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長大後才發現:獨生子女的家庭,可能比多子女的家庭,要幸福很多

2024-08-09育兒

在上一輩人的傳統認知裏,都是「多子多福」,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計劃生育」政策開始實行,大家的觀念也開始發生了改變,很多家庭就只有一個孩子。那時候大家都覺得獨生女太可憐了,小時候沒有兄弟姐妹一起玩耍,成年後要獨自承擔父母養老的責任。

現在這代獨生子女已經長大了,隨著政策的改變,這代人又成了被「催生」的物件。可是體驗過獨生子女生活的他們,卻都覺得獨生子女的家庭可能要比多子女的家庭要幸福。

說到這想到了雯雯的故事,雯雯已經大學畢業了,家裏還有兩個小她十幾歲的弟弟。雯雯說自己父母為了生兩個弟弟,當年被交了很多劃款。而且自己記憶特別深刻,以前父母從來不會打自己,可是因為弟弟出生後,自己就經常被爸媽打罵。

本來那時候自己學習成績很好,兩個弟弟先後出生後,她媽媽也沒什麽精力管她,她就開始逃課、叛逆,學習成績也直線下降。後來就被爸媽送進了各種補習班,跟父母的關系也越來越疏遠。

前段時間她去旅遊回來認識了兩個朋友,都是旅行愛好者。雯雯認識她們以後,一直感慨如果自己如果是獨生子女就好了。雯雯說那兩個女孩經常會出去玩,說走就走的那種。他們是獨生子女,父母都已經退休,自己工作不用負擔家裏,父母有時候還可以給補貼,父母也早早就把自己的養老資金給解決了。那兩個女孩性格特別樂觀、大方,生活無憂無慮。

雯雯說如果當初自己的父母沒有生弟弟,現在她也能過這樣的生活。以後自己結婚了,堅決只生一個孩子,生活中獨生子女的家庭普遍比多子女的家庭幸福,原因有三。

情感連結深,孩子幸福感高

這段時間熱播綜藝【我家那閨女】盧昱曉是家裏的獨生女,從小就被父母的愛包圍著長大。雖然她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但是父母依舊把她寵成小公主,盧昱曉工作到半夜才回家,早上爸爸為了讓女兒多睡會,便躡手躡腳地去幫女兒房間的窗簾關上。

盧昱曉媽媽還會把女兒小時候的作文和畫珍藏起來,替她保管好。小時候的盧昱曉多次弄丟鑰匙,不僅不用擔心會被父母批評,爸爸還會把備用鑰匙準備好。在節目中能看出,父母給女兒全部的愛,而且總是在鼓勵和誇獎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原生家庭滋養了盧昱曉,長大後的盧昱曉自信樂觀開朗。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可能影響他一生。獨生子女從小擁有父母全部的愛,幸福感更高,也更懂得如何去愛其他人。

資源集中,孩子負擔小

農村有句老話「父母愛多子,兄弟愛自己」說得就是很多子女的家庭長大後更希望自己是獨生子女,畢竟父母能給孩子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如果是獨生子女就能毫無疑問可以享受父母的這一切。而對於多子女家庭,就需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可是很多時候很難做到絕對的公平。

就比如【我家那閨女】裏面的柳巖,她的媽媽明顯就偏心哥哥,六年都沒有去過柳巖家。就連過年期間,媽媽一直也是和哥哥家一起過,而柳巖卻是獨自一人。此外柳巖承擔了父母的養老,柳巖出道以前是個護士,為了給媽媽治病,才走上了演員的道路。雖然柳巖的媽媽也很愛她,但是畢竟每個人的愛都有限的,媽媽還是把更多的愛和精力給了哥哥家。

好在柳巖自己有能力不僅不需要父母的幫襯還有能力給父母更好的生活。但是在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中,養個孩子就是養了一只吞金獸,多子女家庭從孩子出生以後就要多一份負擔。以後能給孩子的資源也相對減少,多子女家庭還可能會因此發生矛盾。

而對於獨生子女而言,這些問題都可以避免,從小就有父母全力托舉,長大後的負擔也更小。

養老責任明確,減少分歧

在【我家是閨女】裏面同樣是40多歲未婚的薩頂頂一直都是跟父母住在一起,就是外出演出她也經常會帶著父母。她在節目中說到「我爸媽就我一個孩子,所以我已經習慣了我把他們捆綁在一起,他們的老年生活也是和我分不開」。這個就是獨生子女的真實寫照,他們已經在潛意識了主動承擔了父母養老的問題。

而對於多子女家庭而言就不一樣了,很多子女會相互比較,在父母養老的問題上更容易發生爭執這樣的案例也是不少。

寫在最後

在生活中,不論是獨生子女家庭還是多子女家庭,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弊端。越長大越明白,一個家庭幸不幸福不是由孩子的數量決定的,而是一家人之間能夠相互理解,彼此牽掛,一個有溫度的家庭才是幸福!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系刪除)