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當有人問孩子「你最喜歡誰」時,這位媽媽的高情商引導,值得學習

2024-08-11育兒

文/蘭媽談育兒

養一個優秀孩子,不止是學習成績上的遙遙領先,高情商、會說話也是童年時期最重要的性格養成

有一位媽媽,帶著兒子出門,路上碰到一個鄰居

鄰居呢,看到孩子就心血來潮地問一句:「寶貝,你看你多幸福呀,家裏那麽多人圍著你轉,那你最喜歡家裏的哪個人呢」

男孩回答說:「我第一喜歡媽媽,第二喜歡爸爸,第三喜歡外婆」

鄰居接著問:「為什麽呀,以前不是說最喜歡外婆嗎?現在外婆怎麽排在第三啦」

男孩想了想,然後說:「爸爸下班回來陪我玩,我們玩得可開心了,而且外婆總是管著我,不讓我做這個、也不讓我做那個」

聽到這裏,媽媽當時就蹲下身子對孩子分三個階段引導:

第一,對孩子的愛表示肯定:「你能把媽媽排在喜歡裏的第一名,媽媽真的很開心,可是你剛才那樣的想法是不對的」

第二,向孩子解釋這樣說的理由:「因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外公外婆,我們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大家都特別特別地愛你,你也不要給喜歡貼上個第一第二第三,這樣聽起來會讓人覺得你不夠愛他,心裏面也會失落的」

第三,幫孩子出主意:「每個人都有愛你的不同表達方式,你不能因為誰滿足了你、能哄著你,而去喜歡誰,如果你不喜歡外婆處處管著你,你可以直接把想法告訴外婆,也可以自己設定一個目標讓外婆幫你加油打氣,這樣心裏就不會不舒服了」

自此,男孩再遇到「你最喜歡家裏哪個人」的問題時,他都回答說:「我都喜歡」,一家人聽到這個回答也欣慰不已

這是什麽?這就是家庭環境決定孩子的成長質素

你希望孩子做一個高情商、會說話的智者,那就一定要具備高情商引導的能力

特別是孩子面臨「你最喜歡誰」這個問題時,就是體現情商引導能力的時候了

當然了,「都喜歡」這個答案,大概是最完美的回答了,可如何才能讓孩子更好地表現出來呢

蘭媽建議大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多註重以下幾個問題:

01

註重價值觀培育

該教訓的時候一定盡早教訓

有個親戚,當了10年的全職媽媽

在這十年裏,她省吃省喝,把最好的都留給兩個女兒

可結果呢,小時候沒有輔導作業問題時,整天陪著孩子 吃喝玩樂 ,很多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出來

可隨著大女兒讀小學,再加上幼稚園沒有學習知識、啟蒙晚了,孩子在班裏是屬於墊底生,老師也因為 「學習跟不上」 這個問題,時常找她談話

久而久之,焦慮就不受控制,整天對女兒不是批評、就指責

孩子呢,就是典型的「誰順著她,就跟誰親」的想法

而那段時間,恰恰也是奶奶一起同住的幾年,每天只要是孩子要的東西,基本上都是二話不說地各種買買買

於是,媽媽就跟大女兒開啟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針鋒相對局面

只要媽媽批評了女兒,她就趕緊去親近奶奶,每天也把「我最愛奶奶」的話掛在嘴邊,甚至還當面頂嘴說:「我長這麽大,都是奶奶辛辛苦苦付出的」

看了女兒趾高氣揚的樣子,媽媽寒了心,索性把孩子完全交由奶奶照顧

結果不到一個月時間,奶奶就打電話催她回家

怎麽回事呢?原來奶奶正式帶娃後,根本招架不住天天要這個、要那個的經濟開支,很多要求拒絕了、很多不好的習慣也會批評

可那時候女孩就不開心了,犯了錯不敢回家,就對很多親戚說「奶奶欺負我,我不敢回去,我要等我媽媽回來保護我」

這些話被奶奶聽到後,大哭了一場,也同樣寒心地不願意再照顧了

這個例子就告訴我們:比起成績,孩子的價值觀才是最需要重視的

如果孩子的想法是「誰順從我,滿足我,我就喜歡誰」,那家長記住了:這樣的喜歡,不要也罷

畢竟,如此心理本質上就有問題,也需要被好好教育,否則將來只會成為人人喊打的忘恩負義之人

02

伊娃心理端正好

不要有「你最喜歡誰」的問題

有人說,教育應該是爸爸媽媽愛孩子的一場「合謀」

可在蘭媽看來,這場「合謀」不僅是爸爸媽媽,還需要家裏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全員心態端正

如果孩子所生長的空間,總是聽到「你最喜歡的人是誰」這樣問題,那孩子從小的心理就是:「我最喜歡誰」、「我不喜歡誰」的錯誤認知

有位媽媽的經驗之談,她告訴我:

千萬別問孩子「你最喜歡誰」這個問題,否則等到孩子整天把喜歡誰、不喜歡誰掛在嘴邊後,就有你哭的時候了

原來,這位媽媽以前是個事業狂,女兒還沒有斷奶就急著回公司上班

孩子呢,也被 順理成章 地交給爺爺奶奶照顧

雖然大家每天出入一個家,也同住在一個屋檐下,可事業心重的媽媽,每天 早出晚歸 ,即便是回家還有處理不完的工作

時間一久,她發現女兒也漸漸地不跟她親了

就在一個忙完工作的晚上,剛出房門就聽到奶奶跟爺爺在故意逗娃:

