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熊孩子」的調皮搗蛋,是天性還是教養問題?

2024-05-30育兒

如今,「熊孩子」這個詞,似乎成了大家口中的高頻詞匯。

甚至每當我們碰到那些調皮搗蛋、不守規矩的小朋友,就會不自覺地給他們貼上這個標簽。

但是你知道嗎?孩子們的活潑好動、天真頑皮,其實是他們成長路上最寶貴的財富。

所以是時候,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待這些所謂的「熊孩子」了。

01

孩子們眼裏的世界,總是那麽新奇、那麽未知。

正因為如此,他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總想去摸摸這個,碰碰那個。

前段時間,動車上的一個小家夥,不小心踢了前座一下,結果被大家冠以「熊孩子」的稱號,雙方因此爭執不休。又比如,車廂裏有個小孩跑來跑去,有人竟然提議要設立專門的母子車廂,好遠離這些「熊孩子」。

其實,這些事件背後暴露出的,是我們對「熊孩子」調皮搗蛋行為的零容忍態度。

就說前不久吧,杭州有個三歲的小男孩因為和一個女子搶座位,被大家批評為「熊孩子」,家長也受到了不少指責。但仔細想想,一個三歲的孩子,他真的懂得成人世界的那些繁瑣禮儀嗎?

他們的行為,或許只是出於對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實際上,孩子就是孩子,他們有著自己的天性和行為方式。活潑好動、好奇探索,這都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特點。

作為成年人,我們更應該用寬容和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他們,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和批評。

02

想象一下,如果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給予他們足夠的寬容和引導,他們自然會變得更加自信、開朗。

比如,在車廂裏跑動的孩子,如果沒有打擾到別人,我們是不是可以多一份理解和包容?

當然,這種寬容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一種更為智慧的教育方式。作為成年人,我們真的需要學會不與小孩子過於計較,這樣才能更好地陪伴他們成長。

談起「熊孩子」,不少人都會有些反感。

但仔細琢磨,這種反感其實來源於我們對孩子的過高期望。

有人覺得,孩子嘛,一生下來就該懂得禮貌、規矩;有人則是喜歡插手管教,似乎這樣就能顯得自己特別有素質、有教養;還有那麽一些人,可能本身就不太喜歡孩子,或者碰巧心情不好,就更容易對孩子的一些小調皮感到不耐煩。

說到底,這些都是因為我們缺了點兒對孩子應有的愛心和耐心。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對孩子的錯誤行為視而不見。

孩子做得不對,當然要指出來,但也得有個度。有時候,我們對孩子的一點點小錯就吹胡子瞪眼,好像他們犯了什麽天大的錯似的。這其實有點過了。

所以有時候,我們真的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給孩子設了太多的條條框框,反而會扼殺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呢?

03

就說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吧。

裏頭規矩特別多,雖然教會了孩子們要守規矩、懂禮貌,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限制了他們的天性和想象力。

有研究就顯示,跟西方的孩子比起來,我們的孩子在創造力和想象力方面確實有點欠缺。

這說不定,就跟我們給孩子定了太多規矩有關。

記得前些年有人對比了中國和日本的孩子,結果發現,咱們的孩子雖然看起來更聽話,但似乎缺了那麽點兒耐力和韌性。這說明啊,規矩太多,雖然能培養出「乖孩子」,但也可能讓孩子失去了冒險和探索的精神。

就說前文中,那個杭州小男孩搶座的事情吧。

當時他才三歲,我們總不能要求他像個小大人一樣懂事吧?也許在他眼裏,所有的女性都像媽媽一樣親切,所以他才會有那樣的舉動。

如果當時那位女士能多點耐心,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說不定事情就不會鬧得那麽僵了。

所以說對待孩子,我們真的得循序漸進,不能太心急。

孩子嘛,總會犯點兒小錯,無心之失嘛,我們大人得學會寬容。就像以前特別火的漫畫【蠟筆小新】裏的小新,他老是搗蛋,但大家就是喜歡他,對他特別寬容。

小新有句話說得好:「我只是個小孩子,你何必跟我認真呢?」這不就是我們應該對孩子的態度嗎?

管教孩子這事兒,真的得靠耐心和智慧。我們作為大人,確實需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多包容、少指責。

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我們這個社會也會更加和諧溫暖。

總之,我們在這裏為「熊孩子」正名,並不是要為他們的錯誤找借口,而是想提倡一種更寬容、更理解孩子的教育方式。

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在一個積極而寬容的環境裏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