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我不想」:孩子的求救訊號,你聽到過嗎

2024-01-03育兒

「爸爸,我不想去上學,我想在家裏陪你」

「媽媽,我不想在學校吃飯,我想在家裏吃飯」

「我不想去畫畫,你倍送我去,媽媽」

「爸爸,我想睡會兒覺,我不想看書」

......

你是否經常聽到這些話語呢?我不想幹這個,不想幹那個,是孩子在偷懶耍賴,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聽到他們用"我不想"這樣的話語是在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說"我不想"的時候,他們其實在向我們求助。他們面臨的可能是任務的困難,或者是內心的掙紮,他們需要我們的理解、鼓勵和支持。

小明是一個7歲的男孩,他在學校表現優秀,但是最近他開始對鋼琴課表現出排斥情緒,經常說"我不想上鋼琴課"。這讓他的父母非常困擾,他們不明白一向乖巧聽話的小明為什麽突然變得如此倔強。

我們要理解孩子的情緒。小明的"我不想",是在傳達他對現狀的不滿和對挑戰的恐懼。他覺得鋼琴課難度大,進步緩慢,是他對音樂的興趣不高。這個時候,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做的是坐下來,耐心地聽孩子訴說他的困擾,讓他知道他的感受被尊重和理解。

我們要鼓勵孩子,讓他們理解成功通常需要時間、努力和毅力,而非一蹴而就。父母可以透過一些成功的名人案例故事來和孩子一起分享討論。透過分享交流告訴他,每個人在學習新事物的時候,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是要有信心,堅持下去,一定會有進步。他們還可以分享自己的經歷,他們也曾面臨過挑戰,也曾想過放棄,但是最終他們靠著毅力和努力,克服了困難。

然而,如果任務真的過於困難,家長也應該理解並支持孩子的決定。如果小明真的對鋼琴沒有興趣,父母應該尊重他的選擇,而不是強迫他做他不喜歡的事情。畢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才華,我們應該鼓勵他們去發現和發展自己的潛力。

「我不想」,可能是孩子對困難的恐懼,也可能是他們對現狀的不滿。作為家長,我們要學會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感受,鼓勵他們堅持下去,同時也要尊重他們的選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幫助他們面對挑戰,找到自己的方向,看到生活中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