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普通人,不慌不忙過著平凡的日子,很多時候都在想生活每天就這樣重復著,太過普通,乏善可陳。可再平凡,再普通的日子只要善於發現,總能 從生活的細枝末節裏發現溫暖,找到快樂,努力地在這平淡日子的細碎點滴中找尋那一抹溫暖,讓被繁雜的工作包裹的我得到治愈。
上班路上的溫暖
清晨醒來,收拾完畢,伴著星光出門,空曠的街道在寒冬裏顯得更加冷寂。每天乘坐的第二班公交車在六點三十八分如期而至,像往常一樣,這一站只有我一名乘客,中途會上來兩名阿陽中學的學生和另外兩名同事,幾乎天天如此。就這樣每天重復著,從小城的這頭到那頭。可簡單的生活也總能給人帶來暖意,公交車師傅知道我們在三中下車,原本站點距離學校挺遠,可他們都會在學校旁邊提前停車,小小的善意帶來的卻是滿滿的感動,下車時也總會向司機師傅道一聲:「謝謝!」七點整到達教室,美好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課堂中的感動
早讀課上,發現了一個特別的身影:安安靜靜地看著自己的課本,嘴裏念念有詞,手指還不停地在桌子上寫寫畫畫,與其他同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孩子確實是班上的一名特別的學生,反應比其他人慢,口齒不清,可就是這樣的孩子依然在努力地做著自己能完成的任務,讓人心生感動,甚至有點心疼。
課前三分鐘演講,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同學們積極地分享著他們對於國家公祭日的看法,他們說:「看到日軍在中國土上大肆屠殺,我非常的憤怒,我要好好學習,振興中華!」她們說:「紀念是為了不被忘卻,永遠緬懷,永遠充滿敬意,願逝者安息,和平永存!」他們還說:「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要緬懷先輩,更不能忘了我們腳下這片安寧而和平的土地是無數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 讓人驚喜的是我們的妍婷同學課後做了相當的功夫,寫了兩頁的發言稿,補充了許多班會課影片中沒有涉及到的知識。昭昭前事,惕惕後人。就像喬治·桑塔亞納說的:「忘記過去的人註定要重蹈覆轍。」 走進學校,映入眼簾的便是教學樓橫螢幕上那一行醒目的紅色文字:讓歷史的悲痛銘記在心,讓和平的聲音響徹天地。讓德育內容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的心靈之中,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沈浸於詩詞的美好
每天最享受的便是讀自己喜歡的書,上B站觀看公開課影片。最近持續在聽的是歐麗娟老師的【唐詩新思路】,聽歐老師將那一首首唐詩宋詞的講解娓娓道來,真的是一種享受,享受的不僅僅是沈浸於詩詞之中的那種美感,更驚艷於她對每一首詩的獨特解讀。
今天聽的是辛棄疾的【醜奴兒】,在沒有聽到歐老師的解讀時對最後的那句「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我的理解是:語言有時候是蒼白無力的,能表達的真的很有限,因為不管你用怎樣的語言其實都無法傳達內心的愁滋味於萬分之一,尤其是在「識盡愁滋味」這樣極端的狀態下更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因為當一個人識盡愁滋味,歷經人事千回百轉的苦痛之後,再回頭看,會發現真正的苦痛是無法說出來的,而且說出來的痛苦跟他真實的經歷相比真的只是輕飄飄的,所以最後只能說一句「天涼好個秋」,言有盡而意無窮。
可是歐麗娟老師卻說當一個人在「識盡愁滋味」之後,還是會想說,多多少少說一些內心的苦痛來稍稍疏解心中的煩悶,卸下心中的沈重的負擔,所以辛棄疾才會兩次說「欲說還休」。向別人傾吐一下,或許會有一絲一毫的減輕和一點點的救贖。可事實是詩人欲說想說的愁滋味,最後只說了句「卻道天涼好個秋」,是因為雖然渴望有人會分擔,但是一次兩次的訴說之後,你會發現你那日日夜夜反復煎熬的個人痛苦,對聽的人來說毫無分量,而你這個受苦到幾乎活不下去的人才會從對方漠然的反應裏受到更大的傷害。很渴望卸下一點點的重量,一次兩次三次之後,通常都會受傷,莫名地受到更大的傷害。就連那祥林嫂在對別人一次兩次甚至很多次的訴說,遭受了別人的冷眼之後,慢慢地也就不說了。更何況是更加敏感,感性的詞人呢!所以辛棄疾才會說「天涼好個秋」這無關痛癢的問題,不管對方的回答怎樣的,都不會受傷,可以坦然接受。
聽完她的講解真的是感慨萬千,原來一首詞 也 有如此多的解讀,而且在經歷了不同的人生之後,對同一首詞會有許多不一樣的看法。
歸家後的幸福
伴著星光出門,踏著夜色回家,一天的工作終於結束了。
回到家,開啟門,迎接我的都是姑娘的抱抱。看著母親早已備好的飯菜,聽著兒女嬉戲打鬧的聲音,內心都會被滿滿的幸福充斥著。晚飯後,兒子寫作業,姑娘讀繪本,母親則在廚房裏繼續忙碌。此時的我終於也有了一點自己的時間,彈彈琵琶,音樂真的能治愈人心,忙碌了一天,回來拿起琵琶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且不說彈得是否動聽,單是那一份自得就已足夠。
時間過得很快,孩子們該上床休息了,我和母親一人一個陪著他們安然入眠,真的特別感謝有母親的幫忙,將生活中的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帖帖,讓我這兵荒馬亂的日子可以變得自在且從容。
人間歲月平凡普通,以歡喜之心慢度日常,平平淡淡的生活也能過得有滋有味。
一天就這樣結束了,晚安,親愛的自己!晚安,親愛的你們!聽說明天會下雪,希望這期待了半個冬天的雪會如約而來。
作者:王婧 甘肅省靜寧縣第三中學
編輯:吳文琴
稽核:黃小瑜 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