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人生的目標,是什麽?

2024-09-15生活




今天, 我們聊一聊「目標」這個話題。話題開始前,先問大家兩個問題:


1 . 小時候的夢,還記得嗎?

記得在我小時候,老師就要求寫過類似的作文,比如:夢想是什麽?長大之後要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 我記得大部份同學都說要當科學家、警察,有位同學說未來想當企業家,我當時非常震驚,因為「企業家」這三個字都是頭一次聽說。 後來才知道,他的父親是一名企業家,所以他也有相同的誌向。 不知道今天他的夢實作了沒有。


2 .十年、二十年後,要成為什麽樣的人?

我個人覺得,大部份的人可能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不是要給未來規劃一個什麽職業,有多少存款、多少套房、幾輛車,而是未來我應該怎樣活,有一個 什麽樣的生活狀態。比如,我是否還會為自己的生計而奔波勞累?我能否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我能否過上理想的生活?




他山之石


其實,每個人都想要過上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需要一個具體的目標。當有了具體的意向以後,我們就會聊到一個新的話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說,別人的生活經驗可以給我們帶來啟發。


大家追星嗎?或者說,你們有沒有自己的偶像?那麽,哪些人常被我們視為偶像呢?


○成功人士: 他們憑借努力與才華在各自領域內取得了顯著成就。


○名人、偉人、聖人: 這些稱謂涵蓋了不同領域有傑出貢獻或廣泛影響力的人。名人,即那些廣為人知、有名氣的人;偉人,則是那些創造了豐功偉績,對社會有深遠影響的人;至於聖人,更是被賦予了極高的道德和精神境界。


○平凡而偉大的 人: 他們或許沒有顯赫的名聲和輝煌的成就,但他們的行為和品質卻深深打動了我們,讓我們在平凡中感受到了偉大。



這些能被視作偶像的人,就是「他山之石」。在佛教數千年的傳承中,同樣也出現過許多這樣的人物。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玄奘法師。


玄奘法師幼時便立下「遠紹如來,近光遺法」的宏願,也正因為如此,他被當時負責僧人管理的官員選中,順利出家。而後,他為求請圓滿的經典回國,長途跋涉五萬裏,期間的艱辛和困苦,是常人難以想象和體會的。


就拿五萬裏這個數碼來說,什麽概念?從成都到峨眉山才300裏,以現在的交通情況來講,乘車兩個多小時就到了,如果是走路呢?


我曾體驗過從文殊院走路到峨眉山,花了四天半的時間。路途中我只背了一個小包,期間還能休息,住賓館,走的路也是很平整的柏油馬路,總的來說,各方面條件算是不錯的。但玄奘法師的西行之路,卻是背著一個很大的行囊,風餐露宿,過八百裏流沙,歷經重重艱險……條件遠比我們現在要艱苦得多。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將657部經典從印度帶了回來。又花了將近20年時間,轉譯了75部,共計1335卷1400多萬字,而這才僅僅是他帶回來的經典的八分之一。


像玄奘法師這樣的人,我們是否會認可他?相信大家是認可的,對吧?這種認可,可能源於他的事業、他的成就,或是他的行為方式。而認可,就體現了我們的價值觀。


再給大家分享一個關於「認可」的故事。在佛教的思想文化中,我們認為出家是很好的事情。一位年輕師父出家,周圍的老居士誇贊他說:「師父呀,你這麽年輕就出家啦,功德無量呀。」年輕的師父就說:「要不把你孫子也送來出家吧?」老居士立馬回答:「那不行不行,我孫子不能出家,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幹呢。」


雖然老居士嘴上對年輕師父說出家好,功德無量;但真正落實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卻不願意了。這說明什麽呢?他內心並非真正認可。所以說認可不認可只有自己知道。有一個很簡單的檢驗方式,就是設身處地,換位思考。


比方說,我們看電視劇,會不由自主地被帶入到劇中人物的情景當中去,這時你不妨想想,如果我是劇中這個人,在面對他現在所處的困境時,會作出怎樣的 選擇?或者說,我是否願意成為這個人?如果是,說明你認可他的行為觀點,認可他的價值。




目標


說了許多「他山之石」的例子,接下來,我們來談一談目標。先看看幾種答案:


○成家立業

這是社會上頗為流行的觀念。特別對於許多被催婚的朋友來說,成家仿佛成了迫切的目標。甚至有趣的比喻說,父親下棋時物件(棋子)少了一顆,指的就是「物件」少了一個,意指成家的重要性。但成家對男性和女性的壓力點各異,男性可能更關註立業,而女性則更重視成家。


○功成名就

還有一種目標是功成名就。它代表著出人頭地、有所作為的渴望。不過,在現代社會,人們逐漸意識到,功成名就並非終極目標,快樂才是真諦。正如【稻香】所唱:「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讓自己快樂快樂,這才叫做意義。」


○追求幸福——趨樂避苦

可以說,追求幸福,是人生的唯一目的,只不過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有所不同。追求幸福是人性使然,佛教中有一個詞語叫趨樂避苦,也就是說,人人都希望快樂,不想要苦,這是人的本性。


○安身立命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安身立命是常被提及的概念。安身關乎現實生活,立命則涉及精神追求。我們不僅要解決物質層面的需求,更要思考如何在精神上安身立命。這其中,最核心的便是「心安」的問題,而蘇東坡的詩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就是對此的深刻詮釋。


在佛教看來,人的意義追求是多樣的,如同「無有固定朝向,可以各種朝向」。這意味著人的目標和追求是靈活多變的,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佛教強調緣起性空,即萬物皆由因緣和合而生,本性為空,因此人的朝向和追求也是隨緣而變,不應被固定觀念所束縛。


從這一視角出發,我們理解意義時,應更加開放和包容,認識到不同選擇和路徑都有其價值。同時,這也提醒我們,在追求個人目標時,要考慮到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做出符合道德和倫理的抉擇。



留言互動

你的目標,是什麽?

LEAVE A MESSAGE


編輯|夢覺 圖片|江遊

美編|妙能 責編|慧法


/

/

慚愧:留雙眼睛看自己

清熱祛濕健脾的小點心,想學嗎?

旅行家、菩薩行者,法顯大師!他的求法壯舉62歲才拉開序幕


互聯網宗教資訊服務特許證:
川(2022)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