爺爺問:「我和你奶奶,最喜歡哪個」

女兒想了想,回答說:「都喜歡」

爺爺刨根問底:「最喜歡哪個」

孩子兩邊看了看,有些為難

奶奶也在一旁迎合說:「是呀,最喜歡的是哪個」

經過幾秒鐘的思考後,女兒最終指了指奶奶,隨後就是奶奶得意的笑聲,還有爺爺吃醋的調侃聲:「真是傷心呀,虧我什麽好東西都留給你」

有了這個靈感,等到媽媽跟女兒關系有所緩和後,也故意當爸爸的面問「我和爸爸,你最喜歡哪個」

看了看媽媽剛買的新玩具,女兒想都沒想,直接痛快地說了聲 「媽媽好,我最喜歡媽媽」

之後的一段時間裏,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喜歡透過對孩子的短暫滿足,來獲取「你最喜歡誰」這個問題的勝利者

而孩子呢,也成功在不久後養成了 「誰對我好,就喜歡誰」、「只要一次沒滿足,就忘記之前所有好」 的白眼狼性格

有一次,就因為一雙鞋沒有滿足,女兒就趾高氣昂地沖媽媽大吼: 「我討厭你,我要奶奶,我最喜歡奶奶了」

也就是那一刻,心痛之余,媽媽才意識到孩子成長環境的重要性

03

講話不要太絕對

要懂得給問題留可溝通余地

家庭環境才是孩子的第一教育,你想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最好先讓他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

就像經常生活在「你最喜歡誰」問題中的孩子,思緒自然也會經常思考在「誰對我好」、「誰能滿足我」

可講話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別說孩子了,就連成年人都無法完全掌握,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話題挖坑

有一個女孩,從小被父母寄予厚望

媽媽希望她 多才多藝 ,還特意高價買了一台鋼琴放在家裏

爸爸也覺得多一門手藝、也多一份出路,在才藝培養方面一直都大力支持

可成功之路卻沒有那麽容易,隨著難度提升,鋼琴練不好就要練到會了為止的嚴厲要求後,女孩漸漸地厭煩了

每次重新練琴都一臉煩躁地說:「每天都要練琴,煩死了」

剛開始,為了鼓勵孩子,爸爸媽媽都加油打氣說:「已經很棒了,你看你彈琴的姿勢多優美呀,將來如果沒有合適的工作,當個鋼琴老師也不錯呀,優雅美麗,大家可是都在羨慕你呢」

之後的一段時間,看著鼓勵那麽久,好話、鼓勵話也都說盡了,而孩子依然沒什麽長進時,媽媽只好兵行險著地說:

「你確實有學鋼琴的天賦,爸爸媽媽也願意大力培養你,可如果你自己不願意學,那我們只要把鋼琴送人,送給喜歡、願意學鋼琴的小朋友」

沒想到,小家夥一聽,直接滿口答應,還迫不及待地說:「我求之不得,趕緊把這玩意搬走,我看著就煩」

生活中也是一樣,每當孩子叛逆頂嘴時,媽媽也習慣提醒說:

「不聽話,我就不喜歡你了」

「不喜歡就丟了,以後再也不給你買了」

孩子呢,每次也都順勢而為地說:「不喜歡就不喜歡」、「丟掉就丟掉」、「不買就不買」

事實上,「你最喜歡誰」這個問題也是一樣

「都喜歡」這個回答固然完美,但從問題本身來看,這個問題的出發點就是為了刷存在感

記得小女兒出生之後,大女兒就經常問我「媽媽,我和妹妹你更喜歡誰」

我回答說:「都喜歡,你跟妹妹都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

很明顯,這個答案她並不滿意,還一直纏著我說:「不行,必須選一個」

如果沒有選,她就像只蒼蠅一樣,在耳邊不停提醒,還不準你說「誰都喜歡」的話

漸漸地,我煩了,就對她下逐客令說:「我都喜歡,行了吧?這個問題翻篇了,以後不準再提」

後來,大女兒果然沒有再提這個話題了,可她跟我的距離卻越來越遙遠

我問她原因,她卻眼淚汪汪地告訴我:「你不愛我了,你就喜歡妹妹」

意識到講話不要太絕對後,我跟她道了歉,然後讓她再問一遍「你最喜歡誰」這個問題

那一次,我的回答是「我對你的喜歡,就像你對我的喜歡一樣,妹妹也是一樣,你們有多喜歡我,我就有多喜歡你們」

從那以後,倆姐妹似乎更加熱情了,我說一聲「誰幫我拿下水杯」,兩個人都搶著要遞給我,我提議誰陪我一起取快遞,她們也紛紛答應說:「我我我」…

這就是所謂的:給問題留可溝通空間

記得公司之前有個實習生,很有才華,老板也有意提攜她

可當老板問起「公司設計部規劃的創意怎麽樣」時,她為了展現鋒芒,把所有人身上的缺點都說了個遍

最後,雖然她成功透過那個文案轉正,可在公司的發展也僅此而已,並沒有太大的升職空間

對此,老板給出的解釋也是:「說話太絕對了,能把問題看得清楚是好事,但能帶領大家去改變結果,這才是本事,公司雖然缺的是人才,可最缺的還是能團結、有領導能力的人才」

而透過這個例子來看「你最喜歡誰」這個問題,也是一樣的

小的時候,「都喜歡」是教會孩子對愛的認知,而長大後則需要用情商去創造更多有用的話題

如此,孩子才能在「講話」中獲得真正的成長~

那麽,關於孩子「最喜歡家裏哪個人」這個問題,大家還有哪些更好的高情商回答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