,更帶來了花木產業蝶變的「金鑰匙」。

從南方走向北方,只是三角梅「紅起來」的第一步。乘著科技的雙翼,三角梅還在走向室內裝飾、化妝護膚等套用場景。科技賦能「百千萬工程」,擴大的不僅是傳統農業的市場,還有產業鏈延伸的無限可能性。

◎開欄的話

擁抱新的「科學的春天」時不我待。當前,廣東已吹響「加快產業科技互促雙強,走好高質素發展之路」新的沖鋒號角,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也成為廣東的戰略之舉、長遠之策。即日起,南方日報、南方+推出【科技賦能「百千萬」】欄目,透過一線走訪,近距離觀察科技賦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素發展工程」的火熱場景。敬請垂註。

【策劃】羅彥軍 陳戈 林煥輝

【統籌】王會赟 湯凱鋒 殷劍鋒

【執行】羅麗娟 張誌超 李江萍

【采寫】南方+記者 蘇芷妍 曾艷春

【圖片】李姍恒 葉誌文

【影片】李姍恒

影片載入中...

【作者】 蘇芷妍;李姍恒;曾艷春;葉誌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