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世界母乳餵養周】寶寶出生後這件「頭等大事」, 只有媽媽能做!

2024-08-08育兒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 圍產醫學部特需病房 梁鈺 徐慧

稽核: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 護理部主任 宋麗莉

媽媽們,您知道嗎?

一生中,幾乎沒有哪件事能像 母乳餵養 一樣,

對媽媽和寶寶的身心健康,

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

母乳是母愛傳遞的重要紐帶,是您給寶寶的珍貴禮物。 世界衛生組織 (WHO)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倡議—— 寶寶出生後最初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母乳餵養應持續至寶寶2歲或2歲以上。

母乳的神奇 源自母乳的成分

母乳含有細胞(免疫細胞、幹細胞等)和活性物質(生長因子、抗體等),能協同發揮各種功效。

物種特異性: 所有哺乳動物的乳汁,都是為了滿足幼崽的特有的生長發育需要,所以才會說「人吃人奶,牛吃牛奶」。

個體特異性: 比如足月兒和早產兒媽媽的乳汁就會有很大差異,寶寶越早出生,媽媽母乳中的免疫活性成分就越多,早產兒生後14天內母乳餵養比例越高,早產寶寶發生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NEC)、 感染或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等疾病的風險越低。

時間特異性: 在不同階段(初乳、過渡乳、成熟乳)、一天不同時間(早上、夜間)、一次哺乳不同時間(前奶、後奶)乳汁成分含量都不同,作用也會不同。

寶寶出生後第一口食物應是媽媽的初乳,初乳有助於提供免疫保護,促進新生寶寶的腸道功能發育,有利於預防過敏,減輕新生兒黃疸、體重下降和低血糖。

初乳極其重要!

讓寶寶盡早頻繁有效地吸吮,還能夠促進媽媽分泌更多的泌乳素和催產素,能夠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也能夠刺激媽媽泌乳啟動,促進乳汁合成與排出,是確保母乳餵養成功的關鍵。

按需哺乳

「按需哺乳」,是指寶寶醒來有尋乳表現或媽媽感覺乳房脹了,就可以試著餵奶。媽媽可以觀察寶寶的哺乳需求訊號,給予及時回應,不要等寶寶哭了才餵奶。

吸吮是寶寶的本能,但對於媽媽來說,哺乳是需要學習的技巧。

特別是在產後初期,媽媽需要耐心,在不同場景下嘗試各種哺乳姿勢,只要媽媽和寶寶感覺舒服,且能讓寶寶得到足夠母乳就可以,這將會是母嬰親密接觸的幸福時刻。

哺乳姿勢的操作要點

1.媽媽身體放松,找到讓自己舒適的位置。

2.坐位時可以使用哺乳枕、腳凳等輔助工具提供後背、手肘、腿部的支撐。

3.寶寶的頭、身體呈一直線。

4.寶寶身體貼近媽媽,寶寶的臉對著媽媽的乳房,鼻尖對著乳頭。

5.媽媽需要托住寶寶的頭部、肩部和臀部。

正確的哺乳姿勢

搖籃式: 最普遍的哺乳體位,適用於可以坐姿哺乳的絕大部份母親。該體位適宜短時間哺乳,或外出時條件受限時哺乳。

交叉式: 該體位適用於早產兒、吸吮力弱的寶寶或乳房較豐滿、手臂短的母親。

半躺式: 適用於產後能坐起的產婦。半躺式哺乳能調動新生兒的本能,如尋乳反射、吸吮反射、頭後縮反射、抓握反射等。

橄欖球式: 該體位適用於剖宮產術後能坐起時、乳房外上象限乳房結節,同時哺餵雙胞胎,超重或肥胖的母親。

側臥式: 該體位適用於會陰側切、會陰傷口疼痛、夜間哺乳、產婦疲勞或剖宮產術。

剖宮產後的橫抱式: 剖宮產術後因活動受限、傷口疼痛等因素,可以嘗試半躺式,讓寶寶避開傷口橫趴在媽媽胸前的姿勢哺乳。

為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餵養,自1992年起,國際母乳餵養行動聯盟(WABA)將每年8月1日-7日確定為世界母乳餵養周。2024年8月1-7日是第33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是「支持母乳餵養 共建生育友好」,旨在引導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母乳餵養,提升母乳餵養水平,維護母嬰權益,共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母乳是寶寶最天然的食物,哺育的過程不僅是寶寶身體成長所必需,更是媽媽和寶寶情感交流的起點。

每一滴珍貴的母乳,都承載著豐富的營養與媽媽深深的愛意,為寶寶的未來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這一過程中,母嬰間呼吸相融,情感交織,讓母乳餵養成為寶寶生命旅程起點上最為寶貴與溫馨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