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素質決定孩子的素質,媽媽的家庭教育方法對孩子的影響深遠。
浙江一位男孩在學校從三樓往下倒了三盆水,還扔牛奶盒。當媽媽得知孩子犯了錯誤後,如何懲戒,成了嚴峻考驗。
圖 海報新聞截圖
明智的媽媽
有的媽媽認為孩子不爭氣,采取暴力手段猛揍一頓,但效果如何呢?孩子受一點皮肉之苦,與他在學校所犯錯誤有何關系?受了皮肉之苦,犯的錯誤就能改掉嗎?這兩者風馬牛不相及。
圖 AI生成
也有家長以「畢竟是個孩子」為借口,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姑息和縱容。這種家長也不乏其人,「他還是個孩子」,成為網友嘲諷的口頭禪。
浙江這位媽媽沒有因為兒子是個孩子就縱容他,也沒有采取暴力手段把孩子猛揍一頓,而是讓孩子站在地上,從一樓往孩子身上澆了三盆水。
圖 海報新聞截圖
以兒子之道還治兒子之身
澆了第一盆水,孩子就大喊:「不行,冷!」媽媽抓住時機教訓兒子:「你既然知道冷,為什麽還在學校裏從三樓往別人身上倒水呢?你考慮過別人的感受嗎?」這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孩子接受的教訓深刻,對他培養換位思考從而關愛他人能起到巨大作用。評論區網友一邊倒,紛紛給這位媽媽點贊,稱贊她教育兒子的方式十分正確,只有這樣才能讓兒子懸崖勒馬,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重新做人。
這才是真正愛孩子的方式,這才是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 。我也為浙江這位媽媽點贊。
歷史上不乏深明大義的母親對孩子實行正確教育,促使孩子走向成功。這樣的媽媽,才是偉大的媽媽。
圖 海報新聞截圖
深明大義的陶母
東晉時期,陶侃的媽媽在陶侃的朋友範逵到家來訪時,因貧窮,她把自己的長發剪掉賣了換米招待客人,把家裏的頂梁柱劈了做柴燒,還專門弄草作為飼料餵客人的馬。
陶母這一番熱情招待,深深感動了範逵,讓範逵覺得不好意思。臨別之際,範逵問陶侃想不想出來做官,陶侃說想做官但無人引薦。
圖 AI生成
當時的範逵雖沒有直接提拔陶侃,但他利用自己的威望極力推薦陶侃。正是在範逵大力推薦下,陶侃從無名小輩步入官場,再加上自己積極進取、富有才能,成了東晉的大將軍,在平定叛亂和治理荊州等方面立下赫赫戰功。
陶侃的成就與陶母的正確教導密不可分 。如果沒有陶母盛情款待範逵,也許就永遠沒有人推薦陶侃外出做官,人才就會被埋沒。這種現象在歷史上並不少見。
再者說,因為家裏窮而來了客人,不能像陶母那樣想方設法款待客人的人,也不乏其人,從而無所作為,這是庸人之舉。
「剪發宴賓」是陶母留給我們的精彩故事,更給了我們深刻啟迪。
結語
浙江這位媽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犯了錯誤的兒子有了切身認識,進行深刻反省。她對孩子的教育,讓孩子刻骨銘心,比口頭說教絕對好得多,也比粗暴地狂揍一頓效果好得多。
如果你也是家長,你怎麽看浙江這位媽媽的做法?你從中得到怎樣的啟示?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