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子父母」特別火,我最開始還不明白啥意思,後來才知道,是一種新型的親子關系,年輕人會用虛擬網絡代替現實世界中的父母,填補了愛的缺失。
這個詞起源於陜西的一對中年夫婦,他們會以父母的口吻拍攝和孩子互動的日常,基本都是跟孩子們說些打氣加油的話。
本來以為在網上「給年輕人當父母」這種小眾賽道,根本沒多少人看,但現實卻是,相當多的孩子會把他們當成父母,在評論區裏訴說自己的煩心事。
比如有孩子在評論區訴說委屈:
穿了時尚的衣服出去逛街,卻被爸爸說穿得不正經。
有孩子哭訴每次父母批評的開頭總是,「你從來不從自身找原因……」
當這些孩子在評論區傾訴,夫婦倆就會當好「電子爸媽」,處處考慮「孩子」的情緒,全程沒有一句說教、批評和指責。
他們常跟「孩子」嘮家常:「寶,今天累不累,有沒有受委屈?」
他們從不強迫孩子非得把事情說清楚:「咋不高興呢,沒事,不想說咱就不說!」
他們很會鼓勵孩子:「這段時間你處理的這個問題,我和媽媽就感覺處理得非常棒!」
他們還會主動來安慰:「昨天我晚上想通了,你也不容易。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只要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比什麽都重要。」
偶爾一句「我的孩子,我不慣誰慣啊」,這腰撐得也太霸氣了!
賬號一時間成了「傷心小孩」的情感寄托地,評論區裏到處是求安慰、求抱抱、求肯定的孩子。
在心理學裏有個「移情效應」,說的是把特定物件的情感,遷移到了相關的人和事上的一種現象。
很多年輕人已經把對父母的正常情感,遷移到了更「懂」他的「電子父母」身上。
他們用這種「移情」的方式,在虛擬世界裏療愈自己,彌補童年缺失的愛。
【荒野會談】談原生家庭
其實孩子內心真正渴望的,不是父母多土豪,而是有被他們真正關心,能好好跟自己說話。
羅翔老師之前在一段采訪中說,家庭成員充滿了怨氣、委屈、指責、互相埋怨,(就會)失去應有的愛與活力。
那些在內耗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內心容易缺乏安全感,長時間會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怪圈。
從心理學精神分析理論來看,對孩子而言,父母就像是一個「情緒容器」。
當這個容器體積越大、容納越多的時候,孩子情緒調節的能力就越強。
即便是孩子經歷了不如意的事,產生糟糕的情緒時,父母的包容和認可都能讓他快速獲得積極的勇氣和向上的能力。
那些懂孩子、真正厲害的父母,任何時候都能把孩子的情緒穩穩接住,轉化為一種輕松、溫暖的力量。
一個孩子童年最大的幸福,就在父母給予的這幾種情緒價值裏。
1.不輕易指責,允許一切發生。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那些從小被指責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麽樣了?」
其中有一個高贊的回答是這樣的:「長大了的孩子後來變成了脾氣暴躁、愛指責別人的父母。」
父母就是一面鏡子,情緒的好壞將直接刻在孩子身上,變成孩子長大後的模樣。
之前看過【走進谷愛淩】的紀錄片,我就發現,谷愛淩的媽媽谷燕不一般。
她情緒很穩定,允許孩子和自己原先的設想不一樣,也允許一切發生。
谷愛淩小時候非常調皮,簡直是「上房揭瓦」的那種,13歲時在院子裏爬樹,像猴子一樣吊在樹幹上打秋千。
可媽媽谷燕既沒批評也沒強行喊停,而是站在屋子裏靜靜地看著她。
她沒有批評女兒不夠優雅文靜,沒有焦慮孩子「掉下來會怎麽辦」,也沒有指責家裏有媒體采訪,女兒這樣的舉止可能會被客人笑話。
谷燕允許女兒展現自己的天性,女兒成長中遇到任何挫折,也從不指責,而是微笑著鼓勵她、擁抱她。
在媽媽的影響下,谷愛淩性格非常積極陽光,抗挫力特別強,遇到任何事情也想辦法自己搞定。
一個家庭的松弛,能讓所有成員身心愉悅,也會帶給孩子更好的滋養,讓他獲得應對負面情緒的力量。
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即使事態發展趨勢沒按照原先設想的來,但也不會影響什麽。
我們對孩子的焦慮,說白了,就是對結果的擔憂。
可問題是,這種焦慮並不會改變最終結果,還會傳染給孩子。
所以,父母要接納和包容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切,犯錯也好,失誤也罷,我們都雲淡風輕說句「沒事,慢慢來」。
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把精力集中在解決問題上,而不是浪費在責備孩子上。
哪怕生活真的「脫軌」也沒關系,這恰好是松弛感產生的開始。
2.不說教,給足孩子正向的積極反饋。
在育兒界,有個很有趣的名詞叫「黃金一小時」,就是在睡覺前的一小時裏,跟孩子互動,將有翻倍的效果。
比如臨睡前可以跟聊一聊,說說他最近變好的那部份,讓孩子在放松愉悅的情緒中睡去。
可以問問孩子一天有哪些覺得幸運和開心的事情、有哪些想感謝的人、有哪些想記住的時刻,父母可以順勢給出肯定和鼓勵。
還可以問孩子,「最近有個難事,你能幫我出出主意嗎」,讓他參與到家庭決策中來,他會感覺自己被父母重視,自己的意見也很重要。
「如果你是我,你會做些什麽呢」,了解孩子對父母的建議,知道他對你的期待是什麽。
如果父母能利用好「黃金一小時」,對孩子來說是受益無窮的。
增進親子關系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從大腦發育的角度來說,發育早期需要催產素和內啡肽,來幫助大腦建立神經元網絡。
父母對孩子流露出贊美、喜悅的神情,可以讓孩子大腦中產生大量的催產素和內啡肽。
即便想要談學習,也不要最先以學習作為引子和開頭,而是從孩子感興趣的部份出發,多給他一些正面的反饋。
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看到自己的進步,心中會感激這份關註,也會做得更好。
心理學家占士說:「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
教育不是盯著孩子的缺點,拼命去說教、改造它,而是要用放大鏡找到孩子身上那僅存1%的閃光點,拼命放大它。
父母的每一句接納和鼓勵,都會讓孩子朝你期待的方向不斷努力。
不過度幹預,陪伴孩子進入自我探索的空間。
蔡康永曾說:「我的成長讓我相信,那些看起來沒有什麽用的東西,往往才是我們人生的珍寶。」
這話說的一點都沒錯。
很多父母會讓孩子學一些愛好,但只要一學樂器就是鋼琴,一學舞蹈就是芭蕾。
其實大可不必紮堆跟風學,因為每個孩子有自己的天賦和興趣。
有這樣一個孩子,他叫倪皓洋,是位出了名的小博主。
影片中的他如數家珍的介紹著手裏的蟲子,包括它們的習性和特征。年僅13歲,卻被網友稱為行走的「昆蟲百科全書」。
他天天在家看有關昆蟲的書,都快把書翻爛了,而且只要一有時間就下樓抓昆蟲。
起初媽媽很怕蟲子,擔心蟲子咬人、有細菌,可跟著小皓洋了解一段時間發現,其實並不會。
為了支持兒子愛好,父母把客廳改造成一整面書架墻,擺上了上百本的昆蟲書籍,又在陽台上放滿了各種尺寸的塑膠盒和網箱,養了十幾只昆蟲。
媽媽非但沒有覺得這是浪費時間、耽誤學習,而是盡全力去支撐孩子,想辦法讓他研究得更專業、更深入。
倪皓洋和做昆蟲科普的朋友們
小皓洋的父母給他買了很多昆蟲的書籍,還給他找來很多紀錄片。
一有空,父母就帶他去國內外參加「觀蟲夏令營」。
最遠的一次來到了馬來西亞的婆羅洲,那是世界上最多樣的生物集中地。
倪皓洋的影片大多是媽媽拍攝剪輯的,一方面記錄下兒子研究昆蟲的日常,又給網友科普了知識。
在父母的陪伴之下,孩子也發生了變化,因為懂得比大人還多,讓原本不善言辭的他越來越健談,也變得更加自信。
小皓洋的父母是智慧的,不僅給了他一個快樂的童年,也給了他自由探索的空間。
陪伴的關鍵是父母要心無雜念,放下工作、放下手機,專心和孩子交流,全程陪伴孩子。
高質素的陪伴,在於堅持和走心。
波蘭作家顯克維支有一句話,寫得特別好:
「每個孩子都願意被一只溫柔的手引導前行,而不是用腳踢。那麽教育就達到了它的目的。」
父母的眼界,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作為父母要懂得欣賞孩子的優點,多一些鼓勵和表揚,才是托舉孩子攀爬向上的正確開啟方式。
來源:小樹媽媽(ID:tree2050),這裏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寶爸寶媽,你所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裏都有答案。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系後台。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授權)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